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作為一名教師,面對新課程的改革,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是給學生“一條魚”,還是教給學生怎樣“捕魚”,成為“捕魚達人”,我相信,每位有遠見的教師都會選擇后者。
怎樣才能讓學生成為“捕魚達人”呢?那就要求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聽說讀寫為基礎的學習并靈活運用于實踐的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本身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而如何實現學生的自主的學習,非一日之功。因為自主學習的模式并不是單純的學生自學,自主學習意識的激發(fā),活動的開展,方法和能力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都離不開教師切實有效的指導。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體現以學為主,以教為輔,達到最教學效果。但是在英語的學習中,大多數中職生都沒有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我對所教的班級做過問卷調查: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外,課外主動看英語課本的學生占15%,偶爾會翻看英語課本的占20.8%,有64.2%的學生課后根本不會動一下英語課本。因此,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有必要的。
1.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習慣
課前預習,是自主獲取知識的初步感知,也是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前提。在講新課之前,我都會安排學生一些任務,讓他們帶著任務有目的的看書。這樣既能使學生在聽課時“有的放矢”,提高學習效率,又能縮短教師的講解時間,豐富教學內容,可謂一舉兩得。
2.讓學生養(yǎng)成復習的習慣
課下復習時英語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是古人強調復習的重要性。所以在每堂課結束后,我都會要求學生及時的復習,并安排一些作業(yè)幫助學生回憶所學的知識,在復習中查漏補缺。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動力,變被動為主動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才會更加深入的學習課程。
英語的學習,對于大多數中職生來說是一種難言的痛,追究其原因,要么是初中偏科嚴重沒有基礎,要么僅是生記硬背,無法活學活用。對于中職生,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所學專業(yè)的不同,根據課題的需要給同學們補充專業(yè)英語,讓他們感覺到英語的實用性和重要性,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講到Intruduction一單元中,針對學生不同的專業(yè)我設計了不同的話題和任務。在護理班,我會找些藥物的說明書,讓學生“幫忙”翻譯,讓他們熟悉一些藥品和衛(wèi)生類的專業(yè)術語,并讓學生運用祈使句向提出按時服藥和休息及如何保持健康的建議;在微機班,我會鼓勵學生用英語說明如何在計算機上卸載舊的軟件版本并升級,及如何在網絡上注冊會員;在餐旅班,我會讓學生嘗試用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擬在餐廳預訂的對話,及吃西餐的基本禮儀。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先會讓他們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必要時給予指導性的建議最后由學生總結完成。通過這種方式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迫不及待的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這就促使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
三、轉換課堂角色,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新課程提出,以學生為主,就是打破了教師以往做講臺圣人,進行灌輸式教學的模式。教師應盡可能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滿關愛、平等自主、尊重個性的學習環(huán)境,支持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為創(chuàng)造性人才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
例如,在講到《I want to apply for a job》一課時,我讓學生提前預習,并以表演的方式來學習。即:讓學生先看幾個招聘廣告,在其中找到自己適合的職業(yè),然后填寫個人簡歷,在準備就緒后,參加面試。通過學習,同學們鍛煉了聽說讀寫的能力,調動了全班的學習積極性。
四、開展以小組合作為主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性
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是交流與合作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既可以取長補短,又給學生提供了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消除了很多中職生因為基礎薄弱而不敢說怕出錯的恐懼心理,更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也讓同學們在分享成功的快樂的同時,更加的自信和勇敢。
例如,在我講到《protect our environment》一課時,由學生自愿的原則,分為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植物對環(huán)境的好處、地球瀕臨的危害、如何回收廢品減少污染、如何解決水短缺。各小組都有了明確的任務,并在課前做好準備,上課時同學們積極發(fā)言,人人參與,發(fā)現以這樣的方式上課,同學們都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去查資料,去學習,效果很好。無論聽說讀寫的能力都得以更多的練習和提高。
在競爭激勵的社會,人人都應抱著終生學習的態(tài)度,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著眼于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每個階段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特點。從喂著吃、自己吃、挑著吃,到自己做著吃,做學習的主人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單方面就能完成的,作為教師,更有義務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幫助學生完成這一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