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曉雪,陳新亮,薛志清
(1.河北北方學院 法政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學院 藝術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
清代察哈爾都統(tǒng)職任考略
閻曉雪1,陳新亮2,薛志清1
(1.河北北方學院 法政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學院 藝術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
清廷移察哈爾部游牧于宣府、大同邊外地,壩內(nèi)壩外分置農(nóng)田牧廠,呈民族雜居之局面。作為控制西北的重鎮(zhèn),察哈爾布有重兵,臺站林立,非高官無以治之。清乾隆二十六年,政府設察哈爾都統(tǒng),統(tǒng)率八旗駐防官兵,管理察哈爾游牧,同時署理張家口理事同知。都統(tǒng)之設立,既可發(fā)揮震懾要塞之功,又達到維穩(wěn)地方之效,是察地設省前的重要一步。對察哈爾都統(tǒng)的考察,是分析地方省治建設軌跡的一把鑰匙和重要內(nèi)容。
清代;察哈爾;都統(tǒng)
網(wǎng)絡出版時間:2014-01-10 14:47
察哈爾意為“潔白”,乃蒙古語音譯。該地區(qū)在明是宣府、大同邊外地,廣設衛(wèi)所管理。清初置宣府鎮(zhèn),隸直隸省,歸直隸巡撫管轄??滴跏哪?1675年),清圣祖徙義州原駐義州的察哈爾部來此游牧,“壩內(nèi)農(nóng)田,壩外牧廠”[1]1915,察哈爾地區(qū)成為內(nèi)屬蒙古察哈爾旗民與漢人雜居之所。察哈爾乃前望京師,后控大漠,左挹居庸之險,右擁云中之固的所在,是清廷控制西北的孔道,康熙帝征噶爾丹、乾隆帝伐準噶爾都經(jīng)此出塞。清廷為控扼蒙古和威懾西北,在察哈爾地區(qū)部署重兵,轄以高官,漸設都統(tǒng)以治之。
蒙古是滿洲穩(wěn)固統(tǒng)治的親密伙伴,康熙十三年(1674年)就曾調(diào)“蒙古兵從張家口入塞南征”[2]卷18,27,協(xié)助朝廷平定三藩之亂。但并非所有蒙古王公扎薩克都安心歸附滿洲,故在清廷八旗兵丁調(diào)往西南之際,察哈爾蒙古在東北義州舊地發(fā)動叛亂??滴醯燮蕉ú旃柵褋y后,移其部眾的絕大部分游牧于宣化、大同邊外。撤銷其八旗扎薩克,仿滿洲八旗建制,分左右兩翼,每翼各四旗,設立總管管轄之??偣苡蓾M洲蒙古人擔任。此后,察哈爾蒙古成為內(nèi)屬蒙古,“總隸于理藩院典屬司。此八旗在蒙古四十九旗外,官不得世襲,事不得自?!盵3]卷3,97,對屬民和土地都喪失了自主支配權。察哈爾蒙古被取消了世襲爵位,成為清廷直轄之下的八旗子弟兵。
察哈爾地鄰京師,又多險要關隘之地,是清廷畿輔駐防的重要部分。為進一步穩(wěn)固對該地區(qū)的控制,朝廷在察哈爾蒙古內(nèi)部摻入了大量的其它蒙古部眾。如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將兩次親征噶爾丹后來降的厄魯特丹濟拉所率家屬79人“編入察哈爾旗,分佐領,其屬下人酌可用者被甲,給以錢糧”[4]卷185“康熙36年9月癸未”,976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又將厄魯特諾爾布、丹津阿拉布坦等屬下之人編為11個佐領,納入察哈爾上三旗各兩個,下五旗各一個[4]卷187“康熙37年3月壬辰”,996。此后直至乾隆朝,仍不斷有編佐入旗者,故察哈爾八旗內(nèi),有新、舊厄魯特之分,“俱照其族屬分編”[5]卷183《兵考》,6440。察哈爾部眾仍以游牧為生,還保持著原有的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習慣,負責牧放清廷所屬的牛羊馬駝群。據(jù)《口北三廳志》卷四《職官志》記載,管理鑲黃正白正黃三旗牛羊群總管和副總管均為滿洲正黃旗人。管理鑲黃正黃正白三旗馬駝群總管也是滿洲正黃旗人居多,而且常常是副都統(tǒng)兼職。察哈爾部為朝廷放牧,有“從征隨圍”之責,政府并不會為此向其發(fā)放錢糧[4]卷150“康熙30年2月癸酉”,664。
滿清立國后,沿習前明舊俗,實行重農(nóng)實邊之策。屯田養(yǎng)兵,募民于塞外屯墾。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僅張家口理事同知署即可得“正黃半旗招民墾種地二千四百三十頃三畝零,又東四旗各旗佐領入官地一千六十四頃七十七畝零,共地三千四百九十四頃八十畝零”[6]卷5《村窯戶口》,14的成績,既達到了實邊目的,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稍解軍糧不足的問題。察哈爾自古即為引弓之民牧養(yǎng)牛馬之地。大肆墾殖必然要日益侵占牧廠,沖擊察哈爾舊有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引起一系列的民族問題和地域糾紛。為解決這一問題,清廷不斷改變察哈爾的行政建制和軍事駐防體制。順治初年,察哈爾地區(qū)的獨石口、張家口、古北口等地僅設防御1人或2人。康熙十四年在察哈爾八旗“每旗設總管一人,副總管一人……在京蒙古都統(tǒng)兼轄之……尋設張家口總管……”[1]卷130《兵志一》,3864。統(tǒng)率人物的級別不斷提高,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設察哈爾都統(tǒng)(從一品)管理該地事務。
察哈爾地方?jīng)_要,清廷設立大員管理實屬必然。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八月,清高宗任命巴爾品為察哈爾都統(tǒng),駐扎張家口,諭示其統(tǒng)轄范圍甚廣:“總管察哈爾左右兩翼副都統(tǒng)、八旗總管,管轄滿洲、蒙古官兵及張家口理事同知……至錢谷詞訟,民間情事,俱屬地方管理,不得干預。其宣化、大同二鎮(zhèn),附近張家口地方,亦聽爾節(jié)制?!盵7]卷669“乾隆27年8月丙辰”,478其實至乾隆朝,國家承平日久,軍職相較于地方督撫來說事務要少得多,故旗人中較為干練的常常被任命為督撫。但察哈爾都統(tǒng)相較于其它地方駐防將軍來講,職權較大,地位較高。故清高宗時曾有“察哈爾事繁,積福稍覺年邁……積福著補授綏遠城將軍”[7]卷1214“乾隆49年9月乙丑”,284的事情發(fā)生,這顯然是乾隆皇帝認為察哈爾都統(tǒng)的職任要重于綏遠城將軍。察哈爾都統(tǒng)及其下轄的各城守尉均為滿缺,把管理游牧、訓練八旗兵丁和鎮(zhèn)撫地方作為其主要任務。
(一)管理游牧,兼理馬政
天聰年間,孔果爾額哲率察哈爾部來降,滿洲即將其部編為八旗,駐義州??滴跏哪辏プ嫫蕉ú紶柲嵝值芘褋y,遷察哈爾部眾駐牧宣化、大同邊外?!坝忠詠斫抵柨Α⒍螋斕鼐帪樽纛I隸焉。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設都統(tǒng),駐張家口”[1]2479,主抓察哈爾游牧八旗事務。其轄地“東界克什克騰,西界歸化城土默特,南界直隸獨石、張家二口及山西大同、朔平,北界蘇尼特及四子部落,袤延千里”[1]2479,為國家繁養(yǎng)了大量的馬匹。察哈爾部豢養(yǎng)的馬匹的使用方向主要有三:
1.御馬
清代王室馬匹使用量很大,“謁祖陵,需馬二萬三千余匹,東西陵需馬四千三百余匹”[1]4171?;实垩残液托袊鑿墓氽腿说?,均配置官馬騎乘。龐大的馬匹使用量使得清政府對馬政十分重視。清立國之初即沿襲明代舊制,設立御馬監(jiān),康熙年間改為上駟院,主管御馬的養(yǎng)殖與使用工作。察哈爾牧廠是御馬的主要來源之一,帝王拜謁祖陵“悉取察哈爾牧廠馬應之”[1]4171。察哈爾游牧族群養(yǎng)殖著大量的國家馬匹,國家專蒙派遣副都統(tǒng)或侍衛(wèi)負責其馬匹養(yǎng)殖放牧工作。
2.驛馬
古代社會尚無郵政系統(tǒng),消息的傳遞??矿A站進行。清代驛馬數(shù)目高達43 300多匹。邊外的驛站制度定于康熙九年,凡“理藩院飭赴蒙古諸部宣諭公務,得乘邊外驛馬”[1]4176??滴跞迥暾鞲翣柕?,邊外貧瘠,軍糧難于自給。故于邊外設5處驛站,專管軍糧運輸。此后自張家口外廣設蒙古驛,視州縣的沖繁程度,配驛馬數(shù)匹至數(shù)十匹不等。
3.戰(zhàn)馬
“咸豐四年,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剿捻,檄取察哈爾戰(zhàn)馬六百匹?!盵1]4174但此時的察哈爾馬政廢弛,戰(zhàn)馬不堪乘用,僧格林沁怒而上奏。朝廷嚴令察哈爾都統(tǒng)慶昀整頓馬政。
為保證國家馬匹的使用,清廷規(guī)定了非常嚴格的馬政,禁止私人豢養(yǎng)大量馬匹,對官員養(yǎng)馬也有諸多限制。察哈爾牧群收放時,朝廷會派遣大臣督察。官馬如果踣斃,牧民需上呈死馬的眼耳尾,經(jīng)查驗屬自然死亡,仍需按價折交。但嘉慶十一年仍舊查出察哈爾官兵私自賣馬的弊案[1]4178。
(二)整飭武備,統(tǒng)率八旗
清廷立國之初就建立了嚴格的八旗制度。八旗兵丁由滿洲將軍、都統(tǒng)管轄。棋布全國各地,“自畿輔達各省,東則奉、吉、黑,西回、藏,北包內(nèi)外蒙古,分列將軍、都統(tǒng)及大臣鎮(zhèn)撫之”[1]3384。察哈爾駐防兵屬于清廷畿輔駐防體系,系滿洲蒙古八旗官缺,有“副都統(tǒng)二人,城守尉二人,協(xié)領救人,防守尉十六人,佐領二十五人。防御七十人。驍騎校七十三人”[8]卷544“兵部.官制.畿輔駐防”。這些官兵自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后均歸察哈爾都統(tǒng)管轄。
1.管理官兵
清代察哈爾都統(tǒng)軍隊駐地為三:其一駐張家口外,乃鑲黃、正黃、正紅、鑲紅四旗;其二駐殺虎口外,鑲藍一旗;其三駐獨石口外,正白、鑲白、正藍三旗[9]卷一《疆域編》,3。
駐防京畿的滿洲兵丁本無總管大臣,由協(xié)領等官管轄。因此,教訓兵丁、稽查官員之事頗為松散,缺乏有效的約束力。自乾隆初年,朝廷將獨石口、千家店、張家口、古北口、昌平州、鄭家莊6處定為一路,每年秋季派遣在京護軍統(tǒng)領或副都統(tǒng)一員前往稽查是否有妄行生事之人。乾隆五年設獨石口副都統(tǒng)1人,張家口古北口兩處駐防皆歸其管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張家口官兵事務歸察哈爾都統(tǒng)管轄。鄭家莊裁防御驍騎校各六人。二十九年(1964年),移右衛(wèi)官兵駐張家口,設滿洲協(xié)領一人,佐領八人,蒙古協(xié)領一人,佐領二人,滿洲防御六人,蒙古防御二人,驍騎校二人,步軍尉二人。裁張家口原設總管一人,改設協(xié)領一人,裁張家口原設防御二人,驍騎校八人。其缺改補右衛(wèi)官員……獨石口、千家店、昌平州三處官兵,改屬駐扎張家口之察哈爾都統(tǒng)兼轄……三十四年(1769年),裁張家口步軍尉二人。三十五年,張家口裁滿洲佐領二人,蒙古佐領一人,其佐領事務,歸協(xié)領兼管?!盵8]卷544“兵部.官制.畿輔駐防”
2.考選下屬
清代軍政考選5年一次,每到軍政之年,軍政大員要遵例自陳,且需對下級官員予以考察,并填寫考語,內(nèi)容主要是4項:⑴操守:廉、平、貪;⑵才能:長、平、短;⑶騎射:優(yōu)、平、劣;⑷年歲:壯、中、老。有無軍前受傷或者軍功等要注明,送兵部造冊,作為官員履歷。其中表現(xiàn)卓異者咨部引見,年老有疾者革職。察哈爾駐防滿洲官位,乃八旗世職,一旦缺出照例補選。如張家口駐防總管是鑲黃旗滿洲缺[6]卷4《職官》,26,應由兵部按例補選。但實際上新選之總管未能諳熟旗務,于事無補。故此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諭“嗣后察哈爾總管缺出,著都統(tǒng)等于該處副總管世職內(nèi),揀員保送。該部(兵部)帶領引見補授,如不得其人,再行奏請另補”[7]卷822“乾隆33年11月乙丑”,1160。其實,察哈爾都統(tǒng)轄下真正手握實權的并非總管,而是協(xié)領。他們駐防各處,具體管理滿洲官兵,責任重大。如果貿(mào)然選用世職人員補授,不能勝任職務者甚多。故自嘉慶十年(1805年)開始八旗協(xié)領補授全部先將等試用,“輕車都尉減等先補佐領。俟試看一二年后,如果辦事好,能勝協(xié)領之任,遇有協(xié)領缺出,仍準該管大臣酌量升用。騎都尉以佐領用,云騎尉以防御補用,恩騎尉以驍騎校補用,至甫經(jīng)當差之年幼世職不能辦事之員,不準揀選保送”[8]卷558“兵部.官制.補授八旗武職通例”。
3.訓練兵丁
清政府實行滿漢分治政策,八旗兵丁居住地俗稱“滿人城”。城內(nèi)學堂、廟宇、市肆和倉庫等的文化和生活場所單獨興建,配備軍事設施,實行軍事化管理。察哈爾都統(tǒng)“掌鎮(zhèn)守險要,綏和旗民,均齊政刑,修舉武備”[1]3383。都統(tǒng)官署位于滿人城內(nèi),就近管轄。同時各地分駐佐領或防御掌戶籍,以時頒其教戒。察哈爾兵丁“從征隨圍,凡有差使,一同效力”[4]卷150“康熙30年2月癸酉”,664,是國家軍隊的中堅力量之一。乾隆帝訓誡巴爾品要持躬公正,律己嚴明,“董率屬弁,訓練兵丁,練習行圍,以精技藝。整理器械,以壯軍容。所統(tǒng)弁丁有不遵訓令者,聽爾參處”[7]卷669“乾隆二十七年八月丙辰”,478最能反映察哈爾都統(tǒng)身負訓練兵丁之重任。
(三)調(diào)節(jié)糾紛,穩(wěn)定地方
自康熙十四年(1675年)起,口外為察哈爾八旗游牧之所,維持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但朝廷認為察哈爾八旗分駐之所,曠土閑田廣布,是個很好的墾種之所。自雍正年間開始,朝廷募民墾種察哈爾,“壩內(nèi)以為農(nóng)田,畫井分區(qū),村落碁布……耕氓皆冬歸春往,毋得移家占籍”[6]卷5《風俗物產(chǎn)》,25。雖墾種漢民均冬歸春往,但察哈爾地區(qū)村窯日多,成為地方賦役的重要來源之一。分駐烏里雅蘇臺千總管下,自朝陽村起西至鎮(zhèn)虎臺口外山西豐川衛(wèi)界,共125村窯?!跋嫡S旗游牧境內(nèi),旗戶一十九,民戶二千三百五十四鋪戶二百六十三,通共戶二千六百三十六?!盵6]卷5《風俗物產(chǎn)》,20-21分駐太平莊把總管下子烏喇哈達其,東至龍門溝獨石口界北至嗎呢壩多倫諾爾界共一百六十一村窯?!薄跋佃傸S旗游牧境內(nèi),旗戶五百零七,民戶二千八百二十四,鋪戶一百零五,通共戶三千四百三十六?!盵6]卷5《風俗物產(chǎn)》,21-22滿漢民族之間、農(nóng)耕與游牧生產(chǎn)方式之間矛盾增多,但“察哈爾鑲紅旗右翼四旗副總管及捕盜官,不曉清文蒙古語者甚多,有名無實”[7]卷670“乾隆27年9月己巳”,491,難于處理糾紛,故朝廷采用境內(nèi)分防的辦法,于張家口設理事同知,作為佐貳官專門處理上述事務,歸察哈爾都統(tǒng)節(jié)制。張家口理事同知不是獨立的地方建制,而是一個辦事衙門而已。理事同知雖然歸都統(tǒng)節(jié)制,但其是地方行政編制而非都統(tǒng)屬員,以滿洲例選,只有滿洲人或蒙古人方能入選。
清代八旗子弟世代披甲食糧,若不能當兵則成為“閑丁”,是社會上特殊的寄生階層。故此八旗子弟千方百計加入兵丁行列。政府對世管職務管理甚嚴,(嘉慶)十二年(1807年)議“世管佐領缺出,其出缺之人,并無子嗣,將過繼之子承襲者,該旗查明過繼之子,是否原立官嫡派子孫。如系原立官嫡派子孫,準起擬正,如系遠房支派,雖經(jīng)過繼為嗣,不準承襲。該旗將原立官支派內(nèi)襲職有分之人,揀選承襲”[8]卷558,“兵部.官制.補授八旗武職通例”。這些閑丁就成為社會不穩(wěn)定的因素之一,地方督撫難于制衡,故此國家特別揀選滿洲人來管理。
同時,塞外生存艱難,民生不裕,年逃亡者眾。圣祖時,“滿洲家人一年之內(nèi)逃者千余,緝獲者不及百人”[10]“康熙20年10月28日”,770。故八旗內(nèi)部均設捕盜官專管緝逃之事。都統(tǒng)設立后,此事由都統(tǒng)負責。
駐防察哈爾都統(tǒng)在清乃武職高官,從一品,概定滿缺,鎮(zhèn)撫察地。
(一)震懾要塞
察哈爾既是清廷控扼西北的孔道,蒙漢民族的緩沖地帶,也是蒙古八旗兵丁的來源地,朝廷馬匹的養(yǎng)殖地,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清廷將其鞏固統(tǒng)治根本的八旗子弟兵被派駐此地不足為奇。察哈爾駐防軍隊管理人員級別最高者是乾隆二十六年設置的駐扎于張家口的察哈爾都統(tǒng),屬從一品武職高官,均為滿洲旗人。下設分城管理的副都統(tǒng)兩人,居于左右翼游牧邊界,配合都統(tǒng)工作?!扒∪荒?1766年),察哈爾左右翼副都統(tǒng)內(nèi)裁汰一人,留副都統(tǒng)一人,駐張家口,協(xié)同都統(tǒng)辦事。”[8]卷545“兵部.官制.游牧察哈爾駐防”八旗設總管和副總管各一人,分掌駐扎地的營房事務。其余還要有“參領、副參領各八人。佐領、驍騎校各百二十人。護軍校百十有五人。親軍、捕盜六品官各四人”[1]3388等。這支軍隊由滿洲蒙古兵丁組成,不理地方日常治安工作。如巴爾品被任命為察哈爾都統(tǒng)時,乾隆帝非常明確的要求他“錢谷詞訟,民間情事,俱屬地方管理,不得干預”[7]卷669“乾隆27年8月丙辰”,478。都統(tǒng)的主要職任就是訓練兵丁、整理器械等以保持八旗軍隊的戰(zhàn)斗力,備國家不時之需。清廷在察哈爾部署重兵,可以達到震懾西北,鞏護東北,監(jiān)控蒙古等諸多目的。
(二)保障游牧
察哈爾駐防官兵清初由京城八旗都統(tǒng)兼轄。乾隆二十六年設察哈爾都統(tǒng)之設,本為管理游牧八旗事務,轄張家口駐防官兵實乃兼職[8]卷545“兵部.官制.游牧察哈爾駐防”。察哈爾部專為王室放牧,其放牧的土地牧場,均屬清廷所有,受國家權力的極大限制[11]189-190。駝馬廠和牛羊群牧廠均設有四品總管主理放牧事宜?!?嘉慶)十三年(1808年)議準,商都達布諾爾達里岡愛之馬駝廠太仆寺兩翼牧廠總管翼長缺出,將本牧廠應升官員,并察哈爾應升官員,一體揀選擬定正陪,帶領引見補放。如由本牧廠官員補放,作為實授,停其試用,如由察哈爾官員補放者,仍帶原銜頂戴,先令署理總管翼長事務,試用三年后,再行奏請實授……”[8]卷558“兵部.官制.補授八旗武職通例”馬駝嚴禁私售或借與人騎,“出廠時,毛齒皆有冊,回日覆驗,如疲瘠十不及三,免議,否則兵鞭責,官罰俸有差”[1]4178。官馬出青,每百匹準倒10匹,逾額勒其買補?!胺矤I馬或走脫竊失,責令賠補,謂之賠椿,年遞減十之一,至十年悉免之。應敵傷損者免賠。騎至三年踣斃者亦免。其余一年或二三年踣斃,賠額視其省而異,以十金為最多。同治二年,定古北口盤獲私馬逾三十匹者送京,不及三十匹賞與兵丁,著為令?!盵1]4178-4179
(三)管控地方
察哈爾內(nèi)屬蒙古,其統(tǒng)策融合了蒙旗扎薩克與內(nèi)地駐防將軍制度特色,又有所不同。蒙旗扎薩克與屬民有嚴格的人身依附關系,財政、民政、司法、軍事等大權獨攬。察哈爾都統(tǒng)卻與財權分離,符合魏源說的“各省提鎮(zhèn)、駐防將軍,掌兵柄而不擅財賦,與文臣互相牽制”[3]卷2,80-81的狀態(tài)。
察哈爾駐防官兵由各地八旗調(diào)來,關系仍隸原旗,科舉或歸葬等事亦需歸原地,并非本地世襲而來,與都統(tǒng)無人身依附關系。清廷對八旗官兵計口受田,旗人一旦披甲即可食糧。但其土地歸國家所有,官兵對國家有人身依附而已。察哈爾八旗官兵久居駐防地,披甲子孫在張家口養(yǎng)育數(shù)世之久,其調(diào)遣、撥補和獎懲等由都統(tǒng)掌握。此即乾隆帝所謂“所統(tǒng)弁丁有不遵訓令者,聽爾參處”[7]卷669“乾隆27年8月丙辰”,478。由此可見,察哈爾都統(tǒng)在駐防八旗官兵中的統(tǒng)帥地位是受到國家正式承認和保護的。
察哈爾游牧八旗與蒙旗扎薩克不同,是國家牧民,與都統(tǒng)沒有人身依附關系。他們以游牧為生,保持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其佐領等職并非完全世襲,國家會多所干涉。(嘉慶)十二年議準,“世管佐領缺出,其出缺之人,并無子嗣,將過繼之子承襲者,該旗查明過繼之子,是否原立官嫡派子孫。如系原立官嫡派子孫,準起擬正,如系遠房支派,雖經(jīng)過繼為嗣,不準承襲。該旗將原立官支派內(nèi)襲職有分之人,揀選承襲”[8]卷558“兵部.官制.補授八旗武職通例”。這種干涉主要依靠察哈爾都統(tǒng)來完成。
總之,清代察哈爾都統(tǒng)身兼數(shù)職,地位沖要,員缺由“前鋒護軍各統(tǒng)領、滿洲蒙古副都統(tǒng)、滿洲蒙古任漢軍副都統(tǒng)、滿洲蒙古任外省提督職名,開列題補”[8]卷558“兵部.官制.補授駐防都統(tǒng)”,是從一品的高官,地位尊崇。其主職是署理察哈爾游牧旗人與八旗兵丁,不屬于州縣官員之列,亦不用回避直隸省五百里以內(nèi)之州縣缺[12]卷5“本省人作本省官”,120,同時身兼民政,節(jié)制張家口理事同知,執(zhí)行蒙漢民族隔離政策,是滿清政府畿輔駐防和近邊地區(qū)管理的重要部分。清代后期因俄國侵略步伐加緊,政府被迫放棄禁墾政策,移民實邊,鼓勵開發(fā)北部邊疆,在墾區(qū)仿照內(nèi)地行政建制,陸續(xù)設立州縣。察哈爾都統(tǒng)日漸插手民政,如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二十七日,察哈爾都統(tǒng)誠勛上奏“籌邊當以近邊為入手,近邊尤當以近畿為入手”[13]第33輯,76-79,明確主張察哈爾建省。雖然立省之議因某些原因而廢弛,但察哈爾都統(tǒng)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不斷提升,至民國時代,察哈爾設立特別區(qū),由都統(tǒng)負責治理,察哈爾都統(tǒng)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地方大員。
[1] (清)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6.
[2] 郭維城,王告士.宣化縣新志·大事記[A].影印中國方志叢書[C].臺北:臺灣成文出版社,1968.
[3] (清)魏源.圣武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4.
[4] (清)清圣祖實錄(影印本)[M].北京:中華書局,1985.
[5] (清)張廷玉.清朝文獻通考[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
[6] 金志節(jié).口北三廳志[A].黃可潤,增修.影印中國方志叢書[C].臺北:臺灣成文出版社,1968.
[7] (清)清高宗實錄(影印本)[M].北京:中華書局,1985.
[8] (清)欽定大清會典事例[M].光緒25年(1899年)重修本.
[9] 宋哲元.察哈爾通志[M].民國二十四年刻本(1935年).
[1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起居注(影印本)[M].北京:中華書局,1957.
[11] 〔日〕田山茂.清代蒙古社會制度[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12] (清)福格.聽雨叢談[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朝朱批奏折[M].北京:中華書局,1995.
(責任編輯 治丹丹)
Research into the ChaharDutongin the Qing Dynasty
YAN Xiao-xue1,CHEN Xin-liang2,XUE Zhi-qing1
(1.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2.School of Fine Art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In the Qing Dynasty,the Chahar Tribe was stationed in Xuanhua and Datong where there was vast cropland and pasture,and many peoples coexisted.As a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there were stationed massive forces in Chahar,which needed a top official to govern it.In the 26th year of Qianlong,the ChaharDutong(the top military-political officer) was established,who was in charge of army,nomadic affairs and part of people’s livelihood.Its establishment became one important step to founding a province.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a key to and important content of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Qing Dynasty: Chahar;Dutong
2013-12-04
閻曉雪(1978-),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講師,歷史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和張家口地方史。
K 29
A
2095-462X(2014)01-0047-05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40110.144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