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雷
幾天前有一則新聞:針對部分飛行員口音過重、交流困難的情況,民航局召集相關(guān)部門及航空公司召開視頻會議,決定從2016年1月1日起,新申辦駕駛員執(zhí)照的飛行員必須通過四級漢語言能力測試,方言口音濃重且改不過來的不能上崗。
這讓我想起網(wǎng)上的一個航空業(yè)的老段子:一個四川飛行員,看到對面一架飛機飛過來,趕忙問:“有情況嗎有情況嗎?”對方答:“Mayday mayday(沒得沒得)!”然后就相撞了……
Mayday,五月天?
2006年夏天,我還沒正式進入民航系統(tǒng),但內(nèi)心迫切地想了解和民航有關(guān)的一切,原本精彩的暑假因為烈日顯得百般無聊,反而躲在家里看電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電影《93號航班》中恐怖分子沖進駕駛艙那一刻,副駕駛勒羅伊·霍莫一直在無線電里呼喊“Mayday,Mayday,Mayday”,乍一聽,我很疑惑為什么這時要呼喊臺灣偶像團體五月天?莫非機長是阿信的粉絲?作為一個專業(yè)的飛行員在這生死攸關(guān)的時刻,喊超人、蝙蝠俠能幫上忙嗎?即使喊上帝也不能直接解決問題,呼喊阿信又有什么用呢?我開始懷疑是否自己聽錯了?但字幕證實勒羅伊·霍莫確實在呼喊“Mayday,Mayday,Mayday!”
這是為什么呢?“Mayday”有什么用意呢?不查不知道,一查原來還有很多學問。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AIM》6-3-1,distress and urgency communications C,D項如下:
C.The initial communication, and if considered necessary, any subsequent transmissions by an aircraft in distress should begin with the signal MAYDAY, preferably repeated three times. The signal PAN-PAN should be used in the same manner for an urgency condition.
D. Distress communications have absolute priority over all other communications, and the word MAYDAY commands radio silence on the frequency in use. Urgency communications have priority over all other communications except distress, and the word PAN-PAN warns other stations not to interfere with urgency transmissions.
Mayday是國際通用的無線電通話遇難求救訊號?!癕ayday”一字原為法語“救我”:m'aider(標準法語中不單獨使用,一般會用Venez m'aider或Aidez-moi),以英語發(fā)音就變成了“Mayday”。在無線電內(nèi)發(fā)出Mayday呼喚,是指遇上了威脅生命的實時危險情況。發(fā)出Mayday時必須連續(xù)呼叫三次:“Mayday,Mayday,Mayday”,以免誤聽、被噪音蓋過或與其他通訊混淆。通常船只或飛機都會以Mayday訊號求救;某些地區(qū)的警察及消防員亦以此呼號向同僚求救。
使用Mayday作求救訊號源自1923年一個名叫Frederick Stanley Mockford的英國人。當時他在英國倫敦的一個機場任高級無線電生。機場要求他提出一個簡單易明的字,給所有機師及地勤工作人員在緊急時求救。當時機場的飛機多數(shù)來往法國巴黎,故此他提出源自法文m'aider的Mayday。
在海上,當救援中心收到Mayday訊號,可能會派出飛機或船只到場搜救。附近的船只亦可能改道往現(xiàn)場協(xié)助。在無線電通話內(nèi)發(fā)出Mayday,相同于在無線電電報上發(fā)出SOS,或在地上撥緊急電話。發(fā)出虛假求救訊號在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刑事罪行,因為這樣可能危及救援者的性命,也是浪費資源。比如在美國,發(fā)出虛假求救訊號是違反聯(lián)邦法例,可被判處六年監(jiān)禁及罰款250,000美元,所以“Mayday”要慎用。
琥珀色的Pan-pan
航空遇險中還會經(jīng)常聽到Pan-pan,源于法文“panne”:故障這是另一種緊急求援信號,表示比Mayday較為次要的緊急狀況,即不致命、可以處理的故障。英文中Pan-pan強調(diào)的是“urgency(急迫)”,May-day則強調(diào)的是“distress(困境,無法可解)”。
Pan-pan情況不是很嚴重,仍可以控制。比如飛機燃油充足的情況下發(fā)生漏油,2001年8月24日,承載了47噸燃油的越洋航空236航班,從多倫多飛往里斯本。機組發(fā)現(xiàn)左右燃油不平衡,第一次聯(lián)系圣瑪利亞區(qū)調(diào)時聲明燃油不夠抵達目的地,要求就近落地,圣瑪利亞區(qū)調(diào)詢問機組是否宣布緊急情況,機組也沒有使用pan-pan,直到確定燃油消耗率大于正常,才使用pan-pan宣布了燃油緊急情況,最終這架承載了300多名旅客的空客A330飛機,在沒有燃油的情況下成功降落在拉熱斯空軍基地。
空客公司設計空客飛機家族時,按照故障嚴重性使用顏色來劃分等級,綠色是咨詢信息,飛行員可繼續(xù)觀察做判斷;琥珀色為警戒,需要引起戒備心理;紅色則為警告,要求必須立即處理的緊急情況!從航校畢業(yè)進入公司初始改裝時,非正常程序的標準通話用語要求使用專業(yè)術(shù)語,初始學員常常不能區(qū)分什么情況下使用Pan-pan,什么情況下使用May-day,當時師傅教得簡易方法就是琥珀色故障就使用Pan-pan,十有八九就沒問題,當然這也不是一個萬能公式,很多還需要自己去總結(jié)。
Hijack,你好“杰克”
說到緊急情況,不得不提到劫機。國際上統(tǒng)稱劫機為“hijack”,這是為什么呢?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傳說美國在頒行禁酒令(1920-1933)初期,歹徒常常打劫運酒車。他們搶司機時的命令是:“Stick'em up high,Jack!”或“Up high,Jack!”(兄弟,把手高舉起來!)因為這句話,人們稱歹徒為high jacker,再簡寫為hijacker,便產(chǎn)生了動詞hijack。
第二種:歹徒要打劫運酒車時,先會假裝成搭便車的路人(hitch-hiker)要求搭乘便車(thumb a lift),攔到車后對司機的第一句話是:“Hi,Jack!”。于是,hijack便成了“搶劫”的代名詞。后引申出劫持飛機,汽車的意思等。日本還由此派生出大量諸如“Busjack(劫公車)”、“Seajack(海劫)”、“Carjack(劫車)”等和制英語單詞。不過,在歐美也有描寫劫持飛機的“Skyjack”(空劫)的小說。
第三種:來源于highway(高速公路)與jacker(劫持者)的結(jié)合。后來被廣泛使用于劫機、劫船以及劫車等各種交通工具上的搶劫事件。
至于Jack就更好理解了。在英語國家中Jack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名字,例如《泰坦尼克號》中的男主角叫Jack,《加勒比海盜》中的Jack船長,《24小時》中打不死的鮑小強也叫Jack!阿里巴巴集團執(zhí)行主席馬云的英文名也叫Jack。Jack是由John演變過來的,是John的昵稱,二者在英文中同源。美國第35任總統(tǒng),美國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員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就被人們昵稱為“杰克·肯尼迪”(Jack Kennedy)。
綜上可以看出,Mayday,Pan-pan和Hijack不是隨便出現(xiàn)在航空用語里的,都有一定淵源和根據(jù),通俗易懂又好用。作為英語非母語國家的飛行員,我們掌握這些詞語有助于更好的使用他們,也為看似枯燥的航空術(shù)語添加了不少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