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美玲 胡士林 石 英 (山東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院 山東 濰坊 261061)
牛流行熱(Bovine EphemeralFever,BEF),又稱暫時熱、三日僵硬病、牛流行性熱或牛登革熱[1],是牛的一種非接觸傳染性疾病。自1876 年Schwinfuth 首次報道牛流行熱病發(fā)生于西非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該病流行于非洲的肯尼亞,亞洲的中國、朝鮮、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以及地中海地區(qū)。我國1949 年以前就有本病在部分地區(qū)發(fā)生流行的記載,此后我國北起吉林省南至廣東、廣西等25個省市均多次暴發(fā)本病[2]。
1.1 病毒的形態(tài)學與理化特性 本病的病原是牛暫時熱病毒(BEFV)。目前,把BEFV與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等一起歸于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這是因為這些病毒都具有以下幾點共性:(1)外型為子彈型;(2)核酸為單股負鏈RNA;(3)具有5種結構蛋白;(4)對脂類敏感等。但BEFV與同科其他病毒在宿主范圍、生理周期、產熱機理、免疫反應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對于BEFV在病毒分類學上所處的位置仍有爭議。1994年ICTV會議將它正式列為彈狀病毒科暫時熱病毒屬。
病毒粒子由五種結構蛋白和一種非結構蛋白組成,有彈狀變化至鈍頭圓錐狀等形態(tài)。其直徑約73nm,但長度在70~183nm之間。短的彈狀以及圓錐形病毒粒子是有缺陷的病毒粒子,可能會干擾病毒在組織培養(yǎng)中的生長。病毒在pH小于5或大于10的情況下很容易失活?,F在沒有證據顯示BEFV種群存在免疫學差異,但是抗原變異已經通過單克隆抗體以及抗原表位圖譜得到證實[3]。
BEFV對熱敏感,56℃10min,37℃18h滅活,pH2.5以下或pH 9.0以上數10min內滅活,對乙醚、氯仿等敏感。構椽酸鹽抗凝的病牛血液于2~4℃貯存8d后仍有感染性。感染鼠腦懸液(加有10%犢牛血清)于4℃經1個月毒力無明顯下降。反復凍融對病毒無明顯影響。于-20℃以下低溫保存,可長期保持毒力。
1.2 病毒的基因組結構 通過對病毒核酸的研究表明,BEFV的核酸為單股負鏈、不分節(jié)段RNA,長度為14.8kb,其中11組基因己被確定,從3’—5’端的順序依次為3’-N-M1-M2-G-GNS-α1-α2-α3-β-γ-L-5’,第25~52位核苷酸之間為插入區(qū),γ和L基因之間具有21個核普酸的重疊區(qū)。除α1基因外,其余所有基因均以-UUGUCC-序列起始,轉錄合成的mRNA在5’端有帽子結構,其基因起始序列為-AACAGG-,終止序列CNTG(A)6-7。在這些基因中,N、Ml、MZ、L和G為編碼BEFV的結構蛋白基因。
2.1 流行情況 BEFV流行于非洲、亞洲和大洋洲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包括非洲的肯尼亞,亞洲的中國、朝鮮、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以及地中海地區(qū)。在我國,1949年以前,就有本病在部分地區(qū)發(fā)生流行的記載。隨后我國25個省市均多次暴發(fā)流行,但從1991年至今未見有大規(guī)模流行的報道。
2.2 易感宿主 通過靜脈或者皮下注射接種BEFV可在多種試驗動物體內誘導產生抗體。但是目前臨床病例僅在牛上有報道。關于野生動物的血清學調查進行的較少。用病毒中和試驗檢測了若干種類的鹿的抗體,以及病毒中和試驗和ELISA檢測了??萍易逯胁煌瑏喛苿游镏械目贵w。血清檢測均為陽性的物種有:南非水牛(cape buffalo)、牛羚(wildebeest)、大羚羊(hartebeest)、非洲水羚(waterbuck);而在大羚羊(kudu)、黑皮羚羊(sable antelope)、非洲旋角大羚羊(eland)、黑斑羚羊(impala)、轉角牛羚(topi)、tsessebe(非洲南部的一種羚羊)和長頸鹿中僅可檢測到低水平的抗體。非洲野生動物中抗體的特異性還沒有確認[4]。
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人類能夠感染。對于接觸感染牛群的農民以及實驗室中操作BEFV的工作人員,研究人員進行了有限的血清學研究,結果同樣為陰性[5]。
2.3 傳播性 牛流行熱為非接觸感染,昆蟲叮咬可以傳播本病,呈周期性流行。根據多年流行病學觀察,周期性由過去的10~20年流行1次,到近年來流行周期縮短至3~5年或6~8年,有的地方甚至更短,如廣東省從70年代以后,它的流行周期縮短到間隔1~2年就有1次流行。
本病發(fā)生迅猛,在傳播擴散方式上,不受山川河流的阻礙,呈跳躍式蔓延。發(fā)病疫區(qū)不是連接成片,而是疫區(qū)與非疫區(qū)呈相嵌的形式存在,即疫區(qū)與疫區(qū)之間交叉存在無病的清凈區(qū)。據報道,牛流行熱在北半球發(fā)生地區(qū),在日本不超過北緯38。;在南半球,該病很少穿過澳大利亞西部和中部南緯25。和東部的36。。上述北緯38。以南和南緯25。-36。以北是媒介昆蟲滋生活躍的地區(qū)。
目前還沒有關于垂直傳播或水平傳播的報道。到目前為止,已經從田間收集的澳大利亞庫蚊(Culicine)和按蚊(Anopheline)以及非洲和澳大利亞屬于庫蠓屬(Culicoides)的幾個種的蠓中分離到了BEFV[6]。蚊子通常被認為是攜帶宿主。另一方面,庫蠓屬中的蠓撕破動物皮膚并吸取血液因此被認為是儲存宿主。由于僅能通過靜脈接種才能使牛發(fā)生本病,且在病毒血癥早期淋巴中無病毒存在,因此目前認為蚊子是本病的主要媒介。
本病發(fā)生于夏末秋初。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緯度差異很大,東西走向又存在不同地域之差,因而本病在不同地區(qū)流行始末時間也不完全一樣。發(fā)病率可高達80%,在無并發(fā)癥的情況下病死率一般較低,很少超過2%~3%,但是過度肥胖的牛病死率可高達30%[7]。
2.4 發(fā)病情況 發(fā)病率可高達80%,畜群中易感牛的數量以及疾病流行的強度都對發(fā)病率有部分地影響。在無并發(fā)癥的情況下病死率一般較低,很少超過2%~3%,但是過度肥胖的牛病死率可高達30%[3]。奶牛在產奶早期和中期比干奶期的牛更容易死亡。
3.1 根據癥狀和病變初步診斷 牛流行熱多發(fā)生于夏末秋初,短期內廣泛傳播,但只發(fā)生于牛,特別是黃牛和奶牛。潛伏期3~7d,表現為突然發(fā)病,體溫升高達39.5~42.5℃,維持2~3d后將至正常。在體溫升高的同時,病牛流淚、畏光、眼結膜充血、眼瞼水腫。呼吸促迫,咽喉區(qū)疼痛,反當停止。多數病牛鼻炎性分泌物成線狀,隨后變?yōu)轲ば员翘?。口腔發(fā)炎,流涎,口角有泡沫。有的病牛四肢關節(jié)浮腫、僵硬、疼痛、跋行。便秘或腹瀉,尿液呈暗褐色。妊娠母??砂l(fā)生流產、死胎、泌乳量下降或停止。多數病例為良性經過,病程3~4d,很快恢復。
該病的病變主要表現在肺部。急性死亡的病例,肺高度膨隆,間質增寬,內有氣泡,壓迫肺呈捻發(fā)音;氣管內積有多亮的泡沫狀黏液。部分??梢姺纬溲?、淋巴結充血、腫脹和出血。真胃、小腸可見卡他性炎癥或滲出型出血。
3.2 病毒分離鑒定 病毒的分離鑒定是確切診斷病原的可靠方法。采病牛急性期血液或血液中的白細胞層,腦內接種乳鼠、乳倉鼠,常能分離到病毒。連續(xù)傳代??墒?jié)摲诓粩嗫s短: 第一代約6~8d;第二代5d左右;至第6~8代,僅2~3d即可使乳鼠全部發(fā)病死亡。分離到病毒以后,即可應用乳鼠或細胞培養(yǎng)物與己知標準免疫血清進行中和試驗進行病毒鑒定。
澳大利亞學者在建立BEFVG蛋白單克隆抗體工作中做出了卓越貢獻。Zakrzewski等(1992)建立了檢測牛流行熱病毒特異性抗體的阻斷ELESA法。由于采用針對BEFV G1抗原位點的單克隆抗體,只對BEFV發(fā)生結合反應,而與相關病毒(如Berrimah,Kimberley病毒等)無交叉反應,因此與病毒中和試驗相比,敏感性更高,操作更簡單。是目前診斷及檢測臨床牛流行熱好方法之一。
BEF 病毒能夠從白紋伊蚊(albopictus)的全血以及腦部接種的1~2日齡的小鼠中分離,并用BHK 細胞或VERO細胞進行培養(yǎng)[8]。然后,通過特異的BEFV抗血清或單克隆抗體對BEF病毒進行檢測。實驗室常用的檢測方法還有常規(guī)PCR和熒光定量PCR以及血清中和試驗(SNT)和阻斷ELISA,其中阻斷ELISA能區(qū)分由BEFV或其他病毒所誘導產生的抗體[9]。近來,Hsieh YC 建立了RAPID-BAP探針法,該方法比常規(guī)PCR和熒光定量PCR更加敏感、特異和快速[10]。
3.3 防治 本病通過阻斷性治療可以得到理想療效。有人在細胞水平上用RNA 干擾技術有效抑制了BEFV的增殖[11]。疾病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炎癥可以用抗炎癥藥物治療,收效很好。根據臨床病例的預期進程以重復劑量給藥,效果更佳。如果吞咽反射消失,則不能通過口服給藥。早期治療比晚期更為有效。過早停止抗炎癥治療或在恢復期動物受到應激則可能會復發(fā)本病。治療對病毒血癥以及后來的免疫力影響不顯著。要保證病畜用等滲液體進行補水,尤其是對高值的畜群。應用抗生素可以防止繼發(fā)感染。
免疫是目前唯一有效的保護措施。弱化活病毒疫苗已經在南非、日本、澳大利亞進行生產[3]。這些疫苗對強烈的實驗室攻毒能夠產生保護,但在田間疾病暴發(fā)時的保護性尚不確定。
本病一般零星散發(fā)或呈地方流行性發(fā)生,尤其是夏末初秋、高溫季節(jié)則較多發(fā)生,主要導致產奶量下降和死亡率上升,給我國養(yǎng)牛業(y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奶價上漲給奶牛養(yǎng)殖業(yè)帶來了鮮有的發(fā)展好時機,而且隨著消費需求的增長,奶源緊張是長期要面對的問題。提高奶牛單產水平和牛奶質量是中國奶業(yè)未來發(fā)展的關鍵。因此,加強對牛流行熱疾病的認識和奶牛場對本病的防控工作將有重大意義。
[1]Nandi S, Negi B S.Bovine ephemeral fever: a review [J].Comp Immunol Microbiol Inf Dis, 1999,22: 81-91.
[2]白文彬.牛流行熱病毒亞單位疫苗的研究[C].第一屆牛流行熱及相關彈狀病毒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1992 ,133-140.
[3]Walker P J.Bovine ephemeral fever in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J].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2005,292:57-80.
[4]Anderson E C, Rowe L W.The prevalence of antibodies to the viruses of bovine virus diarrhea, bovine herpes virus 1, Rift Valley fever, ephemeral fever and bluetongue and to Leptospirasp in free-ranging wildlife in Zimbabwe[J].Epidemiol Infect, 1998,121:441-449.
[5]Mellor P S.Bovine ephemeral fever[M]// Service M W.Encyclopedia of Arthropod-Transmitted Infections ofMan and domesticated Animals,UK:CABI Publishing, 2001:87-91.
[6]Kirkland P D.The epidemiology of bovine ephemeral fever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Evidence for a mosquito vector[M]// St George T D, Uren M F,Young P L, et al.Bovine Ephemeral Fever and Related Arboviruses.Canberra:Australia, 1993:33-37.
[7]Walker P J.Bovine ephemeral fever in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J].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2005,292:57-80.
[8]Kirkland P D.The epidemiology of bovine ephemeral fever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Evidence for a mosquito vector [M]// St George T D, Uren M F,Young P L, et al.Bovine Ephemeral Fever and Related Arboviruses.Canberra: Australia, 1993:33-37.
[9]Zheng F Y, Lin G Z, Qiu C Q, etal.Serological detection of 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 using an indirect ELISA based on antigenic site G(1) expressed in Pichia pastoris [J].Vet J,2009 ,7(4): 34-38.
[10]Hsieh Y C, Chen S H, Chou C S,et al.Development of a reliable assay protocol for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s (RAPID)-bioactive amplification with probing (BAP) for detection of 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J].J Virol Methods, 2005 ,129(1):75-82.
[11]Chuang S T, Ji W T, Chen Y T,et al.Suppression of 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 by RNA interference [J].JVirol Methods, 2007,145(1):84-87.
[12]趙金科, 張海云, 冶曉瑜.牛流行熱的流行與防治[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8, 29(1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