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歷史的居民樓,日前突然倒塌。幾天來,種種疑團縈繞在公眾心頭:鑒定為C級危房為何在隔天就粉碎性倒塌?中國的樓房為何多“短命”?
近年來,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建設的樓房頻頻成事故主角——2009年8月4日,石家莊市一座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二層樓房在雨中倒塌,17人遇難;去年3月28日,紹興市一幢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四層民房倒塌;去年5月,福州市一棟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建筑突然坍塌……
按照我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規(guī)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為50年到100年。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建筑的實際壽命與設計通則的要求有相當大的距離。
究竟是誰縮短了房屋的壽命?杭州土木建筑學會副秘書長陳旭偉認為,要從規(guī)劃設計、建筑質量和實際使用三方面評估。
業(yè)內人士表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規(guī)范標準體系跟不上建設速度,加上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原因,建筑工程質量很難得到保證。此外,考慮到建筑成本,當時一些結構應該采用鋼筋和水泥的地方或減少或取消,也會嚴重影響房屋質量和使用壽命。
除了規(guī)劃設計和建筑質量以外,建筑壽命長短很重要的一方面,取決于住戶的態(tài)度和方式。在我國,破墻開店、野蠻裝修屢見不鮮,為日后房屋坍塌埋下隱患。
浙江中設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建筑師吳正群指出,為防止身邊有更多“老樓”提前壽終正寢,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對城市老舊樓房進行全面普查和徹查。同時,對沒有維護價值,或是妨礙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危樓,采取外遷安置居民的辦法,最大可能消除那些“未老先衰”房屋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
陳旭偉坦言,交付使用二三十年的房子,所有權可能都幾次易手,普查難度非常大。“樓房安全一分鐘都不能等?!标愋駛フf,再難也要逐步建立檔案,不僅是建立建設成果的檔案,更重要的是建立使用檔案。“在老舊小區(qū),應該社區(qū)跟物業(yè)聯合起來,對樓房加強監(jiān)督?!闭浴缎氯A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