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望華
大根、二根是雙胞胎兄弟,生在黃土高坡上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20歲時,哥兒倆一起初中畢業(yè),又一起報名參軍。他們是村里有史以來最有文化的秀才,自然應該報效國家。于是,村里、鄉(xiāng)里一致通過。
體檢在縣城。當晚,他們住在縣城的招待所里。半夜,來招兵的首長查房,恰好聽見這對兄弟不知是誰說了一句夢話。睡得迷迷糊糊的兄弟倆立刻被叫醒詢問,大根看了弟弟一眼,憨憨地說:“是俺!”
大根因此沒穿上軍裝。當兵的決不能說夢話,那可是要泄密的。
30歲,大根在烈日下赤膊耕種。6歲的女兒在田頭照看兩個年幼的弟弟,3個孩子渾身是土。遠處的窯洞房破敗不堪。
同年,二根早已入黨提干,并被推薦上了一所軍事院校,成為一名當時最耀眼的工農(nóng)兵學員。前一年,他娶了一位師長的女兒。
40歲,大根在一個磚窯干背磚工,為多掙幾毛錢,他受著年輕人都受不下的苦。滾燙的、沉重的磚頭壓彎了他的脊柱,貧困使他清瘦的臉上布滿刀刻般的皺紋。他的5個孩子有兩個在小學上學,一個念初中。這是全村的最高記錄。
同年,二根在某研究所擔任一項重點科研項目負責人,成績突出,受到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接見。家庭美滿,生活優(yōu)裕。
50歲,大根遭遇多事之秋。大根女兒被丈夫遺棄;大兒子因倒賣偽鈔入獄;小女兒跟人私奔不知去向,離開那窮山溝一直是她的夢想;小兒子念不起高中,后來在叔叔的資助下才回到校園……
同年,二根出任該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當選學部委員。兒子在念大學。家庭事業(yè),一切順利。
60歲,大根一病不起。二兒子在城里建筑工地當民工,白干一年,工資沒拿到,還摔成了殘疾人。小兒子在城里成了家,在妻子的親友面前,居然不敢認鄉(xiāng)下的父母。
二根回鄉(xiāng)探親,兄弟倆老淚縱橫。命運如此不同,只因為一句夢話!那句話究竟是誰說的呢?
“誰說的?”二根終于問出了這個在他心中翻騰了40年的問題。
大根看看弟弟,幸福地笑了。
讀了上面蘇霽虹寫的《命運的夢話》,真讓人噓唏不已,一個“夢話”使兄弟倆的命運天壤之別。尤其讓人感動的是,憨厚的哥哥為了弟弟能順利穿上軍裝而冒稱夢話是自己說的,40年后當?shù)艿苤罆r,哥哥幸福地笑了,哥哥對弟弟的愛躍然紙上!這篇不滿800字的文章,卻寫得如此感染人,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這得益于“歲記”法的運用。
“歲記”寫作法,有用第一人稱“我”來寫的,如唐珍的《大哥和大哥還有大人們》:
我有兩個大哥,飛是叔叔家的,肖是舅舅家的,他們都大我兩歲。從小,我就和他們一起成長著。
我5歲。
5歲時我和肖一起玩。肖用吸鐵石從沙堆中變出許多黑黑的小沙粒,還拿吸鐵石指揮這些小沙粒在白紙上跳舞,令我驚嘆不已。
5歲時我和飛一起玩。飛教我裝肚子痛,騙過大人不用去幼兒園。然后飛和我一起玩游戲機。飛能從第一關(guān)打到第十關(guān),讓我佩服不已。
我5歲那年,大人說,肖聰明,飛也聰明。
我10歲。
10歲時我和肖一起做作業(yè)。肖教我用簡單方法做算術(shù),又準又快,老師表揚我了,我真高興。
10歲時我和飛一起做作業(yè)。飛拿奶油糖求我?guī)退郑麉s在一邊修一只遙控器。我吃著奶油糖,可有些不情愿。
我10歲那年,大人們說,肖聽話,飛頑皮。
我15歲。
15歲時我和肖去聽香港巨星演唱會。聽了一半,肖要走,他說他作業(yè)還沒完成,不能在這種地方浪費時間。我聽了很壓抑。肖那時正在省重點讀高中。
15歲時我和飛去聽香港巨星演唱會。聽完了,飛又帶我去市里第一家網(wǎng)吧上網(wǎng)沖浪。我覺得又新奇又輕松。飛那時已經(jīng)退學了。
我15歲那年,大人們說,肖有前途,飛沒作為。
我18歲。
18歲時我送肖去車站。肖考上了北方一所著名的大學。肖走時說,妹,努力吧,你也會考上的。我搖搖頭,又點點頭。
18歲時我去車站送飛。飛玩電腦玩網(wǎng)絡已玩得出神入化。南方一家大公司花高薪請他過去。飛走時說,妹,別怕,大學不是命運。我搖搖頭,又點點頭。
我18歲那年,大人們說,肖有出息,飛也有出息了。
18歲的我送走從小一起長大的兩個大哥,我想,大哥們成長是靠自己的摸索,大人們議論是靠自己的經(jīng)驗,我寧愿學摸索成長的大哥也不做有經(jīng)驗的大人。
這篇采用第一人稱“我”來寫的“歲記”寫法的作品,真實感人、耐人品讀,令人備感真切,仿佛一位女孩在向你講述她從5歲到18歲時,與兩個大哥一起成長的故事(也就是“肖”與“飛”從7歲到20歲),從充滿童真童趣的孩童時的游戲到思考人生的成長過程,一件件,一樁樁,生動有趣,鮮活感人,娓娓道來,讓你置身其間,聽其話音,睹其笑貌。通篇只有純客觀的描述,而沒半句的評述議論,讓你品味到生活的原汁原味,看到未加雕琢的人生本色,感到這個耐人咀嚼的故事中的人和事就在我們身邊,格外真實可信,引人思考、啟人心智。全文也只有600余字。由此可見,“年歲記”寫法最大的特點是“簡潔”,而且別具一番韻味!
什么是“歲記”寫作方法呢?下面就這種技法用示例作簡析,以供借鑒。
我們常見的“日記”,以每“日”為單位記敘有關(guān)的人和事;“周記”則以每“周”為單位記敘有關(guān)的人和事……那么,“歲記”呢?它的最突出特點是以“歲”為主線(多放在最前面),然后,簡明地記敘在這個“歲”中的主要事件,而將許許多多的內(nèi)容作為藝術(shù)“空白”留給讀者去想象,去構(gòu)思,去再創(chuàng)造。這種寫法運用得當,能使作品簡潔而不乏韻味,短小而又別具一格,給人另一種語言美的藝術(shù)享受!
“歲記” 寫作法,有用第三人稱“他”來寫的,如佚名的《返璞歸真》:
出世:王二狗。
7歲:王二狗同學。
25歲:王二狗同志。
30歲:王科長。
40歲:王局長。
50歲:王書記。
55歲:王顧問。
65歲:老王。
75歲:王老。
去世:王二狗同志。
去世三年:王二狗。
全文80來字,僅寫從“出世”到“去世”在不同的“歲月”里,人們對“王二狗”的稱呼,生動地描寫了王二狗的榮辱一生,折射了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意蘊豐富,底蘊深刻,引人思考,給人啟迪!
又如,王耀東的《一煙民的經(jīng)歷》:
15歲:上學,經(jīng)常偷著吸煙。
20歲:成為地道的煙民,但無穩(wěn)定收入,故一支煙常分兩截抽。
25歲:成家了,在家不敢抽,到單位肆無忌憚地“吞云吐霧”。
30歲:逢年過節(jié)整條整條買高檔煙,自己卻仍抽劣質(zhì)煙。
35歲:學會“蹭”煙抽,出門只帶火,不帶煙。
40歲:不時有人送高檔煙,從此結(jié)束買煙的歷史。
45歲:出門既不帶煙,也不帶火,嘴里卻經(jīng)常叼著高檔煙。
50歲:患肺癌,去見耶穌了。
全文也只有100來字,卻將一個“煙民”從“15歲”“偷著吸煙”到“50歲,患肺癌”死去的悲劇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讓人讀后想到很多東西,給人以警示!
再如黃政方寫的《愿望》:
10歲時,偉站在家鄉(xiāng)的田壩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但肚子“咕咕”直叫。他想,要是能飽飽地吃一頓白米飯,看幾本心愛的小人書,那該多好??!
20歲,偉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頓頓有雞鴨魚肉,書柜里擺滿了各種書刊。他想,要是能把傾慕已久的鵑娶回家,那該多好?。?/p>
30歲,偉成了單位的領(lǐng)導,娶了鵑做妻子。他想,要是再有個紅顏知己,那該多好啊!
40歲,偉成了主管部門的領(lǐng)導,也金屋藏嬌了。他想,要是銀行是我家開的,那該多好??!
50歲,偉進了監(jiān)獄,四面高墻電網(wǎng)。他想,要是能只站在家鄉(xiāng)的田壩上,呼吸著清新自由的空氣,那該多好??!
上面全文只有兩百來字,分為五個段落,分別截取了主人公“偉”在10歲、20歲、30歲、40歲、50歲時的五個栩栩如生生活片斷的生動“畫面”來寫。特別有意思的是第一個“鏡頭”“偉站在家鄉(xiāng)的田壩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與最后一個“鏡頭”“偉進了監(jiān)獄,四面高墻電網(wǎng)。他想,要是能只站在家鄉(xiāng)的田壩上,呼吸著清新自由的空氣,那該多好啊!”前后相互照應,相互銜接,使整個故事的內(nèi)容仿佛是一個首尾連接的“怪圈”,將“偉”的一生軌跡形象如畫地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通過五個“鏡頭”的巧妙組接,把“偉”喪失人格、違法亂紀、貪得無厭的非分的人生“追求”描繪得淋漓盡致!這則小文給人們深刻的啟示:要做個遵紀守法的人,做個品德高尚的人,做個有益于人民的人;而做人至少也要有最基本的人格,無論如何不能越過道德、法律、品質(zhì)……的底線。只有這樣才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才無愧于人生,才是一個真正的大寫的“人”! 這篇文章的寫法別致,采用了“歲記”寫法描繪人生,全文短小精悍而韻味雋永。作者用意十分,下語三分,用簡筆勾勒了“偉”非分的欲望,貪婪的野心,結(jié)果欲壑難填,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深淵的一生;以極少的文字表達極為豐富的內(nèi)容,將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給讀者留下無窮的聯(lián)想與想象的余地,引發(fā)人們的思索。
寫好“歲記”的關(guān)鍵有二:其一是在構(gòu)思時,緊扣你筆下所寫的“人物”,將最能透視他的性格、人格、品德、精神、思想等的“典型”事例,比如,抓住他的言行舉止、處世待人等等方面在不同“歲”時的最有代表性的“細節(jié)”來寫。寫作上可用于只寫一個人的“歲記”,比如,《求人不如求己》一文選取“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保羅從12歲到92歲漫長的一生中最能反映他“求人”的“歲月”中的種種不幸遭遇與“求己”時的事業(yè)成功,所選的“斑”極具“典型”,足以讓人透過這些“斑”看到了整個“豹”。也可用于寫兩人的或多人的“歲記”,比如,《大哥和大哥還有大人們》那樣,通過在不同“歲月”里,“我”和“肖”與“飛”相處時,他們倆的不同表現(xiàn),以及“大人們”對“肖”與“飛”的“評價”,讓讀者從中“窺”到這兩位“哥哥”各具風采、各顯才華,各有各的長處,從而給人們啟迪!其二是寫法要“靈活”,根據(jù)你所寫的人物具體情況采用恰到好處的手法來寫,比如,運用“對比”手法,像《大哥和大哥還有大人們》,像《命運的夢話》那樣通過兩人不同性格、品格、愛好等的比較來凸顯人物,又可通過一個人物的前后“比較”來寫,像《返璞歸真》《愿望》那樣采用同一人物先后變化來揭示主題。但不論用何種方法,你都必須在寫作上有所“創(chuàng)新”,拾人牙慧、步人后塵,只能落得東施效顰的笑柄。簡而言之,“歲記”寫法的特點是由斑窺豹,以少勝多,文短而意豐,畫面生動而內(nèi)涵深刻,用筆簡潔而給人留下無窮的想象空間。這是“歲記”寫法的藝術(shù)魅力,也正是作者苦心經(jīng)營的匠心所在!
愛好寫作的同學們,你在寫作練筆時不妨也嘗試著運用“歲記”寫法寫幾篇習作,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