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花
摘 要:教育理念的改革為小學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教育機制的轉變?yōu)樾W作文教學改革提供了保障,但要真正讓小學生樂于動筆,易于表達,必須要“以生為本”,把學習的主體學生擺在首要位置。
關鍵詞:改革;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19-01
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首先表現(xiàn)在小學生的寫作
熱情不高,甚至有很多人討厭寫作文。本人曾在本校的四年級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有56%的學生表示對寫作文不感興趣;49%的學生認為寫作文知識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表示對作文有濃厚的興趣,認為寫作文很快樂的只占16%。其次表現(xiàn)在嚴重脫離生活現(xiàn)實、缺少真實性,作文中套話連篇、說假話現(xiàn)象成風。有一次我讓學生寫《我的爸爸》,這個題目雖然陳舊,但永遠不會過時,因為每個人的爸爸是長得不一樣的。然而我班的30多名學生陛下的爸爸竟有20來如同一人,長相都是“高大身材,國字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笔论E都是“有一次,我考砸了,爸爸細心的和我一起分析原因”。 學生作文,原本應該是言為心聲、坦誠相見,可事實上不少小學生作文中的假話、大話、空話、套話比比皆是,不少學生面對作文題目是“橫眉冷對作文紙,低頭干啃鉛筆頭”,對作文產生畏懼、厭倦、失望心理等,現(xiàn)狀不容樂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學生是
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弊魑慕虒W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尤其是小學作文教學,作為初中、高中作文教學的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教育理念的改革為小學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教育機制的
轉變?yōu)樾W作文教學改革提供了保障,但要真正讓小學生樂于動筆,易于表達,必須要“以生為本”,把學習的主體學生擺在首要位置。
一、尊重學習主體,讓學生暢所欲言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現(xiàn)代小學寫話和習作教學成功進行
的前提。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和羅杰都認為:教育的核心是發(fā)展人的潛能,教育過程是不斷發(fā)展人的潛能的過程,教育活動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耙詫W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核心。故而你應該將它作為根本點,并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作為支撐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作文的教學中,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貫穿整
個學習過程:前期的準備要讓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方式,自由地閱讀和積累;中期的指導可拓寬學生的自由表達空間,低年級可以在活動中邊做邊說,中高年級則可按學生能力的強弱分組合作,教師針對性指導;后期的批改、講評與評價也應讓學生參與??陬^語言與筆頭語言相結合,“說一說,寫一寫,改一改,評一評”。只有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合作地進入寫話和習作的全過程,他們自己在學作文、寫作文改作文、用作文,變“要我學作文”為“我要學作文”,“要我學好作文”為“我要學好作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抱著寬容的心態(tài),接受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及時地引導學生。
二、豐富情感體驗,讓學生興趣盎然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
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學生寫不好作文,往往不是他們不會寫,而是不愛寫,不想寫,不知道從何下手?!皼]有情感參與的作文教學,是沒有靈性的,也是不完美的。”要使學生愛作文,首先要讓學生愛玩、會玩、玩得興趣盎然,再把這種快樂潛移默化到寫作中,寫出真情實感。此外,小學語文教師講作文課一定要富于表現(xiàn)力,善于帶動學生進入情境,使學生想爭先恐后地說,并且說的不一樣。其次主題的拓展要與學生生活、知識面緊密相連,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課堂設計要有坡度、寬度,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話可說;變化不同的作文形式,讓學生在新奇與快樂中參與;善于找到學生的進步和閃光燈,用各種形式進行嘉獎。
三、珍視生活積累,讓學生拓展空間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創(chuàng)作的原型。教師可利用班隊活動、
學科活動與課外活動等加強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的廣泛聯(lián)系,提供學生參與生活和認識生活的機會,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自己積累生活和駕馭生活的能力??沙浞掷脤W生的校外實踐,引導他們去廣泛接觸社會,主動接觸生活,自覺參與實踐,充分感受生活,從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生活天地,豐富學生的習作、寫話的源泉。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能引導學生到“藍天下的學?!遍喿x“生活的教科書”,去尋找生活的源頭,讓他們參與實踐活動,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使其道德情操受到熏陶,作文素材得以豐富,創(chuàng)新能力得以提高,使思想性與現(xiàn)實性自然地同意起來。
四、擴大閱讀范圍,讓學生提高技能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大量的閱讀可起
到熏陶作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整體能力。從廣泛閱讀入手,才能幫助學生解決“有物不會言”的問題。我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廣泛閱讀,不僅在于讓學生接觸不同的寫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認識事物、表達事物的能力。教師要經常給學生推薦讀物,如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優(yōu)秀作文選和科普讀物、工具書之類的非文學讀物,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的習作提供幫助,同事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教師還可通過開展“讀書日”“課前故事大賽”“小練筆”等活動,創(chuàng)造活學活用的機會,將書本內容化為學生內在語言材料儲備。
參考文獻:
[1] 黃桂林 豐富學生生活,開辟創(chuàng)造源泉——小學作文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育滲透.遼寧教育.2001.(6)
[2] 劉 琦.小學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溝通的研究.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