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莉
摘要:隨著新一輪高考制度的改革,語文在高考中所占分值的提高,學好語文已經(jīng)是形勢所迫。但長期以來,部分學生總認為語文是長線學科,無論怎么學習,提升空間都不大,再加上語文是自己的母語 ,不用花費多少精力和時間,得分也不會太低。正是因為學生對學習語文不重視,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所以語文成績很難提高。要想學好語文,首先得對語文感興趣,盧梭曾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布盧姆也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庇纱丝梢娕d趣對提高成績的作用之大,那么作為老師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關鍵詞: 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方法
一、首先要消除學生的畏難思想,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認真學習語文同樣可以得高分
學生對數(shù)理化重視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這些學科容易得高分,要想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像對數(shù)理化一樣重視,首先就是讓他們消除學生的畏難思想,嘗到認真學習語文的甜頭——得高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中首先從最容易得高分的題型抓起,比如文言文閱讀、背默、語句銜接題、作文等。
高考命題的宗旨是題在課外,答案在課內(nèi),這一點在文言文中體現(xiàn)的最為明顯。而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詞匯量的大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積累。為了讓學生能切實掌握這些已經(jīng)學過的重要詞語,在學過之后要及時通過小測驗的方式進行檢測,也可以在周考中有重點的考察最近學過的重要詞語,既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重視課堂所學,又讓學生有成就感,學生自然就重視這一部分的學習了,這一點尤其適合高一高二基礎年級,而且效果很好。至于作文,很多學生更是畏懼。針對這種情況,堅持讓學生天天背誦優(yōu)美語段,練習片段、擬題、開頭、結尾,擬寫分論點、小標題、用一個事例來論證不同觀點的敘述方法、分析事例的方法等。針對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可以從練習仿句題入手,這樣分步練習,化整為零,既降低了難度,避免了學生產(chǎn)生恐懼心理,又能切實起到練習、提升的作用,可以讓學生的作文在短時間內(nèi)有所提高,從而提高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至于背默題,也需要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在高一高二的學習過程中基本上課課都背過,但到了高三之后,大部分又忘記了,再加上部分同學在高一高二時本身背得就不夠熟練,到高三要把必考的64篇全部會背會默寫,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如果化整為零,每周復習哪幾課周考就考這幾課,考試時針對性強,任務又不太重,學生就卸掉了思想上的負擔,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落實了知識。針對背默中易寫錯的字,第一可以引導學生對同音字、形似字進行歸納整理,尋找規(guī)律,如知與智、蒼與滄、蕭與簫、傾與頃等;第二,運用拆字聯(lián)想法強化記憶,比如“誓言”的“誓”,可以拆分聯(lián)想為”打折的話“,“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的“鱔”可以拆分聯(lián)想為“只有善良的魚才會把洞穴借給別人居住”“泣孤舟之嫠婦”的“嫠”拆分聯(lián)想為“沒有文化的女子只能在工廠里做苦工”等,這樣拆分聯(lián)想記憶,事半功倍且一勞永逸??荚嚂r這幾個易得分的版塊做好了,分數(shù)的提高就不是問題了。能得高分了,學生自然就會愛上語文課了。
二、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而且學好語文對培養(yǎng)一個人的品格、素養(yǎng)、處理人際關系等都大有裨益,而且將使其終身受益。比如從于謙、文天祥的詩文,可以讓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從《廉頗藺相如列傳》可以讓他們學會如何處理與同學間的矛盾;從《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王納諫》學會忠言不逆耳又利于行的講話的藝術……總之,讓學生知道學習語文就是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的最佳途徑,以此來提高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陸九淵曾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數(shù)事實證明,“疑”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切入口。有人說,學習的過程是從“無疑”到“有疑”再到“無疑”的過程。只有學生有了疑問,才會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發(fā)言,讓學生在探究中尋找答案,這一過程中,教師適當做以點撥和補充,這與老師將現(xiàn)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給學生,效果會有天壤之別。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主講他們喜歡的課文,在這之前,老師可以在學生備課時提供需要的教學參考書、幫助他們解決疑難問題等,還可以給學生指導有關上課細節(jié)的問題,力爭幫助他們能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的角色轉變后,為了極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他們會全力以赴去上好這一節(jié)課,這樣一節(jié)課不僅鍛煉他們的各方面能力,而且調(diào)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在樂學中提升能力。
四、運用多種手段,提高教學靈活性
傳統(tǒng)教學的枯燥無味的說教方式只會使學生逐漸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chǎn)生厭煩心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深入研究教學藝術,增強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與藝術性,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飽滿的熱情,而靈活運用多媒體無疑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是現(xiàn)代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與方向。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實現(xiàn)了傳輸媒介質(zhì)的飛躍,將原本用單一的文字來表述的內(nèi)容轉換成生動的畫面、形象的圖片、動聽的音樂與精彩的視頻,將學生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優(yōu)美情境中,這樣更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興趣與思維轉移到教學內(nèi)容本身上來,而且能夠準確而形象地傳遞文本信息,具有化無形為有形、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的特點,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習的興趣,更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掌握。
五、教學評價中增加激勵機制
教師評價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評價中增加激勵機制十分必要。而評價機制要公平公正公開,涵蓋面要廣,千萬不能只以成績論成績,可以從作業(yè)完成情況、課堂質(zhì)疑、答疑、上課的專心程度、單元測試成績、月考成績及大型考試的成績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把這些量化成積分。同時在班級設立語文擂臺,設立作文、小楷、周記、古詩、活動等欄目,將每周的周記、作文、以及每天小楷定期進行評比,把這些結果同樣也量化成積分,逐步積累,到期末時評選出獲得積分最高的學生,給優(yōu)勝者以精神獎勵及合適的物質(zhì)獎勵,學生們品嘗到學習的甜頭,自然會重視語文的學習。
六.教師要有幽默感
適當幽默、詼諧的語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更能調(diào)節(jié)師生間感情,使感情更融洽。學生在輕松環(huán)境中既陶冶了情操,又汲取了知識的營養(yǎng)。此外教師授課時要有激情,聲音要抑揚頓挫,學生會被老師這種激情所感染,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
總之,辦法總比困難多,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輕視語文的態(tài)度,真正提高語文成績,就必須多動腦多想辦法去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