李 晟
(廣州商學院 法律系,廣東 廣州 511363)
從2010年3月起,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法律系與廣州市蘿崗區(qū)司法局合作,共同開展社區(qū)矯正活動,由在校大學生組成矯正志愿者隊伍參與社區(qū)服刑人員矯正活動。在四年的實踐中,筆者作為指導教師,始終堅持以循證矯正理念為指導,努力探索,勤于思考,取得了一定的實踐經(jīng)驗?,F(xiàn)將我們的工作進行總結與反思,以期推動我國循證矯正的科學發(fā)展。
“循證”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醫(yī)學,后引申至其他學科?!把?,即依照或遵循;“證”,即證據(jù)?!把C”,顧名思義是指依照或遵循證據(jù)。“循證”既是一種抽象的方法論,也是一種具體的工作方法,即循證實踐。將循證實踐運用于社區(qū)矯正中,就形成“循證矯正”。
循證矯正,是指在矯正領域內,實踐者在所研究的證據(jù)中,遵循最佳證據(jù)原則,結合實踐者個體矯正經(jīng)驗,在矯正對象的配合下,針對矯正對象犯因性特點,開展高效矯正的一系列矯正活動[1]。循證矯正的本意為 “基于證據(jù)的矯正”,它的基礎是通過研究犯因性需求等獲得最佳證據(jù)。這里的“最佳證據(jù)”,是指那些經(jīng)研究者反復實驗并證明對降低罪犯再犯率具有明顯效果的矯正手段。
西方的循證矯正基本理論體系主要包括四個要素:矯正工作者、矯正原則、矯正方法及矯正行為。矯正工作者,是指接受矯正機構的指派,遵循“證據(jù)”對社區(qū)服刑人員進行矯正活動的人員,如我國的司法所工作人員、志愿者等,他們在循證矯正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矯正原則,是指矯正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須遵守的各項要求;矯正方法,是指矯正工作者采用何種方法對矯正對象進行量化考評,如風險標準評估工具等;矯正行為,是指矯正工作者采取何種措施對社區(qū)服刑人員施加影響,如評估行為、家庭支持行為、社區(qū)合作行為等。
同時,循證矯正也主要包括四個要素:一是證據(jù),即研究者通過對大量案例進行研究,尋找到具有普適性的有益方法;二是矯正活動,即矯正工作者根據(jù)研究者提供的“最佳證據(jù)”,對矯正對象開展科學的矯正工作;三是要充分考慮矯正對象的心理活動和訴求,動員其參與互動;四是循證矯正是一個科學、完整的系統(tǒng),涉及管理者、研究者、矯正工作者和矯正對象,但整個活動都需在管理者的領導下完成。另外,正如上文所述,循證矯正強調要遵循“最佳證據(jù)”開展工作,因此,尋找“最佳證據(jù)”就成為矯正實踐的首要任務。
一般來說,循證實踐通常包括以下實施方法和步驟:第一步是提出問題,即實踐者發(fā)現(xiàn)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第二步是獲得證據(jù),即實踐者通過文獻檢索等方法查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所有證據(jù);第三步是找出最佳證據(jù),即實踐者采用綜合分析、系統(tǒng)評價等專門方法技術對檢索到的所有證據(jù)的正確性、有效性以及可推廣性、可執(zhí)行性、成本—效益狀況等做出評價,從中找出適合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證據(jù);第四步是應用證據(jù),即實踐者在取得實踐對象的同意和配合下,遵循最佳證據(jù)進行實踐;第五步是總結評估,即實踐者對實踐效果進行總結評估。每一次循證實踐經(jīng)評估后,便成為下一次循證實踐的一個新證據(jù)。
遵循以上方法和步驟,我們以先后接收的300余名服刑人員為研究對象,以心理矯治為主要矯正手段,對循證矯正進行實證研究,探索如何將循證矯正理念更好地貫徹到社區(qū)矯正實踐當中,尋找“最佳證據(jù)”,更好地服務于社區(qū)矯正工作。
循證矯正是以“最佳證據(jù)”為核心內容。但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證據(jù)”,與通常刑事技術科學上的證據(jù)內涵并不完全相同,它著重指的是形成的經(jīng)驗、研究成果、成熟做法、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與具有實證意義的實踐表征[2]。那么怎樣才能探尋出“證”呢?這就需要我們基層循證矯正工作者做大量的工作。
首先,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有關服刑人員的各種信息。如查閱案卷、各種訴訟文書、意見書等資料;深入家庭、單位、社區(qū)等了解情況;制作信息表、調查表、統(tǒng)計表、建立檔案等。通過以上工作,我們掌握了他們的犯罪事實、家庭背景資料、家庭成員情況、受教育程度、成長過程、社會關系等。
其次,在司法局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我們與服刑人員進行面對面談話,了解他們對自己情況認知程度,包括對犯罪原因、犯罪過程、犯罪危害等的認識;對社區(qū)矯正制度的認識,對矯正過程中遇到各種情況的看法;與矯正人員、志愿者關系的認識。
最后,對服刑人員進行各種量表的心理測試。通過這一有效的科學方法對服刑人員進行測試,可以對他們的智力指數(shù)(IQ)、情緒指數(shù)(EQ)、心理氣質類型、思維特點等指數(shù)有一個清楚而全面的了解。
以上信息是我們探尋“證”的必要基礎,要想使“證”能夠客觀真實,能夠對服刑人員產(chǎn)生預期的效果,就必須做好相應全面而細致的調查工作。
在做好前期準備以后,我們就開展尋“證”工作。第一,我們建立了數(shù)據(jù)庫,將所收集的信息按照主題進行分類,為以后的查詢提供方便;第二,在四年的矯正實踐中,我們堅持每次矯正完畢,立即召開座談會、研討會、交流會,探尋“最佳證據(jù)”;司法局還定期邀請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法學院、增城學院法律系的專家、學者和來自轄區(qū)內各司法所的一線矯正工作人員、志愿者一起研討,共同尋找“最佳證據(jù)”。第三,司法局還舉辦了兩次主題征文活動,收到論文近200篇。這些論文涉及對循正矯正的基本理論、國外實踐的介紹及我們自己探索的總結,其中不少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在接收了矯正對象后,我們就對掌握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并通過風險評估與需求評估等工作,較為深入地認識到社區(qū)服刑人員的犯因性需求、矯正需求、再社會化狀況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制訂了相應的矯正方案,開展矯正工作。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舉措:
(1)以犯因性需求為突破口,開展心理矯治活動。我們把矯正對象按照年齡、心理特征等不同,進行分類,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及時請有關部門協(xié)調解決。實踐證明,心理矯正具有其他方法所沒有的優(yōu)勢,它能徹底改變服刑人員的不良心理,從而達到矯正目的。如段某,原是蘿崗區(qū)某中學的高三應屆畢業(yè)生,2011年因聚眾斗毆罪,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緩刑1年。矯正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對其制定了矯正方案如下:一是進行“隱污”矯正,實行不公開接收。二是發(fā)揮學校和親人的作用,實行幫帶監(jiān)管。三是注重素質教育,塑造健全人格。通過矯正工作人員的努力,段某不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放下了思想包袱,努力學習,最終考上了大學[3]。
(2)不斷優(yōu)化矯正方案。在循證矯正工作中,我們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開始時,我們主要采取交朋友、拉家常的方式進行,打開矯正對象的心扉,建立起信任感。在訪談中了解他們的心態(tài)變化、犯因性需求、社區(qū)、家庭環(huán)境的變化等,運用調查、評估等技術手段進行實證分析,不斷調整、優(yōu)化矯正方案,并對整個過程與效果進行了詳細記錄,為以后進行系統(tǒng)分析研究提供素材。
(3)做好階段性評估工作。所謂階段性評估,就是在循證矯正工作中,每進行一次矯正活動,我們都會召開研討會,對每一位矯正對象的表現(xiàn)、變化及訴求進行評估,并記錄在案;對每次活動的過程、效果進行分析、評估,作為下一步開展工作的依據(jù)。
(4)做好矯正效果評估。在每一個服刑人員矯正期滿解矯后,我們會組織相關人員對其矯正方案的效果進行評估,對具有示范性、普適性的方法,將作為下一次矯正工作以及其他矯正方案的證據(jù)。
(5)做好矯正實踐證據(jù)的積累。我們對每一個服刑人員都建立了檔案,將其基本信息、矯正方案和矯正效果都保存下來,輸入數(shù)據(jù)庫。我們對各項數(shù)據(jù)的積累不僅限于量的方面,還與矯正管理機構、研究者一起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分析,在量化的基礎上,積極地尋找“最佳證據(jù)”。這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實現(xiàn):一是在進行大量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上,梳理出對預防犯罪和改造罪犯具有良好效果的規(guī)律性內容,即“證據(jù)”;二是在“證據(jù)”經(jīng)反復實踐,證明為具有普適性時,矯正管理者及時制定規(guī)范性標準與實施規(guī)則,提升循證矯正的規(guī)范化與科學化水平。
(6)開展社區(qū)合作。社區(qū)合作是保證服刑人員重返社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對于預防犯罪復發(fā)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有些服刑人員長期脫離了社會生活,已經(jīng)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為了避免他們因生存而重新犯罪,社會必須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幫助,讓他們逐漸回歸社會。而在實施社區(qū)矯正的情況下,就不會產(chǎn)生上述問題,社會也不必為解決這些問題消耗額外的資源[4]。參與矯正的各社區(qū)機構可以為服刑人員提供各種服務,如臨時住處、就業(yè)幫助、教育培訓、咨詢服務及社會保障等。在獲得社區(qū)提供的幫助后,其回歸社會之目的可以在預期的控制下成功實現(xiàn)。
綜上所述,通過尋“證”與矯正實踐,我們對循證矯正的認識更為深刻,也總結出了一些較有價值的“證據(jù)”,如心理矯治、評估、社區(qū)合作等,為我們下一步的矯正工作打下了基礎。
我國傳統(tǒng)矯正主要是監(jiān)禁矯正,社區(qū)矯正是近年才發(fā)展起來的新興事物。監(jiān)禁矯正以報應與預防理念為基礎,以“社會安全”為重心,偏重于報應,沒有從犯罪人員的犯因性需要角度考慮,矯正方式的單一性與封閉性是其主要特征。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就意味著矯正工作的完成,出獄后如何回歸社會等善后問題沒有被納入到矯正范疇內。社區(qū)矯正作為另一種新的刑罰執(zhí)行方式,則以對犯罪人的行為矯治、心理矯治與善后服務為主要內容,它的興起,極大改變了傳統(tǒng)矯正理念。
所謂心理矯治,就是指在社區(qū)矯正工作中,矯正工作者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對服刑人員進行心理測量、心理評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和治療、心理預測等一系列活動,幫助服刑人員調節(jié)情緒,消除其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礙,矯正其不正當?shù)恼J知方式,完善其人格,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矯正工作質量和效果的一種工作方式。
眾所周知,罪犯個體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是發(fā)生犯罪行為的重要原因,其心理健康狀況也明顯低于社會正常人群,因此在對服刑人員進行教育改造時,關注其心理健康,對其進行必要的心理矯治是非常必要的。社區(qū)矯正作為一種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非監(jiān)禁刑罰執(zhí)行方式,以推動服刑人員的回歸社會為改造的最終目的,必須幫助服刑人員改變不良心理,重塑其健全的人格,并最終使其重新融入社會。
作為一種矯正手段,心理矯治能夠幫助矯正對象改變原有的認知水平,增強其對自己的心理以及行為的了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正確認識自己與周圍人和事物的關系,用正確的態(tài)度來看待自己曾經(jīng)的犯罪行為。而且心理矯治可以幫助矯正對象用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日后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比如挫折或痛苦。增強他們調節(jié)自己不良心理的能力,不再重新犯罪。在社區(qū)矯正對象中,不少人在犯罪時是因為一時沖動,是脫離了 “理性”之后的反應。經(jīng)過心理矯治,他們的認識會更加深刻,思想更加理智,控制自己的能力更強,因而減少了犯罪的可能性。
循證矯正是一種新的矯正模式,它的目的是構建一個完整、科學的體系,使得矯正有 “證”可循,“循”證而矯正,它著重解決的是實踐的科學性,但最終目的仍然是改變犯罪人的思想認識,消滅犯罪心理。從這個角度看,心理矯治和循證矯正是相通的,心理矯治應當作為循證矯正的中心任務,因為不管是哪種模式或者形式,歸根結底都是通過行為矯正和心理矯正,從根本上將罪犯真正“回歸社會”作為矯正的目的。循證矯正行為內容很多,心理矯治僅僅是循證矯正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經(jīng)過多年實踐檢驗的經(jīng)驗總結,是一種可靠的“最佳證據(jù)”。
在四年的矯正實踐中,我們既有收獲,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高質量的證據(jù),需要高質量的數(shù)據(jù)庫和高素質的研究人員。高質量的數(shù)據(jù)庫,應當是包括基本理論知識、相關實證分析以及各地調查研究資料等綜合性的數(shù)據(jù)庫。而我們目前循證矯正工作尚處在早期探索階段,各地各自為陣,沒有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庫,無法形成“合力”;矯正活動基本上是在基層進行,而基層矯正工作人員普遍科研水平較低,開展尋 “證”工作難度較大,即使像我們這樣,矯正機構與高校合作,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所得“證據(jù)”數(shù)量不多,質量也不高。
從2003年至今,我國的社區(qū)矯正工作已經(jīng)開展了10年了,但從筆者所收集的資料來看,雖然全國各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矯正手段較為單一,都主要采取職業(yè)培訓、教育學習、就業(yè)指導、公益勞動和心理矯治等,而且對每一個矯正對象都采取標準化、程序化的做法,沒有結合矯正對象的差異性,制訂有針對性的矯正方案。況且社區(qū)矯正工作主要由各基層司法所來承擔,而司法所一般人員少、科研水平較低,只能將其作為行政任務來完成,很難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更不用說創(chuàng)新矯正理念和方法了。
在我國,矯正對象是服刑人員,對他們而言,社區(qū)矯正機構代表著國家,是絕對的管理者和控制者,掌握著他們的命運,他們必須服從矯正機構的管理和命令,二者之間呈現(xiàn)出明顯的等級化。但另一方面,正因為矯正工作人員代表著國家,所以矯正對象對他們也有著天然的敵視、對抗心理。有時候矯正對象雖然表面上服從他們,但卻是陽奉陰違,令矯正工作人員無所適從,常常感嘆自己手中的權力太小,對矯正對象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按照循證矯正理論,矯正對象才是主體,因為只有矯正對象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該如何改變自己,矯正機構和矯正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調動矯正對象的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與相關人員一起制訂最佳的矯正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矯正質量,降低再犯率?!俺C正關系的等級化色彩濃厚,直接影響的是矯正對象的積極性,從而影響矯正效果。對循證矯正而言,緩刑官員由監(jiān)督人、監(jiān)視人、法庭命令人轉向教師、變革代理人以及學術界和矯正從業(yè)人員之間協(xié)同卓有成效的協(xié)同人員?!保?]
總之,目前我國的社區(qū)矯正還處在制度構建的初級階段,很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踐和論證。循證矯正作為一種方法論,對我們很有啟發(fā)意義,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循證矯正理念,推進循證矯正的研究與實踐,不斷探索“最佳證據(jù)”,以提高我國社區(qū)矯正質量,有效降低重新犯罪率,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
[1]王平,安文霞.西方國家循證矯正的歷史發(fā)展及其啟示[J].中國檢察官,2013(15):75.
[2]姜金兵,桑先軍.循證矯正在社區(qū)矯正工作中運用的思考[J].中國司法,2013(3):48-51.
[3]蘿 崗 區(qū) 司 法 局 網(wǎng) 站.浪 子 回 頭 金 不 換,夏 港 齊 心 育 英 才 [EB/OL].http://sfj.luogang.gov.cn/UserData/DocHtml/2012/8/22/50363442368.html.
[4]郭建安,鄭霞澤.社區(qū)矯正通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74-75.
[5]錢洪良.基于循證矯正解析的我國社區(qū)矯正問題分析[J].商業(yè)時代,2013(1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