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才
為師者,無時不在竭力思索:多年教育其功何在?在升學?在就業(yè)?都不是,是學生的成長!
多年的學習是資源的積累,多年的積累是一個資源“核堆”。只有“引爆”,方顯奇效。精美的畢業(yè)留言,就是靈敏的“核按鈕”。
畢業(yè)之際留言,用精美的留言與學生傾心交流,是引爆他們多年學習過程中的“核”積累,助推他們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則留言
2008年五月的一天,一位叫吳潔的學生找到我,羞澀地請我為她留言,并且很小心地要求我“寫得長一點兒”。為了不至于被拒絕,她甚至提出“看在我們還是老鄉(xiāng)的分上”來和我套近乎。我頗為躊躇,但是看著她滿含希冀的目光,實在不忍拒絕,于是提筆一口氣為她寫了一篇1300余字的還算“長”的留言——我生氣了。你是在為難老師!不,準確地說是在報復老師!回想三年來,寫日記,寫周記,平時作文,考試作文,總寫了不知多少,并且要求每篇不少于800字,夠長的。所以,一則留言,要老師寫得很長很長。
但是我總是心太軟,那就短話長說吧。我于是就在思考,什么最長?居然叫我想出了一個自己還比較滿意的答案——天下最長的,莫過于路!我就跟你說說我自己的路吧。
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我的童年時代,生活水平還比較低。農村絕大多數(shù)人家既不能足食,更沒能豐衣。我之所以快樂,是我的父母在當時那種捉襟見肘的條件下,讓我豐衣——每過新年時必有一套新衣服;讓我足食——把米用紗布包起來放在紅薯上面煮熟,他們吃紅薯,我吃白米飯。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我有一段快樂的讀書生涯
之所以感覺讀書生涯快樂,是因為我喜歡讀書,所以一直勤奮努力,表現(xiàn)良好,成績優(yōu)異——不是吹牛,我讀書時很少考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當然就更少了!老師喜歡我,同學喜歡我,我自己都喜歡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
后來,我工作了。工作以來,我也一直很快樂。
之所以覺得工作快樂,是因為在工作中,我得到了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他們使我不斷地認識自我,提高自我,讓我感覺到了自己還在不斷成長。
然而,我不是絕對的幸運兒。我也受過委屈,遭過挫折。童年時,心愛的玩具被大個子搶走;讀書時,由于太優(yōu)秀被同學嫉妒而傷害(中考前,我所有的書本、資料、文具被同學洗劫一空,我不得不渾身輕松卻心情沉重地回家);工作時,因“才華出眾”而被小心眼的同事惡語中傷和“德高望重”的前輩故意刁難……
我也不是純粹的樂天派,面對委屈和挫折,我哭鬧過,憤懣過,但是從來都沒有沉淪過!我用“我也會長大”來撫慰玩具被搶的傷心,我用“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來蕩滌遭遇挫折的憤懣,我用“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來抵消無聊者的惡意中傷……
看花開花落,品人情冷暖。花開時享受春天,花落時品味秋天。路無盡,沿途都是風景。
所以,這路的確是最長的。
可是,走過了才發(fā)現(xiàn),這個認識是錯的,并且錯得很離譜!怎么說呢?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一個已經記不起來了的地方,我看到了這樣一句很有哲理的話——比路更長的,是腳!
一封短信
直到高考結果出來,一天,她突然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她已經被某大學錄取,同時滿懷感激地對我說,那則留言,她終于有些懂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要求她把留言抄錄一份給我,以作留念,她答應了。
終于,她把抄錄的留言輾轉托人帶到了我的手上,同時給我留了一封短信——
楊老師:
在抄了一遍你給我的留言之后,突然很想說幾句話,呵呵!說實話,那天晚自習你在班上念這則留言的時候,我聽到很多同學都在說,這寫的就像我們的信息綜合表一樣,有點自夸,呵呵!我當時吧,也覺得是有點。
在我的印象中,寫留言不就是寫對對方的評價呀,祝福呀之類的話語么?怎么老師你就只寫你自己的事,對我一點祝福都沒有???有點納悶。
直到畢業(yè)后的今天,在家認認真真專專心心的讀它寫它,才發(fā)現(xiàn)懂它,其實有點難。是我太笨拙了吧,也太懶了,只知道玩。
我不知道我的童年算不算快樂。應該是快樂的吧,幼時成績好,每學期各類象征乖學生的獎狀都會被自己搬回家,同學的羨慕,老師的喜歡,父母的疼愛,親戚的夸獎……時間長了,自己就習慣了這種感覺。
上初中上高中了,還以為自己是那個被捧在手心的孩子,不愿接受自己成績差的現(xiàn)實。
六年,卻學不會怎樣面對現(xiàn)實,學不會怎樣用寬容的心包容別人,學不會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虛心請教別人。
這時才發(fā)現(xiàn),在通往成功的旅途中,我用六年的時間走了一條曲線。
偶然一次機會,看了王××的周記。她說希望可以當你的女兒,得到你更多的關心和愛。說真的,看了挺佩服她的,自己想要的懂得如何去爭取。
在等通知書的這段時間里,收到親戚們的許多祝福,一百元一百元的錢盡往我手里塞,一邊說著上大學了,成大人了,有出息了……那一刻,鼻子突然酸酸的,像突然間明白自己真的已經不再是個小孩子,從今以后真的就只能靠自己,不能再靠父母一樣,有種恐懼,不想長大,不想離家。
我好像看到不久后的自己,背著大大的行囊,穿梭在車水人流中,為自己的未來找一條出路。只是,我想我已明白,再苦再累都會堅持下去。用了六年,到這一刻終于明白了怎樣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用了六年,才明白了路是用來走的,不是用眼睛看,用腦袋想的,是用腳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的。
回首六年光陰,雖曲曲折折,卻教會自己如何走下去。阿Q一下:有經驗總是好的,對吧!
呵呵,祝老師快樂幸福!
學生:吳×
××年×月××日
這次交流的功效出乎我的意料,從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只有觸及靈魂的交流,才真正有助于學生的快速成長。
(作者單位 重慶市綦江區(qū)三江中學)
編輯 王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