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尚志?嚴潔
今年清明小長假間,浙江寧海前童古鎮(zhèn)的大街小巷里游人如織,來自上海、杭州、溫州等地的游客在粉墻黛瓦間觀賞,在卵石曲徑中穿行,前童人文景區(qū)內的日客流量達上萬人次。眾多游客在這里深切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農耕文化的一脈相傳,生生不息。
前童鎮(zhèn)位于寧海城關鎮(zhèn)南,四面環(huán)山,白溪、梁皇溪雙溪匯流,已有近800年的歷史。這里至今仍保留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的“道地”(天井)150多個、房屋2000多間、石花窗400多扇、小橋275座、古井24口、明代古祠堂4處,保護面積達1平方公里,為浙東歷史文化名鎮(zhèn)、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qū)。
一間宗祠,一段歷史,一份感動
前童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宗祠為中心展開村落布局?!熬訝I建宮室,宗廟為先,誠以祖宗發(fā)源地,支派皆流于茲”。這是前童人遵循儒家道德文化至敬至孝的一種體現(xiàn)。
童氏宗祠位于前童鎮(zhèn)石鏡山路,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75),由童賢母率子伯禮、伯謙等四兄弟所建。大儒方孝孺參與設計,并制定了祭祀制度和童氏族規(guī)。宗祠占地1.2畝,總平面布局由南向北依次為臺門、戲臺、天井、東西廂及正廳。這是一座典型的封閉式宗法建筑。1375年至1995年,前童共修譜7次,每次關譜都集結于此。
宗祠是宗族議事、執(zhí)法的場所,是公正的象征。族中遇到大小事件必須到宗祠來商量,若不到宗祠定奪,就會遭到族人的反對。為維護祠堂的神圣和莊嚴,童氏宗祠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宗祠共7個門,平時前大門鎖閉,僅開后邊兩個小門;每逢節(jié)日演戲,則開左右和前門左右共6個門;只有大祭時才七門齊開。
前大門豎有花崗石旗桿夾石2對。旗桿夾石每面都鐫刻有松鶴鹿圖文,意為“鶴鹿同春”。宗祠大門上堆塑著太陽與月亮。
正廳通面寬13.5米,通進深8.4米,共三間二弄。架為穿斗抬梁混合結構,明間為抬梁式,其余為穿斗式。梁架為月梁,次間梁下都有隨梁枋。廳內由方孝孺設計密布32根柱子,似一副中國象棋棋盤,寓意童氏族人要有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廳內立有一塊道光三年(1823)的“祖訓碑”。后出土一塊“圣旨碑”,碑額上有高浮雕雙龍。
正廳掛有數(shù)塊新老木匾。據(jù)傳,其中有一匾是為紀念方孝孺而制作,意思是告訴族人不能忘記大儒之恩,因為他的幫助和資助,我們才獲得成功。另有“詩禮名宗”一匾,原立于康熙二十四年,“世德作求”一匾,立于乾隆四年,博學鴻詞翰林院大學士齊召南題,這兩塊匾均于1999年重立。宗祠內還保留有眾多的宗譜、皇帝圣旨、匾額、對聯(lián)、祖像、古籍等,以及門窗匾額上的一首首詩、一篇篇家訓和祈盼吉祥的話語,無不反映了前童人對祖先的無限緬懷與感恩,體現(xiàn)了前童人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fā)展的不折不撓的精神。
一道院墻,一段文字,一份期許
前童留存這眾多老宅,如職思其居、明徑堂、澤思居等。位于惠民路2號的群峰簪笏是其中著名的一座。群峰簪笏建于清乾隆末年,是仿徽州式四合院。主樓與廂房全是兩層,臥室設在二樓,可以避免氣候潮濕;外觀是白墻灰瓦,精美的木雕和磚雕都在內院展示。
群峰簪笏宅又叫“五福臨門宅”,因前門兩旁墀頭墻上嵌著兩個青花五蝠捧壽瓷盤得名。臺門安拱軒,挑檐枋上雕松枝,門簪上雕有“葵心向日”幾個字,并有木雕鳳凰和獅子。臺門前是一條鵝卵石路,兩旁是高大巍峨的馬頭墻,俗稱“五岳朝天”。墻頭山尖上用泥灰堆塑有“群峰簪笏”、“清流映帶”的大字。墻尖翼角上堆塑有沖天而起的躍魚、飛龍和朝笏,意為鯉魚跳龍門,象征科舉高中。墻上有小窗2個,各嵌以扇面形仿木隔扇石窗,一個鐫刻“望溪樓”,一個鐫刻“滴翠軒”。天井用卵石鋪筑,中間黑色卵石拼砌兩條鯉魚栩栩如生,意喻年年有余。與徽式四合院區(qū)別在天井,這里的天井十分開闊,采光效果極佳。前童人還將天井稱為“道地”,意喻“講道理的地方”。
前童人歷來注重教育,早在明洪武年間,童氏第七代童伯禮就率先辦起了家族學校“石鏡精舍”,并邀請一代大儒方孝孺前來執(zhí)教。據(jù)童氏族人說,清朝時,童氏族人一旦考中功名,就會受到族里的獎勵,獎勵田三畝,而這三畝田是從族田中劃撥的。
正廳隔扇上滌環(huán)板上有精美雕飾,東次間左扇刻的是一個掃除庭院的婦人,配以朱伯廬治家格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右扇是一個書生夜讀,配格言曰:“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西次間左扇刻的是一個官員正在嘉獎一個拉著黃牛的農夫,配格言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右扇是一婦女摘桑養(yǎng)蠶,配格言曰:“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其日常教誨生動嚴格至此。窗枕還有三種不同形式—荷花形、百合形、瓜楞形,均非常精美。其他還雕有植物如牡丹、葡萄、石榴、蓮蓬、荷藕、玉蘭花等;動物有螳螂戲蟬、春蠶、蝴蝶、蚱蜢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一個村落,一段故事,一份禮讓
走進古鎮(zhèn),就好像一下子天地乾坤大轉,剛才外面還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突然就悄無聲息了,變成了阡陌縱橫的小巷。潺潺流水從每家每戶門前流過,人們在溪水邊洗衣、洗菜,老人們坐在石凳上聊著悠遠的過去,等等,生活在這里顯得那么的自在、閑適。
細細走訪每一條街道,體驗先祖設計的智慧,是非常有意義的一種探尋。前童建村踐行“天人合一”的儒家哲學思想,村莊每一幢建筑都在通盤考慮之中,建筑物與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以此實現(xiàn)整個村莊在形式和功能上的有機結合。房屋、街道,包括溝渠、水井,均以陰陽八卦八八六十四的原理來布局。一條條街巷和緊貼街巷的水渠相連,卵石路與清水渠蜿蜒成網。這在其他村落的水系布局中是很少有的。鎮(zhèn)內建筑密集,街道狹小,但是正好可供行人通過。屋基大多因地制宜選用大卵石壘成,街徑為小卵石鋪就,這是前童人為節(jié)約成本極具智慧的一種設計。
街巷里流傳著諸多美麗的故事?!扒Ю锛視粸閴Γ屗哂趾畏?;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是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給家人的一封回信。當年其家建房,因宅基地和鄰居發(fā)生了爭執(zhí),家人飛書京城,希望張英出面打個招呼“擺平”鄰家。張英隨即寫下這首詩,家人看后甚感羞愧,便照張英的意思退讓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他們如此豁達謙讓,深受感動,亦退讓三尺,最后形成了“六尺巷”。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中華民族謙遜禮讓傳統(tǒng)美德的見證。
這些住宅為一代代的前童人遮蔽風雨,給前童人帶來了多少家的溫馨。一個個木構架的建筑看似平淡無奇,卻流淌著前童人靈魂里不滅的文化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