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欣茹
生病時媽媽做的一碗美味。于我而言,則是我扁桃腺發(fā)炎的時候,媽媽給做了4個雞蛋的蛋羹,放了香油,可我還是吃不下,讓給妹妹吃。妹妹饞得流著口水,糾結(jié)猶豫,百般確認我真的不想吃,于是才吃下。這種姐妹之情,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真的是享受不到。
寒風中剛出爐的生煎包。春寒料峭排隊廿多分鐘,才享受到一兩四個的小楊生煎,焦脆的底,滿口的肉汁,蘸著微甜的醋,至今仍覺得享受。
異鄉(xiāng)一頓出入意料的早餐。出得旅店來,就在拐角處,店主忙得團團轉(zhuǎn),根本顧不上招待你,可是那粥,真清甜,那油條,真香脆。出得門來,滿街都是陌生人,但是一頓滿意的早餐,讓你一天都有個不錯的心情。
人生第一塊煎得焦香又多汁的牛排,五分熟。
非廣東人第一次去廣州,喝的第一碗老火湯。湯的顏色真不好看,可是喝下去,喉嚨都笑了,直叫享受。
喜歡的人給做的第一道菜,也許很難吃,但,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第一份工作在北京的南禮士路,公司很大開有食堂,食堂做的小白菜丸子湯非常好喝。我?guī)褌兌紒沓?,每人一大碗,人人都說好喝。
喝過小白菜丸子湯的女友.叫楊,北京女孩,她帶我去吃她家門口的蘭州拉面,就在她母校三十五中旁邊。好吧,我不告訴你,好吃得我每次都吃兩碗二兩的,湯都喝光。再后來,十多年后,認識了另外一個北京女孩,告訴我說,那家店,她也經(jīng)常去吃呢。
去廣西出差,在南寧竟然吃到了臺灣人做的蚵仔煎。臺灣大叔問我哪里來的,我說上海,然后改用生硬的上海話跟我聊家常,說自己在上海也開過店,我不忍心拆穿他我不是上海人。還多放了幾粒蚵仔給我,不太好吃,可是難忘。
嗯,寫了不少第一次,可是我做的餃子,每次我都覺得超級好吃?,F(xiàn)在很忙,即便周末,很多時候真的不做餃子給白己了,因為自己做還是很麻煩的,肉都得親自剁,不喜歡用絞肉。于是特別盼望白己的熱情和閑情逸致回歸,再給自己做一次超級麻煩的餃子吃。前面的很多第一次都享受不到了,但我的摯愛——大白菜豬肉餃,我還可以經(jīng)常眷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