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自平(臺灣中央大學中文系,臺灣 中壢)
先秦儒學與老年學
楊自平
(臺灣中央大學中文系,臺灣 中壢)
關于現(xiàn)今老年學,西方社會學已提出數(shù)家老年學理論,儒學領域則多從孝道及養(yǎng)老思想進行討論,然皆有所限制,故擬將西方老年學理論與儒家觀點進行對話,嘗試建構一套儒家的老年學理論。先秦儒家的老年學,既能正視老年期的生理限制,又能安而不憂,致力道德實踐。不僅為老年世代提供可行的安身立命法門,也為青、壯世代提出當下安立及面對老年的實踐方向:一、自覺本心、好學修德,實現(xiàn)義命;二、孝親敬老;三、面對未來衰老不憂不懼;四、將道德實踐視為終身使命。透過建立正確觀念及倫理道德實踐來面對老年課題,乃先秦儒家對現(xiàn)今老年學發(fā)展的重要貢獻。
先秦儒學;老年學;老年;高齡化;孔子
就現(xiàn)今世界而言,老年議題是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關于老年化問題,孫得雄指出:“人口老化是現(xiàn)代社會特征之一,也是人口增加型態(tài)轉變的必然結果。”[1]以聯(lián)合國所訂下65歲以上為老年人口來看,據(jù)臺灣內政部統(tǒng)計處對2014年6月底臺灣人口結構分析顯示,65歲以上者2748 989人占11.75%,扶老比15.9%,續(xù)呈平穩(wěn)上升趨勢。至于衡量人口老化程度之老化指數(shù)則為老化指數(shù)為83.14%,較上年同期增加5.03個百分點,呈現(xiàn)緩慢上升趨勢①。據(jù)臺灣內政部統(tǒng)計,2013年底的老化指數(shù)是80.51%,雖較全世界之30.77%及開發(fā)中國家之20.69%為高,但遠較已開發(fā)國家之106.25%低。相較主要國家,遠較日本192.31%、德國161.54%、加拿大93.75%、法國89.47%、英國 88.89%為低;但比澳洲及美國73.68%、新西蘭70.00%、韓國68.75%、新加坡62.50%、中國大陸56.25%、馬來西亞19.23%、菲律賓12.12%為高②??梢姼啐g化問題不僅是臺灣迫切面臨的問題,亦為世界各國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
探討老年化議題需留意老年族群的狀況千差萬別,不可籠統(tǒng)談論。依臺灣內政部的認定,將65歲以上者稱為老年人,但老年族群的實際狀況有所不同。依身心健康狀況來看,以身心健全的老年族群來說,有尚在工作崗位,領取薪俸者;亦有退休后,請領退休金、年金,或由子女經濟支持,而安享老年生活者;也有經濟困乏,無依無靠者。就身心有病痛的老年族群,有雖有部分病痛,然仍能自主生活者;亦有身心有嚴重病癥需特殊照顧者,此類亦有獨居或與家人同居者等差異。
此外,探討老年議題,亦須參考政府機構的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以及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如醫(yī)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以了解老年化議題有那些實際現(xiàn)象及問題。老年議題可從社會、家庭及個人不同面向來看。就社會面而言,不僅涉及龐大的老年族群,包括身心照顧、經濟需求、經濟消費、社會貢獻等。同時亦影響青壯族群,如,青壯年提供健康照顧及經濟資助等;就家庭面而言,包括由年長者代為照顧幼小子女、家中老年人的身心照顧等;就個人面而言,老年人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而青壯年又如何安排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涯等。
因此,欲深入探討老年議題,必須留意上述問題,方能相應而深刻地探討。學界針對老年議題發(fā)展出老年學(Gerontology),雖然老年議題的討論在東西方極早便出現(xiàn),但成為一門專業(yè)學問則是晚至20世紀③,“老年社會學”(Sociology of Aging)一詞最早是由美國E.J.斯蒂格利茨所提出,并有幾部影響現(xiàn)今老年學研究的要著問世④。
關于老年學的定義,《老年學理論與實踐》一書指出:“老年學是對人們衰老的研究,這包括從各學科和實際工作領域對衰老過程,從生理、心理和社會方面進行研究?!盵2]更具體來說,老年學的研究范圍及特色,可由以下描述加以說明。
老年學以人類個體老齡化和人口老齡化為研究對象,這是一個沒有其他科學研究的領域,使老年學能夠成為一門獨特或獨立的科學;另一方面,由于既要研究個體又要研究群體,就不能不涉及人類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社會制度等,這就決定了老年學必須運用人類一切科學的理論方法來研究,以獲取新的規(guī)律知識,所以老年學必然是一門多學科共同研究同一個問題的學科,具有交叉學科的性質。[3]
儒學是一門具極強時代性的學問,現(xiàn)今談儒學亦不宜忽略老年議題。選定先秦儒學與老年學為題,便是嘗試探討儒學對該議題可能帶出的省思。
目前學界以儒家觀點討論老年議題的研究論文不少,但主要切入向度有兩方面:一是從孝道談起,強調恢復孝道精神⑤;二是重視儒家所提出的養(yǎng)老思想,透過國家機制照顧社會上的老者⑥。這兩方面都有一個共通點,即從群體的角度,由家庭、家族或社會談老年照顧。然尚有一問題值得留意,即個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老年生涯。先秦儒家對此問題是有所關注的,而這些觀點值得列入現(xiàn)今老年議題的探討。
探討老年學必須留意現(xiàn)有的理論,西方學界提出數(shù)派老年學理論,因內容繁多,故文中將簡略介紹,以掌握整體發(fā)展。鑒于西方老年學理論雖有所見亦有其限制,而以儒學談老年學多局限在孝道及養(yǎng)老思想的闡發(fā),故嘗試進行對話,一方面見出現(xiàn)今老年學理論的特色及限制,另方面嘗試以儒家觀點建構一套儒家的老年學理論,期能為老年學理論提出補充觀點,亦能見出先秦儒學對老年議題的因應及貢獻。
宏觀西方老年學理論,學者指出:“從目前來看,現(xiàn)有的老年學的主要理論和觀點更多的是從社會學或心理學的某一個角度或者方面闡述個體老齡化進程的,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老年學理論體系?!盵3](P30)
顧東輝據(jù)《老化與社會》指出老年社會學有五類重要理論:結構功能主義、沖突論、社會交換理論、脫離理論⑦(disengagementtheory)、活動理論[4],并就各理論分別解釋。
關于結構功能主義 (structurefunctionalism)主張,顧東輝言道:“把整個社會視為一個有機組織體,該組織要透過不同架構間的相互依賴來維持平衡,……功能主義者強調社會秩序與穩(wěn)定,認為社會需要重于個人需求?!薄袄先嗽谏鐣w系中也有其價值。老年人累積長期經驗,將文化傳到下一代。老年社會不是隔離孤立的,老年問題可能不在老人本身而在社會結構?!盵4](P255)
顧東輝認為德國社會學家達倫多夫(Dahrendorf)的沖突論(conflicttheory)主張:“人類社會基本上是一種不均衡權力分配的組合團體……只有如此,團體成員才會順從與實行團體的行為模式,符合團體規(guī)則的要求?!币虼?,從沖突理論看,“老年問題之發(fā)生是因為在年齡階層里,老年團體被分配的權力或資源不多也不均。他們屬于弱勢團體,為求生存,他們必須與非老年團體抗衡以改變地位和爭取權益與福利。 ”[4](P255)
至于霍曼斯 (Homans)社會交換論(socialexchangetheory),顧東輝指出:“該理論相信,社會互動是人與人在交換過程中對利潤和成本、取與給的計算,人們盡量尋求最大酬賞,同時避免得到懲罰。”[4](P255)根據(jù)交換理論,“老年問題產生源于他們缺乏交換價值,沒有資源給予社會從而無法獲取社會的尊崇。 ”[4](P256)
至于昆銘(Cumming)和亨利(Henry)1961年《年事日增》(Growing Old)提出的脫離理論(disengagementtheory),顧東輝指出:“他們認為,老年人有脫離社會的傾向,社會現(xiàn)有制度亦會讓老年人自動從社會中脫離出來。”“脫離理論強調,當老人從社會逐步退出時,社會亦有意無意排擠他們參與社會事務。如:退休制度半強迫半期待地等老年人從崗位上撤退以利年輕人遞補,這是一種雙向撤離?!盵4](P256)
至于羅伯特·哈維格斯特(R.J Havighurst)、阿爾布雷希特 (R Albrecht)合撰的巨著 《老年人》(Old People)提出活動理論(activitytheory),顧東輝指出該理論強調:“社會互動對每個人都有同等價值,正常的老化過程不能脫離社交活動。”“老年人要在精神和心理上與社會保持接觸,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才能獲得幸福晚年和維持開朗心境?!盵4](P257)
鄔滄萍、姜向群又補充另外四類理論:連續(xù)性理論、老年次文化群理論⑧、年齡分層理論、交換理論⑨、角色理論。
關于連續(xù)性理論,鄔滄萍等認為:“連續(xù)性理論是對活動理論和脫離理論的挑戰(zhàn),其重點在于解釋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差異性?!薄叭藗冎心昶诘纳罘绞綍永m(xù)到老年期?!心昶陂_朗活躍者在進入老年期以后也會積極投入社會活動;中年期沉穩(wěn)內向者在老年期一般不會熱衷參與社會活動。”“連續(xù)性理論是以對個性的研究為基礎的?!盵3](P32)
至于羅斯(Rose)提出老年次文化群理論年齡分層理論,鄔滄萍等指出:“該理論旨在揭示老年群體的共同特征,而老年亞文化群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會的最好方式?!薄鞍凑樟_斯的觀點,只要同一領域成員之間的交往超出和其他領域成員的交往,就會形成一個亞文化群。老年人口群體正是符合這個特征的一種亞文化群體?!薄袄夏耆送ㄟ^在亞文化群中的成員身份來保持自我觀念和社會身份;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其他人,其行為不能用一些綜合的社會標準或規(guī)范來衡量,只有在群體成員期望背景下的行為才是得到認同的?!盵3](P34)
至于M.W.萊利(Riley)和A.福納(Foner)提出年齡分層理論,鄔滄萍等指出:“該理論以社會學創(chuàng)立的角色、地位、規(guī)范和社會化概念為基礎,分析了年齡群體的地位以及年齡在一個特定社會背景下的含義,形成一個理解老年人社會地位的框架和包括整個人生的老齡化概念?!薄罢J為年齡不是一種個人特征,而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標準,是現(xiàn)代社會各方面的一個動態(tài)成分?!薄罢J為同批人通過一個年齡層就被看作是進入到一個被期望并得到回報的逐級年齡系統(tǒng)。該理論承認一個階層的成員和另一個階層的成員不僅在生命周期上是不一樣的,在所經歷史時期上也是不同的?!盵3](P34-35)
至于交換理論,鄔滄萍等認為:“主要探討環(huán)境、個體及其相互作用對老齡化的影響。該理論包括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論、標志理論和社會損害理論等部分?!毕笳餍韵嗷プ饔美碚撜J為:“在老齡化的過程中,環(huán)境、個體以及個體與環(huán)境結合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義?!睆南笳餍韵嗷プ饔美碚撗苌鰜淼臉酥纠碚撜J為:“人們在與社會環(huán)境里的他人進行交往的過程中形成自我觀念?!覀兪歉鶕?jù)他人如何評判自己來看待自己與他人的交往的?!盵3](P36)社會損害理論和社會重建理論 “都是從標志理論派生而來的。社會損害綜合征是指已有心理問題的個人所產生的消極反饋?!鐣亟ɡ碚撜J為,通過向老年人提供機會,讓他們生活在不受社會總價值觀念影響和結構適當?shù)沫h(huán)境中,增加其自信心和獨立意識,可以干預這個惡性循環(huán),中斷進行性的損害。 ”[3](P37)
對于角色理論,鄔滄萍等認為:“角色是個人與社會相互接納的一種形式。社會通過角色賦予個人相應的權利、義務、責任和社會期望。這些角色給一個人確定和描繪了一種社會屬性?!盵3](P37)“這些角色通常連續(xù)性地排列著,每個角色都和一定的年齡或生命階段相聯(lián)系。在大多數(shù)社會中,日歷年齡被用來當作進入各種位置的資格,用來評估不同角色的適應性以及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的期望。”[3](P37)“人適應衰老的成功與否取決于這個人接受晚年角色變化的成功程度。老年人的角色變化與中年人不同,它不是角色的變換或連續(xù),而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角色喪失或中斷。因此,老年人不僅需要適應與老年相關的新角色,同時他們必須學會適應角色的喪失?!盵3](P37-38)角色理論認為“從社會學角度來說,老年人適應衰老的途徑之一是正確認識角色變換的客觀必然性;二是積極參與社會,尋求新的次一級角色。 ”[3](P38)
綜觀結構功能主義、沖突論、社會交換理論、脫離理論、活動理論、連續(xù)性理論、老年次文化群理論、年齡分層理論、相互作用理論、角色理論這九類理論。脫離理論、活動理論、連續(xù)性理論、交換理論、角色可歸為一大類,專門針對老年世代探討其特性及生活方式;年齡分層理論、結構功能主義、沖突論、社會交換理論、老年次文化群理論則是從社會結構面,探討老年世代與非老年世代間的區(qū)隔及彼此間的關聯(lián)性。
考察這兩大類理論,各類中各家說法皆有現(xiàn)實經驗作為依據(jù),然彼此卻存在殊異性甚至對立性。如第一大類中的脫離理論、活動理論具對立性,而連續(xù)性理論又與二者對立;在第二大類亦有同樣現(xiàn)象,如,結構功能主義、沖突論卻處于對立立場。此意味著,老年問題有其多元性,無法簡單規(guī)約成一統(tǒng)一理論。
至于先秦儒家⑩對這兩大類議題的思考,以下將深入探究,并與現(xiàn)今老年學理論進行對話。
現(xiàn)今對老年的分期,六十五歲到七十四歲為初老期 (young-old)、七十五歲到八十四歲為中老期(old-old)、八十五歲以上為老老期(oldest-old),先秦儒學已有年齡分層理論,《禮記·曲禮》云:“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頤?!盵5]
看似以七十歲稱為老,然五十歲已屬老年的開始,故“五十曰艾”,鄭玄注:“艾,老也。”[5](卷1,P14b)《禮記·王制》亦云:“五十始衰”[5](卷13,P18a),“六十曰耆”,鄭玄注:“耆,至老境也?!盵5](卷1,P14b)可見,先秦儒學的年齡分層理論以五十歲為老年期的開端,五十歲為艾年、六十歲為耆年、七十歲為老年、八十與九十歲為耄年、百歲為期年。意即六十歲為初老期、七十歲為中老期、八十以上為老老期。
先秦儒學對老年期生理狀況的轉變亦有所描述。五十歲身體機能開始衰退,飲食需要與壯年不同;六十歲在飲食上需常補充肉食;七十歲需時時準備較好的飲食,且需穿著絲帛的衣物始覺溫暖;八十歲依賴他人照料衣食,需隨時準備珍饈及衣物;九十歲的老者,因飲食不時,故需隨時提供食物,但此時即便旁人照顧周全,但因身體機能嚴重衰退,血氣有所不足?!抖Y記·王制》言道:〈王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矣。”[5](卷13,P18a)又云:“五十異粻,六十宿肉,七十貳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盵5](卷13,P18a)
此外,《禮記·曲禮》這段文字亦包含老年學的角色理論,五十歲尚未退休,仍可可擔任卿大夫之要職[5](卷1,P16a) ,到六十歲,無論職場或家事可漸漸退居幕后,指導后進從事,故鄭玄云:“六十不與服戎,不親學?!笨资柙疲骸傲槪坏脠?zhí)事,但指事使人也。”[5](卷1,P14b、P16a)到七十歲正式退休,家族、家庭的決策及執(zhí)行,完全交付子孫,安心養(yǎng)老。故孔疏云:“六十至老境而未全老,七十其老已至,故言老也。既年已老則傳徙家事,付委子孫,不復指使也。 ”[5](卷1,P16a)
至于八十歲以上稱為耄,則指出此階段老年人的身體及心理出現(xiàn)極大衰退現(xiàn)象,故鄭注云:“耄,惛忘也。 ”[5](卷1,P15a)孔疏云:“惛忘即僻謬也?!盵5](卷1,P17b)即出現(xiàn)昏昧胡涂、健忘的邪僻錯誤的狀態(tài)或行為。至于百歲之人,身心狀況更走下坡,整個感官能力盡失,需賴他人照顧,故鄭注云:“期,猶要也。頤,養(yǎng)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yǎng)道而已?!盵5](卷13,P18b)
對于老年期的角色,則依庶人及貴族身分分別說明。就庶人而言,五十歲不參與耕種、筑城等勞役工作;六十歲不參與軍事活動;七十歲不處理接待賓
11客之事,與“七十曰老而傳”相應;八十歲不參與喪、祭之事。〈王制〉云:“五十不從力政,六十不與服戎,七十不與賓客之事,八十齊喪之事弗及也?!盵5](卷13,P18b)
對于貴族身分的卿士大夫,以一般狀況,雖然五十始衰,然因其賢德,故仍可封爵任官,故云“五十而爵”[5](卷13,P18b),但到了七十歲則需退休,故云“七十致政”、“七十不俟朝”[5](卷13,P18b)。除非有特殊大事方可入朝上奏,〈祭義〉云:“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與之揖讓,而后及爵者?!盵5](卷48,P13b)至于八十、九十則不再上朝,君王若有事征詢,則需親自造訪?!醇懒x〉云:“八十不俟朝,君問則就之,而弟達乎朝廷矣。”[5](卷48,P9b)〈王制〉云:“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盵5](卷13,P18a)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儒學研究者在談及老年議題多強調儒家獨特的敬老、養(yǎng)老概念,并以此標榜為儒家的老年觀的核心。殊不知這樣的敬老概念,在西方早期社會亦存在過。美國著名心理分析學家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H.Erikson)指出:
從過去的歷史、從神話及傳說、從人類學家及歷史學家口中,我們知道以前的老者,在社會中大都是傳統(tǒng)的傳遞者、祖先價值觀的守衛(wèi)者、傳承的提供者,他們被尊稱為賢人、族長、先知及高高在上的顧問。晚輩尊老者為顧問或先知并向其請益,因為他們可以根據(jù)長期來的經驗、記憶、紀錄預測事件的發(fā)生。[6]
綜觀上述,先秦儒學與現(xiàn)今西方老年學相較,相同的是皆有年齡分層理論,且對老年階段亦有區(qū)分,亦提出老年角色觀點。但不同處有兩點:
其一,先秦儒學既正視老年期生理、心理的變化,提出士卿大夫七十致仕,但仍珍視老者的品德與學養(yǎng),故七十歲遇特殊大事仍可上朝議事,八十以上,君王仍可親自訪視。足見貴族身分的老者并非完全與社會脫離,此與脫離理論看法略異。
其二,先秦儒學表現(xiàn)出明顯的貴老、尊老意識,自天子至百姓皆如此,但與在西方早期敬老不同的是,先秦儒學所論除專業(yè)經驗、人生經驗外,更著重品德學養(yǎng)。
關于世俗對老年的理解,早在古羅馬時期的哲學家馬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 (Marcus Tullius Cicero,106BC-43BC)在84歲時[7]寫成《論老年》(CatoMaior de Senectute)一文,便曾就當時對老年的四大誤解指出:
老年之所以被認為不幸福有四個理由:第一是它使我們不能從事積極的工作,第二是它使身體衰弱,第三是它幾乎剝奪了我們所有感官的快樂,第四是它的下一步就是死亡。[7](P10)西塞羅不贊同這四點看法,并分別提出回應,關于第一點老年人不能從事積極工作,他指出:
完成人生偉大的事業(yè)靠的并不是體力、活動,或身體的靈活性,而是深思熟慮、性格、意見的表達。關于這些質量和能力,老年人不但沒有喪失,而且益發(fā)增強了。[7](P11)
針對第二點老年人身體衰弱這項,西塞羅回應道:“老年是缺乏體力的,……我們不但應當保重身體,而且更應當注意理智和心靈方面的健康。”[7](P18-19)至于第三點老年缺乏感官快樂,則指出:“一個人在經歷了情欲、野心、競爭、仇恨以及一切激情的折騰之后,沉入籌思,享受超然的生活,這是何等幸福啊!”[7](P25)對于第四點死亡臨近,他不否認這一點,并言道:“老年人去世就像一團火在沒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況下漸漸燒盡而自然熄滅一樣?!页俗拇鸵谖业墓枢l(xiāng)港務局靠岸了?!钡J為應該有一種積極正面的態(tài)度,言道:“老年沒有固定的界限,只要你能擔負起責任,將生死置之度外,你就是在非常恰當?shù)乩美夏?。因此老年甚至比青年還自信,還勇敢。”[7](P34)
綜觀西塞羅對這四項看法的響應,可發(fā)現(xiàn)他對老年提出三點重要看法:一是承認老年確實有其限制,缺乏體力、缺乏感官熱情、接近死亡;二是老年亦有其積極意義,老年人能深思熟慮,性格較成熟,能睿智地表達意見,且能不耽溺于感官欲望,而享受超然的精神生活;三是老年亦有其重要工作,注意身體及理智、心靈的健康,并且超脫生死,擔負應負的責任。
對于整個人生歷程,西塞羅認為:
生命的歷程是固定不變的,“自然”只安排一條道路,而且每個人只能走一趟;我們生命中的每一階段都各有特色,因此,童年的稚弱、青年的激情、中年的穩(wěn)健、老年的睿智—都有某種自然優(yōu)勢,人們應當適合時宜地享用這種優(yōu)勢。[7](P18)
西塞羅將人生視為只能往前無法回頭的發(fā)展過程,每個階段各有特色及優(yōu)勢,人們需順應且發(fā)揮這些優(yōu)勢,老年階段亦是如此。
西塞羅正視老年的積極面并認為老年具有睿智的特色及優(yōu)勢的看法,亦表現(xiàn)于現(xiàn)代西方老年學學者所提出老年智慧的主張上。美國著名心理分析學者艾瑞克·艾瑞克森指出:“一生漫長的記憶及較寬廣的視野,讓緊急的事件都可以變成只是自然世界維持平衡的作用?!薄袄夏耆说闹腔蹖τ谏鐣w系的運作將可以有重大貢獻和影響?!盵6](P385)意即老年人具有豐富的經驗與視野。
美國心理醫(yī)師馬克·艾格洛寧 (Marc E.A-gronin)更進一步認為:
即使在年老而智力衰退或有其他損失的背景下,愛、創(chuàng)造和更新關系的能力反而增強,這是變老而得到的禮物?!愄氐拈L期研究資料支持此一主張,透露出人到晚年,包含寬恕、感恩與慈悲在內的優(yōu)點非常重要,是建立美好關系的基礎。[8]
馬克·艾格洛寧認為老年人最可貴的品德是具有愛、創(chuàng)造以及寬恕、感恩與慈悲。
關于睿智是如何出現(xiàn),艾瑞克森注意到經驗與視野的擴展所造成的影響,這理由相當合理。但對于愛與寬容等美德,艾格洛寧只針對執(zhí)醫(yī)經驗提出現(xiàn)象觀察,但如何出現(xiàn),卻未作說明。關于此,可回到西塞羅的看法找出解答。
前述西塞羅所提出的四點回應,已預設這樣的前提,即他所針對的是年輕時已有良好品行的老年人。他指出:
我所贊美的只是那種年輕時代已經打好基礎的老年?!瓱o論是白發(fā)還是皺紋,都不可能使人突然失去威望,因為一個人最終享有威望乃是他早年品行高尚的結果。[7](P31)
西塞羅認為老年是否能受到敬重,倚賴年輕時所具備的高尚品行。此意味著,美好的品德在晚年不會自然出現(xiàn),必須靠長期累積。至于如何于年輕時打好基礎,這方面便是先秦儒家所關注的。
關于老年世代的安身,與西塞羅一樣,在更早之前的孔子同樣肯定需于年輕時打好品德基礎,努力修德,否則到老年言行便無可稱述者,無法獲得該有的尊重或成為年輕人學習的榜樣??鬃釉焸涔逝f原壤“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9]兩人是故交關系,孔子秉持愛人以德之心,見原壤伸兩足箕踞以待孔子的失禮儀態(tài),方有這般深切的責備之語。而夫子之志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9](P82)此乃仁德君子自然產生的人格魅力。
此外,儒家重視孝道,孔子屢言孝的重要,并言行孝之法。孟子主張由善端存養(yǎng)擴充,肯定舜“大孝終身慕父母”[9](P303);荀子進路雖與孟子不同,但亦重孝,唯主張經由后天學習禮義而來。因此作為一位仁德君子必然具有孝心、孝行,不遇于時,則行孝于家;得行其道,則以身作責,并透過教化推廣孝道。因此,儒家將孝視為君子必須力行之事,亦鼓勵此良善的孝悌風氣,這是儒家老年學與西方相較下的一大特色。
至于西塞羅所說打好品德基礎,儒家有其具體的工夫實踐??住⒚险J為人需正視存在的命限,并致力于實踐道德義命。孟子的一段話,正可展現(xiàn)此觀點。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盵9](P349)存養(yǎng)本心,推擴本心便是實踐道德義命:對于上天對每個人壽命長短的安排,能坦然接受,即為安命;并透過修養(yǎng)以安頓身心,這便是立命。這便是儒家的人生態(tài)度。
在正視命限及安命上,除了接受上天對每個人壽命長短的安排外,包括賢·肖、人世際遇、貧富貴賤等命運,皆能坦然面對。《荀子·宥坐》載孔子語:“夫賢不肖者,材也;為不為者,人也;遇不遇者,時也;死生者,命也?!盵10]孔子亦自道:“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9](P97)
此外,儒家亦指出人生有少、壯、老三大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生理特色,君子亦為以不同的工夫加以對治??鬃釉疲骸熬佑腥洌荷僦畷r,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9](P172)此說法意味著,人生是由少壯到老的歷程,生理特征亦會產生變化。對于老年,面對血氣明顯衰退,對于名利、欲求應該看淡。
對于老年期,除了接受血氣衰退的事實,并淡泊名利外,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仍可繼續(xù)堅持。故孔子嘗云:“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9](P94)這也是儒家老年學的另項特色。
實踐義命是儒家認為個人該努力從事的,在工夫上,除了對治血氣外,對于時遇,亦應透過實踐義命?!盾髯印ゅ蹲穭t指出:“君子博學深謀,修身端?,以俟其時?!盵10](P346)孔子自身便是終生致力于此,故自道其生命實踐:十五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9](P54)。亦即孔子的一生是自年少立志,不斷實踐的歷程,方能到五十歲能充分體悟個人所受之天命,初老期能體悟深奧隱微之理,到中老期能從容中道。
觀孔子一生,正是“博學深謀,修身端行”的最佳寫照。關于孔子的好學,表現(xiàn)在他的勤學、樂學,“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盵9](P98)然夫子之學并非博雜的攝取知識,而是在圣人之道的基礎上談博學。故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9](P93)又云:“予一以貫之?!盵9](P161)正因以道為依歸 ,方能通貫,源源不絕。
此外,除了學不厭外,孔子亦誨人不倦,曾自道:“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9](P9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盵9](P93)孔子好學、好講學便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表現(xiàn),既使自家身心得以安頓,實現(xiàn)義命,亦能協(xié)助他人達成這樣的理想。
關于修身不輟,孔子與弟子曾參作了最好的示范。在孔子老年重病,弟子以為夫子將不久于人世之際,孔子仍堅守禮法,反對子路讓門人作為自己的家臣 。而曾子在臨終之際,不僅仍自省不輟 ,且仍認真回答孟敬子的提問15,無論自身或對社會的使命感,都堅持到最后一刻,真正實踐了他的自我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盵9](P104)
綜觀孟子論立命及孔子博學、修身之論,荀子重禮義之教,均可見出儒家認為君子在面對老年,應不憂不懼,坦然面對,此為安命;自少立志學圣人,好學樂道,終身修德,習禮不輟,此為立命;并能進一步愛人以德,誨人不倦,立人達人,幫助他人安立生命。
高齡化社會是現(xiàn)今世界的趨勢,相較西方近年來針對老年議題發(fā)展出的老年學,臺灣在這方面亦需有所開展?,F(xiàn)代西方老年學理論多植基于實際現(xiàn)象的觀察,無論脫離理論、連續(xù)理論、角色理論等皆如此。這些理論的特色在于實際依據(jù)老年人的現(xiàn)實狀況提出思考,但限制是容易偏于現(xiàn)象的某些方面,或受限于研究的對象,如以健康的老人,或以失智的老人為研究對象;或受限取樣多寡,或調查區(qū)域等等,所得出的結論是可能天差地別的。因此,如何綜合各種現(xiàn)象的研究報告或理論,進而作全面性的思考,提出涵蓋面更高的老年學理論,是值得努力從事的。
先秦儒家認為人生是由少及壯及老,往而不復的發(fā)展過程,到老年血氣慢慢衰退,但君子面對此現(xiàn)象,既接受存在命限,故戒之在得,但卻不放棄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努力不懈的學習及道德實踐,方能在老年期展現(xiàn)睿智及過人的道德風范,而為年少者所敬仰,并樂于親近學習。
至于社會方面則主張,上位者當提倡并實行敬老、養(yǎng)老的思想與具體制度,使老年人得到應有的尊重與生活照顧。
先秦儒家的老年學對現(xiàn)今老年學的啟發(fā),既能正視老年期在血氣形軀上的限制,又能安而不憂,且仍能積極致力道德實踐,讓道德生命輝光日新。這樣的觀點不僅為老年世代提供可行的安身立命之法,也為未來會面臨老年期的青、壯世代提出值得參考的方向。對青、壯年而言有四點啟發(fā):一是自覺本心,孝親敬老;二是致力好學、修德,實現(xiàn)義命,發(fā)揮現(xiàn)階段的生命意義;三是面對未來的衰老能不憂不懼,坦然面對;四是將道德實踐視為終身使命,力行不輟。
對老年建立正確的觀念及態(tài)度,并有積極的作為,應是先秦儒家對現(xiàn)今老年學發(fā)展的重要貢獻。
注:
①參見2014年第30周臺灣內政統(tǒng)計通報,“103年6月底人口結構分析”,2014年7月26日。臺灣內政統(tǒng)計處網頁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8057。
②參見2014年第3周內政統(tǒng)計通報,“102年底人口結構分析”,2014年1月18日。臺灣內政統(tǒng)計處網頁 http://www. 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8057。
③ 袁緝輝指出:“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特大的經濟危機之后,老年人失去工作,而儲蓄又消耗殆盡,生活陷于貧困。老齡化過程和老年人諸多問題,引起了學術界對老年問題的關注,促進了老年學各學科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老年學的內容和結構也隨之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在英、法、丹麥和美國出現(xiàn)了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稱為‘社會老年學’(Social Gerontology),它包括了老年社會學、老年經濟學、老年人口學和老年政治學等方面,形成一個綜合研究的系統(tǒng)?!痹冚x:《當代老年社會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8頁。
④ 袁緝輝指出:“美國是世界上開展老年社會學研究較一早的國家之一?!夏晟鐣W’(Sociology of Aging)這一術語,是1943年首先由美國E.J.斯蒂格利茨所使用。與此同時,美國社會姆適研究委員會主席伯吉斯等,在羅斯福總統(tǒng)于1935年制定的社會安全法案影響下,首創(chuàng)了以社會學家為主的‘老年研究會’,被稱為‘第一次對老年的社會學方面進行描述所作的有組織的嘗試’。美國奧托·波拉克所著的《老年的社會調整》(1948年)是在老齡問題上的第一部社會學著作。另一項老年社會學成就,是1961年由羅斯和彼德森主編的《老年人和他們的社會領域》一書,它是美國中西部社會學會一系列會議的產物?!痹冚x:《當代老年社會學》,第8-9頁。
⑤ 與此議題有關之期刊論文不少,如,楊勇剛:〈儒家孝道觀與老齡社會〉,《河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 年3期,第94-99頁。徐照偉:〈淺析《論語》中的‘孝’思想及其當代意義〉,《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 年1期,第138-139頁。陳運春:〈傳統(tǒng)儒家孝道與當代老齡化社會問題研究〉,《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 年5期,第16-18頁。楊衛(wèi)軍:〈儒家孝道與中國老齡化問題〉,《船山學刊》,2010年3期,第204-206頁。曹立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孝與養(yǎng)老思想探究〉,《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 5期,第88-91頁。張踐:〈儒家孝道觀的形成與演變〉,《中國哲學史》,2000年3期,第74-79頁。丁原明:〈儒家‘孝’文化的現(xiàn)代詮釋〉,《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3期,第7-11頁。董江愛:〈論儒家孝道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山西高等學校 (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2期,第36-37頁。
⑥ 這部分臺灣與大陸學者均有所關注,相關期刊論文,如,胡發(fā)貴:〈儒家的養(yǎng)老與敬老思想〉,《江蘇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3年2期,第14-17頁。謝楠:〈生命來源觀:中國家庭養(yǎng)老內在機制新探討〉,《中州學刊》,2011年1期,第125-129頁。陳金鋒:〈孟子的‘養(yǎng)老’觀〉,《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6期,第80-82頁。潘劍鋒、劉峰:〈論先秦時期我國養(yǎng)老敬老體系的初步成型〉,《求索》,2010年5期,第232-235頁。趙雪波:〈‘養(yǎng)老’、‘教養(yǎng)’、儒家 ‘教化’〉,《福建論壇 (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4期,第42-47頁。胡藹若:〈我國固有的敬老養(yǎng)老思想〉,《實踐博雅學報》第13期,2010年1月,第119-146頁。楊三東:〈建立以家庭為重心的養(yǎng)老制度〉,《中山學報》第13期,1992年5月,第183-200頁。陳寬政:〈建立一個以家庭為重心的養(yǎng)老制度〉,《今日財經》第291期,1986年2月,第18-19頁。黎圣倫:〈我國歷代敬老養(yǎng)老制度〉,《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2期,1968年11月,第347-363頁。梁堅:〈中國古代的養(yǎng)老制度〉,《臺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第6期,1963年11月,第114-118頁。楊績蓀:〈古代敬老養(yǎng)老的制度〉,《中國世紀》第64期,1963年2月,第5-6頁。
⑦ 顧東輝將disengagementtheory譯為撤離理論,葉肅科亦采此譯法,參見葉肅科:〈社會老年學理論與福利政策應用〉,《東吳社會學報》第9期,2000年5月,第77-122頁。鄔滄萍、姜向群則譯為脫離理論,然因disengagement多譯為脫離,故采此譯法。
⑧ 《老年學概論》一書采用的是“老年亞文化理論”,葉肅科譯為“次文化理論”,參見葉肅科:〈社會老年學理論與福利政策應用〉,《東吳社會學報》第9期,2000年5月,第77-122頁。文章采葉肅科的譯法。
⑨ 鄔滄萍、姜向群譯為“相互作用理論”,葉肅科譯為“交換理論”,參見葉肅科:〈社會老年學理論與福利政策應用〉,《東吳社會學報》第9期,2000年5月,第77-122頁。此譯法簡單明了,故采此譯法。
⑩ 此處所探討的先秦儒學,相關經典有《論語》、《孟子》、《荀子》、《禮記》、《大戴禮記》。其中,《禮記》、《大戴禮記》雖為漢代戴德、戴圣所輯,然各篇內容卻可上溯自先秦,故亦將這兩部經典列入。
11孔疏云:“大夫得専事其官政,故曰‘服官政’也。”
12孔子嘗曰:“志于道”,參見《論語·述而》。
13《論語·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聞,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14《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穸?,吾知免夫!小子!’”
15《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笑;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1]孫得雄.一起面對高齡化的臺灣[J].健康世界,2011,(431).
[2]梅陳玉嬋等.老年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3]鄔滄萍、姜向群主編.老年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顧東輝.社會工作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254.
[5]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M].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6]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H.Erikson),瓊·艾瑞克森(Joan M. Erikson)等.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M].周憐利譯.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2.
[7]西塞羅.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
[8]馬克·艾格洛寧(Marc E.Agronin).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y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M].陳秋萍譯.臺北:遠流出版社,2012.
[9]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10]王先謙.荀子集解[M].臺北:華正書局,1988.
【責任編輯:向博】
The Confucianism and Its Viewpoint on Senior Citizens
YANG Zi-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Tai Wan,Tai Wan,Zhongli)
Seeing that the western theories about senior citizens have their limitations and the Confucianism’s interpretation mainly focus on filial piety and provision for the old age,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 of 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senior citizens and to construct the viewpoint of senior citizens of Confucianism through dialogue so that some suggestions can be offered to the theories on senior citizens and how Confucianism deals with the issues of senior citizens may be highly focused.Confucianism’s viewpoint of senior citizens inspires us to truly realize the physical limitations of the elderly people,and to guide them to behave themselves in accordance with moral rules,showing the values of their lives.In addition,these viewpoints also point out some solutions to problems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possibly encounter in their old age. Such inspirations are as follows:First,be aware of your original self and respect your parents and other elderly people.Second,study harder and modify your behavior and mental status.Third,be brave enough and never be worried about the old age no matter how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feeble you will be in the future.Last but not least,one has to constantly live up to moral self-awareness and make it his/her lifelong mission.Proper understanding and positive ways of modifying one’s mental status and behavior toward one’s old age should be something that Confucianists have left for us to value modern-day theories on senior citizens.
Confucianism;Theory on Senior Citizens;Old Age;Being Aging Population;Confucius
B 22
A
1000-260X(2014)06-0046-08
2014-10-10
楊自平,中國文學博士,臺灣中央大學教授,《當代儒學研究》雜志主編、《中央大學人文學報》雜志副主編,主要從事易學、中國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