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楊超(1990—),男,湖北恩施人,現(xiàn)為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2013級法學研究生。
摘要:隨著競技體育世界化的推進與發(fā)展,競技體育逐漸成為世界各區(qū)域之間、國與國之間以及運動員個體與個體之間交流交往的共同橋梁,促進了國際和平與經(jīng)濟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團結、友誼、進步。當今仍然很有必要根據(jù)競技體育發(fā)展的實事客觀環(huán)境繼續(xù)研究競技體育中體育法學存在的價值意義,特別是體育法學在競技體育中的實施問題研究,再把一直存在的刑法是否介入競技體育、怎樣介入競技體育等問題做一個綜合的研究,力求我國競技體育中的體育法學研究跟上我國法制建設的步伐,最后使我國競技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能有更合理、更科學、更文明、更公平的遵循依據(jù)。
關鍵詞:競技體育;傷害行為;法律視角;刑法介入競技體育是人們進行體育活動的一種方式,其特點是主體之間以競爭為主要手段,通過對某種極限的挑戰(zhàn),以及對自我的超越而達到精神的滿足。在競技體育中,人們在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往往這種具有極限性質(zhì)的活動,就會導致有傷害行為的出現(xiàn),再者,當今的競技體育越來越走上商業(yè)化、市場化道路,其背后就是利益與利益之間的競技,所以當今競技體育中傷害行為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比如足壇的“黑腳”現(xiàn)象、籃球比賽中的“黑手”現(xiàn)象頻發(fā),實質(zhì)上這些現(xiàn)象都屬于傷害行為,并且給運動員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
一、競技體育傷害的相關法律視角
競技體育傷害主要指三種不同的法律行為狀態(tài),第一種是指一般競技體育違法行為;第二種是指競技體育犯罪行為;第三種是指競技體育“正當行為”。在體育相關法律不能解決競技體育傷害問題時,特別是出現(xiàn)了競技體育中的第二種法律狀態(tài)時,就應該允許民事法律以及刑事法律的介入,因為這種法律狀態(tài)完全符合犯罪行為的主客觀以及主客觀方面的構成,也具有刑法懲罰的價值體現(xiàn),在我國,對于這種競技體育法律狀態(tài)的刑事法律介入,完全是符合刑法的罪行相適應、罪刑法定原則的,將競技體育犯罪行為入刑是合理和勢在必行的。所以對于競技體育傷害行為的處理應該在遵循憲法的前提下,堅持上位法先于下位法的原則,綜合合理運用民事法律、刑事法律以對相關體育法律的補充。對于競技體育傷害行為第三種狀態(tài),即屬于法律保護的“正當行為”,這種極其具有犯罪隱蔽性的行為,才是競技體育運動中急需注意的隱形“殺手”,對于利用“正當行為”來進行競技體育傷害行為需要用法律的標準去分析和判斷,充分結合犯罪主體的主客觀方面和法律的規(guī)定,解開“正當行為”這層面紗,正確地確定傷害行為或者犯罪行為。
二、刑法介入機制的探討
(一)刑法學對競技體育傷害行為的分析
犯罪是一種特別危險的侵害法益的不法行為,犯罪的實體或者基本特征是違法性與有責性,犯罪構成由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組成。競技體育犯罪的主體由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體育經(jīng)濟人、體育俱樂部、體育管理部門的行政官員、體育組織的工作人員、觀眾以及與競技體育相關人員等組成,運動員與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較量實行的犯罪就是一種實行犯的表現(xiàn),其中直接參與了犯罪行為;裁判員有可能構成一種不作為犯罪,裁判員相當于體育界的“法官”,所以對于他們的要求有:作風正派,不徇私枉法,堅持原則等。對于教練員、體育經(jīng)紀人和體育管理部門的行政官員的犯罪,一般以教唆犯的形式出現(xiàn),如這類犯罪主體為了比賽勝利教唆運動員在賽場上故意傷害其他競技對手,其造成的犯罪后果由教練員和被教唆運動員一起承擔,即共犯,教練員應當承擔本教唆運動所犯教唆行為的全部罪行;其他與競技體育有相關關系的人,也可能構成競技體育犯罪。
(二)競技體育傷害幾種特殊情況的探討
競技體育傷害中還會出現(xiàn)很多種法律特別規(guī)定情形,競技體育傷害的“正當行為”(正當業(yè)務行為)、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義務沖突、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過失行為等都屬于競技體育傷害中法律特別規(guī)定情形,這些情形一旦形成,都將形成刑法中違法阻卻事由,同時競技體育傷害行為主體的年齡、精神智力狀態(tài)也會影響競技體育犯罪的判斷。綜上理論所述,要準確判斷競技體育中傷害行為所出現(xiàn)的幾種違法阻卻情形時,要充分考慮所保護的法益與所損害的法益之間的價值衡量。
1、競技體育傷害的正當行為
競我國刑法明文規(guī)定,職業(yè)性的體育活動,屬于正當業(yè)務行為,同時還規(guī)定,遵守了體育規(guī)則的行為,即使造成了他人傷害結果,也不構成犯罪。這種比較籠統(tǒng)的法律規(guī)定在對競技體育傷害行為判斷的實踐活動中,造成了許多,所以對于競技體育正當行為的定性,應該得有一個準確以及標準的判斷標準。競技體育中的傷害行為可分為正當業(yè)務傷害和非法傷害,其中的非法傷害包括過當?shù)臉I(yè)務傷害以及借正當之名所做的故意傷害。競技體育正當行為的形成具有合理的構成要件,其具有以下構成要件:第一,競技體育傷害行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以及體育規(guī)則,具有業(yè)務的正當性。例如在拳擊運動中,拳擊比賽規(guī)則明確規(guī)定,比賽中構成犯規(guī)的動作包括打腰以下部位,擊打腦后勺或頸背,和擊打已倒地的對手,如果一個拳擊手出于贏得比賽的目的,在遵守比賽規(guī)則的前提下,沒有逾越規(guī)則規(guī)定傷害對方的主觀故意,他擊中對方的胸部,導致對方心臟停止跳動而死亡;
2、競技體育傷害的正當防衛(wèi)
本文認為競技體育傷害也適用刑法中對正當行為的規(guī)定。由于競技體育自身的特殊性,在對其正當行為的判斷也需要獨特的定性。在競技體育中實施正當行為必須符合一定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經(jīng)開始且尚未結束,對于已經(jīng)結束的侵害行為就不能進行正當防衛(wèi),而可以進行其他的救濟方式,例如在拳擊運動中,甲拳擊手在比賽時間結束時刻意把對方乙拳擊手陰部踢了一腳,踢完后,拳擊手乙再回擊,這時乙拳擊手的行為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因為甲的不法侵害行為已經(jīng)結束;如果在甲拳擊手正要準備踢向乙拳擊手時,乙拳擊手為了免受擊打而回擊,這時乙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對于“不屬于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進行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失的,成立反防衛(wèi)過當,但是對于競技體育中正在進行行兇、殺人等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正當防衛(wèi),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這便是特殊正當防衛(wèi)。
3、競技體育傷害中緊急避險、義務沖突、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過失行為等情況的探討
緊急避險首先要求有必須發(fā)生的現(xiàn)實危險出現(xiàn);其次發(fā)生的危險必須正在發(fā)生;再者必須處于不得已損害另一法益;最后必須沒有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和競技主體要有避險意識。例如在自行車賽中,運動員們都在激烈地騎行著,在運動員們騎行在某個賽道區(qū)域時,突然在賽道中間蹦出來了個小孩,這時騎在最前面的甲運動員見狀馬上把車帶人摔倒在地,這樣小孩就避免了被撞傷的后果,但是后面緊跟的乙運動員來不及剎車,被甲運動員摔倒在地的車絆倒,也摔倒在地,同時被摔成了輕傷,這時就屬于競技運動的緊急避險,甲運動員不符刑事責任。
競技體育中沒有造成嚴重后果的過失行為,是指按照刑法規(guī)定所造成的傷害結果為輕微傷以下、不足以構成犯罪的行為。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一般都是需要行政規(guī)章、民事法律進行調(diào)節(jié),比如對傷害主體進行禁賽、賠償?shù)忍幚?。對于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競技主體,如果他們造成了犯罪,本文認為也應該按照刑法的規(guī)定來處理,但是對于在競技體育的正當防衛(wèi)中,防衛(wèi)者可以對未成年犯罪主體進行正當防衛(wèi)。
三、競技體育傷害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
在確定競技體育傷害行為是否入刑時,應該考慮以下因素:
(一)辯證對待競技體育中不同運動項目發(fā)生的傷害行為
由于競技體育獨特的競技性,在競技體育中的許多運動具有較強的沖擊性、碰撞性和不可預測性,所以在競技體育運動中往往會出現(xiàn)較多的傷害后果,社會群眾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對于一些社會倫理以及法律能夠接受的傷害行為,在認定其是否犯罪時,應該允許執(zhí)法者采取心證的方法去處理,綜合衡量此行為的社會法律效益,審慎地判斷它。例如:拳擊運動比賽具有高度的危險性,所以其中的過失傷害則不宜認定為犯罪。
(二)充分考慮競技體育傷害行為主體的主觀方面
首先不能偏離促進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這條主線,競技體育是我國非常重視的一項產(chǎn)業(yè),我們國家需要完善的相關法律去管理它,所以法律只是促進競技體育發(fā)展的一項工具,法律不能因為自身的“進化”而過度地干預競技體育這項國家事務,而需要在適應競技體育合理發(fā)展的前提下,適當?shù)?、合理地去管理競技體育事務,法律的輔助作用不能本末倒置。刑法介入要考慮到有利于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要素,維護體育比賽秩序和體育規(guī)則。如果競技體育被刑法介入過寬,這樣就會使競技體育喪失其本身激烈性、欣賞性和味性的特點,這樣反而會使競技體育變得“負重累累”,最后只會是其“寸步難行”,本文認為刑法的介入要充分考慮傷害行為的危害性和有責性,充分把握好認定犯罪的這把尺子。在競技體育犯罪案件中,要注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協(xié)商,爭取把競技體育犯罪中所造成的后果減到最小,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犯罪人的主觀態(tài)度,看其有沒有悔罪表現(xiàn)、積極搶救和自首情節(jié),這些都將關系到犯罪人的定罪量刑。
以上就是本文所涉及的關于競技體育傷害行為是否由刑法介入和怎樣介入問題的探討,其中的很多意見不夠成熟和全面,但是筆者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站在體育法學前輩的肩上,不斷學習與專研,爭取使得刑法在競技體育傷害方面的研究能夠有另一篇新天地,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使我國競技體育事業(yè)能夠有法可依,彰顯和維護其公平、公正的競技特性,使其跟上我國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步伐。(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厚福.體育幾個熱點問題的法律討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5):15-18.
[2]馬克昌.犯罪通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821.
[3]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M].法律出版社,1989:233-234.
[4]楊武,易小堅,劉哲,曾麗玲.競技體育傷害行為之刑法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報,2005,(4)20.
[5]黃佳鑫.競技體育傷害行為的刑法規(guī)避與規(guī)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4,(2):28.
[6]木村龜二.刑法學詞典[M].顧肖榮,譯.上海: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1:178.
[7]黃京平,陳展鵬.競技行為正當化研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4,(6):27-36.
[8]羅嘉司.競技體育犯罪論[J].武漢體育學院報,2008,(7):49.
[9]楊科.體育犯罪概念及其類型的再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6):21.
[10]朱琳.論競技體育的刑法調(diào)整[J].凱里學院學報,20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