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洪偉 袁博
摘 要:公路在我國社會發(fā)展潮流中變得日益重要,其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基礎。因此,在公路建設中,如何做好公路建設的質量保證,減少環(huán)境被破壞的可能,同時不給人身造成傷害,成為當今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在本文中,筆者就公路路塹邊坡的防護技術做了分析和探究,提出了較為相關的防護措施,希望可以為公路路塹邊坡的防護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公路路塹;邊坡;防護技術;措施
由于路塹邊坡存在于地殼的表面部分,在將天然地面開挖形成了路基之后,這種路塹邊坡就會處于露天狀態(tài),不斷受到各種環(huán)境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經過長期的演變和影響,公路路塹逐漸遭到破壞,將有可能出現石土滾落等意外情況,危害著公路車輛與人身的安全。因此,關于公路路塹邊坡如何進行有效防護是十分重要的,這應該引起相關人員的謹慎對待。
植物護坡,是指在公路路塹的邊坡上,通過種植草叢或者樹木的形式利用這些植物的根系,將邊坡的泥土牢牢抓住,以減少水土的流失,防止出現泥土滾落。同時,我們都知道,植物還可以吸收塵土,美化環(huán)境,所以,植物護坡是公路路塹邊坡防護的首選。工程護坡,是指在土質狀況不好,不適宜種植植物的邊坡上,通過人工建造一些例如護面墻、擋土墻等工程的方式阻擋邊坡上石土的滑落。但是如今在施工中,多采用植被護坡與工程護坡結合使用的方式,以期待達到更好的效果。如何進行合理地選擇、使用其中哪種方式,就應該在對實際公路路塹的土質做實地調查后得出結論,最有效的路塹邊坡防護技術不是唯一的,結合當地施工情況選擇才是最重要的。
1. 機械液壓噴播植草防護
路塹邊坡機械液壓噴播植草是常用的一種直接植草防護技術。具體是指用噴槍噴播植物種子、種子粘結劑、水分、土壤改良劑、肥料等的充分混合物,將這些混合物均勻地噴播在修整好的公路路塹邊坡上,在經過種子發(fā)芽成長之后,就可以在路塹邊坡上形成一層植物防護層。在噴播的混合物中,添加了種子粘結劑、保水劑以及種子萌發(fā)所需要的肥料和土壤改良劑等成分,保證在噴播后,種子可以與土壤及肥料良好地粘結和附著在一起,這些為種子的萌發(f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種子的成活率,提高了邊坡的植被覆蓋防護率。對于機械液壓噴播植草防護技術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1在選擇植物種子時應該注意到,由于公路路塹邊坡的特殊性,所以植物種子宜選擇那些根系較為發(fā)達,莖部較矮,葉子較為繁茂,且適合當地氣候的種子。在噴播前,應該對所選擇的植物種子進行抽查試驗,確定所購買植物種子的發(fā)芽率、活力及凈度等,這便于確定購買的種子是否合格。這是保證植物成活率,達到邊坡防護的前提,是不可忽視的。
1.2在進行真正的噴播工程之前,應該選擇一處試驗面積,進行試播,通過試播實驗來測定在噴播混合物的比例上,如何分配植物種子量、肥料量、水分、營養(yǎng)土等的實際比例,不能出現種子噴播的過密或者過疏的情況,也應避免出現水分過多,在噴播到路塹邊坡上后噴播混合物會沿坡面流動等不合理情況。
1.3在完成噴播的工程施工之后,還要注意對噴播邊坡進行認真的養(yǎng)護與管理。養(yǎng)護工作主要有:對噴播層進行覆蓋,減少水分散失和雨水沖刷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定期澆水、施肥、捉蟲等。在養(yǎng)護期間還應及時發(fā)現植物種子成活率較低或者漏噴的地方,并進行補種。一般的養(yǎng)護期要至少持續(xù)一個月。
2.路塹三維植草灌護坡
對公路路塹邊坡進行三維網植草灌護坡技術也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護坡技術。其原理是在公路路塹邊坡上,利用工程材料和生長力旺盛的植物結合在一起,共同構建一個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抵抗能力,且可以有效扎根在坡面上,保證邊坡穩(wěn)固的公路路塹邊坡防護系統(tǒng)。這個防護系統(tǒng)是由鋼筋混凝土形成的骨架,同時與植物的根系相連接,一起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三維網。此種三維網可以有效地將抗剪和抗拉強度加大,承受環(huán)境的不良因素破壞,增強整個路塹邊坡的完整性和防受損性。路塹三維植草灌護坡的流程是:
首先將需要進行防護的邊坡進行坡面平整,在沿著坡腳和距離坡頂50厘米處挖出一條深30厘米,寬20厘米的深溝槽,用U型鋼釘將土工網固定在溝槽之內,并填土埋實。然后開始鋪設網墊,鋪設的順序是從坡頂往下一直到坡腳鋪設,同時用U型釘沿著縱向的方向上每間隔1米處進行固定,在鋪設過程中應該仔細規(guī)范,保證整個網墊與坡面是緊密貼合的。在進行大范圍的噴射工程之前,應該選取具有不同特點的巖土,分別進行噴射試驗,最終得出相應的噴射經驗后再進行大范圍的工程施工。在植草結束后,還應在邊坡的表面覆蓋一層無紡布,這是為了減少雨水對種子的沖刷,使種子得到穩(wěn)固,保證能夠順利生長。在后期還應進行一段時間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減少環(huán)境其造成的破壞,提高護坡的成功率。
3.噴植混凝土防護
現在一種新型的公路路塹邊坡防護技術叫做噴植混凝土(又叫客土噴播植草),這種新型的防護技術在巖石邊坡上具有有效的防護效果,現在逐漸被得到廣泛使用。
傳統(tǒng)的巖石路塹邊坡防護是采用工程防護,建設護面墻、干砌片石防護等。這種方式對邊坡的防護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更多的巖石是暴露的自然環(huán)境中,長期的雨水風沙的侵蝕,也會使裸露的巖石風化,造成路塹邊坡的不穩(wěn)固?,F在的噴植混凝土邊坡防護技術彌補了傳統(tǒng)技術中無法在巖石邊坡上進行種植植物的缺陷,其采取高次團粒劑,使客土形成結構緊實、與自然表土類似的基礎,其中的植物纖維也起到固定、連接的作用,增強邊坡的抗風化、抗雨水沖刷的能力。噴植混凝土防護技術的流程如下:
公路路塹首先開挖出一級邊坡,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噴射施工和錨桿鉆孔鋼管腳手架的平臺搭建工作。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搭設的腳手架應該滿足承載施工機械設備重量以及各種施工負載的要求,并保證牢固固定,這是保證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礎。之后,就按照施工要求逐一進行錨桿的施工、固定鍍鋅鋼絲網等施工作業(yè)。接下來便可以進行有機基材的噴射,有機基材的內容一般包括水泥、土壤、有機質、肥料和保水材料等,要使用孔尺寸為18至20毫米的篩網對土壤、有機質和保水材料進行篩選。最后,就可以使用噴射機噴射有機基材,噴射有機基材的厚度需要根據路塹邊坡的巖石性質決定,但一定要保證噴射的有機基材可以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基材噴射完成后,經過4至12小時的自然風干作用,采用液壓噴播技術噴播植物種子。當然,之后還要采取必要的定期覆蓋養(yǎng)護管理,保證植物的成活率。
4.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地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公路路塹邊坡的防護技術問題有了很大的突破。如何將由于工程施工而破壞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固路塹邊坡,保證公路車輛及人身的安全,還需要更進一步地思考與探究。相信隨著人們地不斷探索,公路路塹邊坡的防護技術將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李志清,胡瑞林,吳禮舟,熊野生,戚萍,徐華,吉回照;生態(tài)防護在高速公路護坡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5年02期
[2]吳禮舟,胡瑞林,黃潤秋,熊野生,宋繼紅,李志清;護坡格構與坡面相互作用的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