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紅
(河南理工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3)
廣州地處中國大陸南部,是擁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華南區(qū)域性中心城市,自秦漢以來就是我國南方著名的經濟都會。其正當珠江三角洲腹地核心,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有關廣州單體城市的研究成果頗多,首推廣州城市歷史地理研究專家陳代光教授的專著《廣州城市發(fā)展史》,全書將近四十萬字,從廣州這個古老城市興起的歷史地理環(huán)境談起,再探索廣州城市的稱謂、政區(qū)沿革形成、城池建置發(fā)展、水陸交通和人口的遷徙與流動、經濟貿易和歷史文化,并進一步結合廣州發(fā)展的自身有利條件,對未來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了客觀的科學的學術見解。甚至有資深廣東學者認為,這部大作不僅僅已經成為人們了解廣州早期城市雛形、社會演變規(guī)律的經典讀本,還是實施打造廣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資源,大力加強對廣州歷史文化的保護和開發(fā),以及走向國際化大都市的規(guī)劃、建設不可或缺的參考[1]。
具體談到三十年來關于歷史時期廣州 (含番禺)城市的研究成果,筆者在中國知網全文期刊數據庫、中國博士及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等以“廣州城”及“番禺城”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文獻發(fā)表時間從1979年至2013年,得到相關文獻249篇,可謂為數甚繁,然“城市歷史地理學是從地理學的視角出發(fā),研究城市發(fā)展的歷史,揭示城市地理因素的歷史作用、空間過程及其變遷規(guī)律,地理要素構成城市歷史地理的核心和關鍵”。[2]因此,以上綜合性論著及期刊論文,大多屬于城市史而非歷史城市地理。受制于研究視角、研究方法、側重點以及文獻資料的選擇與利用方面的原因,內容雖對城市地理有所涉及但非重點?;诖耍懒_剔抉起來也頗費些功夫,僅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對廣州地區(qū)城市歷史地理專題研究的大概有50篇左右,筆者就目前能見到的有關成果大致從城市的起源、城址的選擇、類型、分布、規(guī)模、功能、規(guī)劃、城市化、城市間比較等諸多方面再分別作一概述。
曾昭璇《古代的廣州城》[3]對歷史時期廣州地區(qū)所謂的五個城——“楚亭”、“五羊城”、“南武城”、“任囂城”、“越城”進行了簡單的論述。陳澤泓在《廣州別稱史源》[4]中對廣州城在歷史上稱為番禺城、楚庭、南武城等加以嚴謹考釋,提出廣州城諸名稱中,有可靠的考古發(fā)現證實和歷史文獻記載的,當推番禺城。吳壯達早在1985年發(fā)表于《嶺南文史》第1期的《楚亭·南武城與公師隅——試論古廣州早期城建史的疑案》,對傳統(tǒng)上認為“楚亭”和“南武城”為廣州古城地區(qū)出現的中心居民點,廣州城市的時代起源大膽提出質疑并加以論證否定。由楊萬秀等主編的“既是一部城市史,又不完全是一部城市史”[5]的《廣州簡史》,在敘述廣州何時建城時,以文獻資料和考古出土的實物為憑證,進而否定了“楚庭”、“南武”兩種說法,證實了秦漢時期任囂和趙佗所筑的“番禺城”才是最早的廣州城。事實上,陳代光先生早在90年代的《試論廣州城市的形成》[6]一文中就已經明確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不僅對人們長期堅信的廣州城起源于楚庭、南武城之說提出異議,而且確鑿地指證,直到公元前214年的秦朝,番禺作為番禺縣治和南海郡郡治才是廣州建城的開始[1],這一成果在另一學者麥英豪《廣州城始建年代考》[7]文中進一步得到肯定。
關于廣州城的城址起源,學者們雖然已多將廣州城的始建年代統(tǒng)一論定為秦始皇三十三年 (前214),學術界大多認為秦朝建造了番禺城(今天廣州城的前身),此后兩千多年的時間內,廣州城址再沒有出現過遷移。對此,吳宏岐在《廣州城址二千多年不變說商榷》[8]中提出新的看法。他認為,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滅南越國后,南越國的番禺城曾被毀棄,另于今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北一帶改置番禺縣城,一直到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217)才遷回舊址,其間已經327年,即所謂廣州城址2000多年不變的說法與歷史事實不符。
既然廣州城的城址并不是連貫的,那么其選址有無規(guī)律或什么依據呢,司徒尚紀、李寧利在《廣州古城選址和布局的風水地理透視》[9]中提出風水理論對城市選址、形制特點、建置規(guī)模等均有較大影響,風水學這一基本理論原則在廣州古城選址的具體應用具有科學性,為其兩千多年的發(fā)展和繁榮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木魚在《城記》[10]文中進一步提出考古發(fā)現廣州城市選址的變遷遵循的是 “疊合式”的軌跡,從秦代番禺城到西漢趙佗城,從唐城到宋城,再到明清城,廣州城始終是以現北京路為中軸線、越秀轄區(qū)為中心向外圍逐漸拓展開的。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歷代城市的城址,都是經過精心選擇、規(guī)劃、設計以后才建造的,其平面布局制度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中軸線縱貫全城。這源于古人的對稱概念,以及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曾經多次作為割據政權首都的廣州也不例外,作為廣州城市“三軸”格局的骨架之一,廣州傳統(tǒng)中軸線是廣州舊城的核心。楊宏烈、陳思訪的《論廣州名城傳統(tǒng)中軸線》[11]、朱曉秋的《近代廣州城市中軸線的形成》[12]都對廣州傳統(tǒng)中軸線的存在及發(fā)展歷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在廣州2200年的城建史上,出現過三條城市中軸線,它們分別形成于廣州城市發(fā)展的不同時期。李百浩、黃亞平在《歷史·風景·街市·生活——廣州傳統(tǒng)城市中軸線概念城市設計》[13]一文中更是在分析其發(fā)展歷程及形態(tài)演變基礎上,結合傳統(tǒng)城市特點及現狀問題,提出設計的主題——歷史·風景·街市·生活。挖掘廣州舊城地域特色,充分尊重歷史、自然與人文景觀,運用城市設計方法對舊城機理、歷史街區(qū)及建筑進行有機更新,創(chuàng)造出融歷史性、文化性、生活性和地域性于一體的城市意象。這本身就是對廣州城市的保護和開發(fā)利用作了應用性專題研究,充分體現了把古都研究的“經世所用”目的。
陳澤泓《南漢興王府建設及其在嶺南建筑史上的地位》[14]記述了南漢興王府的建設在廣州城建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揭示了興王府布局、建筑、園林對“廣州城市分區(qū)及中軸線形成”、“嶺南建筑風格”、“嶺南園林風格”三方面的深遠影響,是對歷史時期廣州城市建筑風格的一次探討。
在歷史時期城鎮(zhèn)的形態(tài)中,在關城郭、城市的水源、馬路長堤的研究也必不可少,廖汝忠《廣州古城墻西北隅新考》[15]在對傳統(tǒng)的幾成定論的明代廣州城墻遺址問題上提出新觀念,即明代廣州城墻西北隅遺址應該是今盤福路整段:今市一醫(yī)院干道——今人民北路(昔日長庚路那段),并分析了導致“傳統(tǒng)觀念”產生錯誤的客觀原因。張巖《古代廣州城的供水工程》[16]對自南越國時期至清朝末期的廣州城的供水來源問題作了探討,胡瑞英《明清時期廣州城市水資源利用的初步研究》(暨南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對明清時期廣州內河航運所依托的濠渠、河涌等水資源環(huán)境的空間分布、演變發(fā)展進行研究;兩者均以古鑒今,為廣州地區(qū)水資源的開發(fā)、保護和利用提供了借鑒。楊穎宇《近代廣州長堤的興筑與廣州城市發(fā)展的關系》[17]研究了清末廣州城市近代化過程中,主要起到“馬路”作用的“長堤”的修筑時間及其與廣州城市發(fā)展間的關系。
在歷史時期廣州城市的研究內容中,其城墻的外部研究也逐漸引起學者們的注意,冼劍民《清代廣州城郊農業(yè)的模式與演進》[18]一文分析了清代廣州城郊農業(yè)的生產模式與演變規(guī)律,提出以城市市場消費為導向,以供求關系為機制,以產品價值為追求的農業(yè)生產方式,是清代廣州城郊農業(yè)的特征。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統(tǒng)稱為“西關”,即指廣州市西城門外之地區(qū),徐續(xù)的《廣州的西關》[19]和陸琦的《久經滄桑、興盛不衰——廣州西關》[20]都對廣州城郊的西關地區(qū)作了探討。
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不僅僅包括以上所提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城鎮(zhèn)呈現出的多種演變形態(tài),而且也是一個城市經濟、文化、政治等社會活動賴以拓展的基礎。
倪俊明在 《廣州城市空間的歷史拓展及其特點》[21]中對廣州城市空間的拓展歷史作一概括的勾畫,并分析其特點。王媛等在《廣州城市空間形態(tài)發(fā)展演變的歷史特征》[22]中就我國歷史上的幾個重要階段,對廣州市城市形態(tài)的形成、發(fā)展和演變特征進行探討,總結了廣州城市形態(tài)發(fā)展的歷史特征及演變規(guī)律。高寧的《南漢時期興王府城形態(tài)結構初步研究》(暨南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和王煒的 《民國廣州城市與社會空間演變初步研究》(暨南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分別針對南漢、民國時期的廣州城的空間結構作了斷代的具體化的探討。
廣州建城雖然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但作為建制城市尚無人問津。司徒尚紀在《廣州作為建制城市始于元代》[23]、《元代廣州作為建制城市的歷史地理初探》[24]兩篇文章中,在論述秦到唐宋等朝代建城基礎上,從城市的建城和建制關系出發(fā),對廣州城市古代建制問題作了論述,認為元代錄事司的建立才標志著廣州作為一座有建制城市出現,并在城市性質、結構和功能上對廣州城市的發(fā)展起到一個重要促進作用。
美國學者錢曾瑗(Michael Tsin)所著、任云蘭翻譯的《重繪廣州》[25],從城市的政治空間結構角度入手對民國早期的廣州城進行了研究,通過考察廣州的空間重構,探討民國早期新式政府的結構,進而了解廣州城市空間規(guī)劃的變化及其與民國早期政府性質的關系,提出了民國時期城市改造方面城市新的空間秩序是新政治合理性機構的一個內在部分。
曾昭璇等的《廣州十三行商館區(qū)的歷史地理──我國租界的萌芽》[26]對近代廣州城市經濟空間結構中的“十三行”商館區(qū)域及日后發(fā)展成租借做了研究。陳偉明在《明清廣州儒商的社會構成與商業(yè)經營》[27]中對明清時期廣州城的儒商結構背景、商業(yè)經營作風與商業(yè)道德水平作了剖析。
從廣州城市的文化空間結構視角來看,蔣祖緣《明代廣州的城巿文化》[28]和蔣建國《晚清廣州城市消費文化研究》(暨南大學2005年博士學位論文)都作了不同程度的專題文化研究。
潘安《廣州城市傳統(tǒng)民居考》[29]從民居依存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民居形成與變遷的進程、民居的顯著特征等幾個方面,即按城市的社會空間結構,對目前廣州城市傳承完好的民居建筑進行了大量的考證與調研。
學者們也對歷史時期廣州城市興衰的地理背景進行了研究。曾昭璇《從歷史地貌學看廣州城發(fā)展問題》[30]提出了地質地貌、氣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條件對廣州發(fā)展的影響;曾新在《廣州古城的濕地及其功能》[31]及《論濕地對古代廣州城市發(fā)展的影響》[32]兩篇文章中先后重點探討了兩千年來廣州古城濕地環(huán)境的變遷,以及“濕地”地理條件在廣州城市生存與發(fā)展中的重要功用。
古老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地理位置構成了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景致。廣州這座歷史名城,作為曾經的“三朝古都”,今天南方的大都市,其獨特的身份地位決定了其城市的整體空間結構,包括古城格局、整體風貌、城鎮(zhèn)空間布局等區(qū)別于普通城市或一般名城的特質。司徒尚紀及其學生許桂靈在《古都的歷史地理研究芻議——以廣州古都為例》[33]一文中,從廣州作為“古都”的角度出發(fā),用歷史地理學者的發(fā)展眼光探討了古都的合理選址、布局規(guī)模、功能定位等均受到歷史時期地理環(huán)境及人地關系的制約,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重點闡述了它興盛的自然因素、地理資源、區(qū)域社會經濟生活條件以及城市的空間形態(tài)與分布等,挖掘古都演變軌跡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不僅可以為“古都學”的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持,還能充分發(fā)揮古都學研究為當前經濟建設服務的作用。
除了張曉輝對廣東區(qū)域性的城市化進行研究外,在廣州單一城市的歷史時期城市化研究上,也有一定的涉及,如,趙春晨的《晚清民國時期廣州城市近代化略論》[34],倪俊明的《廣州城市道路近代化的起步》[35],王建軍、慕容勛的《論清代廣州書院城市化》[36],顧定國、李長虹的《鄉(xiāng)村都市化:香港、廣州和珠江三角洲》[37]。
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已成為當今現代城市地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歷史地理學有必要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從現在引入歷史時期,利用歷史經驗為可持續(xù)發(fā)展規(guī)劃服務。李燕與司徒尚紀合著的《從生態(tài)環(huán)境歷史變遷看廣州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38]一文從歷史上生態(tài)環(huán)境對廣州發(fā)展的經驗教訓中提出了應控制廣州城市發(fā)展規(guī)模,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與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調控機制,重視城市文化建設,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的長期發(fā)展方針。在城市化進程加速趨勢中,應該更加注重城市歷史街區(qū)的保護及名勝古跡文化內涵的挖掘,在保持個性、科學保護的基礎上,用優(yōu)秀人文促進經濟的發(fā)展。吳宏岐《關于古都廣州歷史文化研究與旅游開發(fā)的若干問題》[39]及楊宏烈《廣州歷史街區(qū)的保護性開發(fā)探討》[40]對該問題從城市的具體發(fā)展方針方面做了進一步研究。
以廣州城市為研究對象,新領域與新方法的運用也增添了色彩,如古地圖、考古學的運用。曾新在《明清時期廣州城圖研究》[41]、《明代廣州城市自然環(huán)境及城市布局的特征——明代地方文獻中的廣州城地圖研究》[42]、《舊志古城圖在復原古代城市歷史面貌中的作用——以古代廣州城地圖為例》[43]三篇論文中就有關地方文獻中的廣州城圖在城市研究中的作用提出新的看法,黃淼章《廣州城市考古漸入佳境》[44]一文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談廣州城市的新認識。
歷史城市地理的相關研究成果對于現當代的城市規(guī)劃與城市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和參考價值。關注區(qū)域研究是中國城市發(fā)展史的一個發(fā)展趨勢。在收集和整理國內主要歷史、地理論著及相關期刊的基礎上,對1979年以來我國廣州地區(qū)的歷史城市地理的研究狀況進行簡明的回顧。
綜上所述,學界有關廣州地區(qū)歷史城市地理的具體研究成果已經不少,按傳統(tǒng)的歷史城市地理學的理論體系與研究內容劃分[45],大致從歷史時期城市興衰的地理背景、歷史時期城市區(qū)域空間組織(城市體系)特征及其演變規(guī)律、城市內部的空間組織演變(城市內部結構)規(guī)律和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新領域與新方法等方面探討了廣州區(qū)域城市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研究現狀而言,還存在一些問題:
1.學科的發(fā)展離不開理論和方法的進步,雖然近年來仍不斷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涌現,但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在主體內容方面的創(chuàng)新,而推動歷史城市地理這一分支學科深化發(fā)展的成果仍屬鳳毛麟角。所以,未來除了繼續(xù)堅持具體的實證研究外,還應當對具體的研究方法傾注更多的分析和思考,更對學科理論和研究方法進行評論和探索。
2.對廣州歷史城市地理方面的研究,總體看來以描述性的作品為主,涉略較少。尤其是通史式的廣州研究專著,對史料挖掘上不夠深入,片斷較多,系統(tǒng)較少,研究缺少應有深度。雖涉及廣州的城市地理形態(tài),但只是介紹了廣州地理環(huán)境的概況、歷史沿革,缺少深入細致的分析探究。
3.多學科、多角度地審視廣州城市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廣州城市歷史的地理形態(tài)。加大新領域、新方法的運用研究,交叉融合多種學科手段、定量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突出歷史城市地理研究中的“人地關系”、“地理環(huán)境與城市建設關系”及其動態(tài)演化也應當是今后歷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發(fā)展趨向。
4.缺乏同類城市比較研究和城市群的宏觀研究。將廣州置于中國歷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宏觀大環(huán)境當中,與同類型的城市進行橫向比較,在較為宏闊的視野下探討廣州城市歷史地理問題?;驅V州地區(qū)所處珠三角地域城市作宏觀的統(tǒng)一及比較研究,挖掘異同點,此類研究尚顯不足。
[1]許桂靈,司徒尚紀.陳代光教授對嶺南歷史地理研究的貢獻[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07(4):124-128.
[2]毛曦.城市史研究的范圍與方法——試論歷史地理學、古都學及城市史學之關系[J].史林,2009(4):162-169.
[3]曾昭璇.古代的廣州城[J].廣州研究,1983(2):47-51.
[4]陳澤泓.廣州別稱史源[J].尋根,2002(6):95-100.
[5]趙立人.<廣州簡史>讀后[J].廣東社會科學,1996(5):137-141.
[6]陳代光.試論廣州城市的形成[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3):65-73.
[7]麥英豪.廣州城始建年代[C]//.羊城文物博物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64-75.
[8]吳宏岐.廣州城址二千多年不變說商榷[J].學術研究,2006(5):117-120.
[9]司徒尚紀,李寧利.廣州古城選址和布局的風水地理透視[J].嶺南文史,1998(3):33-37.
[10]木魚.城記[J].地圖,2006(4):12-19.
[11]楊宏烈,陳思訪.論廣州名城傳統(tǒng)中軸線[J].熱帶地理,2002(1):28-33.
[12]朱曉秋.近代廣州城市中軸線的形成[J].廣東史志,2002(1):31-33.
[13]李百浩,黃亞平.歷史·風景·街市·生活——廣州傳統(tǒng)城市中軸線概念城市設計[J].城市規(guī)劃,2003(3):81-87.
[14]陳澤泓.南漢興王府建設及其在嶺南建筑史上的地位[J].嶺南文史,2001(4):6-13.
[15]廖汝忠.廣州古城墻西北隅新考[J].羊城今古,1989(5):45.
[16]張巖.古代廣州城的供水工程[C]//.陳澤泓.廣州話舊——〈羊城今古〉精選(1987-2000).廣州:廣州出版社,2002:357.[17]楊穎宇.近代廣州長堤的興筑與廣州城市發(fā)展的關系[J].廣東史志,2002(4):12-17.
[18]冼劍民.清代廣州城郊農業(yè)的模式與演進[J].廣東社會科學,2005(3):125-131.
[19]徐續(xù).廣州的西關[M]//.嶺南古今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15-16.
[20]陸琦.久經滄桑、興盛不衰——廣州西關[J].廣東建筑裝飾,2000(6):24-27.
[21]倪俊明.廣州城市空間的歷史拓展及其特點[J].廣東史志,1996(3):28-36.
[22]王媛.廣州城市空間形態(tài)發(fā)展演變的歷史特征[J].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2(3):32-37.
[23]司徒尚紀.廣州作為建制城市始于元代[J].嶺南文史,1996(1):21-25.
[24]司徒尚紀.元代廣州作為建制城市的歷史地理初探[J].熱帶地理,1996(1):82-88.
[25][美]錢 曾 瑗 (Michael Tsin),任 云 蘭 譯.重 繪 廣 州[C]//.城市史研究(22).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179-198.
[26]曾昭璇等.廣州十三行商館區(qū)的歷史地理──我國租界的萌芽[J].嶺南文史,1999(1):28-38.
[27]陳偉明.明清廣州儒商的社會構成與商業(yè)經營[J].暨南學報,1999(3):56-65.
[28]蔣祖緣.明代廣州的城巿文化[C]//.陳澤泓.廣州話舊——〈羊城今古〉精(1987-2000).廣州:廣州出版社,2002.
[29]潘 安.廣 州 城 市 傳 統(tǒng) 民 居 考 [J].華 中 建 筑 ,1996(4):104-107.
[30]曾昭璇.從歷史地貌學看廣州城發(fā)展問題[J].歷史地理.1986(4):28-41.
[31]曾新.廣州古城的濕地及其功能[J].熱帶地理,2006(1):93-98.
[32]曾新.論濕地對古代廣州城市發(fā)展的影響[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29-33.
[33]司徒尚紀,許桂靈.古都的歷史地理研究芻議——以廣州古都為例[C]//.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輯)——中國古都學會2003年年會暨紀念太原建成25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
[34]趙春晨.晚清民國時期廣州城市近代化略論[J].廣東社會科學,2004(2):89-96.
[35]倪俊明.廣州城市道路近代化的起步[J].廣東史志,2002(1):26-30.
[36]王建軍,慕容勛.論清代廣州書院城市化[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76-84.
[37]顧定國,李長虹.鄉(xiāng)村都市化:香港、廣州和珠江三角洲[J].開放時代,1988(12):22-25.
[38]李燕,司徒尚紀.從生態(tài)環(huán)境歷史變遷看廣州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J].城市開發(fā),2000(9):21-23.
[39]吳宏岐.關于古都廣州歷史文化研究與旅游開發(fā)的若干問題[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2):30-35.
[40]楊宏烈.廣州歷史街區(qū)的保護性開發(fā)探討[J].城市問題,1998(5):23-24.
[41]曾新.明清 時 期 廣 州 城 圖 研究[J].熱 帶 地 理,2004(3):293-297.
[42]曾新.明代廣州城市自然環(huán)境及城市布局的特征——明代地方文獻中的廣州城地圖研究[J].嶺南文史,2005(4):18-24.
[43]曾新.舊志古城圖在復原古代城市歷史面貌中的作用——以古代廣州城地圖為例[J].中國地方志,2005(8):32-37.
[44]黃淼章.廣州城市考古漸入佳境[J].嶺南文史,1997(4):46-47.
[45]嚴艷,吳宏岐.歷史城市地理學的理論體系與研究內容[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