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桂紅 陳亞然 翟修云 石佑華 趙丹 張居翠 劉愛云 徐愛群
摘要:為了檢驗江蘇省南通市金橋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商品有機肥在棉花上的效果。2012年和2013年連續(xù)兩年通過應用配方化肥與商品有機肥不同用量配施作棉花的基肥試驗,比較不同用量商品有機肥的棉花產(chǎn)量和效益。結果顯示,在施配方氮磷鉀化肥折N、P2O5、K2O用量分別為281.25、72.00、126.00 kg/hm2下,再增施商品有機肥9000~10000 kg/hm2獲得的棉花產(chǎn)量和效益最佳,增施商品有機肥有利于增加現(xiàn)蕾和結鈴。
關鍵詞:棉花;商品有機肥;配方化肥;產(chǎn)量;效益
中圖分類號:S562.06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2095-3143(2014)03-0020-05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4.03.004
引言
商品有機肥是指以畜禽糞便動植物殘體及富含有機質(zhì)的副產(chǎn)品資源為主要原料,經(jīng)生物發(fā)酵、滅菌、除臭,并依據(jù)作物生理需求添加適量多種元素腐熟后制成的有機肥料。商品有機肥料的有機質(zhì)含量大于45%,氮磷鉀總含量大于5%,另含各種植物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富含植物生長需要的有益微生物,且無毒害,無污染,是無公害、綠色、有機農(nóng)產(chǎn)品生產(chǎn)理想的肥料,適用于各種作物的苗床和大田施用。目前,商品有機肥在棉花上使用還不普及,一般認為以其作基肥與化肥配合較好,但是它的既增產(chǎn)又經(jīng)濟的最適宜用量為多少還沒有較多依據(jù)可循;因此,作者根據(jù)江蘇省農(nóng)委“以加快規(guī)模養(yǎng)殖有機廢棄物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促進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治理,提高耕地質(zhì)量為目標”的指導思想,于2012~2013年在江蘇省如東縣洋口鎮(zhèn)開展“棉花增施不同量商品有機肥對其產(chǎn)量和效益的影響”試驗和示范,尋求在棉花基肥中增施商品有機肥的最適宜用量。現(xiàn)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2012年試驗地點為如東縣洋口鎮(zhèn)滸路村22組劉承富家責任田(GPS定位是東經(jīng)121.012? 北緯32.2947?),該地土壤類型為沙質(zhì)濱海鹽土,中等偏低肥力水平。
2013年試驗地點為如東縣洋口鎮(zhèn)劉環(huán)村六組劉叢軍家責任田(GPS定位是東經(jīng)121.014? 北緯32.51865?)。該地土壤類型為沙質(zhì)濱海鹽土,中等偏低肥力水平。
1.2試驗材料
商品有機肥(有機質(zhì)含量大于45%,氮磷鉀總含量大于5%)為南通市金橋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45%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均為15%)和40%復合肥(氮磷鉀含量分別為16%、16%和8%),均為江蘇阿波羅公司生產(chǎn);碳銨(含N為17%)、尿素(含N為46%)、氯化鉀(含K2O為60%)、硫酸鋅和硼砂均為市場購買。棉花品種2012年為鹽雜棉3號,2013年為冀雜7號。種植密度2012年為16200株/hm2,2013年為25500株/hm2。
1.3 試驗設計
2012年設在基肥中增施商品有機肥0、2250、4500、6750㎏/hm2四個處理,分別以F0、F1、F2和F3表示。以不施商品有機肥(F0)為對照,大區(qū)試驗,小區(qū)面積66.7 m2,不設重復。
2013年設在基肥中增施商品有機肥0、2250、4500、9000、18000㎏/hm2五個處理,分別以F0、F1、F2、F4和F5表示。以不施商品有機肥(F0)為對照,大區(qū)試驗,小區(qū)面積66.7 m2,不設重復。
1.4 施肥方法和主要田間管理
2012年6月3日大麥收獲后移栽棉花并同時施基肥,基肥分小區(qū)施商品有機肥外,還均施同等量的化肥,即45%復合肥450㎏/hm2、硫酸鋅30㎏/hm2、硼砂6㎏/hm2。第一次花鈴肥施碳銨375㎏/hm2、氯化鉀150㎏/hm2;第二次花鈴肥施碳銨450㎏/hm2;蓋頂肥施尿素150㎏/hm2。全生育期兩次化控,第一次于7月2日用助壯素120 ml/hm2兌水噴霧;第二次于8月10日用助壯素225 ml/hm2兌水噴霧噴霧。于6月5日、6月10日兩次抗旱。
2013年5月27日大麥收獲后移栽棉花并同時施基肥。基肥除商品有機肥分小區(qū)施外,全田還施40%復合肥450 kg/hm2;于7月5日第一次追施碳銨375 kg/hm2、氯化鉀150 kg/hm2;于7月16日施碳銨450 kg/hm2、8月18日施尿素150 kg/hm2。全生育期進行3次化控,分別用助壯素120、180、225 ml/hm2,但F0第一次沒有化控。
1.5 材料價格
皮棉價格2012年為22元/kg,2013年為24元/kg;商品有機肥兩年價格均為0.52元/kg。其他化肥因用量一致和不參與增加成本核算,因而沒有統(tǒng)計價格。
2 結果分析
2.1 對產(chǎn)量性狀的影響
根據(jù)2012年棉花苗情記載,在現(xiàn)蕾期的單株現(xiàn)蕾數(shù)F2、F3均比F0、F1多25%左右,在初花期的單株現(xiàn)蕾數(shù)F2、F3均比F0、F1多7%左右;在盛花期的單株現(xiàn)蕾數(shù)以F3最多;吐絮期單株大鈴數(shù)F1比 F0少1.7%、F2比F0多1.2%、F3比F0多2.1%。兩年各處理的鈴重與衣分均差異不顯著。(見表1)。
2.2 對籽、皮棉產(chǎn)量及效益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2012年雖然F2和F3的皮棉產(chǎn)量比F0分別增產(chǎn)為2.79%和3.72%,但效益分別減少1550.2和2460.6元/hm2,增加商品有機肥的成本遠遠高于增加的收益。
由圖1的2012年棉花商品有機肥用量與皮棉產(chǎn)量的關系可得出的二元函數(shù)方程式為y = 6×10-7x2 + 0.0042x + 1280,R2 = 0.9055,它們之間相關性極顯著,隨著用量增加產(chǎn)量也相應增加,但沒有找到最佳施用量。因2012年6月底到7月中旬連續(xù)陰雨導致棉花前期生長量不足,加之棉花密度偏低,棉花產(chǎn)量比常年低30%左右。
由表1的 2013年商品有機肥用量與棉花總鈴數(shù)的關系可得出的二元函數(shù)方程為y = -2×10-7x2 + 0.0031x + 88.824,R2 = 0.3448,當商品有機肥用量達7750 kg/hm2時總鈴數(shù)達最高,它們之間有相關性。
由表2 生成圖1中2013年商品有機肥用量與棉花皮棉產(chǎn)量的關系可得出的二元函數(shù)方程為y = -3×10-6x2 + 0.0585x + 1775.1,R2 = 0.3515,當商品有機肥用量達9750 kg/hm2時,棉花皮棉產(chǎn)量達最高,它們之間有相關性。
由表2的2013年商品有機肥用量與皮棉增產(chǎn)率的關系可得出的二元函數(shù)方程為 y = -3×10-7 x2 + 0.0069x - 21.684,R2 = 0.6769,當商品有機肥用量達11500 kg/hm2時,棉花皮棉增產(chǎn)率達最高,它們之間有顯著的相關性。
由表2的 2013年商品有機肥用量與增加效益的關系可得出的二元函數(shù)方程為y = -7×10-5 x2 + 1.404x - 2721.6,R2 = 0.3515,當商品有機肥用量達10029 kg/hm2時,增加效益達最高,它們之間有相關性。
2013年試驗處理F2的小區(qū)因下雨沖積而使肥料流失較多,故最后對產(chǎn)量影響較大。
3 結論與討論
2012年試驗因為商品有機肥用量設置的極差與個數(shù)均偏小,與產(chǎn)量之間沒找出一個最佳施用量。2012年試驗化肥的氮磷鉀用量折N、P2O5、K2O分別為276.75、67.50、157.50 kg/hm2,2013年試驗化肥的氮磷鉀用量折N、P2O5、K2O分別為281.25、72.00、126.00 kg/hm2,兩年化肥用量接近并與當常規(guī)用量較適當。試驗結果表明,當化肥用量適當?shù)那闆r下,施商品有機肥量在9750~10000 kg/hm2時,棉花皮棉產(chǎn)量及增加效益均能達到最高。
通過兩年的試驗,并結合近幾年的棉花氮磷鉀田間肥效試驗和棉花氮磷鉀最佳用量及配比試驗結果[1-3],再參考棉花示范方上商品有機肥用量的調(diào)查,作者認為,在蘇北棉區(qū)麥棉兩熟田中等肥力水平條件下,棉花施肥的氮磷鉀化肥推薦用量折N、P2O5、K2O分別為330、90、225 kg/hm2,增施商品有機肥推薦用量為9000~10000 kg/hm2,再結合秸稈還田量4500 kg/hm2左右,這是棉花生產(chǎn)最佳的高產(chǎn)施肥技術模型。
由于商品有機肥用肥成本較大,且本試驗沒有計算國家補貼的價格(如東縣從2010~2013年在商品有機肥補貼項目區(qū)給農(nóng)民使用商品有機肥補貼150元/t),因而造成增加效益不理想。今后隨著國家對商品有機肥補貼力度加大,農(nóng)民使用商品機肥成本會進一步下降,施用商品有機肥的增加效益就會好些。農(nóng)民自產(chǎn)自用畜禽固體糞便的有機肥,由于成本低廉,可以在本試驗的參考用量上加大用量,積極培肥地力,可獲得增產(chǎn)增收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愛云,張居翠,繆桂紅,等. 江蘇沿海地區(qū)棉花氮肥最佳用量研究[J].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13(2):93-94.
[2] 繆桂紅,王鵬飛. 江蘇沿海地區(qū)棉花磷肥適宜施用量探討[J].棉花科學,2012,34(2):10-13.
[3] 劉愛云,石佑華,陳月坤. 高品棉冀雜3268氮磷鉀最佳用量及配比試驗研究[J]. 中國農(nóng)技推廣,2009(6):32-34.
Effect of Increased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 on Cotton Yield and Efficiency
Miu Guihong1, Chen Yaran2, Zhai Xiuyun2, Shi Youhua1,
Zhao Dan1, Zhang Jucui1, Liu Aiyun1, Xu Aiqun1
(1.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of Rudong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Rudong2264002,China;2.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Yangkou Town of Rudong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Rudong 226407,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 produced by Jinqiao biological fertilizerCo.,Ltd in Nanto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The author had consecutive two years test by applying the formula fertiliz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 as base fertilizer, compared the cotton yield and benefit in different dosage of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tton could obtain best yield and benefit,applying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 can increase the flower-bud forming and boll setting.
Keywords:Cotton;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 Formula fertilizer; Yield; Efficiency
……………………………………………………………………………………………………………
《棉花科學》投稿指南
為了期刊出版的規(guī)范和與國際接軌,《棉花科學》嚴格執(zhí)行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和作者編輯常用標準及規(guī)范?,F(xiàn)特對作者投稿提出以下要求。
1. 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論據(jù)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邏輯嚴謹、文字通順。對具有生產(chǎn)指導意義的稿件要注意時效性,一般要在應用季節(jié)的前兩個月投稿,同時所提出的技術措施必須是經(jīng)過大面積使用的成功技術。
2. 所投稿必須具備封面和正文兩部分。封面頁包括題目(中英文)、作者(中英文)、作者簡介{內(nèi)容為: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務職稱,研究方向。}、所屬單位(中英文)、通訊地址、電話和E-mail地址等。如是基金項目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其編號。
正文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和單位、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內(nèi)容。
3. 題目應體現(xiàn)文章主題,且簡潔明了,不用副標題和標點符號,字數(shù)一般不超過20字。摘要部分主要寫明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約300字。引言部分概括介紹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前人研究基礎、本研究的切入點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情況與方法介紹部分要把有關涉及事情說清楚,結果分析部分應內(nèi)容充實、邏輯清晰、表述規(guī)范。討論部分主要是針對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結果相同、相近甚至是相反的結論進行評論,對能夠解釋清楚的原因或機理加以闡述,對不明確的原因要進一步分析、推測。也可對試驗中存在的問題加以闡釋,以給讀者啟示和借鑒。結論部分應高度概括、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地反映本研究的基本結論。
4. 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不同層次的數(shù)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shù)字后不加標點,如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等
5. 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符號以及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名詞和術語。計量單位以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為準(本刊不再用面積單位“畝”,盡量不用中文表示單位);數(shù)字(盡量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和符號也要使用規(guī)范;統(tǒng)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的規(guī)定書寫;“~”的前后單位要規(guī)范,如:“5~7 d”,“10℃~20℃”,“10%~20%”、“20~30 kg/hm2”等。并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表格設計要合理,使用行與列分隔表,且表的列數(shù)不能過多(按5號字排列不超過60個字符)。圖片要清晰,并注明圖號和圖名。
6. 參考文獻是對他人觀點或作品的承認、繼承、借鑒、修正、反駁、和批判等方面的具體體現(xiàn),要與文章有關聯(lián),有基礎,并盡量引用較新的觀點和方法。引文標示應全文統(tǒng)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nèi)容句末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shù)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各級標題不得使用引文標示。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一般本刊要求每篇文章參考文獻不少于10篇,在引言、分析方法和結論討論等部分均要有涉及文章論題的國內(nèi)外背景、研究意義和同行的研究比較等內(nèi)容,以完善著作權益,并將引文出處按順序和著錄規(guī)范列于文章末端。
7. 縮略詞的使用應采納本學科、本專業(yè)的權威性機構或?qū)W術團體公布的或是俗成的縮略詞,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時,應在首次出現(xiàn)時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無論是中文縮略詞,還是外文縮略詞,全文應當統(tǒng)一。
8. 結論之后,應有致謝部分,對國家科學基金、資助者或支持者、提供指導和幫助者、給予轉(zhuǎn)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表示感謝。
9. 在文章對本刊投遞之后,請勿再投遞其他期刊,我們會在一個星期內(nèi)回復稿件是否刊用事宜。退回稿件和兩個月內(nèi)沒有確定刊登的稿件才可以轉(zhuǎn)投他刊。為保證文章版權的獨立性,本刊執(zhí)行文責自負,嚴禁抄襲及一稿多投。
10. 投稿文章電子版本必須是WORD版格式,并作附件發(fā)到編輯部的E-mail:mhkx1979@163.com或jxmh@cnihajournal.net.cn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