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增收成效明顯,近年來,果葉兼用桑發(fā)展受到業(yè)內和農民追捧。眼下正是桑果采摘時節(jié),針對過去農民采摘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筆者簡要談談應注意的問題:
采摘過早,甜度低,味澀;采摘過晚,雖甜度增加,但儲藏時間縮短。不同品種要探索相應的采摘適期。例如,“無核大10”果桑品種,在由紅轉紫,還沒有完全轉紫色的時候采摘,桑果帶酸甜味,年輕同志喜歡食用。
采摘人員采果前應洗手,中途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盛果用具應是無毒制品,不能使用化學、肥料等包裝桶、塑料袋裝果。掉在地上的桑果,一是已經破碎;二是沾染了泥沙,影響整體品質,絕不能收集。
采摘過程直接將桑果按照大小分為2級,優(yōu)質果作為鮮銷果分開放置。小型果、異型果另放一處,作為飲品加工原料。顏色不正、蟲害、病果收集掩埋。
采摘過程中輕摘輕放,鮮銷桑果直接放入小型食品盒,食品盒周邊有一定數量的透氣孔。每盒裝100~250g,1人1次吃完。小型食品盒裝滿后,裝入中包裝小箱,每箱裝6盒,2~3人家庭3d內吃完,確保不會變質。用大桶采摘會增加分裝翻動次數,桑果容易破碎,加速變質,不宜提倡。
上述質量保證措施需要農民尤其是收購企業(yè)認真落實,關鍵是必須盡快研究制定企業(yè)行為規(guī)矩并加強監(jiān)管。企業(yè)長期“蘿卜快了不洗泥”,不僅淡化農民的質量意識,而且遲早會傷害消費者。那樣,果桑產業(yè)是沒有前途的。我相信,只要企業(yè)堅持收購質量把關、拉開價格差距,農民很快就會重視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