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彤
(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對羽毛球運動中預判能力的實驗性探究
王丹彤
(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羽毛球運動的預判是指在對方做出動作之前,運動員能根據(jù)對手姿勢和身體部位發(fā)出的信息線索提前做出部分或完整應答的動作能力。本次研究通過實驗的方法,表明預判對羽毛球的重要影響,以及預判能力與運動員對運動的認知程度有關,認知程度越高,預判能力越強。并且,在羽毛球運動中,預判能力可以降低判斷的反應時,提高判斷正確率。
我們經(jīng)??梢栽诹值さ谋荣愔锌吹?,林丹往往可以魚躍接到對方的殺球。我們在驚嘆林丹技術高超之余,不禁去思考一個問題,對于殺在離身體遠的位置的球,林丹可以魚躍將球救回,而對于殺在腳邊其實一伸手就能接到的球,往往由于判斷錯方向?qū)е伦詈蟮氖Х?。為什么看上去距離遠的球可以接到,而距離近的球反而接不到?這是由于提前判斷充分與否決定的。判斷正確,距離遠也可以接到,判斷失誤,距離近也接不到。在羽毛球項目上,這種判斷叫做預判。
羽毛球運動中,預判是指在對方做出動作之前,運動員能根據(jù)對手姿勢和身體部位發(fā)出的信息線索提前做出部分或完整應答的動作能力。羽毛球作為一種快速的球類運動,比賽的情況總是不斷變化的,快速的回球留給運動員的判斷時間有限,根本不允許運動員過多地對場上的情況做出分析來斟酌回球的方式。羽毛球運動員在場上經(jīng)常是在對方運動員出手之前對這個球做出預判并做出一定的移動或傾向性重心移動。在運動學中,預判是運動直覺的一個特殊表現(xiàn),那么,在羽毛球運動中,運動員的預判能力能產(chǎn)生什么樣的作用,這種預判能力又與什么有關,這就是我們此次的研究目的。
2.1 研究對象
以羽毛球運動中預判能力為研究對象。
對4個組的18 ~ 25歲的不同羽毛球水平的在校大學生的羽毛球預判能力進行實驗性探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調(diào)查法通過查閱大量資料,為預判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2.2.2 專家訪談法在對省級教練和高校羽毛球?qū)m椑蠋熯M行訪談后得知,在快速的比賽中羽毛球運動員的預判往往產(chǎn)生在對場上運動員站位形勢的分析和對手擊球瞬間的觀察中得出的。
2.2.3 實驗研究法
(1)實驗設計:實驗采用運動水平單因素設計,以被測者的運動水平和運動年限不同分為四個組。實驗采用E-prime電腦編程軟件,分別以2010年全英羽毛球超級聯(lián)賽女單決賽拉斯姆森-王一涵,2010年全英羽毛球超級賽男單半決賽鮑春來-田児賢一為材料進行視頻截選,在運動員擊球瞬間定格。每個截選片段包含比賽的2到3個回合,共86段視頻片段,其中包含了幾乎所有技術動作和落點,以avi.格式保存。再用E-prime軟件進行編程,被測者需要對定格后運動員球的落點進行判斷。之后統(tǒng)計出被測者判斷需要的平均反應時和判斷的正確率進行比較。
(2)實驗對象:本次試驗的被測者為18 ~ 25歲年齡之間的在校大學生分為4組,分別為:訓練年齡10年之上,2 ~ 5年,1年以下,以及不到1年的,每組有10人。
(3)實驗流程
第一部分:練習部分:①先由播放者示范實驗方法,測試者坐在大屏幕前,左、右手放到鍵盤上。此時大屏幕上出現(xiàn)6個綠色的點,上中下分別2個。視頻上的一個點對應鍵盤上的一個鍵,依次是左上-F、左中-D、左下-S、右上-J、右中-K、右下-L(圖1)。實驗開始,屏幕上綠色的點變紅,每次變化一個點,測試者按下鍵盤上對應的鍵(圖2)。當測試者按下鍵之后切換到下一畫面,共20組畫面。此部分實驗的目的是讓測試者熟悉屏幕上的點對應的鍵盤上的反應鍵。
圖1 實驗操作對應點
圖2 被測者按下對應鍵
圖3 實驗視頻截圖
圖4 四組被測者平均反應時對比
圖5 四組被測者平均反應時和平均正確率隨訓練年限變化趨勢
②測試者坐在大屏幕前,左、右手放到鍵盤上,此時播放五段剪接好的視頻,使測試者熟悉實驗方法。為正式實驗做準備。
第二部分:正式部分:實驗正式開始,播放者播放視頻,每段視頻在最后定格(圖3)。測試者需要在看到定格的同時對運動員擊球的落點做出判斷,并按下鍵盤上對應位置的反應鍵。實驗需要記錄測試者對每個球的反應時和每個反應的正確與否。共有86段視頻。最后統(tǒng)計測試者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反應時的平均值,和計算判斷落點正確的百分比,即正確率。
3.1 訓練年限對運動員預判能力有影響
羽毛球運動是整個體育運動的一個分支,從運動學的角度上來看,預判是運動直覺的一個體現(xiàn)。也是一種特殊的直覺。運動直覺與運動經(jīng)驗有關,即運動者對這項運動的認知程度。訓練年限在某種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運動經(jīng)驗,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對一個運動員對運動的認知程度。由于運動員參加專業(yè)訓練的訓練年限不同,對羽毛球運動的認知程度也不一樣,他們產(chǎn)生的預判結(jié)果也不一樣。
3.2 預判會對羽毛球運動產(chǎn)生影響
實驗中的反應時,是從每段視頻開始放映到被測者按下反應鍵的時間。因為所有視頻的基準時都一定,都為從視頻開始放映到視頻定格時間,所有被測者的基準時都是一樣的。在這里我們需要的是數(shù)值大小的比較,而不是精確數(shù)值的比較。實驗中第1組被測者和第4組被測者的最大差別就是第1組被測者經(jīng)過羽毛球的專業(yè)訓練,對羽毛球運動有一定的認識,而第4組被測者沒有經(jīng)過羽毛球的專業(yè)訓練,對羽毛球運動幾乎沒有任何概念。前面說到,預判與對運動的認知程度有關系,當運動者對這項運動認識的越深,他越能把身臨的場景與頭腦中曾經(jīng)有過的相似場景做出聯(lián)系,使大腦和肢體產(chǎn)生神經(jīng)通路,并反映到運動行為上。專業(yè)運動員之所以運動水平高,是因為他們對這項運動認識程度比普通人深刻。他們經(jīng)常從事這項運動,把偶然出現(xiàn)的場景印在頭腦當中,并且在比賽中能很快地識別出相似場景并調(diào)動相應的行為,在低意識控制下來解決問題。又通過這2組被測者之間測試結(jié)果數(shù)據(jù)上的差異(表1),可以表明預判對羽毛球運動有影響。
3.3 反應時與預判能力的關系
反應時是從每段視頻開始到測試者按下反應鍵的時間,反應時越短,運動員
表1 第1組和第4組被測者反應時和正確率平均值對比
表2 第1組3號4號被測者,1號2號被測者反應時對比
表3 第4組1號被測者與第一組9號被測者反應時對比
預判能力越好。第1組到第4組每組測試者的參加羽毛球?qū)I(yè)訓練年限不同,對羽毛球運動的認知程度也不同,第1組到第4組對羽毛球的認知程度呈遞減趨勢。而從實驗結(jié)果每組反應時的平均值來看,整體上,從第1組到第4組反應時呈遞增趨勢,這也說明了預判能力與運動者的運動經(jīng)驗有關(圖5)。運動員參加專業(yè)訓練的訓練年限越長,他們的預判能力越好,反應時間越短。
但是,運動員的預判能力不是僅僅只與運動員對運動的認知程度有關。單從第一組數(shù)據(jù)中3號被測者和4號被測者可以看到,3號被測者訓練年限為13年,低于4號被測者的12年,可4號被測者的反應時為2912.977毫秒?yún)s高于3號被測者的反應時4421.698毫秒。同樣,在1號被測者和2號被測者之間也存在類似現(xiàn)象(表2)。訓練年限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對一個運動員對運動的認知程度。由此可見,羽毛球運動員的預判能力與運動員對運動的認知程度有關,但是也存在個別現(xiàn)象導致訓練年限短的運動員預判能力有可能超過比其訓練年限長的運動員。這種現(xiàn)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運動員的訓練經(jīng)歷,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等多方面因素都會導致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
另外,從其中個別數(shù)據(jù)來看,以第4組被測者鄭月為例,她沒有參加過羽毛球?qū)I(yè)訓練,羽毛球運動經(jīng)驗幾乎為零,但是她的實驗結(jié)果反應時(3 666.5毫秒)很短,幾乎與第1組運動年限10年以上的專業(yè)運動員田××的反應時(3 488.774毫秒)相等。這說明,在實驗中,存在測試者單純圖快而盲目按下反應鍵的現(xiàn)象。所以,單獨反應時不能說明運動直覺與運動經(jīng)驗有關。(圖4)
3.4 正確率與預判能力的關系
通過對比4組被測者可以得知,被測者的反應時的平均值第1組明顯低于第2組低于第3組低于第4組,正確率的平均值結(jié)果來看,第1組被測者的正確率明顯高于第2組高于第3組高于第4組(圖1 ~3)。每組被測者的區(qū)別是羽毛球運動年限不同,而導致的對羽毛球認識程度的不同。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得知,運動員預判能力與對運動的認知程度有關系,對運動認知程度越高,預判能力越優(yōu)秀。并且,單純反應時間不能完全說明預判能力的好壞。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最后能不能接到球,還要看其判斷方向和落點是否正確。判斷正確,并且積極采取行動,并根據(jù)對手站位等情況所做出合理回球,才能最終得分和贏得比賽勝利。所以,反應時和判斷正確率結(jié)合才能最終說明一個運動員預判能力的好壞。運動員的反應時越短,判斷正確率越高,其預判能力越強。
提高正確率是在充足的運動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的。運動員運動經(jīng)驗豐富,對運動的認知程度高,便能在低意識控制下對場上的局面做出準確反應。判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接球得分,所以,不能只為了爭取時間而盲目判斷,一定要在保證判斷正確率的基礎上降低反應時間,提高反應速度。
4.1 結(jié) 論
4.1.1 一個運動員的訓練年限越長,對運動的認知程度越高,預判能力越強。
4.1.2 預判對羽毛球運有影響。
4.1.3 運動員專業(yè)訓練年限越長,預判能力越好,反應時越短。但不排除因運動員個體差異導致的專業(yè)訓練年限短預判能力也很好。另外,單純反應時不能說明預判能力的好壞。
4.1.4 反應時和判斷正確率結(jié)合才能最終說明一個運動員預判能力的好壞。運動員的反應時越短,判斷正確率越高,其預判能力越強。
4.2 建 議
4.2.1 明確預判產(chǎn)生時期。
4.2.2 預判之后果斷行動。
4.2.3 善于歸納總結(jié)對手習慣性打法和習慣性路線。
4.2.4 多和不同人比賽。
[1] 程勇民.運動水平、知識表征及其年齡對羽毛球競賽情景中直覺性運動決策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6(1):86-95.
[2] 程勇民,金花,周衛(wèi)星,等.羽毛球運動員戰(zhàn)術意識測評及其多媒體訓練系統(tǒng)的研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9(2):57-61.
[3] 王樹明,尹小儉.羽毛球運動員動作前情境的預判績效及其差異性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119-122+130.
[4] 漆昌柱,梁承謀,徐培.優(yōu)秀運動員直覺性運動思維的表征特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35-37.
G847
A
1674-151X(2014)11-115-04
2014-09-23
王丹彤(1990 ~),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田徑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