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西大學圖書館藏隋碑探析

2014-04-17 00:29:19張梅秀范月珍
晉圖學刊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仁壽楊震拓本

張梅秀,范月珍

(1.山西大學 圖書館,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太原030001)

石刻文字在我國源遠流長,它承載和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民俗等方面的歷史,所產(chǎn)生的石刻文藝術(shù)獨具中國魅力,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shù)瑰寶,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書法藝術(shù)價值。

隋朝是我國歷史上比較短的一個朝代,在書法藝術(shù)上,承襲了魏晉的余風和六朝的風格,開創(chuàng)了唐朝楷書的先河。可以說唐代書風在此已初露端倪。由于隋代享祚極短,遺碑稀少,留傳至今的俱已屬珍稀之物。山西大學圖書館收藏近人南桂馨舊藏隋代碑刻10種,俱為整紙舊拓,在此略做探析,或有研究參考之效用。

1 仲思那等造橋碑

隋開皇六年(586)刻,是山東“兗州高平縣”石里村村民造橋的碑記。上半部為正文,十八行,行十八字。下部為參與造橋人題名,人名前多冠以“維那”、“都維那”等字。“維那”、“都維那”是隋代管理佛教寺院事務(wù)的知事僧銜名??芍獏⑴c造橋者多為寺院僧人。此碑別體字甚多,書法略帶隸書遺意,為隋代民間書法佳作。碑石原在山東微山縣,碑銘中所述之“兗州高平縣”,是延用北朝舊稱。隋代其地屬魯郡(治兗州)鄒縣?,F(xiàn)山東鄒城市文物管理所藏有原碑文拓片。

館藏拓本高109×寬73厘米。上方有通裂一道,損第一至第四行、第七、八行第二字,第五、六行第三、四字,頂部文尚存,可補鄒城文管所拓片碑文頂部之缺。下半截有大的石花,字體尚清晰。國家圖書館藏有此碑拓本,上無裂,但漫漶較館藏本為甚。

2 龍藏寺碑

隋開皇六年(586)刻。碑在河北正定隆興寺,系隋恒州刺史王孝仙奉命為勸獎州人修造龍藏寺而創(chuàng)立。碑通高315×寬90×厚29厘米,碑文楷書三十行,行五十字,陰及側(cè)有題名五列。無撰書人姓名,宋歐陽修《集古錄》認為撰者即碑末署名的張公禮。

龍藏寺碑是我國隋代重要碑刻。它不僅記載了隆興寺的始建,具有史料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shù)價值。碑文字體為楷書,但仍留有隸意,結(jié)構(gòu)樸拙,方正有致,可看出北朝至唐書法遞嬗的軌跡。楊震方《碑帖敘錄》謂:“歷來稱隋碑第一。無北魏寒儉之風。自南北朝至唐,在書學遞嬗上影響頗大?!?/p>

世存明拓本“張公禮”三字未泐,即所稱“張公禮未泐本”,為世所重。山西省圖書館藏有此本。館藏本字體較清晰,“張公禮”三字已泐。

3 詔立僧尼二寺碑

隋開皇十一年(591)六月刻,又稱《宋景構(gòu)尼寺造像碑》。因文中有“詔州縣各立僧尼二寺”,因以名之。河北南宮出土。碑高123×寬75厘米,無額無題首。碑文隸書二十二行,行四十四字。石有剝落,缺壞數(shù)十字。稍舊拓本,首行最下“大”字,末筆未與石花泐連。館藏拓本上部完好,字體清晰,下半部有三處大的損泐,第一至五行損數(shù)字,第八行損3字,第九行損2字,十二至十八行損多字,左下角缺數(shù)字。但“大”字末筆未與石花泐連,當是稍舊拓本。

《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以下簡稱《匯編》)著錄此拓本,文字說明中有:“《金石萃編》作‘紹立僧尼二寺記’”,誤“詔”為“紹”。

4 諸葛子恒平陳頌

隋開皇十三年(593)四月刻,系記載隋代臨沂諸葛氏族人參加平陳戰(zhàn)爭之碑。碑文楷書,二十一行,行三十二字,筆畫溫潤而含隸意。碑陰刻字分四列,首列左右有像,故又稱《諸葛子恒造像》。清道光七年出土,現(xiàn)存于山東臨沂普照禪寺。

楊震方《碑帖敘錄》載:“舊拓本第八行‘元阫’下‘晉’字未泐?!惫蕦m博物院藏清末拓本,殘泐已多,“晉”字的“日”部已不可見。館藏拓片墨拓,整紙折裝,高113×寬71厘米。存碑陽,碑陰失拓?!皶x”字下部“日”已泐,但還隱約可見,有多處漫漶,應(yīng)稍早于故宮博物院拓本。

5 孟顯達碑

隋開皇二十年(600年)刻。碑主孟顯達,字令道,武威人,北周武成元年(559年)五月卒,隋開皇二十年十月廿八日葬于雍州太興縣。碑通高169×寬67厘米。碑額陽文篆書,正文楷書三十六行,行四十九字,未署撰書人姓名。書法秀勁端雅,具有北朝書法的氣息,又有南朝的風韻,近人方若《校碑隨筆》以為:“開虞、褚先聲,較《龍藏寺》尤謹嚴?!贝吮?910年出土于西安,現(xiàn)在陜西碑林。碑文大部尚存。出土初拓本字尚清晰,今字跡多磨滅不清。楊震方《碑帖敘錄》云:“首行缺38字,第二行缺2字。近則剝落漸多?!?/p>

《匯編》所收拓本額旁有題記。館藏拓本無題記,首行存12字,其中第十一、十二字存左半;第二行剝落3字;末行存27字,其中有6字存左半。字體較清晰,品相基本完好。

6 龍華碑

又稱《隋龍華寺碑》,刻年不詳。碑額篆書,字徑10厘米,用筆作飛白,為額文中所鮮見。碑文楷書,二十七行,滿行存五十字,字跡大多完好,鋒毫清晰可見。正文之后,有楷書小字題名,大部漫漶不清。全碑共存1300余字。原石出土于山東博興,時間約在清嘉、道時,后遺失。1923年復(fù)出,已斷殘。因為出土較晚,字跡宛如新刻。

此碑早期文獻未見著錄,清道光三十年《博興縣志》始見記載。志稱:“龍華寺在城北二十里崇德社,隋時敕建也。有半截碑,篆額曰‘奉為高祖文皇帝敬造龍華碑’”。民國《博興縣志》云:“隋龍華寺仁壽殘碑,十年前博興縣出土,僅存碑之上半。字體風華靡麗,宛然新刻,善書者競習之。有燕估打碑數(shù)日,臨去將‘仁壽三年’以下二十字擊壞,以所拓存舊本可以據(jù)奇射利歟,殊可恨也!”《匯編》謂碑在河北趙縣。楊震方《碑帖敘錄》亦說在河北趙縣。有研究者謂碑現(xiàn)存山東省博興縣文物管理所。

館藏本拓本墨色較淺,高138×寬75厘米。第八行第四十三字、第十行第十八字、第二十五行第三十字泐。第十三行“以”字以下泐,即“仁壽三年及其下二十字擊壞”之說。正文之后無題名,山西省圖書館亦藏有拓本。

7 棲巖道場舍利塔碑

隋仁壽四年(604)刻于山西永濟棲巖寺。棲巖寺為隋太祖武元皇帝于北魏孝武帝永熙年間(532~535年)建立,初名靈居寺,為“河東諸寺勝賞之最”。此碑石質(zhì)斑駁,點痕如魚籽,俗稱“魚籽碑”。碑文記隋文帝“布舍利于八十州”,令全國造塔之事。篆額題“大隋河東郡首山棲巖道場舍利塔之碑”。正文楷書三十五行,行七十字,會稽賀德仁撰文,無書人姓名。

原碑石破裂數(shù)塊,經(jīng)粘結(jié)處理,碑體基本完整,碑文大部分可辨識。館藏拓本高188×寬96厘米,額高44×寬36厘米。有裂紋。碑文中有:“以仁壽年歲在甲子發(fā)自鎬京”,甲子為仁壽四年。清人孫星衍《寰宇訪碑錄》著錄為仁壽二年;楊震方《碑帖敘錄》亦著錄為仁壽二年,皆誤。晚清舊拓,第五行“高行名僧”之“僧”字頂部二點尚存,館藏本“僧”字已泐。此碑是魏楷向唐楷過渡之佳作,收入《山西碑碣精華叢書》。

8 寧贙墓碑

隋大業(yè)五年(609)四月刻,是隋朝正議大夫?qū)広K的墓碑。清道光十二年(1832)在廣東欽州發(fā)現(xiàn)。初發(fā)現(xiàn)時左下角缺一塊,損十余字。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尋得殘石(其上尚有5字)與原碑拼合,移置州學尊經(jīng)閣上,欽州知事鄭榮作隸書題跋一行,刻于碑末。碑現(xiàn)藏廣東省博物館。

碑高118×寬79厘米。碑額楷書“寧越郡欽江縣正議大夫之碑”四行十二字,分列碑穿左右。正文楷書,三十行,行三十九字。書法特別,結(jié)字豎長,歷來為人所喜愛。

《匯編》著錄“左下角有殷斎道光二十一年(1841)題跋”。故宮博物院藏道光初拓本第二行“維城各理”之“理”字左半未損,第三行“諱贙”之“諱”字右半未損,第八行“儀同三司”之“三”字完好。張彥生《善本碑帖錄》:“初拓本第八行‘儀同三司’,‘同三’二字完好。斜裂處損第二十八行‘銜’下‘云’字,又損末‘四月’二字,第二十行‘官’字未損。近拓本多左下角,并刻宣統(tǒng)元年題字?!?/p>

館藏拓本左下有斜裂一道,缺左下角,無殷斎題跋,亦無鄭榮題跋。第二行“維城各理”之“理”字左半未損,第三行“諱贙”之“諱”字右半未損,第八行下“儀同三司”中“同”字左稍損,“三”字完好,末“四月”二字未損,第二十行“官”字損左下角。另首行第二十九、三十字損泐,第二十六行損第三、四字,第二十七行損第五字。第二十九行損第八字。當是初拓稍后拓本。

9 修孔子廟碑

隋大業(yè)七年(611年)刻,又名《陳叔毅修孔子廟碑》,在山東曲阜孔廟。碑高167×寬75厘米,額高32×寬21厘米。篆額陽文,字徑三寸。正文隸書,二十一行,行四十七字。此碑是隋代主要隸書碑刻,雖去漢較遠,但有曹魏隸意,仍具古樸風格。

楊震方《碑帖敘錄》作:“隋大業(yè)六年刻,陳叔毅撰。”讀碑文第五行:“勸孔宗修靈廟,即曲阜陳明府其人也。明府名叔毅,字子嚴,潁川許昌人。”說明陳叔毅為倡議修廟之人。末行上半題:“前汝南郡主薄仲孝俊作文”,可證碑文為仲孝俊撰?!秴R編》所收拓本額失拓,撰者亦著錄為仲孝俊。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明拓本,第六行“堯”字下“之”字上半可見?!渡票颈洝?“第十行‘積善’二字完好,第十一行‘拔類’二字完好,稍舊拓本首行‘作’字完好。”

館藏拓本有額,下部較漫漶。末行有6字損泐,頂部“濟”字存,可補《匯編》之缺。第六行“之”字上半損,不可見。首行“作”字稍損,第十六行“積善”二字、十七行“拔類”二字漫漶。應(yīng)為較后拓本。

另:十六行“積善”二字、十七行“拔類”二字,《善本碑帖錄》著錄為第十行、十一行。誤。

10 正解寺碑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刻,在河北定縣。正文為隸書,書法精整遒麗。因碑陰有“寺僧洪升等造佛像記”,《常山貞石志》據(jù)此著錄為“僧洪升造像記”。內(nèi)容為追述北魏太和十六年以來直至隋開皇十六年建寺造像的歷史。碑斷爲四截,殘泐不堪卒讀。趙生泉《正解寺碑綴補》云:“此碑在河北定州。寺為后魏時所立,后毀,隋文帝時重立。碑久佚。殘碑有四張,清道光時訪得一塊,光緒十三年訪得三塊?!彼螝W陽斐《集古錄目》謂碑立于開皇十二年,民國《定縣志》根據(jù)末行有歲次丙辰,定為開皇十六年。

館藏拓本為清光緒時所得三塊。三角形為1號,最大一張為3號,小長方形為4號,缺第二塊。3號拓片第十五、十六行中有石花,背面一紙箋,朱筆書“光緒壬辰(十八年)端午得。明湖半主人”。近人岑仲勉《隋代石刻目錄初輯》錄2號石殘文四行,可補館藏拓本之缺。

[1]北京圖書館金石組.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楊震方.碑帖敘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張彥生.善本碑帖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4.

[4]趙生泉.正解寺碑綴補[M].文物春秋,2003(4):57-62.

猜你喜歡
仁壽楊震拓本
馬衡《凡將齋甲骨刻辭拓本》選
中國書法(2023年4期)2023-08-28 06:02:08
楊震兩袖清風
楊震兩袖清風
楊震兩袖清風
家教世界(2022年13期)2022-06-03 07:56:06
楊震兩袖清風
《合集》27459拓本、照片對讀的新發(fā)現(xiàn)
淺析仁壽彩陶的歷史發(fā)展與傳承策略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仁壽灌蛋”技驚四座
海峽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16
《賈養(yǎng)材墓志》拓本
定兴县| 调兵山市| 广州市| 大悟县| 宜春市| 屏东市| 堆龙德庆县| 通山县| 任丘市| 内乡县| 同德县| 吉林省| 阜南县| 济宁市| 商洛市| 太保市| 洱源县| 六枝特区| 阿合奇县| 新营市| 自治县| 桓台县| 额济纳旗| 平顺县| 汉中市| 石河子市| 苍溪县| 临清市| 阜宁县| 扶风县| 康平县| 临桂县| 福海县| 新昌县| 红河县| 前郭尔| 松江区| 桃江县| 枣庄市| 哈尔滨市|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