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水皮:讓新聞追著我們走

2014-04-28 14:21:58鄧瑜
商周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時報華夏報紙

鄧瑜

很多報紙都在尋找出路,而我覺得大多數人在找的“出路”一定不是出路。不要去做什么全媒體的夢,也不要去做新媒體的夢。媒體的出路跟新舊沒有關系。如果跳不出舊的思維框框。虧損自然避免不了,更不要說尋找出路。

“媒體的出路跟新舊沒有關系”

記者:近年來,傳統報業(yè)慘遭“滑鐵盧”的唱衰聲不絕于耳,但《華夏時報》2013年卻逆勢而上,實現66%的年增長,營收達到了3.7億元,可以說在2013年年底上演了一場完美收官。

水皮:2013年可以說是平面媒體的雪崩之年。我們其實也受到影響,主要是IPO廣告這塊,因為IPO停了一年,往年能收入2000萬元左右的廣告在今年幾乎為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當你的報紙內容跟別人沒有太大區(qū)別時,想純粹靠內容贏得口碑、聲譽,然后提升品牌影響力,再來保持對整個廣告市場的影響,肯定是不靠譜的,至少靠這種努力是無法實現的。實際上,《華夏時報》廣告沒有大幅度下降,老客戶也沒有流失,為什么?靠的就是報紙的黏性。改版6年來,年年合作的廣告客戶占了70%以上。報紙的脾氣秉性跟客戶投得來,相互的認同度很高,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這份報紙擁有能夠給客戶帶來價值的資源越來越多,比如電影廣告代理、空間展示、LED屏、各種會議論壇,包括前不久創(chuàng)刊的《華夏理財》雜志。對于廣告客戶來說,《華夏時報》目前手頭擁有的資源,就是他們需要的廣告資源、銷售資源和渠道資源,換句話說,跟我們合作的價值越來越大。這幾個因素促使報紙的廣告業(yè)務相對穩(wěn)固,雖說受到了整個報業(yè)環(huán)境的影響,但這個影響不至于說不能接受。

具體到整個公司的層面就是另外一個概念了——不是普遍下滑而是大幅度增長,我們2012年的營收是兩個多億,2013年的營收大概是3.6~3.7億元。而且這3.6億元還是建立在我們同時做了一本雜志的基礎之上。《華夏理財》7月剛剛創(chuàng)刊,是我們和《讀者》共同出資5000萬元合辦的。我剛剛看了一下統計數字,目前確認的收入大概是2000多萬元。如果加上雜志營收,我們2013年的營業(yè)額已經將近3.9億元了。3.9億元是一個什么概念?大概是《第一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和《中國經營報》這三家或四家收入的總和。不過老板也說了,盡管數字是這個數字,但是含金量(報紙收入占比)不夠。話說回來,單靠一張周報想做到四五個億是不可能的,《華夏時報》是勝在對資源的整合和把握上。

記者:能否具體講一講,如何勝在資源的整合和把握上?

水皮:我們目前的業(yè)務主要由6大板塊組成。第一塊是報紙。報紙的經營規(guī)模是有限的,這兩年不跌就不錯了,廣告加發(fā)行也就七八千萬,好的時候將近一個億。第二塊是萬達銀幕。2011年6月,我們通過競標拿下萬達影院的廣告獨家代理權。這一塊市場相當好。2013年幾乎所有的媒體廣告都在下滑,只有電影廣告在增長。兩年多前,我們以兩年8000萬元的競標價拿下廣告代理權,2013年再次競標時這個價格已經被哄抬至19個月2.4億元,提高了三倍還多。這也說明大家的確看好這個市場,所以有人愿意不惜血本來抬價。對于我們來說,支付成本是大大提高了,但即便如此,《華夏時報》2013年的電影廣告代理收入也比2012年同期增長了70%。這一塊市場我們進得早、看得準,等于享受了行業(yè)的一個增長。

另外兩塊是萬達空間和萬達視屏,都是充分利用我們的大股東萬達集團旗下廣場優(yōu)勢建立起來的新業(yè)務。目前,全國已建成的萬達廣場有85個,每個廣場都有巨大的空間用以舉辦各類活動,尤其對汽車廠家來講更是如此,這就成為我們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萬達廣場全國幾十塊LED屏的優(yōu)勢,是本地廣告代理商無法比擬的。盡管這塊掙得不多,但是對我們客戶來說是多了一個比較好的服務渠道和工具。再一塊就是《華夏理財》雜志,因為是剛剛起步,2013年的毛利在185萬元左右,10%不到的利潤率。最后一塊是沃倫創(chuàng)富會,其實就是論壇活動,這是我們的一個特色。這幾塊別看量不大,幾個幾千萬湊起來就有兩三個億了。我們的經營可以說是以報紙和雜志為平臺進行的一個組合經營。

記者:我覺得這有些類似紙媒多元化經營,只不過大部分紙媒是在發(fā)展全媒體、新媒體的同時,兼具開展多元經營謀出路,而《華夏時報》則專注于做自己的事情。

水皮:很多報紙都在尋找出路,而我覺得大多數人在找的“出路”一定不是出路,不要去做什么全媒體的夢,也不要去做新媒體的夢。媒體的出路跟新舊沒有關系。如果跳不出舊的思維框框,虧損自然避免不了,更不要說尋找出路。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聞終端當然要做,但是單單依靠新聞終端就能拯救報紙的命運嗎?就算新聞終端能收到費,也抵消不了廣告下跌的偌大缺口,沒有增長前景的發(fā)展不過是在消極防御。中國新聞界的頭等大事不是傳播形態(tài)的問題,而是傳播的內容有沒有人看的問題,是不是在傳播受眾需求的內容。其次才是世界所有媒體都碰到的傳播方式問題。不同的內容適用于不同的傳播工具和形態(tài),而嚴肅的、思想性強的觀點、分析、調查、深度報道,是我們傳統大眾媒體的強項,這一點也是我對報紙一直還相對有信心的一個重要原因,任何時候都需要專業(yè)的內容制造者。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反而襯托出傳統媒體的價值——減少讀者被混亂信息左右的成本。所以自媒體一來,我覺得大眾媒體總算找到了生存的依據——專業(yè)。對于媒體發(fā)展的前景,我認為沒有必要感到悲觀,關鍵看你能不能堅持下去。

“歷史上三次行情的判斷都是準確的”

記者:說到專業(yè),有人曾總結說:一個財經媒體專業(yè)與否的標準是公信力、判斷力和功能性。您怎么看?《華夏時報》在這些方面有何作為?

水皮:相對來講,財經類媒體還是比較嚴肅的。至于功能性,因為我們是周報所以談不上日常的功能性。我可以跟你說說判斷力。2007年7月9日,《華夏時報》改版后的第二期就做了一個封面報道《2007:被壓抑的牛市猜想5000點或者6000點》,這是《華夏時報》第一次在頭版頭條位置對指數進行預測。在當時的情況下,全中國敢拿6000點做大標題的報紙沒有第二家。之后的11月15日,指數漲到了6124點。這就是我們的判斷力。endprint

第二次指數猜測是在2009年年初,當時金融危機對股市可能造成的影響深不可測,之前幾個月的股市已經跌到1640點。2月初,指數還在2000點附近的時候,《華夏時報》再一次刊發(fā)封面文章《紅牛行情鎖定井噴目標:第一2500點第3500點》。8月6日,股指達到3478點,跟《華夏時報》預測的3500點也只差了22個點?!度A夏時報》歷史上三次行情的判斷都是準確的,第一次是6000點,第二次是3500點,第三次是2011年的創(chuàng)業(yè)板泡沫破滅。雖然我們是“烏合之眾”辦報,采訪資源和渠道上都沒有那幾家老報社強。但是我們奉行專家辦報的思路,我們強調專業(yè)性,強調對市場的把握能力。我們每次開編前會,實際上就是在開專業(yè)研討會,討論下一步宏觀經濟形勢會怎么樣,市場會怎么樣,各個主要的品種可能向哪個方向發(fā)展……時間長了,同事都被我們的思維帶著走,他們也會逐漸形成一個系統的判斷能力?!度A夏時報》絕不人云亦云。人追著新聞走,是越追越遠的,永遠追不上。我沒有記者的優(yōu)勢,那就倒過來,讓新聞追著我們走。這個能力,我相信還是有的。

記者:那么,怎么讓新聞追著你們走呢?

水皮:財經類報道有個特點:預見性。資本市場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很多事情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生。有規(guī)律可循的東西就可以提前判斷,我知道什么樣的政策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市場會做出什么樣的連鎖反應。而且我們又是個有歷史、有故事的人,我可以跟你講故事,告訴你歷史上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后會怎么樣,這一次也許會重復歷史。我們是以這么一個心態(tài)來看待專業(yè)問題:首先要求自己就是專業(yè)人士;第二要負責任的、用新聞的手段來傳播我們對市場的觀察和思考。當然,最關鍵的是要有自己一以貫之的邏輯判斷。我相信這一點是很難得的,不管讀者同意不同意我的觀點,至少它是系統完整的,不管是正向指標還是反向指標,對讀者來說都具有參考價值。如果長期讀《華夏時報》你會發(fā)現,在市場大是大非面前我們沒有犯過錯誤。我覺得這是做財經類報紙的一個好處,這不是青春飯,編輯記者的思想是需要積累的,是要建立在經驗的把握上的。首先你要有閱歷,光看書也沒有用。沒有切膚之痛,它成為不了你靈魂的一部分。

“絕不人云亦云”

記者:“以新聞手法解讀經濟方略,以專家視角點評財經事件”,這是世人對您專欄雜談的評價。您的雜談我看的不多,還理解不了那樣的評價,但至少目前給我感覺是理智,絕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判斷,不像一般的財經評論充斥著別扭的專業(yè)術語。

水皮:我的判斷也不見得都完全正確,但是大方向應該沒有問題。絕不人云亦云這個評價是對的。至于你說的欄目風格,我把新聞和財經二者結合起來。雖然我自我定位為專業(yè)市場人士,但是我畢竟不是財經圈的人,這一點要清楚。我不靠證監(jiān)會吃飯,不靠銀監(jiān)會吃飯,不靠央行吃飯,所以我敢說三道四。我跟他們是平等的。另外所謂專業(yè)術語充斥,那就是因為不懂,所以用專業(yè)術語來替代。真懂的話基本都是家常話、大白話。把專業(yè)問題大眾化,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這是大學畢業(yè)之后標志你成熟的必然過程。什么叫成熟了?深入淺出,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用大白話、家常話把道理講清楚。

記者:從2007年改版到現在的6年時間里,您每周寫兩篇專業(yè)評論的頻率一直沒有斷,同時還得管經營。為什么這么堅持?

水皮:我想,全中國很難找出第二個每周寫兩篇專欄雜談的總編輯了。而且我寫的是專業(yè)評論,每篇都有你所不知道的信息。到現在雜談我都是手寫的,一般是前一天寫第二天發(fā)。如果我在外地,寫完之后就拍照微信給秘書,他敲完字上傳。出國也是這樣,但凡我在能夠發(fā)回來東西的地方基本都是如此。我覺得這也是個技能吧。你就是吃這口飯的人,不寫不行,這是一。第二,你必須保持對市場的關注,而且這個關注是連續(xù)的、持續(xù)的,所以必須寫。再說了,我既然是專欄作家的身份我就得寫,就像總編輯就得管頭版一樣。當然現在我基本不管頭版了,但是只要我在編輯部,周一一定會開三個會,上午經營會,下午編前會,然后再給雜志社開會。把我的思考、我的信息、我的分析傳達給所有記者,然后他們根據各自分管的行業(yè)回去自己琢磨。因為我的角色就是這樣,做生意沒辦法,你是總經理你就得對行業(yè)、對趨勢做出判斷。

好在這幾塊業(yè)務在我身上都是互通的,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我寫文章是我對市場的感覺和判斷,我們這個報紙主要關注資本市場,所以我的判斷會影響到我們全體人員的判斷,同樣,我的這些判斷會影響到我對經營前景的一個預期。這三個方面在我身上是相通的,所以我沒覺得太累,別人最多是覺得這個人精力的確是過剩。有時候我一周會跑4個地方,每天早上7點鐘的飛機,半夜12點到家,床上躺四五個小時,再趕7點鐘的飛機到另外一個地方,我可以這么飛4天。我還有一塊自己的業(yè)務,就是我個人的演講,一周至少兩次,多的時候4次。在這個過程中,我要把稿子完成??赡苌眢w上會有點累,但是跑出去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跟這個市場接觸了解的過程,大家有什么想法、關注什么問題也會跟你反映,我們會相互溝通。這就保證了我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敏感。

(水皮,《華夏時報》總編輯,財經評論專欄《水皮雜談》作者)endprint

猜你喜歡
時報華夏報紙
150多名游客“失蹤”,韓擔心免簽被利用
綻放,華夏之美
學與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8:26
傳承華夏文明
吐魯番(2021年1期)2021-04-16 06:18:28
一場約架,變了華夏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46
報紙
華夏擷韻
中華詩詞(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24
賣報紙
可以吃的報紙
賣報紙
潮流時報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02:32:44
彰武县| 石门县| 保亭| 昌平区| 酒泉市| 台中县| 湘潭市| 塘沽区| 唐河县| 通渭县| 通河县| 茌平县| 修文县| 时尚| 秦皇岛市| 内江市| 环江| 都兰县| 天峻县| 大竹县| 三江| 麻江县| 阳西县| 海阳市| 壶关县| 开阳县| 乐安县| 兴和县| 通城县| 耿马| 禹城市| 峨山| 巢湖市| 五指山市| 安吉县| 宜良县| 游戏| 藁城市| 黎城县| 嘉义县|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