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張伯苓愛國主義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2014-04-17 08:42:47曾紹軍
教育與職業(yè) 2014年20期
關鍵詞:張伯苓愛國愛國主義

曾紹軍

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貫徹十八大報告“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張伯苓是我國近現(xiàn)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愛國教育家,在創(chuàng)辦南開大學三十余年的教育實踐中,他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思想和理論體系。深入剖析張伯苓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無疑對深化和創(chuàng)新當前高校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張伯苓愛國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1.愛國是培養(yǎng)人才第一要義。像所有中國近代歷史舞臺上涌現(xiàn)的仁人志士一樣,張伯苓飽受西方列強侵略之辱和國家貧弱之苦,在民族危亡之際毅然走上了“教育救國”的道路。他不僅以其個人的言行實踐崇高的愛國志向,更以其愛國思想貫徹于人才培養(yǎng)的教育實踐之中。張伯苓說:“廣義言之,學校則教之為人。何以為人?則第一當知愛國?!币虼耍延柧殣蹏?、培育愛國情操、提高愛國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的首要原則,并將“愛國為公”作為“公能”校訓中“公”的不爭內容。在辦學實踐中,他始終將喚起憂患意識、強化救國責任感和培養(yǎng)救國本領作為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2.“愛國心”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礎。張伯苓認為,“余深信今日中國最要者為聯(lián)合,欲聯(lián)合則必須有一公共繩索以束縛之?!`意較合宜之束縛物,即為愛國心?!币詯蹏膩砭S系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統(tǒng)一,這一主張在近現(xiàn)代中國有著深遠影響。對于如何愛國,張伯苓主要有兩點主張:一是要積極主動的愛國,他認為真正的愛國者應該像熊熊燃燒的火把,不僅能自燃,還能助他人燃,即使遇到不易燃者,也應該盡最大耐心去說服和幫助他,盡可能擴大團結范圍;二是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他十分痛恨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利用國民的愛國心對鄰國肆意侵略,也反對美國宣揚的“對于本國愛重特甚,無論事之善惡、理之屈直,凡屬己國即愛之”的愛國觀,他告誡學生既要深愛自己的國家,也要清醒地看到國家的不足,并努力推動國家的發(fā)展,此外,還要成為“世界之健全分子”,“吾等應思教育青年,當以萬國大同為志也”。

3.強調愛國精神與愛國能力相結合。張伯苓強調將“愛國之心”與“愛國之力”結合起來,他認為:“愛國可以出乎熱情,救國必須依靠力量。學生在求學時代,必須充分準備救國能力;在服務時期,必須切實實行救國志愿。有愛國之心,兼有愛國之力,然后始可實現(xiàn)救國之宏愿?!睘榇?,張伯苓在南開大學的教育實踐中,既努力調動青年學生愛國熱情、救國責任,也將培養(yǎng)學生的“現(xiàn)代能力”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所謂“現(xiàn)代能力”,主要指科學知識與民治精神,重點培養(yǎng)學生團結力、自治力和調查了解社會實際的能力等。

二、張伯苓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做法

1.深化國情教育,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張伯苓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現(xiàn)實國情、歷史國情、自然國情、比較國情等方面的教育,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歷史使命感。例如,他利用每周開設的修身課和全體學生集會的機會進行愛國演講,演講的內容涉及南開大學艱難創(chuàng)辦史、中國近代屈辱史以及對國家危亡的擔憂等,言辭慷慨激昂、情真意切;他也極力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民族自卑感,他非常注意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認為愛國教育“使學生聞之不致徒生悲觀、過受刺激方可”;他還經(jīng)常將我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比較,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我國存在的現(xiàn)實差距,進而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除講演外,張伯苓還利用社會調查、編印教材等途徑進行國情教育。早在1927年,張伯苓就敏銳地洞察到日本的侵略野心,決定成立滿蒙研究會(后改為東北經(jīng)濟研究會),他親自帶領教授、專家深入東北調查研究并編寫《東北經(jīng)濟地理》一書,該書作為南開學生的必讀教材,詳細系統(tǒng)地介紹了東北三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起到了很好的愛國教育作用。

2.搭建教育平臺,培育學生愛國能力。張伯苓指出:“吾人細察吾國現(xiàn)時情狀,知中國所最感缺乏者,厥為有‘現(xiàn)代能力’之青年?!薄艾F(xiàn)代能力”這一“愛國力”包含很多內容,張伯苓談及最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力、自治力和調查研究能力等幾個方面。

在團結力培養(yǎng)方面,張伯苓認為:“將來在社會作事非有團結力不可,否則必不能成功?!彼?jīng)常用“折筷子”和“拉繩子”等形象的教學方法說明“分則易折,合則難摧”的道理。他還認為體育是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和大公無私的好方法,“因為體育方面有兩個很好的訓練:一是合作,一個是公平。”

在自治力培養(yǎng)方面,張伯苓認為中國人普遍缺乏一種進取心,只知自己及家族而不關心國家與社會,他希望學生們“須作自動,不作被動,乃中國真正之砥柱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力,南開的學生可以參與籌劃學校全局性工作,如每年級的各學科委員互推2人,參加教務會議、庶務會議、體育會議等。

在調查研究能力培養(yǎng)方面,張伯苓認為學生不能只掌握書本知識,而應主動走入社會開展調查研究實踐活動。到20年代后期,“社會觀察”正式成為南開大學教學工作的一項制度,并成立由張伯苓親自主持的“社會視察委員會”。從該委員會成立到30年代初,南開學生共調查了天津各種機關單位100多個。

3.強調自我教育,率先垂范成標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學生都得到主動發(fā)展,則必須強調學生的自我教育。張伯苓提出了兩種自我教育的方法:一是善其自身,堅持每天三問,即“我真愛國么?我自己對公家有好處么?我自己對公家有害處么”;二是要求學生有“恥”“懼”之心,客觀分析自身不足,遇到挫折不氣餒,奮發(fā)努力。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張伯苓積極推行“五七國恥”紀念節(jié)日活動、編演愛國內容的話劇、開展時事辯論、出版校刊日本專號、以愛國題材為作文命題等隱性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堅定愛國信念并內化為愛國行為。

此外,張伯苓認為:“任教育者,當注重人格感化。人格感化之功效,較課堂講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理計?!痹谒磥恚處煈蔀閻蹏某珜д吆拖刃姓?。因此,他提出了“學行并重”的育人理念,要求全校教職員工“正人者,必先正己。要教育學生,必先教育自己”。而張伯苓本人的愛國熱情和愛國行動更是令人敬仰,其傳奇的人生經(jīng)歷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教材。

三、張伯苓愛國主義教育思想的有益啟示

1.加強國情教育,為愛國情懷培養(yǎng)提供正能量。面對今日大學生存在的憂患意識不強、缺乏民族自信、價值取向多元化等問題,高校有必要切實加強大學生的國情教育,主要途徑有:一是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明確愛國主義教育目標,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和形式,既要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樹立民族自信,也要客觀地將我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進行比較,讓同學們了解國家的成就和不足,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感,還要告訴學生摒棄狹隘的民族主義,樹立“世界眼光”;二是結合國家重大事件、重大紀念日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學生業(yè)余黨校、團校、學生集會等機會,開展歷史知識、傳統(tǒng)文化、形勢與政策等方面的教育,特別是要抓住敏感的熱點問題,如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黨內反腐敗、恐怖事件、地震等,進行重點討論、講解和教育,引導學生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做到理性愛國、成才報國。

2.加強自我教育,培養(yǎng)學生建業(yè)報國的自動力。張伯苓在《南開學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的講演中說:“本校管理,唯在引導學生之自動力而已。”他認為培養(yǎng)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首先要從自動力入手。因此,高校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應重點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使其自覺升華愛國情感,嚴格要求自己并養(yǎng)成科學理性的行為習慣。引導大學生加強自我教育,首先應該堅持“在做中學”,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高??梢詤⒖紡埐咴谀祥_大學開設“社會觀察”課的做法,將社會實踐調查研究納入學分體系,由專業(yè)教師、思政干部擔任指導教師,帶領學生走入社會開展調查研究,讓學生在感知社會中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積極培育、學習愛國典型,既要認真學習諸如錢學森、雷鋒、任長霞、沈浩、楊利偉、郭明義等時代英模和愛國典型的先進事跡,也要深度挖掘、重點培育學生身邊的愛國典型,并加大對他們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愛國主義輿論環(huán)境和社會氛圍;最后,積極開展隱性教育活動,寓教于樂,通過組建政治理論、文體社團,開展時事辯論賽,舉辦愛國主題講座、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把隱性的教育資源變?yōu)轱@性的教育內容,真正形成學生自己建功立業(yè)、成才報國的內在驅動力。

3.強化師德建設,建設高校愛國主義教育隊伍?!皩W行并重”的育人理念是張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他尤其強調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人格來正確引導、感染學生的愛國熱情。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和成熟的關鍵時期,高校教師,特別是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學生教育管理的教師,他們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思想情感對學生能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愛國主義教育隊伍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我國高校教師的師德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根據(jù)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的文件精神,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師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各高校應該將師德建設提到關系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高度,建章立制,引導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改進教育方法,用真情實感引導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社會主義先進制度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4.創(chuàng)新教育載體,開辟愛國主義教育新途徑。張伯苓非常注重愛國主義教育載體建設,南開大學每周三下午開設的“修身課”,張伯苓會親自登臺講愛國、講求學、講做人等,還會邀請梁啟超、胡適、張學良、陶行知等社會精英、專家學者來校演講,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借鑒做好這種講座形式的教育載體外,我們還應堅持與時俱進,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現(xiàn)代科學技術,為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特別是要主動占領愛國主義教育網(wǎng)絡陣地,建立紅色愛國主義教育網(wǎng)頁,開辟專欄、園地,舉辦網(wǎng)絡專家講座,制作紅色網(wǎng)絡視頻、動畫等,用生動直觀的多媒體手段來感染和教育學生。此外,我們還要重視愛國主義教育軟環(huán)境建設,利用校園報刊、宣傳欄、廣播、網(wǎng)絡、電視等媒介,大力宣傳愛國主義先進事例、先進人物等,從而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

猜你喜歡
張伯苓愛國愛國主義
愛國擁軍矢志不渝 扶危濟困不遺余力
公民與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8:08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創(chuàng)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愛國學·曬佳作
中國漫畫(2017年10期)2018-01-25 20:06:46
張伯苓
教育家(2017年39期)2017-12-07 10:59:38
愛國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青年歌聲(2017年9期)2017-03-15 03:33:18
校長當如張伯苓
張伯苓在教育與政治之間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51
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
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火炬(2013年12期)2013-07-24 14:16:21
張伯苓戒煙
教師博覽(2004年1期)2004-03-01 17:41:34
临漳县| 普陀区| 湟源县| 繁峙县| 桐柏县| 太仆寺旗| 江达县| 新余市| 深州市| 宁乡县| 沭阳县| 丹巴县| 酉阳| 孟津县| 金塔县| 乌恰县| 阜平县| 枣庄市| 登封市| 衡南县| 宁远县| 宿松县| 宁城县| 富平县| 商洛市| 理塘县| 淮阳县| 卢湾区| 石家庄市| 徐闻县| 彭水| 绥芬河市| 乌鲁木齐县| 青海省| 顺义区| 青田县| 彭山县| 崇信县| 尚志市| 天祝|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