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素蘭
摘 要:人之初既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世界觀并非是與生俱來的。學生生來本無是非標準,更無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教師首先必須對青少年學生加強正面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學會辨別是非,進而學會自我教育。從營造氛圍、強化意識、提高能力三個方面對學生自我教育的培養(yǎng)進行探索。
關鍵詞:自我教育;氛圍;行為;意識;能力
自我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一種方法,要求教師按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階段予以適當?shù)闹笇?,充分提高他們思想品德的自覺性、積極性,使他們能把教師的要求,變?yōu)樽约号Φ哪繕?。要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念,善于區(qū)別真?zhèn)?、善惡和美丑。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監(jiān)督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善于肯定并堅持自己正確的思想言行。
一、以“氛圍”引導自我教育行為
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靠一次兩次的宣傳教育就完成,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要著力營造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圍,注意計劃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和長期性。
引導學生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反省、總結(jié)、評價、調(diào)整,指導學生進行一種系統(tǒng)的、長期的自我教育。吳運鐸先生曾經(jīng)指出:“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是生命的動力?!笔紫龋瑤椭鷮W生樹立遠大理想,并把今天的學習和實現(xiàn)遠大理想統(tǒng)一起來。其次,一個人僅有遠大的理想是不夠的,還必須有過硬的本領,學生必須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能力。幫助學生弄清了這一點,營造一種我要學習的大氛圍,學習便不再是一件苦差使,自己也不再是升學的工具和奴隸。
善于利用特定契機,營造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情緒體驗,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達到教育效果。常見的契機主要有:(1)一些重要的節(jié)日、紀念日到來時,新聞媒體和有關單位、組織往往要進行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從而在社會上形成一個特定的良好的教育情境。學校如能善于抓住這些契機,其教育效果會事半功倍。例如,母親節(jié)時進行感恩教育,每年的9.18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國際國內(nèi)發(fā)生重大時事和出現(xiàn)社會熱點問題時,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全國上下團結(jié)一致,抗震救災,愛國熱情空前高漲,這時侯我們學校也抓住這一契機,開展了“奉獻愛心,團結(jié)愛國”的主題教育活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3)學校取得較大成績或發(fā)生較大事件時,如我校今年被評為文明單位、德育先進學校等,我們抓住這一契機及時組織了討論,出版了板報專集,進行了“學校光榮我光榮”的愛校教育,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要善于結(jié)合周圍的人和事營造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如有的學生花錢如流水,以穿名牌、追求“酷”為榮,反以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為丟人;有的學生喜歡模仿社會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或影視中黑社會人物,拉幫結(jié)派、打架斗毆、抽煙喝酒,認為這樣做瀟灑、過癮等。針對這些情況,訓斥或制止往往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學校聯(lián)合社會、家庭進行大力的宣傳教育,營造輿論氛圍,并發(fā)動同學展開討論,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行為準則,讓學生在有形無形中受到熏陶,并提高自身的辨別能力,明是非,懂黑白,識美丑,這樣才能取得教育實效。
二、以“行為”強化自我教育意識
學生自我教育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加強班級管理,強化自我教育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力保證。
班級文化建設對人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客觀事物對人的心理施加的,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能給師生帶來愉快、活力和希望,能增添學習和生活的樂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陶冶情操,激發(fā)熱愛學校、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感,使學生奮發(fā)進取。例如,班級環(huán)境的干凈整潔:窗明幾凈,桌椅排放井井有條,能培養(yǎng)學生愛衛(wèi)生講文明的好習慣;班級墻飾美觀大方,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美學觀。
對于一個班級來說,學生干部是班級中最活躍、最積極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聯(lián)系學生的助手和紐帶,是班級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學校的一些措施只有通過他們落實到班級的日常工作中,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班干部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班級管理中,讓每一個學生都當一回班干部,即每天一人或兩人擔任值日班長,負責一天內(nèi)本班學生的學習、紀律、衛(wèi)生、考勤等各方面的班級日常事務,一天結(jié)束后由值日班長對當天班級情況進行通報小結(jié),表揚好人好事,指出存在問題,每周末由班主任對值日班長的工作進行總結(jié)表彰。當每個學生都能作為管理的主體參加班級管理,即學生自我管理,就能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同學的聰明才智,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意識的形成和強化,實現(xiàn)班風的良性循環(huán)。
實行班干部述職制,學生干部定期向全體同學匯報自己的工作,并廣泛采納和征求學生們的意見。一方面增強了班級工作的透明度,讓學生能較全面了解班級工作的開展情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廣大學生的“參政”意識,增強了他們的主人翁責任感,使他們感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從而使他們主動關心班級工作,參與班級管理,強化了自主管理意識。
為了營造氣氛,取得實效,設立班文明監(jiān)督崗、紀檢監(jiān)督員。班委會牽頭在“報刊欄”和“黑板報天地”開辟了“光榮榜”和“小辣椒”欄目,其中“光榮榜”專門報道班中出現(xiàn)的好人好事以及參加競賽的獲獎情況,“小辣椒”則專門對班中出現(xiàn)的有損班容班貌、班風班紀的現(xiàn)象進行曝光。稿件皆來自學生,真刀真槍,絕不含糊。由于刊載及時,針對性強,并不定期地出特刊、???,發(fā)動同學展開討論,加編者按,從而形成了良好的輿論導向。正是因為稿件反映的事情或現(xiàn)象就發(fā)生在學生身邊,撰稿者就是學生中的一員,這種自我監(jiān)督、評價的教育方式,以行動強化了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
三、以“搭臺”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為了培育學生自主、自立、自治、自強的健全獨立人格,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須為學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搭建舞臺。
憑借網(wǎng)絡的交互性、快捷性、時代性開展德育教育,能夠較好地吸引學生的參與,幫助學生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梢园辔瘯榧~帶完善自主管理網(wǎng)絡,引導全班同學參與班級管理,對班級的自主管理進行調(diào)控、指導、反饋,開展自管自育反思活動、互查自糾活動、感恩活動、小記者采訪等社團活動,推進學生自主管理互動交流,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創(chuàng)建“對話—生態(tài)”式網(wǎng)絡化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力求將人文學科、藝體學科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開設“班級心理教育課”“班級網(wǎng)絡化心理課堂”“心理學吧”“心理氧吧”等欄目,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德心一體的網(wǎng)上學習性支持系統(tǒng)。
通過文學社、圖書館、學生廣播臺、櫥窗黑板報等多種形式聯(lián)動,結(jié)合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組織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主題班會等德育活動,營造有思想、有文化、高品位的學習型校園文化氛圍,實現(xiàn)德育和心育的一體化,讓學生在展示青春風采的活動中進行良性的自我教育。
通過對學生檔案袋的交流、自評、互評、老師點評、學生家長參評等發(fā)展性評價,幫助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及時對其目標進行調(diào)節(jié)。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我們的教育對自我教育還缺乏足夠的重視,即使意識到了,也只是停留在說教的層面上,說教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事實上,只要我們解放思想,科學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那么,我們的德育工作就會迎來滿園春色。
參考文獻:
吳綺萍.開展中學自我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 廣東省增城市新塘鎮(zhèn)第二中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