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旅游:是經濟增長工具還是生活方式

2014-04-29 00:44:03寧澤群
關鍵詞:旅游發(fā)展

[摘要]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在某一階段的特征。這種特征意味著人類社會發(fā)展演化到一個相對更加文明的階段。它對于人類生命價值的意義在于生存質量的提高和人的自我發(fā)展與進化。作為生活方式來說,旅游活動實際上是異地的吃、穿、住、行以及其他各種與生活相關的消費活動。旅游消費幾乎會涉及到國民經濟最終消費的各個產業(yè)的產品。所以,發(fā)展旅游業(yè)就是發(fā)展國民經濟。

[關鍵詞]旅游;消費;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F95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24917(2014)01009212

一、問題的提出

從鄧小平1978年10月9日首先提出要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以后[1]1-2,我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開始真正起步①。經過了30多年的發(fā)展,至今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1979年我國全年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僅有180萬人次,而國內旅游和出境旅游幾乎沒有什么發(fā)展。而到了2011年,我國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已經達到135億人次,出境旅游的中國公民達到7025萬人次,國內旅游者的人數更是高達2641億人次。②我國現在是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和亞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國。全國有28個省市將旅游業(yè)作為戰(zhàn)略支柱型產業(yè)。正是由于旅游發(fā)展的這種迅猛的趨勢和規(guī)模,2009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意見》,將旅游業(yè)發(fā)展納入了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的體系。

與旅游業(yè)發(fā)展業(yè)績輝煌相對照的則是旅游發(fā)展日益顯現的諸多問題和無序性:旅行社市場的惡性競爭與混亂、旅游對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的不可再生性破壞、旅游的極度擁擠和游客滿意體驗的下降、預警系統(tǒng)的失靈和旅游安全事故頻發(fā)③。我們可以從2012年十一黃金周假期的相關報道中看出一些問題的所在。

案例1:故宮的擁擠。

中新社報道:2012年10月3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午門等待入場的游客眾多。2日故宮接待游客數超過18萬2千人次,再次刷新了歷年接待游客最高值。故宮2日開放了34個售票窗口,比預計的30個再增加4個,達到了售票窗口的極限值。每年的10月2日和3日都是故宮一年來游客最多的時候。[2]

根據有關資料介紹,故宮每日接待游客的最佳容量為5萬人,最大容量則是6萬人。為此,故宮曾經于2011年制定了一個黃金周游客人數的限流政策,即每日游客人數固定在8萬人次。結果當年的十一黃金周就突破了這一限流政策,日接待人次達到13萬人次,而2012年的黃金周更是達到了故宮有史以來的人數最高峰182萬人次。根據有關學者對旅游容量的定義,“旅游容量是指對某一旅游地而言無害于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旅游活動量。”[3]257故宮這種超旅游容量的旅游活動對旅游者和故宮本身而言意味著什么呢?實際上,本文作者于2005年曾就故宮的擁擠與服務質量管理的關系進行過調查研究,其結論證明了由于過度擁擠,即使加大服務力度,服務質量也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4]

案例2:鼓浪嶼島民的出逃。

東南網-海峽導報10月5日訊(記者 崔曉旭 詹文/文)連續(xù)4天,鼓浪嶼上島的旅游人數都以10萬計?!翱熳甙?!晚了,就出不去了!”國慶黃金周,游客來了,鼓浪嶼原住民紛紛“出逃”,只求安靜。島上居民們想出許多招數:“逃回”廈門島內;“宅”在家閉門不出;回老家小鎮(zhèn)躲幾天,順便旅旅游。這是一場逃離,前所未有。

鼓浪嶼島民的出逃又意味著什么?這篇報道中介紹了他們的無奈:島上原住民小朱,去菜市場買海鮮,最終卻只能提著青菜回家。海鮮呢?被游客大軍買光了。游客大軍涌入鼓浪嶼,不僅占領了景點,連菜市場也占領了。小朱的困境使得許多島內的原住民無法忍受這種對日常正常生活的干擾,百般無奈地選擇了出逃方式。例如,剛退休的老鄭,這個假期就帶上老伴回浙江老家的小鎮(zhèn)躲幾天,順便旅旅游。老鄭說,放假了,有時老兩口不想煮飯,想出去吃,可國慶節(jié)期間,島上幾乎所有的餐飲店都是游客,價高量少。沒辦法,只能選擇出行,躲躲風頭?!袄霞沂墙纤l(xiāng),比鼓浪嶼清靜多了,可以過一個安靜的國慶節(jié)?!备鶕鴮W者史蒂芬·佩吉等人對可持續(xù)發(fā)展型旅游所給出的基本原則之一:“尊重當地環(huán)境、文化、居民、基礎設施和地區(qū)特色的完整性?!盵5]256-257那么,旅游活動導致的原住民出逃屬于什么現象呢?這種現象似乎讓我們聯想起在干旱的秋收季節(jié)成群的饑餓蝗蟲飛往田野蠶食莊稼的情景。

案例3:華山游客的被傷事件。

2012年十一黃金周的華山游客被傷事件轟動全國,各種新聞媒介上各自不一的說法使得真相一時難辨。我們這里選擇了當事人和華陰警方的調查來還原一下當時的情景:

當事人小董的描述是這樣的:2日晚上10點多他們下山,本來從下纜車的地方到山下售票處有景區(qū)的擺渡車接他們,但因為人太多,造成道路擁堵,擺渡車并沒有接他們。他們一家走到山下售票點,發(fā)現售票點已被砸。他的小舅子向售票點的人反映情況,要求退擺渡車的車票,不到5分鐘就看見有人毆打小舅子,他的妻子去扯勸也遭到毆打。小董忙上去幫忙,不想成了圍毆的中心,20多人打他。他親眼看見,有四五個著保安服、戴保安帽的人夾雜在行兇者中。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和妻子是怎樣被人用刀子捅傷的。

華陰警方的調查是這樣描述的:專案組通過調查走訪、調取監(jiān)控錄像、對受害人進行詢問等大量艱苦工作,10月4日獲取重要線索,劉渭軍(又名劉文軍,男,28歲,華陰市岳廟辦下曲城村農民)、王琪(男,20歲,華陰市太華辦城南村農民)有重大作案嫌疑。專案組一方面加大追捕力度,另一方面敦促其親屬規(guī)勸其投案自首。迫于新聞媒體、社會輿論和公安機關的威懾,10月5日早劉渭軍、王琪到華陰市公安局投案自首。經審查,二人交代,10月2日晚,劉渭軍和王琪在華山東山門低價收購下山游客門票,然后到售票窗口排隊原價退票時,劉渭軍和游客董立文發(fā)生爭吵,繼而發(fā)生打架,相互追逐中董立文之妻王嬌跑了過來,劉渭軍掏出折疊刀朝王嬌背部捅了兩刀;王琪也掏出折疊刀,二人將董立文捅了九刀。見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過來,二人立即逃離現場。

這一事件的內容描述摘自于網易論壇[6]。揭示這一事件的評論者指出:對比兩個“描述”,大家不難發(fā)現,在第一個描述中,保安與行兇者是一伙的,而在第二個描述中,保安(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卻成了受害者的“保護神”。試想,如果保安與倒票的“黃?!辈皇且换锏?,那么,保安能讓黃牛如此倒票嗎?如果他們是一伙的,那么這些黃牛是否就是“著便衣的保安”呢?如此,只要兩者合一,不就能控制景點的“倒票市場”了嗎?而且,一明一暗,進退有序,生財有道。所以,只要大家把保安與黃牛合起來看,華山保安刀捅游客事件的真相也就大白了。即:黃牛(保安)控制倒票市場,受害人小舅子向售票點的人反映情況,要求退擺渡車的車票,這樣,就等于觸犯了黃牛的倒票規(guī)則,招惹了黃牛(保安),遭到了他們的毒打。于是便發(fā)生保安刀捅游客事件了。

我們姑且不去追究這一事件的真相如何,但就這一事件本身的意義來看,旅游已經成為了一場噩夢。原本出來散心娛樂的休閑行為成為了一場以生命為代價的角斗。而這一事件的起因在于景區(qū)過度擁擠,擺渡車沒有接游客。正如有關報道所指出的:華山,年年長假景區(qū)人滿為患,華山景區(qū)背棄自身管理責任,無度追逐經濟利益,為何無人糾正和問責?景區(qū)客流超容預警,可預警機制遲遲總是難以啟動。[7]

案例4:三亞的美麗海灘變成垃圾場。

根據城市建設網報道:黃金周期間,三亞又成輿論關注焦點。不同的是,這一次不是因為“天價宰客”風波,而是“海灘變身垃圾場”的尷尬。今年中秋夜過后,三亞大東海景區(qū)3公里海灘遍布50噸生活垃圾,該市河東環(huán)衛(wèi)局、大東海管理公司等單位出動600余人、耗費兩個多小時才清理完畢。消息甫發(fā)便招來一片罵聲,直指國民素質。

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fā)現,幾乎每逢黃金周節(jié)假日,三亞或多或少都會遭遇“旅游劫”,其中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也是每年都被提及。參見城市建設網:http://www.zgcsjs.org.cn/news.asp?id=54018。

大家眾所周知的一個詞匯,就是“生態(tài)旅游”,它是指旅游者在一定自然地域中進行的有責任的旅游行為,這種行為應該在不干擾自然地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降低旅游負面影響下進行。但是,我們今天的旅游活動有多少符合這種要求呢?

以上這些案例向我們展示了我國旅游發(fā)展出現的種種不盡人意的問題。這些問題與我國的旅游大發(fā)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不禁讓人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產生疑惑:旅游發(fā)展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到底應該如何來發(fā)展旅游?旅游最終能帶給我們什么?

實際上,這些現象的背后隱含著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旅游究竟是什么?它對我們的生存意義何在?如果對這個基本的理論問題不能給予很好的解答,我們就難以用其來科學地指導現實的發(fā)展,我們就可能誤入歧途。

二、什么是旅游:對其本質特征的一種再思考

旅游究竟是什么?這實際上也是一個一直困擾旅游學者的問題。這種困擾不僅反映在學者之間的交流上,也反映在學科地位至今不能被主流學術界所認可,而更深層的意義則體現在對現實旅游發(fā)展的指導觀念上。因此,認真思考旅游的基本理論問題,對于我們的理論和現實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旅游是什么?首先需要從其定義來理解。然而,旅游的概念被學者和業(yè)界演繹得多種多樣、五花八門。張凌云曾將國際流行的旅游定義和概念進行梳理,在美國旅行資料中心20世紀70年代對旅游及旅游者的43種定義的統(tǒng)計基礎上,總結了30個不同的旅游定義[8]。此外,一些國際社會學者和人類學者還將其定義為或是一種民主化游歷、或是種族關系的一種形式、或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等等[9]1-2。顯然,后面的這些定義是社會學者和人類學者從本學科的視角所作的理解,并不能體現旅游本身內涵的一般性。

在廣為接受的旅游定義中,最具代表性的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常識性定義、技術性定義和學術性定義。常識性的定義是指一般字典中所表達的含義,但這種解釋往往所指的是旅游業(yè)本身,并沒有表達出旅游的真正內涵。例如(英國)麥克米倫高階英語詞典(2002)對旅游(tourism)的解釋:“the business of providing services for people who are traveling for their holiday”;(美國)韋氏美國英語詞典(1997)對旅游(tourism)的解釋:“the occupation(職業(yè))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accommodations,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services to tourism”。所以,在英語詞匯中,tourism等同于旅游業(yè)。技術性的定義主要是指世界旅游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的定義,盡管它是一種官方的定義,但它的目的主要在于便于統(tǒng)計,而不是界定科學的內涵澳大利亞學者Neil Leiper曾根據國際官方旅游宣傳組織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Official Travel Organization,IUOTO——即世界旅游組織WTO的前身)在1963年討論旅游的技術性定義的原始記錄和參加會議的官員的討論中發(fā)現了這一事實。參見文獻[10]。。因而,由學者們提出的學術性定義比較符合學科的科學性要求。然而,即使這樣,學者們的認識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為兩大類別:一類是旅游的較為寬泛的定義,另一類是較為狹窄的定義。

提出較為寬泛的旅游定義的主要代表是瑞士教授漢澤克爾和克拉普夫,他們將旅游定義為:“旅游是產生于非居民的旅行和逗留的種種現象和關系的總和,這種旅行和逗留不導致永久定居或任何盈利活動?!盵11]36這一定義后來被旅游科學專家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Tourism,AIEST——簡稱“艾斯特”)所采納因而被廣泛流傳,因此也被稱為艾斯特定義。不過,這一定義由于過于寬泛,使得人們將各類的旅行者(包括商務旅行者)都納入其中。

提出較為狹窄的旅游定義的主要代表有我國學者謝彥君、張凌云、王玉海、徐菊鳳等。謝彥君的定義是在批判寬泛旅游定義的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較為寬泛的旅游定義存在著旅游概念泛化的傾向,這種傾向導致了實際使用的混亂和指導實踐的偏差,更為嚴重的是不利于人們對旅游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因此,他提出旅游的定義首先要嚴格區(qū)分遷徙、旅行和旅游的概念,由此他給予旅游的定義為:“旅游是個人利用其自由時間并尋求愉悅為目的而在異地獲得的一種短暫的休閑體驗?!盵12]70張凌云則是使用了一個“非慣常環(huán)境”的關鍵詞匯來定義旅游:“旅游就是人們在非慣常環(huán)境下的體驗和在此環(huán)境下的一種短暫的生活方式?!盵13]盡管非慣常環(huán)境與異地并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但這一概念突出了旅游本身的非常規(guī)屬性與日常生活的常規(guī)屬性的區(qū)別。王玉海的定義則是在與謝彥君和張凌云商榷的基礎上給出的,他以黑色旅游為例,指出謝彥君定義中的不足在于尋求愉悅目的沒有能夠包容旅游概念的一般性質;而張凌云的非慣常環(huán)境沒有能夠區(qū)別休閑旅行與非休閑旅行的差別,所以,他的定義是:“旅游是人們利用閑暇時間對非慣常環(huán)境的一種體驗,是一種短暫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tài)”。[14]徐菊鳳在這一基礎上進行了綜合的分析,認為謝彥君定義的主要不足就在于旅游是尋求愉悅目的過于狹窄,而張凌云和王玉海所定義的生活方式則內涵過于廣泛,難以體現出旅游的特質。她還從語言學的邏輯關系中強調定義的單一特性,她認為張凌云和王玉海的定義都存在雙重含義的缺陷。因此,她所給出的定義是:“旅游是人們利用余暇在異地進行的一種休閑體驗活動”。[10]她一再強調,旅游的定義中應該包含三個不可或缺的特征:余暇、異地、休閑體驗。不過,徐菊鳳的定義中的“休閑體驗”是什么呢?她并沒有說明。根據美國著名休閑學者杰弗瑞·戈比對休閑的定義,“休閑是從文化環(huán)境和物質環(huán)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體能夠以自己喜愛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在內心之愛的驅動下行動,并為信仰提供一個基礎。[15]14”顯然,休閑是一種不同于工作狀態(tài)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旅游中的異地休閑體驗涉及到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所發(fā)生的吃、穿、住、行,以及其他各種生活性的活動,它并不是某種單一性質的體驗,而表現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

盡管上面的學術討論都努力在給予旅游定義一種準確的一般性內涵,但是,它們仍然沒有能夠揭示出旅游的真正意義所在。張斌批評現有的旅游研究過于注重現象的描述和分析,而忽視了人們生存狀況對旅游的決定性影響。他認為,只有回到旅游現象生成的根基處——慣常環(huán)境的生存狀態(tài),來看它對旅游現象的決定性作用,才能揭示出旅游的本質。他從馬克思的歷史唯物史觀的角度,指出人類的生存模式是由三類活動構成:生理生存狀態(tài)(自然生理需求)、謀生生存狀態(tài)(勞動謀生需求)、非謀生生存狀態(tài)(精神活動與享受需求)。旅游活動屬于第三類生存狀態(tài),是屬于人類較高級的生活追求。不過,他的論證主要分析了日常生活的生存基礎(物質基礎和時間)對旅游活動的制約,而并沒有對他所說的較高級生活追求的內在意義做進一步的深入探討。于是,他對旅游的理解就是:“旅游就是人們通過籌劃,離開和返回慣常生活環(huán)境,體驗并滿足非謀生需求的生存活動?!盵16]

王欣、鄒統(tǒng)釬在現有旅游定義的基礎上,也對旅游的本質進行了追問。他們提出,人們在非慣常環(huán)境(異地)下的旅游活動的體驗目的是什么?這種體驗對于生存的價值何在?隨后,他們從存在主義哲學的角度給予了解答。他們指出,旅游對于人類生命價值的意義在于調整生命狀態(tài)、體驗生命的意義。他們以存在先于本質的存在主義觀點來解釋人生的價值是在行動中體現的,而旅游通過不斷變換環(huán)境的行動,使得旅游者在這種行動中感知新的生存要素,獲得生命意義的參照和變換人生角色的機會,從而實現了自我的再塑造。這是我所看到的對旅游本質最有說服力的論述。他們還提出了第二個需要討論的命題,即“旅游行為的短暫性如何解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能夠繼續(xù)深入探討旅游本質的問題。然而,他們的回答卻回到了旅游本身的現象之中,如討論旅游者的主動性、暫時性、可替代性等等。[17]

實際上,既然旅游對人的生存價值在于調整生命狀態(tài)、體驗生命意義,那么,僅從旅游本身(即它的短期性)來解釋是不足的。我們必須將旅游放置于一個更大的背景中來討論。

我很認同申葆嘉對旅游基礎研究的觀點,即旅游學基礎研究的邏輯起點是旅游現象的起源[18]31。申葆嘉堅持旅游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產物這一觀點,就是為了證明一個孩子的個性特征必須從生育這個孩子的母親的遺傳中去尋找。因此,申葆嘉很有說服力地論證了旅游是如何從旅行中孕育出來的,旅游無非是在技術進步、經濟發(fā)展和意識演變三個主導人類社會發(fā)展和進化的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從旅行,特別是個別的個人“游樂性旅行”中演化而來的,而成為一種大眾生活方式的。[18]31-50不過,我們還可以對這一命題進行繼續(xù)的追問:旅行又是從人類的什么行為演化而來的呢?

實際上,國內外的旅游學者們早就觸及到了這一核心問題,但都對其采取了回避的態(tài)度。例如,由世界旅游教育的前驅者羅伯特·W·麥金托什(Robert W. Mcintosh)1971年編寫出版的世界第一部旅游學教材《旅游學》中,就涉及了人類的遷徙現象,并將這一現象列入旅行發(fā)展的大事年表中。

這本教材截止到2008年已經出版了第10版,在第10版中教材的作者已經從羅伯特·W·麥金托什改為他的合作者查爾斯·R·格德納(Charles R. Goaldner)和J. R. 布倫特·里奇(J. R. Brent Ritchie)。關于旅行發(fā)展大事年表敘述,參見[文獻]19,第53-57頁。 謝彥君在他的《基礎旅游學》中,也曾提及旅游與人類遷徙、旅行的關系。但他更突出旅游與遷徙、旅行的差異性,他認為遷徙和旅行都不是旅游的起源,研究這些無異于研究“旅行史”、“走路史”,[3]49-50,[12]69-71但他忽視了三者之間存在的內在邏輯性。

然而,從人類進化的歷史大背景來看,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人類遷徙(或者稱為人口流動)——旅行——旅游是一脈相承的。雖然,從現象來看,三者表現出來的特征差異是顯著的,但從人類行為中“行”的類別來看,卻是一致的。這如同男人和女人存在著顯著的生理結構差異,但作為區(qū)別于其他種類生物的“人”的類別卻是一致的。需要解釋的是,我在這里并不是要擴大旅游本質討論的外延,而是要為旅游的本質“尋根”。也就是說,不能從根本上解釋人類“行”的根源,就不能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后來的“行”的特殊形式——“旅游”的本質。

我們都知道,遷徙是人類最古老的行為之一,這種現象可以追溯到人類的祖先。但實際上,“出行”后面的表述中,我們簡化為“行”。是比遷徙更為古老的行為。原始人類的外出覓食是要回歸到原來的居住場所的,它并不是遷徙行為。因此,“行”是人類固有的行為特征之一。也就是說,行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食、衣、住、行)的重要體現之一。當然,我們在這里的討論并不是要敘述這種行為的功能性特征及其發(fā)展,而是要討論這種行為與人的生存價值的相關性,以及對我們今天的旅游行為產生本質影響的一般意義。即我們在這里要討論的“行”,不是生理學意義的“行”,而是要討論哲學和社會意義的“行”。

從相關研究文獻的解釋來看,對人類早期出行的動機主要是從生存壓力的角度來分析的。由于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人們?yōu)榱藢ふ腋舆m應生存的環(huán)境而發(fā)生離開居住場所的外出冒險行為。[12]69-88,[20]21-24,[21]8-13這種冒險的出行行為,實際上包含著人類對生命的追求:即生存選擇所萌發(fā)的外出探索的欲望。這種欲望就是存在主義所說人生價值的體現,即人生的價值在于行動的存在狀態(tài)之中。也就是說,“行”是人類選擇生存方式的一種欲望,一種內在的沖動。

不過,人類的出行并不單純只是為了食物和生存。在出行的過程中,他會被自然的景色所觸動,會被自然的神秘現象(如暴雨、打雷等)所震懾,因而激發(fā)出探索其真相的沖動和思考,因此,在出行的活動中也存在著娛樂和求知的心理內在需要早期人類藝術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早期人類對自然和生活狀態(tài)描繪的巖畫藝術充分反映出人類在外出時得到的形象感知。參見[文獻]22,第10-12頁。??梢?,與“行”相伴的行為還有同樣古老的休閑和娛樂。

到此,我們可以看到了旅游所具有的兩個重要的本質特征:“行”與“休閑”其實謝彥君強調的審美的愉悅只是休閑生活方式的一種形式而已。。此后,隨著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和認知的進化,“行”的狀態(tài)也構建出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獨有特征。下面,我們概括簡述一下“行”的發(fā)展與演變過程。

首先,人類的生存選擇動機決定了“行”的行為,初始的行主要受到生存壓力的導向,以解決生存食物為主,由于食物的獲取主要取決于環(huán)境因素(野生植物果實、動物等),所以當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變化(乃至惡化)以后,人類的短距離周邊出行變成為長距離的遷徙活動。

其次,生產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種植業(yè)的發(fā)展,改變了人類生存完全依賴環(huán)境的狀況,從而使得頻繁的遷徙活動逐步穩(wěn)定下來,人類從游牧狀態(tài)進化到定居狀態(tài)。盡管仍然會發(fā)生遷徙活動,但更多的“行”的表現,是尋找資源(自然中尋找或武力掠奪)和商業(yè)交易的目的。這種出行以返回居住地為特征。

再次,交通技術的發(fā)展,返回居住地的出行行為向更遠的距離延伸。同時,隨著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閑暇時間,生活資源得到滿足的人們開始出現非謀生動機的出行,而在非謀生動機的出行中,單純?yōu)榱俗非螽愇幕罘绞襟w驗的出行也開始產生。至此,旅游便出現了。

最后,需要補充的是,盡管許多學者都認為,旅游和遷徙是完全不同的。但事實上,旅游的終極結果會導致遷徙的發(fā)生。換句話說,旅游對于一個人的深度內心影響是,旅游是人們在尋找最佳的生存環(huán)境,一旦在反復的游歷過程中遇到自我認知中的最佳生存環(huán)境時,該旅游者就會定居此地。這種實例比比皆是。林語堂在《大城北京》一書中寫道:“民國初期,我見過許多來北京作十天半月游的歐洲人,結果卻決定在此定居?!盵23]5在當代中國,由于旅游而最后選擇中國的桂林陽朔、云南麗江等地定居的歐美人也不在少數。這種現象實際上是旅游者通過異文化感受而發(fā)生生活方式認同感的一種心理變化過程,它是旅游者對自己慣常生存環(huán)境做出的重新選擇的結果。關于這一問題,我將在今后的研究中再做深入的分析和探討。由此可見,旅游與遷徙并不完全對立,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聯系,某種情況下,它們是因果關系。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旅游的本質源于人類的“行”的欲望,這種欲望體現為人類內在的冒險動機之一——生存環(huán)境選擇的動機。旅游者通過這種選擇來比較不同文化差異對實現自身生命價值的意義,從而達到自我認知的目的。實際上,這不單純只是一個深奧的哲學問題,現實中,所有不同階層的人們都會通過旅游活動中不同文化的比較來達到自我的認知(或稱為滿足感)。如果一個旅游者去了一個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就會反思自己生活狀況與之的差距;反之,他去一個落后的地方,他也會產生珍惜自己現在生活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也可以稱之為旅游效用的溢出。

綜上所述,我提出一個關于旅游的一般性定義:“旅游是行在人類發(fā)展階段中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它源于人類生存選擇的冒險動機,體現為人們在閑暇時間內到異地體驗異文化的一種非慣常生活方式?!边@里,我們需要強調一下“行”與“走”的區(qū)別:“行”是出行,即離家遠足;而“走”應該定義為人的肢體——腿的行為功能。實際上,“行”是遷徙、旅行、旅游的一般形態(tài)。

三、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

作為生活方式,它必然反映著人類特定發(fā)展階段的社會性質,因此,在討論了旅游本質意義以后,我們還必須要討論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因為,只有研究了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才能夠解釋其對社會發(fā)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和影響,這一社會現象才具有構建一個社會科學學科的價值。正像社會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迪爾凱姆(Emile Durkheim,又譯涂爾干)所指出的,社會事實來自于一定數量的人們相互結合的行動,是超越個人的具體產物,它擁有很強的普遍性。例如,個人的婚姻狀況不是社會事實,但每個社會普遍存在的結婚率、離婚率則是社會事實。所以,“當社會學家試圖研究某一種類的社會事實時,他必須從社會事實脫離其在個人身上的表現,而獨立存在的側面進行考察?!盵18]14因此,我們對旅游現象的分析,要從超越其在個人身上的表現來進行一般性的考察。

盡管我們在前面討論旅游本質時強調旅游是人類“行”的行為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并且,這種特征甚至在人類歷史上已經有相當久遠的歷史,但是,作為個人的旅游行為和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活動是不同的。正因為如此,申葆嘉認為旅游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產物。[18]40-50

旅游的出游動機、擁有閑暇的時間、擁有出行的支付能力,是旅游學者們通常所說的實現旅游的三個前提條件。那么,這三種前提條件在個體和社會現象(社會事實)上的表現是怎樣的呢?我們又應該如何來把握呢?下面,我們對此來做一個分析。

首先,作為旅游的出游動機,個體的表現是千差萬別的。有探險的、有求知的、有懷舊的、有審美的,有的只是簡單地散散心等等。根據迪爾凱姆的觀點,這些個體的動機并不是旅游社會現象的體現,因為,它們缺乏社會的一般性特征。不幸的是,一些國內外的旅游研究者仍然以這種個體動機作為一般現象來進行研究。所不同的是,謝彥君意識到了這種僅僅以個體行為來解釋社會現象的缺陷,他努力用一種一般性解釋來解答這一問題。他提出了旅游發(fā)生矛盾論的觀點,即旅游者心理狀態(tài)與其所處環(huán)境(自然或社會)存在心理落差,從而尋求通過旅游經歷來達到某種補償的目的。[3]178這一觀點實際上與一些國際心理學者逃避日常生活壓力的解釋相類似。美國心理學家S. E. Iso-Ahola認為旅游者的動機一是通過旅游逃避壓抑的日常生活、工作環(huán)境;二是通過旅游尋求心理補償。轉引自[文獻]24,第16頁。不過,這種解釋仍然是基于個體的深層心理來判斷,并沒有從具有社會心理學意義上所形成的群體意識,即個體之間互動中所形成的源自于個體又制約個體的一種無形的社會規(guī)范意識來解釋。迪爾凱姆在他的《社會勞動分工》一書中提出了“集體意識”的概念,他認為,在機械關聯的社會(即人們彼此的觀念相似而形成的社會聯系),集體意識駕馭著大部分個人意識。轉引自[文獻]25,第342-353頁。但因為,集體意識在我們國家的語境中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政治意義,所以,我在這里使用了一個內涵類似的概念:社會規(guī)范意識。在這一社會規(guī)范意識中個人的自主選擇往往會受到從眾心理的巨大影響,進而決定個體的初始動機。一個社會的社會規(guī)范意識往往是受到這個社會中產階層的左右,根據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正態(tài)分布理解,在一個正常發(fā)展的社會中的人群分布,中產階層往往是一個社會的大多數。這樣才能夠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狀態(tài)。并受制于現有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同時又區(qū)別于個體的具體心理的現象。這種社會心理學層面所形成的集體無意識對個體的影響最突出的證明,就是當前我國國人對子女教育的非理性投入,這種投入很難用成本-收益的比較來分析。這種投入已經從最初的中學教育下延到小學、幼兒園,乃至新生兒,其血本之大令人瞠目結舌,更為驚奇的是,許多人意識到這種行為的荒謬性,但仍然無奈而為之。例如,20世紀50年代以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大眾旅游出現,是高速經濟增長帶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壓力所致,所以,逃離日常生活環(huán)境的集體無意識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誘導人們以各種表面的出行動機來實現外出旅游的逃避愿望。從而,使得旅游成為了一種社會生活時尚和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這種逃離日常生活的集體無意識形成實際上除了人們在生活中的感知以外,學者們的觀點和社會輿論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一時期就有一些西方學者的論著出版,如昂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1947/1958年),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的《交往行為理論》(1981年),赫伯特·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的《單向度的人》(1964 年)等。所以,考察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動機,我們不能忽視社會規(guī)范意識影響下的旅游者的出游動機,即群體意識影響下的出游動機的一般特征。

應該指出的是,社會性的一般特征往往具有形而上的特點,即往往沒有具體的形式。正如社會學創(chuàng)始人迪爾凱姆所指出的,自殺是個體現象,而自殺率是社會現象??梢?,前者有具體形式,二者只是形而上的概念特征。

其次,擁有閑暇時間。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時間應該是同質的,不具有不同屬性的特點。但是,從社會現象(或稱為社會事實)上來理解,時間對個體和社會的意義是不同的。因此,我將個人時間稱之為自然時間,將社會時間稱之為契約時間(或稱為制度時間)。自然時間是個人可以自由支配的,屬于個體現象;而社會時間卻是由人們之間的契約規(guī)定的,它具有了特定的社會發(fā)展時期的制度特征。由此可見,個體的旅游行為,是個人對自由時間擁有的結果;但是,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則需要研究契約時間中的自由時間是如何被規(guī)定出來的,雖然,這種自由時間的社會劃分過程是社會不同群體博弈的結果,但是,一旦形成了契約時間的制度特征,它對社會中的所有人就具有的強制意義。因此,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并不能以自然時間來作分析的依據,而只能依據契約時間。也許,有人會提出質疑,任何個體在社會中生存,都會受到契約時間的制約,不存在個人自由支配的自由時間。的確,大多數的人在社會中生存,都會遵循契約時間,但是,一旦一個個體擺脫契約時間的約束,他就可以獨立支配自己的時間,這種情況下,他所擁有的時間就不是契約時間,而是自然時間(即自然界的24小時)。例如,一個人辭掉工作去旅游,他實際上就不受契約時間的制度約束,而完全來自己分配自由時間的多少。

再次,擁有出行的支付能力。從個體的角度,個人的可支配收入的多少以及其用于非生活必須消費支出比例的多少,是決定一個人出去旅游的經濟基礎。因為,整個旅游的形成中處處都會受到這種支付能力的制約。正如張斌分析的那樣。[16]但是,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的支付能力,則應該從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程度來考察。除了當地的GDP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以外,我們還應該加上一些輔助的經濟衡量標準來綜合考慮旅游的支付能力,如當地的通貨膨脹率、當地的商業(yè)信用發(fā)展程度、當地的恩格爾系數指標、當地的基尼系數指標、當地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等等。因為,通貨膨脹率(或稱之為平均物價上漲水平)是影響居民實際收入的重要指標,表面上的高收入在高通貨膨脹率的抵消下,居民仍然會出游支付能力乏力。當地的商業(yè)信用發(fā)展程度高,則意味著旅游的支付能力可能采取預支的方式實現,而不是旅游者的當期收入,反之,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只能取決于現在的可支配收入。當地的恩格爾系數指標則會反映出該地區(qū)的富裕程度,當這一地區(qū)的恩格爾系數很低時,意味著當地居民擁有更多的非生活必需品消費的支付能力,因而,旅游的支付能力必然會較強。當地的基尼系數則是反映該地區(qū)收入分配均等化的指標,基尼系數較高則意味著旅游的支付能力主要體現在富裕階層,而不是社會的普遍現象。不過這一指標必須與恩格爾系數綜合考察,因為即使是基尼系數很低,但恩格爾系數很高的情況下,人們仍然不具有旅游的支付能力?;嵯禂档淖儎又翟?0之間,越趨于0越平等;而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消費支出在總消費支出中的比例,這一比例越高則意味著,居民的食品支出越大,因而,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就越小,而非生活必需品(如旅游)的支付能力就越小。當地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也是判斷旅游支付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宏觀經濟景氣指數較低時,意味著當地經濟的低迷,盡管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人們疲于生計,就不會更多的考慮對旅游的支付。綜合這些因素,我們不難發(fā)現,作為個體的旅游支付能力主要取決于個體的經濟實力,而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支付能力則要綜合考慮各種影響旅游支付的社會經濟因素,僅僅從可支配收入來解釋是不能說明問題的。

除了考察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的前提條件以外,這一社會現象在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位置,也是必須認真考慮的。特別是我們強調旅游是“行”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就更應該明確其在人類生存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和對人的生命價值的意義所在。

對于人類發(fā)展過程的思考,前人做過許多的分析與探討。如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亞當·斯密在16世紀提出的將社會劃分為狩獵時期、放牧時期、農業(yè)時期、商業(yè)時期[26];社會學創(chuàng)始人法國社會學家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在19世紀提出的從社會精神進化角度解釋社會發(fā)展的“神學和精神的社會制度”、“批判的時代或革命的過渡時代”、“科學和工業(yè)時代”三個階段理論。社會學創(chuàng)始人法國社會學家奧古斯特·孔德從社會精神進化的角度,將社會劃分為三個階段。他認為精神的進化決定了社會的進化,所以伴隨精神進化的“神學狀態(tài)”、“形而上學狀態(tài)”、“實證狀態(tài)”三個階段,社會也劃分為對應的“神學和精神的社會制度”、“批判的時代或革命的過渡時代”、“科學和工業(yè)時代”三個階段。參見[文獻]27。美國經濟學家沃爾特·惠特曼·羅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在1960年提出的從經濟增長角度對社會劃分為傳統(tǒng)社會、準備階段、起飛階段、趨向成熟階段、大眾消費階段;以及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從技術創(chuàng)新角度提出的游牧時代、農業(yè)時代、工業(yè)時代、新興信息時代的劃分。在這些社會發(fā)展階段劃分中,最為著名的是馬克思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作用而導致社會發(fā)展演變的劃分。盡管馬克思對社會發(fā)展階段劃分的具體稱謂和演化進程仍然被中外學者們不斷探究著,但他所提出的唯物史觀的認識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生存是從吃、穿、住、行等基本行為中體現的。由于生存資源和人的生產能力的逐步發(fā)展,解決這些生存問題的社會經濟結構就會體現為不同的特征。例如,在生產能力低下的發(fā)展階段,人類解決生存的中心問題是“吃”,因此,這個社會的發(fā)展特征就體現為解決食品的生產上,這一社會的基本經濟結構就表現為農業(yè)為主的社會,這是一種以“吃”為核心的生活方式;當農業(yè)提供的食品能夠比較滿足人類的生存時,保暖的問題就會顯現,社會在紡織業(yè)和各種輕工業(yè)的產業(yè)生產上就會占據主導的地位,這個時期的產業(yè)特征是工業(yè)(輕工業(yè))為主的社會,這是一種以“穿”為核心的生活方式;當衣、食的生存問題得到比較充分的解決以后,居住的生存問題就會冒出水面,成為人們關注的中心,巨大的居住需求使得生產結構轉化為鋼鐵業(yè)和建筑業(yè)為主的生產結構,社會的主導產業(yè)特征體現為重工業(yè)為主的社會,這是一種以“居住”為核心的生活方式;而當吃、穿、住都獲得了基本的滿足后,“行”的行為就開始成為了人們日益頻繁的活動,交通客運業(yè)、信息業(yè)和金融信用業(yè)的發(fā)展逐漸成為了社會的主導產業(yè)部門,這是一種以“行”為核心的生活方式。人們從一般的生存目的的“行”,慢慢轉化為體驗異地生活為特點的“行”,至此,旅游便逐步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一種有異于自己居住地的“非慣常生活方式”。人們的生存選擇具有了更寬廣的區(qū)域,人生的價值體驗得到了更多的發(fā)現和比較。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里所指的吃、穿、住、行為核心的生活方式是從社會現象的主要群體(中產階層)來提出的,而不是指社會成員中全體。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在某一階段的特征。這種特征意味著人類社會發(fā)展演化到一個相對更加文明的階段。它對于人類的生命價值的意義在于生存質量的提高和人的自我發(fā)展與進化。

四、對我國旅游發(fā)展模式的再認識

綜合前面的理論分析,對照我國旅游發(fā)展的現狀,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旅游的本質是否在我們的現實發(fā)展中得到了體現?如果有,它體現在什么地方?如果沒有,那么,問題的關鍵又出自哪里?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這種旅游模式是否能夠體現旅游的本質。

如同我們在前面所指出的,一個人的性格特征需要從其遺傳中去發(fā)掘和尋找,我國旅游發(fā)展的問題也需要從其發(fā)展模式的初始根源來認知。

我國的旅游發(fā)展從政府的政策層面來看,有過三次非常重視的關鍵時期,而這三次關鍵時期的背景均與經濟發(fā)展的宏觀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一次是1979年,作為社會現象的我國旅游發(fā)展起始于這一年。1978年10月~1979年7月,鄧小平曾五次在各種場合的談話中,強調了發(fā)展旅游的重要性。鄧小平在1978年10月9日首次提出“要大力發(fā)展民航、旅游業(yè)”以后,1979年1月2日再次強調了“旅游業(yè)要變成綜合性的行業(yè)”,1979年1月6日,鄧小平在對國務院負責人的談話中提出了“旅游事業(yè)大有文章可做”的指示,1月17日,他又再次發(fā)表了講話,強調“發(fā)展旅游事業(yè),增加國家收入”。7月份,他與安徽省委以及徽州地委負責人談話時,建議“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參見[文獻]1第1-11頁。不過,這里所指的旅游是入境旅游,其背景是改革開放之初外匯資金的極度匱乏根據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歷史資料》顯示,1976年我國的凈出口僅為8.8億元人民幣,到了1981年也僅為11.3億元人民幣。而1986-1989年,由于大量地購置進口生產設備,我國的凈出口都為負值,1986年負值高達-255.2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當時我國外匯收入的短缺程度。。其實,作為一種旅游的發(fā)展模式,利用入境旅游的外匯收入來發(fā)展本國經濟并不是我國獨創(chuàng)的,一些發(fā)展中國家都采取過這種以賺取外匯收入為經濟目的的發(fā)展模式。

第二次是1999年,這一年是我國黃金周長假制度實行的第一年。由于突然實行長假制度,導致了國內旅游的“井噴”現象。然而,這一次黃金周的出臺有著深刻的經濟背景,即我國市場的長期疲軟需要國內市場有效需求的增加。實際上,我國1992年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后,市場短缺已經轉向了供給過剩。根據國內貿易部的資料,1996年上半年市場上的供過于求或供求平衡的商品占到906%,而下半年達到了93.8%。市場的疲軟使得企業(yè)產品銷路不暢、庫存積壓、債務沉重,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參見[文獻]28第383-384頁。

第三次是2009年,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加快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意見》的41號文件,文件提出“把旅游業(yè)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zhàn)略性支柱性產業(yè)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yè)?!辈贿^,提出這一政策的經濟背景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經濟發(fā)展的巨大市場需要從依賴海外市場的出口貿易轉向擴大國內市場的需求。

從上面三次政府層面對旅游發(fā)展的關注時期,我們不難看出我國的旅游發(fā)展主要是服從于國家宏觀經濟發(fā)展的現實需要。當然,旅游經濟的發(fā)展服務于國家發(fā)展的總體需要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在國家總體要求下的旅游發(fā)展模式是否能夠體現出旅游本質的內在特征,即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旅游是否有利于國人的生活質量的提升和滿足旅游者異地體驗不同文化的要求。

然而,我國早期發(fā)展的入境旅游并沒有體現出這一旅游本質特征。它更多地表現出一種旅游體驗的失真性和應景的瀏覽式觀光。實際上,旅游發(fā)展都存在著旅游的“真實性”問題,以至于國際旅游學界一直為此爭執(zhí)不下。[29,30]不過,外國學者所研究的旅游真實性主要是指“那些為了獲取金錢而進行的文化演出像舞蹈、宗教儀式和節(jié)日等?!捎谀康牡赜幸獍才诺暮推毡榇嬖诘奈幕虡I(yè)化的問題,旅游者很難得到真實的文化經歷?!盵31]399然而,我國早期的入境旅游卻并不單純是這種商業(yè)化文化的失真,而是有意隔斷外國旅游者與真實生活的有機聯系,其目的不是讓旅游者了解當地文化,而是只觀賞給定的旅游吸引物展品(特定的景區(qū)景點、餐館、酒店),此后,當國外旅游者支付完應該消費的金額后,就會安排盡快離開當地。

例如,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外國人在北京的活動范圍僅限于“40里圈”內?!?0里圈”就是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方圓40華里的范圍。其他地區(qū)是不允許外國人去的,在主要路段都設有崗哨,立了“未經允許,外國人不得穿越”的中英文標牌。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郝克明曾回憶他1976年首次探訪了我國這個當時“與世隔絕”的神秘國度。他說,當時外國人每去一處必須有中國人陪著,而且必須去指定的地方。美元不能換成人民幣,只能憑外匯券在友誼商店這樣的涉外商店里用。外國人只能住涉外賓館。轉引自新華網:http://www.sina.com.cn,2004年10月03日21:57。

這種情景顯然不具有旅游的真正含義,而純粹是一種特意安排的“舞臺表演”,其背后的真實動機只是為了旅游者口袋中的外匯。由于這種旅游需要對一種組織的監(jiān)管,所以,旅行社經營組織就迅速發(fā)展壯大起來,其經營模式的特點,就是阻隔與當地民眾真實生活的聯系,只對物化的旅游吸引物進行快速瀏覽。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市場經濟體制發(fā)揮出來的資源利用效率導致了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外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接近,使得入境旅游最初的國內外差距縮小,阻隔外國旅游者與國人接觸的意義已經不大。2004年8月15日,國務院頒布了《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標志著中國“綠卡”制度正式實施。但是,旅行社的旅游經營模式卻延續(xù)下來,其原因在于旅行社的這種經營模式非常適合于企業(yè)低成本的運營方式。

通過上面對中國旅游發(fā)展主要經營模式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這種旅游發(fā)展模式并沒有體現出旅游的本質特征,而更多地是一種經濟增長的附屬工具。

其次,我們分析一下這種旅游發(fā)展模式不能體現旅游本質特征的關鍵體現在什么方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他國家政府對旅游的認知和表達。

美國全國旅游政策法——第96屆國會第一次會議參議院1097(報告第96-126號)編號133號:在全國旅游政策中表述道:“國會認為:(1)旅游業(yè)和娛樂業(yè)對美國很重要,這不僅因為它為廣大人民服務并使用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而且因為旅游、娛樂及其有關活動對個人和社會大有裨益,”……“(3)……旅游和娛樂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不斷增加的閑暇時間中更重要的方面”,“……2、(2)使美國和外國的居民普遍能享用在美國旅游和娛樂的機會和好處,并保證現今和將來的世世代代享有足夠的旅游和娛樂資源。(3)促進個人成長、健康、教育和跨文化間對美國地理、歷史和民族的鑒賞?!盵32]110-111

日本旅游基本法——(昭和三十八年【1963】六月二十日法律107號):“旅游為國際和平和國民生活安定的象征,發(fā)展旅游的愿望是增進持久和平和國際社會相互理解,我們的理想是要健康地享受文化生活?!盵32]1

從上面美國和日本的旅游相關法律對旅游的表達中,我們不難發(fā)現這些國家都將旅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來看待,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則是發(fā)展旅游的宗旨和使命。

那么,作為經濟增長工具的旅游和作為生活方式的旅游,在發(fā)展模式上會有什么不同?

從發(fā)展的導向來看,作為經濟增長工具的旅游發(fā)展是以經濟增長指標和效率為導向的,連續(xù)不斷的游客人流是其追求的目標。在這種發(fā)展模式的觀念里,蜂擁而來的游客潮是收益增加的標志,倍增的旅游人數是旅游發(fā)展利好的象征,但旅游對當地生活方式真實體驗的本質特征在這種快餐式的旅游模式中消失殆盡;而作為生活方式的旅游發(fā)展則需要以保證游客的體驗質量和保障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為導向,這是一種需要對游客和當地居民雙方都做出不損害生活質量的承諾,因此,潮涌而來的旅游者可能會被認為是降低旅游企業(yè)的服務質量和降低游客體驗質量的標志,是超過當地承載力而損害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的象征,并且這可能會伴隨著種種不良的社會問題。

從產業(yè)發(fā)展政策來看,作為經濟增長工具的旅游發(fā)展模式會強調旅游行業(yè)的的快速增長意義和它的獨立產業(yè)地位;而作為生活方式的旅游發(fā)展更多強調的是國民經濟整體產業(yè)對旅游發(fā)展的支撐作用,旅游的主體產業(yè)是依托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框架來獲得發(fā)展的。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旅游是否是一個產業(yè),理論界始終存在著不同的爭議。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產業(yè)的邊界范圍。支持旅游作為產業(yè)的人會歷數旅游業(yè)由眾多產業(yè)組成。如威廉·瑟厄波德認為,“旅游業(yè)包括旅館、汽車旅館和其他住宿服務;餐館和其他餐飲服務;交通設施和服務;游樂、景點和其他消閑設施;禮品店和其他許許多多的經營企業(yè)?!眳⒁奫文獻]31,第5頁。國家發(fā)改委和國家旅游局則將旅游產業(yè)分為三個層次,旅游核心產業(yè)、旅游特征產業(yè)(直接與旅游相關)、旅游經濟產業(yè)(間接與旅游相關),一共有74各部門。參見[文獻]33,第4頁。 而反對旅游作為產業(yè)的人則強調旅游不符合公認規(guī)范的“產業(yè)定義”,它不是一個單一產品的企業(yè)集合,它的產品收入并不完全來自于旅游者消費的收入,它的產品之間沒有替代性(即不同旅游業(yè)的產品是互補品,而不是替代品)。參見托馬斯·李·戴維斯:《何謂旅游:它真的是產業(yè)嗎》,轉引自[文獻]31,第23-29頁。

事實上,作為經濟增長工具的旅游發(fā)展模式之所以強調旅游業(yè)的重要意義,就像托馬斯·李·戴維斯所形容的,其目的在于:為了獲得尊重、為了建立數據編制的需要、為了自我名分設計的需要。因為,作為生活方式來說,旅游活動實際上是異地的吃、穿、住、行以及其他各種與生活相關的消費活動。我們幾乎可以提這樣一個問題:請問什么與旅游消費無關?可見,旅游消費幾乎會涉及到國民經濟最終消費的各個產業(yè)的產品。

所以,發(fā)展旅游業(yè)是什么?其答案再簡單不過,那就是發(fā)展整個國民經濟。

五、結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獲得以下幾點結論:

(1)旅游是行在人類發(fā)展階段中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它源于人類生存選擇的冒險動機,體現為人們在閑暇時間內到異地體驗異文化的一種非慣常生活方式。

(2)作為社會現象的旅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在某一階段的特征。這種特征意味著人類社會發(fā)展演化到一個相對更加文明的階段。它對于人類的生命價值的意義在于生存質量的提高和人的自我發(fā)展與進化。

(3)作為生活方式來說,旅游活動實際上是異地的吃、穿、住、行以及其他各種與生活相關的消費活動。旅游消費幾乎會涉及到國民經濟最終消費的各個產業(yè)的產品。所以,發(fā)展旅游業(yè)就是發(fā)展國民經濟!

[參考文獻]

[1]國家旅游局、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黨和國家領導人論旅游(1978~2004)》,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國新聞網:《北京景區(qū)接待量創(chuàng)黃金周新高 故宮游客量居首位》,http://news.dayoo.com/china/57400/201210/03/57400_109337753.htm [2012-10-03]。

[3]謝彥君:《基礎旅游學》,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

[4]羅振鵬、寧澤群:《北京故宮可持續(xù)旅游調查研究——一個現代服務管理的視角》,《旅游學刊》2006年第1期。

[5]斯蒂芬·佩吉、保羅·布倫特、格雷厄姆·巴斯比、喬·康奈爾:《現代旅游管理導論》,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版。

[6]網易論壇博客:《揭開華山保安11刀捅傷游客真相》,http://bbs.news.163.com/bbs/shishi/271267554.html。

[7]重慶華龍網:《華山捅人事件羞辱了誰》,搜狐旅游:http://travel.sohu.com/20121008/n354442463.shtml[2012-10-08]。

[8]張凌云:《國際上流行的旅游定義和概念綜述》,《旅游學刊》2008年第1期。

[9]尹德濤等:《旅游社會學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0]徐菊鳳:《關于旅游學科基本概念的共識性問題》,《旅游學刊》2011年第10期。

[11]A. J. 伯卡特、S. 梅特利克:《西方旅游業(yè)(Tourism:Past, Present, and Future)》,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2]謝彥君:《基礎旅游學(第3版)》,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1年版。

[13]張凌云:《非慣常環(huán)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構旅游學研究框架的一種嘗試》,《旅游學刊》2009年第7期。

[14]王玉海:《“旅游”概念新探——兼與謝彥君、張凌云兩位教授商榷》,《旅游學刊》2010年12期。

[1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張斌:《關于旅游現象的生存論本質》,《旅游科學》2008年第6期。

[17]王欣、鄒統(tǒng)釬:《非慣常環(huán)境下體驗的意義》,《旅游學刊》2011年第7期。

[18]申葆嘉:《旅游學原理:旅游運行規(guī)律研究之系統(tǒng)陳述》,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19]查爾斯·R·格德納、J. R. 布倫特·里奇:《旅游學(第10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0]令平:《中國史前文明》,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

[21]房龍:《人類的故事(繪圖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版。

[22]羅伯特·E. 勒納、斯坦迪·什米查姆、愛德華·麥克納爾·伯恩斯:《西方文明史(1)》,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23]林語堂:《大城北京》,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4]古詩韻、保繼剛:《城市旅游研究進展》,《旅游學刊》1999年第2期。

[25]雷蒙·阿?。骸渡鐣W主要思潮》,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版。

[26]徐松:《國家經濟發(fā)展階段理論研究》,《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6年6月號。

[27]楊深:《簡論孔德的社會發(fā)展階段理論》,《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8年第5期。

[28]董輔礽:《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下卷)》,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29]趙紅梅、李慶雷:《回望“真實性”(authenticity)上——一個旅游研究的熱點》,《旅游學刊》2012年第4期。

[30]趙紅梅、李慶雷:《回望“真實性”(authenticity)下——一個旅游研究的熱點》,《旅游學刊》2012年第5期。

[31]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論》,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32]楊富斌、王天星:《西方國家旅游法律法規(guī)匯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33]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旅游局課題組:《中國旅游就業(yè)目標體系與戰(zhàn)略措施研究》,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歡
旅游發(fā)展
我們一起“云旅游”
少兒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邁上十四五發(fā)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fā),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fā)展的第二階段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畫報(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砥礪奮進 共享發(fā)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旅游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fā)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fā)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汾阳市| 甘泉县| 拜泉县| 明光市| 永吉县| 马边| 竹山县| 基隆市| 德阳市| 昌江| 柘荣县| 巴彦县| 嵩明县| 池州市| 钟山县| 六枝特区| 顺义区| 阿荣旗| 东方市| 砚山县| 揭西县| 民权县| 桐城市| 启东市| 商城县| 临汾市| 保山市| 诸暨市| 玛多县| 永春县| 新乐市| 德州市| 周至县| 阿城市| 安塞县| 长泰县| 田林县| 双柏县| 托里县| 保亭|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