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濤
食科=食客?
可不是,一點沒錯。
華中農業(yè)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簡單的說就是研究吃的東東的。
什么好吃、吃什么安全、吃什么有營養(yǎng)、怎么吃。
倘若是問他們:好吃的東東,都是昂貴大餐?NO!這是誤解。
幾元錢的小東東,也能俘獲食客的芳心!食材放在食科院的學生手里,
好吃的東西與錢真沒關系。
這年頭,若娶(嫁)了個食科姑娘(小伙子),保管一輩子有口福。
華農密制瓦罐雞湯、蛋糕、酸奶、華農蜜桔……吃貨們盡情看過來。
食科院姑娘小伙們出馬,定能張羅一桌“滿漢全席”。
你若不信,就瞧瞧。
湯
——華農密制瓦罐雞湯
難度:★★★★
健康指數(shù):AAAAA
飯前一口湯,苗條又健康。食科院姑娘們端上來的雞湯,比一般普通雞湯好喝?那當然,區(qū)別大著呢。區(qū)別不是在雞身上,在哪呢?瓦罐!
話說,食科院的瓦罐雞湯研究了4年,還拿到過“諾貝爾獎”,不過,是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首屆“菠蘿科學獎”化學獎獲得者:華中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405實驗室! 4年研究的一罐雞湯,為什么比普通雞湯鮮?雞湯中主導鮮美度的主要是氨基酸、呈味核苷酸。這兩種物質的含量越多,雞湯更鮮美。405實驗室研究發(fā)現(xiàn),瓦罐雞湯中的鮮味物質,明顯高于其他方法熬制的雞湯。因為,與其他煲湯的材質相比,瓦罐受熱更均勻,鮮味物質更不容易降解。
主食
——烤面包
難度:★★★★
健康指數(shù):AAAA
烤面包,絕對是個手藝活,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夠嗆,沒有真本領,出不了“土豪金”的顏色。它的主要原料總少不了高筋面粉、牛奶、黃油、干酵母、砂糖和食鹽。
華農姑娘們烤面包有一個小秘密:兩次發(fā)酵。
初次發(fā)酵。首先,找一個直徑15cm的塑料盆放牛奶和黃油,去掉蓋子用強檔微波爐加熱30秒(牛奶加熱溫度不要高于40度,太高會影響發(fā)酵)。將之與干酵母、砂糖混勻,加入少許鹽調味(這個不能少)。加入1/3的面粉,充分攪拌成面糊,再加入剩下的面粉攪拌,直到可以用筷子挑起面團。蓋上保鮮膜用微波爐的弱檔加熱30秒。之后,在室溫下放置約20分鐘,膨脹為原來的2倍即可。
二次發(fā)酵。鋪好烤箱紙擺好發(fā)酵面團,放入微波爐,弱檔下加熱30秒,取出后蓋上擰干的濕屜布,室溫下放置10分鐘,直到膨脹兩倍大。再將面團連同烤箱紙一起放入烤盤180度下烤15分鐘,這樣香噴噴的面包就做好啦。
要說簡單,確實不難,吃起來卻別是一番風味了。怎么樣,這樣的主食還滿意吧?
甜點
——蛋糕
難度:★★★★
健康指數(shù):AAAA
香噴噴的蛋糕,可別太貪吃哦,這個可是長胖的不二神器。如何做?可得瞧仔細了。
第一步,做蛋糕坯子。先在盆里打幾個雞蛋,混勻后再放入適量白糖。這一步很關鍵,決定了蛋糕的成色。大家都知道,雞蛋有白、黃兩色,如果不混勻,就會深深淺淺不和諧。之后,再放些面粉攪勻,然后放進烤箱烤熟,拿出來晾涼,這樣簡單的蛋糕坯子就做好了。
第二步,抹奶油。將奶油倒在一個盆里,攪稠待用。把蛋糕坯子扣在一個轉盤上,用刀挖出奶油,轉動轉盤,從蛋糕側面開始,逐步向上抹,直到全部覆蓋。喜歡吃奶油的,可以多抹一點,注意哦,千萬別太多了,會膩的。
第三步,畫畫。用牙簽在奶油上畫上喜歡的動物或者人物。先畫整體形象,再加上頭發(fā)、眼睛、尾巴等細節(jié),太丑了怎么辦?嘿嘿,沒得改!這個得看每個人的藝術細胞。畫完后,可以分別用彩色奶油和果醬來涂色,這樣就會顯得更加美觀。最后是裝飾花邊,考驗小伙伴手的靈活性的時候到了,可得用心。
漂亮可口的蛋糕就這樣誕生了,可得好好品嘗,一飽口福。女漢子們,吃過之后千萬記得減肥!
促消化
——酸奶
難度:★★★
健康指數(shù):AAAA
市面上有的酸奶,不知道您放心否,反正媽媽們總是提心吊膽。添加劑、假奶粉,坑害了不少小孩子。要說食科院的酸奶,您可以大大的放心,自家弄酸奶,絕對正宗,不坑害“吃貨”。
純牛奶、白砂糖、菌種、加熱用具……這些可都是食科院姑娘小伙們的看家寶貝。煮奶、加熱滅菌,這是第一步,即給牛奶“消毒”。接下來就是攪拌,這可是關鍵,稍微懶點的人,攪拌慢了,就會糊底,整個奶就算廢了。冷卻、加糖,放入菌種,這得小心了,牛奶之所以能成為酸奶,就是細菌將牛奶發(fā)酵得有了酸味,但是,手一抖加多了或少了菌種,那味道可就變了。最后貼上標簽,標上順序便于研究,因為他們一次要做很多瓶酸奶的,再進行發(fā)酵和冷藏。一般情況下,恒溫箱要發(fā)酵2~3小時,冷藏6~8小時,便大功告成。大三那一年,食品科技協(xié)會的小伙伴們做了360升酸奶,做完后,一部分作為協(xié)會會員福利,還有一些拿到學校主干道,免費請大家喝。
這樣的酸奶,不僅不含添加劑,還進行了消毒,安全又衛(wèi)生,促消化,不拉肚子,真算雙保險。倘若覺得酸奶的料不足,還可加入果肉,做成獨特的口味。
水果
——華農蜜桔
難度:★★★
健康指數(shù):AAAAA
要說華農蜜桔,外人恐怕真沒聽過,但華農的小伙伴可是口口相傳。若問食科院怎么產水果,還真問對了。蜜桔是華中農業(yè)大學園林院的特產,來食科院是客串飯后水果。但食科院也不示弱,只要是吃的,他們都是行家。他們雖不會種,卻會研究。
華農蜜桔為什么受歡迎?食科院小伙伴的研究結論是華農蜜桔皮薄、柔嫩、糖分濃度高,生態(tài)種植不打農藥,而且香氣誘人;不僅吸引人,還招動物歡迎。小伙伴們還透露了一個養(yǎng)生秘訣:剝皮的橘,上火;去皮(用刀切開)的橙或柚,降火。
近年來,柑橘的觀賞、保健、消費等用途被廣泛開發(fā),移植成盆栽,制成香料、保健品早已不是新鮮事。比如,泰國無酸柚,它富含低糖多膠質,口感不甜不酸,糖尿病人吃多了也不怕。但華農蜜桔有多少功用,小伙伴們搖搖頭、擺擺手,只嘆:吃了就知道。
責任編輯:尹穎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