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沁
我家斜對面住著一個獨居的老奶奶。她搬來已有兩個多月了,可始終不見有人來看望她。我總是看見她緩緩地從屋里搬出一個小凳,坐在屋前的樹下。她有時茫然地望著天空,有時凝神地看著路人,從早上坐到中午,從中午坐到傍晚,有時夜晚還在那里。天氣開始變熱時,她的手里多了一把小蒲扇,時不時扇動一下。她深凹的眼睛越發(fā)顯得蒼老,眼皮也落寞地向下垂著。她一定在等待什么,我想。
我向媽媽問起老人的事情。媽媽的回答很簡單:三個兒女都在外地安家,卻沒有一個愿意承擔(dān)贍養(yǎng)老人的責(zé)任。我聽得心寒,勞碌了一輩子的老人遭親人遺棄, 含辛茹苦的母親風(fēng)燭之年卻如此凄涼。 “以后看見那個老人,就打個招呼吧。你一個小小的問候,也許能不知不覺溫暖別人?!眿寢屵@樣對我說。我鄭重地點點頭。再出門時,老人已經(jīng)不在了。
有一天,有人敲門,是那個老人。那沙啞的聲音中夾雜著濃重的鄉(xiāng)音,原來她想要一只口罩。我記得儲物柜里有媽媽買回來的幾只白口罩,便全部拿出來放在老人面前。老人只拿了其中的一個,連聲說著謝謝。
無數(shù)次目睹這位年邁母親的凄涼,我萌生了一個夢想:這片土地上曾經(jīng)揮灑熱血、奉獻(xiàn)青春的人們,在老去的時候應(yīng)該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病有所治,帶著尊嚴(yán)和微笑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我的夢,很小很小,但深情而綿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