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越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長春 130024)
觀眾學角度分析《幸福終點站》后期制勝的原因
鄧 越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長春 130024)
《幸福終點站》出品于2004年,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湯姆·漢克斯、凱瑟琳·澤塔-瓊斯主演,但這個擁有強大的明星陣容的電影在當年卻反響平平,票房低迷。而十年后的今天,《幸福終點站》早已被觀眾所熟知,赫然列入各類推薦電影榜單,評分也居高不下,顯然成了經典影片,本文則著力從觀眾學角度分析其后期制勝的原因。
觀眾學;幸福終點站;等待;自由
《幸福終點站》 講述的是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主角維克多前往美國途中時,家鄉(xiāng)發(fā)生政變,由于政府被推翻,他一瞬間成為沒有國籍的人,所持證件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被拒絕入境也不能回國,被迫滯留肯尼迪國際機場期間的故事。維克多來美國,僅僅為了了卻父親的一樁集齊所有樂手簽名的心愿。他做到了,電影結尾他走進紐約的一家酒吧,聽了一支爵士樂,要到了渴望已久的簽名。而為了區(qū)區(qū)一個簽名的時間,在封閉的候機廳里他等了九個月?!缎腋=K點站》從某種角度而言也可以看做湯姆·漢克斯一次完美的個人表演,主角維克多在電影中所處的狀況和之前在《孤島余生》里一樣尷尬,出不了飛機場,也回不了國,他使出在《孤島余生》中魯賓遜般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在機場里用普通人意想不到的辦法存活了9個月,直到自己的國家戰(zhàn)亂平息。他的意志強韌堪比跑不死的阿甘。
湯姆·漢克斯主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再加上一個凱瑟琳·澤塔-瓊斯的組合,《幸福終點站》擁有了五座奧斯卡(兩座導演獎、兩座最佳男主角及一個最佳女配角)的含金量, 但是“《幸福終點站》似乎并沒有給制片方帶來大幸福,6月18日在北美上映之后,票房反映冷淡?!雹?/p>
有人批評《幸福終點站》是斯皮爾·伯格又一次宣揚了“美國式英雄”,小人物維克多執(zhí)著,能自力更生,善于苦中作樂,敢于抗衡權威和挑戰(zhàn)規(guī)則,努力適應當下的生活,與人為善,追求夢想。而事實上,在逆境中彰顯本性則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雄主義的共性,維克多走出機場不僅是個人的勝利,美國式的勝利,更是人類英雄的勝利。一個好的電影并不在于傳遞給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而在于揭示真理,因為道理是會過時的。筆者認為,《幸福終點站》之所以能后發(fā)制人取得成功正在于此,它讓受眾看到,即使在任何特定的環(huán)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后自由,就是選擇自己態(tài)度的自由。
Life is waiting,是一句反復出現(xiàn)在電影中的臺詞,習慣被人們當做影片的主題。的確,138分鐘的影片,情節(jié)濃縮在狹小的肯尼迪機場候機廳,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人們用等待把時間延展:海關局長弗萊克花費17年來等待老局長卸任;凱瑟琳·澤塔-瓊斯飾演的美女空姐從18歲到39歲,一直在等男人的一個承諾;開餐車的Enrique,一直在等一個機會向暗戀的女孩表白;維克多的父親在九泉之下,仍在等兒子幫他圓夢,收集到最后一個簽名。每一個人都在耐心地等待,等到“大門為你打開”,像維克多走出機場一樣。“其實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原型角色的遭遇比維克多要更加悲慘,他的身份問題至今也沒有解決,而且他已經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滯留了15年。”②生活有時候不是維克多的等待,而是戈多的等待。
即使在這種無謂的等待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選擇自己態(tài)度的自由,生命本沒有意義,但人們卻可以賦予它色彩?!耙涣|S沙可見證滄海桑田的變遷,一粒種子能聽見春去秋來的腳步。斯皮爾伯格很善于用“小人物”的個體經歷和情感世界來見證和折射大的主題?!雹垡粋€無從選擇的環(huán)境,一串令我們忍俊不禁的小事,維克多生動展現(xiàn)給我們如何樂天知命,如何與人為善,如何通過努力讓自己離結果更近一步。影片中,維克多一句Keep the change(不用找零了)讓受眾感慨頗多,窮困的維多克拿剛賺到的三塊錢買二塊五的漢堡,姑娘找零錢給他時,維克多慢慢推回去那枚黃色硬幣,他潦倒卻能依舊保持紳士風度。維多克一點沒有虛度這困頓的9個月時光,他在待改建的67號登機口給自己造了一個家,靠著自己的智慧,幫了一個買藥救父的俄羅斯人,謀得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撮合了一段姻緣,邂逅了一段浪漫,贏得了一群原本拿他當笑話的人們的尊重。當他離去的時候,這個初時語言不通的無國籍的人,已經讓整個機場為之感動。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從觀眾學的角度來透視發(fā)生在肯尼迪候機大廳的這一傳奇故事,“讀者在閱讀電影文本的過程中,將自己與主角契合的情緒或者渴望,通過觀影的形式借主角的行為得以發(fā)泄。”④讓我們跳出電影來看看真實的發(fā)生在當下的人生故事,反而一些溫暖的東西在我們心底逐漸沉淀,變成了一些質地柔軟的東西,那便是愛,便是我們對于生活困境的坦然,人生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所經歷的那些坎坷與壞事最后都變成了好故事。
注釋:
①如今.幸福終點站:幸福難產[J].中國電影報,2005年01月27日第026版。
②郭石磊 張楠楠.評影片幸福終點站[J].電影文學,2010(14):96。
③趙英俊.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電影美學的三個視點[J].電影評介,2007(19):21-22頁。
④楊拓.從觀眾學角度分析電影《美麗心靈》的成功[J].電影評介,2010(02):46。
The cause of "terminal winning" from the audience
Deng Yu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The terminal" produced in 2004, directed by Stephen Spielberg, starring Tom Hanks, Catherine Zeta - Jones, but this has a strong lineup of stars of the film in the year fell flat, the box office is slump. But ten years later, "the terminal" has long been familiar to audiences, is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recommended movies, scores are high, the classic film obviously, the reason mainly from the audience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late winner.
audience; terminal; wait; free
I235.1
A
1000-9795(2014)06-0114-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3-02
鄧 越(1990-),女 ,遼寧鞍山人,從事新聞與傳播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