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興旺
(舟山正大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浙江 舟山316100)
沈應線隧道進口位于沈家門城區(qū)東海中路與教場北路交叉口處,穿越嶺陀山體,從變電所西側北口與平東線相接,路線全長2 367m,其中隧道里程為K0+135~K1+360,全長1 225m。隧道進出口民房密集,進口緊臨的東海中路為舟山市普陀區(qū)的主要交通干道。鑒于以下原因,舟山市沈應線隧道工程(嶺陀隧道)快速施工顯得非常迫切:
(1)工程處于市區(qū),場地小,居民多,施工過程中的開挖、支護、排污和噪聲對周邊市民影響較大,盡快建成是社會各界的愿望,工程工期要求高;
(2)為了減小對周邊居民的影響,保證居民休息,采取了夜間停止施工的措施;同時由于施工流程中斷,降低了作業(yè)效率,加大了管理難度,工程工期矛盾更加突出;
(3)隧道不良地質問題突出,尤其是進出口段埋深淺、地質條件差;
(4)隧道屬典型的大跨小間距結構,左右隧道最小凈距為4.7m,施工難度大,且國內有很少類似經驗供借鑒;施工工序多、左右洞施工相互影響大,工程進度受到限制;
(5)隧道棄碴場離工地遠,而且棄碴時間受到限制,快速作業(yè)受到限制;
(6)施工場地狹小,儲、備料場地受限;
(7)環(huán)境保護要求高,尤其是對地面沉降和爆破噪聲要求高,作業(yè)循環(huán)進尺受到限制。
由此可見,工程工期是本工程建設的關鍵。如何在復雜環(huán)境下將快速施工技術成功運用到工程中,減小工期損失,對項目建設和以后類似條件下的隧道施工有著非?,F(xiàn)實的意義。
施工方案決定隧道施工組織、機械配置和進度水平,尤其是對本隧道而言,因沒有以往類似工程可借鑒,加之大跨小間距的復雜結構和位于市區(qū)復雜的環(huán)境條件,施工方案的選擇更應慎重。稍有疏忽,不但不能加快施工進度,還有可能發(fā)生洞口段坍方、山體滑坡、民房及周圍構筑物坡壞、巖柱垮塌、隧道坍方、襯砌結構開裂及工期長期拖延、工程投資增大和效益滑坡等一系列問題,甚至會對城市地區(qū)修建大跨小間距隧道的設計思路產生懷疑,進而影響這一結構形式的發(fā)展。
針對本隧道的特點,確定了基本的施工方案原則是:保證周邊環(huán)境、施工和結構安全,施工過程規(guī)范、連續(xù)、穩(wěn)定,平衡環(huán)境與工程進度的關系,盡可能減小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工程進度滿足工程工期要求。在此原則指導下,經過認真研究,結合圍巖類別確定總體施工方案如下:
(1)隧道采用鉆爆法掘進、無軌運輸、邊頂拱整體式模板臺車襯砌的作業(yè)模式;
(2)隧道進出口段接長明洞以實現(xiàn)“早進晚出”和減小對環(huán)境的影響;
(3)隧道左右洞錯開施工,錯開距離在100m以上,以減小雙洞間的影響;
(4)隧道進口采用CRD 工法結合超前小導管注漿通過Ⅴ級巖段,出口采用超前管棚結合超前小導管注漿臺階法通過淺埋軟巖段;
(5)隧道Ⅲ級圍巖段采用上下臺階爆破法、Ⅱ級圍巖段采取全斷面爆破法組織施工,在Ⅱ級圍巖地段,采用開挖、支護和襯砌三條平行作業(yè)線,以加快工程進度;
(6)隧道施工過程中,加強監(jiān)控量測和信息化反饋,主要以爆破振動監(jiān)測、地表建筑物變形及隧道結構變形監(jiān)測為主,量化環(huán)境影響指標;
(7)通過夜間停止施工、采取低振動低噪聲爆破及工地水幕降塵器降塵、集中無軌運輸?shù)却胧瑴p小對市區(qū)環(huán)境的影響;
(8)加強文明施工和宣傳工作,和諧生產。
(1)機械設備的外型尺寸與隧道斷面匹配,能在隧道凈空允許的空間內運轉自如,同時應為施工人員通行留下足夠的安全空間。本隧道單洞一般地段的寬度為13.4m,高度為10.9m,開挖斷面面積為123.25m2,能夠滿足大中型機械的作業(yè)空間。
(2)機械設備生產能力及數(shù)量應能滿足施工進度和開挖、初期支護和襯砌平行作業(yè)內容的要求,生產能力應有25%的儲備量,設備數(shù)量應有30%的儲備量,同時應能適應隧道內作業(yè)環(huán)境。本工程地處市區(qū),信息和交通發(fā)達,機械采購或租賃周期短,可根據(jù)工程各階段需要及時調配。
(3)與工程供電能力相匹配。市區(qū)內電力供應有限,為節(jié)約用電,盡可能多地采用內燃機械,并減少缺電造成的工期等損失。
(4)選用的機械和設備應能適應隧道施工的環(huán)境,并滿足噪聲、排污、防爆等行業(yè)和環(huán)保強制性標準。
工程進度與地質狀況、鉆爆施工方案、機械設備的配套、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及施工管理等多種因素有關,快速施工的技術措施如下。
(1)首先應有與地質狀況、機械設備配置水平符合的鉆爆方案。方案應能保證施工安全、鉆爆效率最高、施爆后超欠挖最少且輪廓圓順、爆出石碴塊度大小合適使得裝碴效率最高。同時,鉆爆方案盡量簡潔,便于工人掌握和現(xiàn)場操作,利于多臺機械同時作業(yè),機械化程度最高。
(2)要有與鉆爆施工方案相符合的機械配備。
(3)熟練的鉆爆工人能有效地實施并優(yōu)化爆破設計方案,使工作面機械化程度達到最高,從而壓縮工作面作業(yè)時間并保證良好的爆破效果。
(4)加強施工組織,做到各工序之間銜接緊密,生產作業(yè)不間斷,保證開挖、初期支護和襯砌作業(yè)線平行作業(yè),其他非關鍵工序在關鍵工序作業(yè)期間完成。
4.1.1 選擇合理的爆破參數(shù)
本工程所處區(qū)域為舟山市沈家門城區(qū),周邊群眾較多,所以要做到減震、低噪聲控制爆破。根據(jù)隧道的地質情況,選取了不同的爆破開挖方式:Ⅲ級、Ⅳ級圍巖為上下斷面分區(qū)爆破開挖,Ⅱ級圍巖主要采用全斷面爆破的方式,提高了隧道的爆破進尺,滿足了結構和周邊環(huán)境要求。
4.1.2 合理選擇循環(huán)進尺
炮眼深度不僅影響著每個掘進循環(huán)的工作量、各個工序的完成時間,而且影響著爆破的效果和掘進效率。在大型機械裝碴運輸?shù)臈l件下,為了提高掘進速度,一般應加大炮眼深度,提高循環(huán)進尺,減少循環(huán)次數(shù)。循環(huán)進尺通常與炮眼深度、巖石軟硬、隧道斷面大小等因素有關,同時還要考慮爆破裝藥量與爆破振動要求、噪聲影響以及大跨小間距隧道結構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循環(huán)進尺還與機械配置狀況有關,尤其在軟巖地段,適合的挖掘機械比爆破的效率更高。
4.1.3 合理選擇掏槽眼和周邊眼的形式
“有無進尺看掏槽,有無光面看周邊眼”,這揭示了隧道鉆爆法施工中掏槽眼和周邊眼的重要性。掏槽成功,隧道掘進的進尺就能得到保證,反之就會嚴重影響進度。若周邊眼布置不恰當,則隧道鉆爆輪廓就會不圓順,影響巖面穩(wěn)定,超欠挖量大,處理時間和費用加大,工程進度和效益受影響。掏槽眼和周邊眼形式的選擇方法如下。
(1)掏槽眼有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兩種形式。直眼掏槽多用于深孔爆破中,對掏槽孔的要求較高,需要有豐富的鉆爆經驗,需鉆鑿出相距較近的多個炮孔。斜眼掏槽在循環(huán)進尺3.5m 以下的洞室爆破中應用較多,節(jié)省鉆孔數(shù)量,但掌子面鉆機數(shù)量受限。根據(jù)本工程特點,選用了斜眼掏槽的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為提高鉆爆輪廓圓順度,周邊眼采用間隔裝藥結構,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為了減少炸藥爆炸生成的高壓氣體從炮孔逸出,增加爆炸應力波的作用時間,提高炸藥爆炸能量的利用率,所有炮孔均用炮泥堵塞,堵塞長度不小于30cm。
“隧道,隧道,出碴進料”,反映了裝運能力在快速施工中的決定地位。在研究快速施工中,應將裝運機械配置作為重點。經認真計算和現(xiàn)場試驗,洞內配置一臺挖掘機用于掌子面清理、翻碴和裝碴,采用ZL50裝載機配大噸位自卸汽車裝運。這樣在起爆后一邊裝運巖碴出洞,一邊用挖掘機迅速把掌子面清理出來,形成掌子面鉆眼與掌子面后方裝碴的平行作業(yè)狀態(tài),提高了作業(yè)效率。
好的方案和機械配置需要熟練和優(yōu)秀的工人來實施,工人尤其是技術鉆工的崗前培訓是實現(xiàn)快速施工的重要內容。
本工程以技術交底和崗前培訓為切入點,以工人績效考核為動力,不斷提高工人技術素質和工作效率,取得了較好效果。
(1)通過考核鉆爆超欠挖、鉆爆時間和循環(huán)進尺,激勵鉆工提高技術水平。根據(jù)工人技術程度,把鉆掏槽眼、周邊眼作為重點,安排技術好的工人來鉆打并與其他部位鉆工差別收入;整個掌子面的施鉆,采用分區(qū)定機定人的方式,硬化了責任,規(guī)范了施工,強化了技術;鉆爆時間控制上采用分區(qū)平均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與循環(huán)總時間綜合考核,提高了工人收入和積極性。
(2)掌子面倒碴、裝碴和運碴時作業(yè)機械多、安全要求高,操作人員必須有熟練的技能,才能實現(xiàn)平行作業(yè)和快速施工。
4.4.1 開挖與初期支護平行作業(yè)
本隧道在圍巖較好地段,左洞超前100m 施工。開挖后,不需立即進行支護,考慮右洞會進一步影響圍巖,仍須進行初期支護(噴錨支護)。綜合安全和快速施工的要求,初期支護滯后工作面2~3倍洞徑約25m,這樣就形成了開挖掘進與初期支護平行作業(yè)的狀態(tài),大大縮短了工作面作業(yè)的時間,提高了掘進速度。
4.4.2 襯砌與開挖支護的平行作業(yè)
隧道開挖、初期支護完成后,仰拱作業(yè)分兩幅交錯作業(yè),保持與掌子面50~80m 的距離,有利于交通運輸和后序作業(yè)。
隧道邊頂拱襯砌滯后右洞工作面里程約30~50m距離,這樣一方面為了減小右洞爆破對澆筑混凝土質量的影響,同時又保持了左洞前后作業(yè)面的均衡,為工程總體工期節(jié)省了時間。
4.4.3 裝碴與鉆孔平行作業(yè)
在采用臺階法開挖段,起爆后先用挖掘機把上臺階的巖碴倒到下臺階,之后上臺階鉆眼,下臺階裝載機配合自卸汽車裝運碴?;蛘弑坪笸跈C配合裝載機將碴倒到掌子面后方,掌子面前方鉆眼,后方裝碴。
4.4.4 壓縮工序銜接時間,提高進度
工序銜接時間在通常生產中占了大部份循環(huán)時間,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1)上道工序工作完成不徹底。如爆破欠挖不能及時處理、找頂不徹底,影響初期支護和出碴作業(yè);出碴時工作面留碴太多,鉆眼時又大量翻碴清理掌子面;噴錨支護留下太多錨桿頭,在防水層施工前又花大量時間處理錨桿頭等。加之不屬同一工序,作業(yè)內容不同,生產工具不適合,會成倍地浪費時間。
(2)上道工序作業(yè)時損壞的設備沒得到及時維護,影響下道工序的生產。尤其對風水管電線的毀壞給其他工序帶來的影響最大,同時同一工序不同工班間機械設備的不及時報告維護,都會造成大量的時間損失。
針對這些問題,要采取技術措施來壓縮工序銜接時間,盡可能實現(xiàn)作業(yè)面零中斷。
通風降塵、施工排水、監(jiān)控量測、不良地質段預測和處理等配套技術是快速施工的重要保證。
(1)通風降塵技術
通風管隨開挖隨接長,保證在掌子面工作人員的健康。在每個工作面配4~6 臺水幕降塵器,爆破后和出碴時及時開啟,減小揚塵。噴錨支護采用濕噴工藝,減小揚塵污染。
(2)施工排水技術
很多案例反映了這樣一個問題,除非隧道施工涌水較大,作業(yè)人員都不愿意抽排掌子面積水和不重視路面積水。這樣在鉆設底板眼時鉆眼效率極低,而且裝藥難度很大;路面積水加快了路面破壞速度,影響了車輛運輸速度,當然也不符合文明施工的理念,這都大大降低了施工速度。應及時排除工作面積水和路面積水,以保持良好的作業(yè)環(huán)境。
(3)監(jiān)控量測技術
通過監(jiān)控量測收集施工信息,是保證施工安全、保證周圍建(構)筑物安全、控制和解釋環(huán)境影響指標的重要措施。加強對隧道周圍建(構)筑物變形、地表變形、爆破振動、爆破噪聲、中間巖柱變形、洞內凈空變化、結構受力狀況及錨桿受力狀態(tài)等的綜合監(jiān)控,并建立完整的反饋體系,把信息及時反饋到施工。
(4)超前地質預報技術和不良地質段處理技術
鑒于地下工程設計階段勘察精度有限,以及本隧道大跨小間距的特點,隧道坍垮后對結構安全影響很大,施工階段的超前地質預報和不良地質的妥善處理顯得尤為重要。
結合鉆爆與初期支護平行作業(yè)的安全要求,在每循環(huán)鉆爆中及時將鉆眼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報告給工程地質人員,作為超前地質預報的一個重要手段。
根據(jù)初期支護滯后距離的需要,把隧道地質素描放在重要位置,工程地質人員在每循環(huán)掘進后,及時進行隧道地質素描,通過地質素描評價毛洞穩(wěn)定性、預測前方地質狀況、決定支護滯后距離和不良地質體的施工預案。
工程地質人員的工作時間與隧道斷面測量同步進行,通過地質預報和及時合理的不良地質處理,保證了隧道施工安全和掘進與初期支護平行作業(yè)的順利實施。
作為工程施工企業(yè),做好工地宣傳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市民對于施工不太了解,會產生擔憂或者敵對情緒,所以要讓群眾和市民了解施工過程,消除對工程的擔心或敵對情緒。尤其是將工程進展狀況向市民公報,讓市民關心工程進展,并以主人翁的意識參與到工程建設中來??傊愫门c當?shù)鼐用竦年P系很重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循環(huán)進尺,進而提高施工進度。
采用以上的快速施工技術措施后,沈應線隧道的進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實施快速施工技術前,每月Ⅲ級圍巖的施工進度平均在80~100m 左右,在重新調整施工組織和設計,將施工的各方面因素進行優(yōu)化后,在夜間不能施工的情況下,月進尺都在150m 左右,而且未發(fā)生安全事故,爆破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也在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工程進度在很多時候都會被重視,因為生產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利潤的提高。通過對本工程快速施工技術的研究,可以看出影響制約施工的因素有很多,諸如地質條件、周邊環(huán)境、機械設備、人員配備、施工組織等。在本工程施工中,盡量做到平行作業(yè),互不干擾,互相促進,加快隧道施工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