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領、對開襟、連肩袖,提花萬字紋宋錦面料、飾海水江崖紋、漳緞……11月10日的APEC晚宴上,與會領導人及配偶身著中國特色服裝拍攝了全家福。宋錦“新中裝”驚艷亮相,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宋錦發(fā)源于蘇州,與南京云錦、四川蜀錦、廣西壯族壯錦一同被譽為四大名錦。宋錦是在隋唐的織錦基礎上逐漸發(fā)展的。宋高宗為滿足當時宮廷服飾和書畫裝裱,大力推廣宋錦,并專門在蘇州設立了宋錦織造署。明清以后織出的宋錦稱為“仿古宋錦”或“宋式錦”,統(tǒng)稱“宋錦”。明清時宋錦織物逐漸鼎盛,特別是康熙、乾隆年間出現(xiàn)歷史上的全盛時期。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極樂世界織成錦圖軸”就是乾隆時期蘇州生產(chǎn)的重錦。此后,受咸豐時太平天國戰(zhàn)爭影響,機織業(yè)蒙受重大打擊,至同治、光緒年間重新復業(yè)。
蘇州宋錦最初是專供裝裱書畫之用的??楀\到了宋代,主要是宋高宗南渡以后,為了滿足當時宮廷服飾和書畫裝幀的需要,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并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以至于后世談到錦,必稱宋。宋錦,可分為重錦、細錦、匣錦、小錦四類。重錦有四五十種花樣,均為明清流傳下來的底本,如龜背龍紋、金線如意、雙桃如意、福壽全寶、梅蘭竹菊、定勝四方等。重錦又稱“大錦”,花作退暈,金勾輪廓,是宋錦中最名貴的品種;細錦在四方連續(xù)、六方連續(xù)、八方連續(xù)骨式內添加小花,分別稱四達錦、六達錦、八達錦,用作衣物;匣錦最薄,又稱“小錦”,顏色素凈,用作書畫、錦匣裝裱。
宋錦的實用性非常強,它質地柔軟堅固、圖案精美絕倫、耐磨且可以反復洗滌適用面非常廣泛。宋錦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以經(jīng)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為主要特征。元、明、清三朝以后所形成的以經(jīng)面斜紋作地,緯面斜紋顯花的錦又稱宋式錦、仿宋錦,但統(tǒng)稱宋錦。
宋錦圖案一般以幾何紋為骨架,內填以花卉、瑞草,或八寶、八仙、八吉祥。八寶指古錢、書、畫、琴、棋等,八仙是扇子、寶劍、葫蘆、柏枝、笛子、綠枝、荷花等,八吉祥則指寶壺、花傘、法輪、百潔、蓮花、雙魚、海螺等。在色彩應用方面,多用調和色,一般很少用對比色。宋錦織造工藝獨特,經(jīng)絲有兩重,分為面經(jīng)和底經(jīng),故又稱重錦。
2006年,宋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9年更入選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解放初期,蘇州一度有宋錦廠,后來更名為織錦廠,1990年代后期,許多工藝美術類的老廠都在“改制”后被撤,包括宋錦、蘇繡等傳統(tǒng)項目都從計劃經(jīng)濟的國營改為個體經(jīng)營了,目前的蘇州宋錦主要用于書畫裝裱和錦盒制作,還有日常用品如枕套、被面等等,但由于用途的有限,從事宋錦的個體企業(yè)并不多,規(guī)模也較小。
近十年,國家開始挖掘非遺傳承,宋錦得到了重視,傳統(tǒng)宋錦的挖掘、傳承和研究都得到深入。這次為APEC提供面料的鼎盛也是挖掘、傳承宋錦的大背景下積極行動的一個代表,他們在創(chuàng)新開發(f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宋錦只有進入市場,未來才可以發(fā)展。
蘇州宋錦色澤華麗,圖案精致,質地堅柔,被賦予中國“錦繡之冠”。其華而不炫、貴而不顯的特質符合北京APEC會議組委會要求。APEC特色中式服裝,被命名為“新中裝”,它充分體現(xiàn)中國的傳統(tǒng)和文明,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國的“新中裝”。設計師趙卉洲說,這次設計的指導思想就是要求設計理念要兼容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民族與世界;要簡潔大方、包容度強,款式要古為今用交融,面料要保暖舒適、因時制宜,紋樣要符號化,力求簡明色彩,要融合個性與整體和諧,工藝要精湛,著裝效果要彰顯領導人形象和氣質。
她介紹說,此次APEC男領導人服裝采取了立領、對開襟、連肩袖,提花萬字紋宋錦面料、飾海水江崖紋的設計,工藝上中西合璧的剪裁方式,使用盤扣、鑲滾等,色彩上,選用了故宮紅、靛藍等厚重大方的傳統(tǒng)色調。女領導人服裝為立領、對襟、連肩袖,雙宮緞面料、飾海水江崖紋外套。女配偶為開襟、連肩袖外套,內搭立領旗袍裙。領導人服裝采用“海水江崖紋”的設計,賦予了APEC21個經(jīng)濟體山水相依,守望相護的寓意。
“新中裝”采用的面料宋錦,在制作方法上革新。利用電腦提花機織大大提高了宋錦的生產(chǎn)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少量的羊毛纖維、富于色彩變化的紗線,使其更為挺闊、保暖、鮮亮。紋樣上,如海水江崖等傳統(tǒng)紋樣的創(chuàng)新設計。
雖然借APEC火了一把,但宋錦在收藏品和藝術衍生品中的市場需求和供應量都比較小。單單對比現(xiàn)時的名氣和收藏行情,與宋錦“本是同根生”的蘇繡的市場價值則遠超宋錦。不過,隨著這次亮相,宋錦開始進入大眾視野,進而傳導到消費市場,宋錦將會迎來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