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詩國《春怨》誰題詠?我今訝異探求之

2014-05-12 08:44:48李欣榮
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研究 2014年2期

李欣榮

內容提要:本文提出了同一首唐詩,擁有并行不悖的兩個署名、而又無人深入質疑的現象,從而借助網絡、并查閱典籍,力求澄清作者的真正歸屬。鑒于最終無法形成確鑿無疑的證據鏈條,本文希望采納如下署名格式:原作者金昌緒;一說蓋嘉運作。本文認為惟其如此,方可能免除天下學子的茫然、困惑。

關鍵詞:金昌緒/蓋嘉運/原創(chuàng)作者/直接相關責任人

(一)

2010年末我偶然發(fā)現,“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這首名詩,在《千家詩》(*)里,居然題為蓋嘉運作!幾十年都記得是金昌緒作呀!心里頓生疑竇;隨之便考證起來。清楚地記得讀過三位名家的各自三卷本的中國文學史。再加上大量古代詩詞鑒賞一類的普及性文章、讀本,以及名流大家的文論專著……何曾看見、或聽說這詩姓金以外、還姓蓋?!但殊為可惜,手頭的文學史,從初唐到中唐,竟沒找到此詩;更遑論姓金、姓蓋?《唐詩鑒賞》及《文學史三百題》也查不到;再查《大學語文》、《古詩文欣賞》等等……所到各處,皆未收錄;反復再查……唉,白辛苦得厲害!到底誰才是真的作者?到底那個出版社弄錯了呢?最后我只能先將網上的資料作如下的概括:

1. 兩個人歷史上的生卒年皆不詳。金氏被人記得的,僅有“他是余杭(杭州)人”這三五個字。蓋氏則系唐玄宗時的一位權傾西域的大將軍;大名鼎鼎的岑參都寫過盛贊他的《蓋將軍歌》。

2. 金氏的生平,再加上其文學的痕跡,僅限于20字的《春怨》。由于《春怨》在詩史上太易于混淆了!下面我要用《黃鶯》代指《春怨》。

3. 蓋氏,除了有文獻記載著《黃鶯》外,并無任何詩或文字存世。

4. 凡涉及金氏的資料,都是對他《黃鶯》詩的注解、講析或極力稱頌。此外的人生,則渾無雪泥鴻爪,直似杳冥黃鶴。

5. 凡蓋氏資料,皆屬其軍、政業(yè)績的史書記載或評論。無非頭角崢嶸、甚是了得……從初期的約2萬兵力發(fā)展為擁兵14.8萬的軍政要員;受封為河西、隴右兩鎮(zhèn)節(jié)度使。諸如此類。

(二)

以上五點,能判定作者歸屬嗎?沒戲。渾無頭緒。當然,指稱金為作者的,明顯居多;而且在蓋的資料中,還屢有不少于兩則懷疑、質疑的文字;但若以此判定金為作者,仍或不免‘我證我之嫌。但如果設問:誰跟此詩瓜葛牽連更顯著呢?那就肯定蓋氏顯著!

試看,當他大破“突騎施”(西域的突厥勢力),“俘獲幾萬之眾”,并獻俘于朝廷之后,曾有一段經不起成功考驗的履歷。大約忘乎所以“沉湎酒色,不思防務”,以致被左丞相彈劾。裴耀卿密上書,要求唐玄宗對蓋氏嚴加督責( “乞圣恩,勖以嚴命”)。(*1)于是唐玄宗親自督促蓋嘉運進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蓋氏將此詩帶給了唐玄宗。一個岑參詠嘆其為“真丈夫,行年三十執(zhí)金吾,身長七尺頗有鬚”的將軍,當其初期頗有鵬程氣象的軍旅生涯被一時的凡心過重遲滯了征程,而遇到麻煩之際,顯然需要克服消極影響,挽回圣上的信任!如果他此時有奇貨可居,唐玄宗又恰為識貨之主,那對他該多么趁愿?而這兩方面條件的同時具備,恰恰完全不成問題。無論是對于本詩的鑒賞力或自信,——在唐代,就連和尚、道士、妓女都能詩史留名!——還是對于唐玄宗的了解,都不難從將軍的閱歷、資質中派生、推衍、或順延而獲得。

唐玄宗何許人也?“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安史之亂之前“四紀為天子”的太平皇帝。文采風流艷絕宇內:論書法有展拓天朝威儀的墨寶;論詩才有雍容典雅、或深情綿邈的傳世佳作;而且還是百代梨園世家的鼻祖!

因此,當蓋將軍之銳意進取、奮斗精神大不如前,瀕于淫佚喪志,而初遇麻煩之際,如果綢繆用詩藝非凡的佳作迎合圣上之雅好,這對于他蓋某,應該大有奇兵之計、或靈感決策的機巧了吧?果然不出所料,玄宗一見傾心,拍案叫絕!當即給予“教坊排演,盛行宮廷”的隆恩殊遇,從而此詩火遍了長安的歌舞伎館,茶樓酒肆;直至傳入東瀛日本。

《黃鶯》的成功或無以復加。而但蓋氏本人卻發(fā)生了危機。由于他我行我素,甚至“恃托中貴,公為非法,兼?zhèn)螖⒐凇?,又遭到韋恒的彈劾。更壞的是其軍事上的好運被逆轉了。也許是“滿招損……”以及‘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千古至理無可抗拒地將蓋氏拖入了軍事的敗績。不久他丟掉了原本易守難攻的石城堡……不光他被玄宗罷官,而且他甚至如同遭逢了人生的黑洞一般,竟從歷史舞臺上“花落人亡兩不知”了!

(三)

了解蓋氏的過程中,我始終確信本詩為金氏所作!蓋氏則僅僅充當了引薦此詩的英明伯樂的角色。但這卻有待證明。我首先揣摩:象蓋氏這種曾經鴻運當頭的人物,若言他不存在借助詩以抬身價、妝門面的強烈內驅力,其實是比較自然的。這好像有利于否認蓋氏為作者。不過,若言武將便不大做詩?則我又實難茍同;而且極易被自己駁倒!“十大元帥”中的詩人屢見不鮮;大將許世友做起詩來威震敵膽;朱元璋甚擅吟詩作對;吉鴻昌半生打仗與抗日,似乎畢生僅留一首詩,但他的就義五言絕,卻十足閃熠詩國星空!

更有南朝的曹景宗,一向被人目為全無詩才;然而他卻在滿朝堂文人騷客一心要看他笑話的壓力下,迎難而上,擲地作金石之聲地吟出五言絕——

“去時兒女悲,歸來茄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豈非詩史的珍品、武人的絕唱!如此看來,曹景宗行,則如何能斷定蓋嘉運肯定不行呢?!

那么,詩風的分類,亦足構成否定嗎?——歷代武將賦詩,大抵皆豪放有余!但《黃鶯》卻近似婉約風。雖說武將里的詞國天才辛稼軒既能“掃空萬古”地豪放,又工清麗嫵媚的婉約,但畢竟實屬罕見的例外!武將里,何嘗有誰留下過稼軒式的一流婉約詞呢?

因此,《黃鶯》出自兼有文采的赳赳武夫的可能性,又應該小于出自專職文人的可能性了。雖然這仍然有待確證,但我已視若畏途……

這時我想到:既然金氏的功名、權謀、地位根本不可與蓋氏同日而語;既是兩者實在高下懸殊,判若鴻溝;那這本身,豈非側面證明了金氏原創(chuàng)、而蓋氏薦舉嗎?試想,若非蓋氏本人獻詩前不忘留存下、或特地標明了原作者為金氏的話,請問,誰能用“金昌緒”來麻煩唐詩編纂者呢?反過來說,如若蓋氏確系自我原創(chuàng)了《黃鶯》,則他何能任由不相干的金氏署名、或由文韜武略的他跟吃冤枉的金氏一道署名呢?而且,假設蓋氏有意剽竊署名權,則他不是也可以輕易成功嗎?

既然歷史留下了金氏的署名,(有人推測蓋氏為此詩譜了曲)那么就只能如此推理:蓋氏早已在西域創(chuàng)建奇功殊勛,他完全沒有竊取他人20字詩來證明自己身價的必要性。固然,獻詩與他想要緩和其武運、及仕途所遭遇麻煩的心理和需求有關聯(lián),但當時他只是因躊躇滿志、或自我膨脹,故酒色無度這普遍無害的毛病才惹出些麻煩;而絕不會料想他蓋將軍的身份會就此終結、并且竟至于從史冊上‘人間蒸發(fā)掉!亦即:他對自己的身居高位仍不乏顧盼自雄的豪邁與信心。所以,對于能表現一手絕活的御用文人,他十分贊賞其才華驚人!而不曾有意于掠他人之美!

于是,本詩流行之初,人們就無不明了原作者為金氏,蓋氏則相當于特殊的‘責編、“監(jiān)制”,或干系非常的責任人……與時推移,干脆發(fā)展到不在乎被人張冠李戴的程度了。

此后,我找到了原作者為金氏的如下證據:

硬筆書家李放鳴的《絕句精華字帖》,(*2)其中的《春怨》一詩系金氏所作。清代蘅塘退士編的《唐詩三百首》,(*3)其中《春怨》系金氏所作。《全唐詩》中的《春怨》也系金氏所作。(*4)

看來,金氏作為原創(chuàng)者的身份,已無可動搖了。

(四)

那么,又如何解釋《千家詩》以蓋氏為《黃鶯》作者呢?且如何理解網上的蓋氏創(chuàng)作、與金氏創(chuàng)作這矛盾的資料旗鼓相當、而各執(zhí)一端的現象呢?我看應該說,大體上,都沒錯。這就象呂不韋跟《呂氏春秋》的關系一樣。呂不韋有文采嗎?沒聽說過!你盡管說他是大富商、政治家、思想家;而且贊嘆《呂覽》曾經懸于城門上,用賞格為一字千金的方法,以求人指摘書中瑕疵!但你很難說他呂氏著過某段美文!因為,并非呂氏本人熔鑄百家學說,而是他用自己富可敵國的財力、和長期比丞相還厲害的政治地位,并薈萃他卓絕當世的深邃見識,羅致了戰(zhàn)國末期的名士碩儒,號稱門客三千人!從而由呂氏主持編纂、才成就了這部傳世經典。由此可見,若無呂氏,那縱然更添6千位文章妙手,后人也休想一睹如同《呂覽》一般之經典的芳容!

與之相仿佛,對于金氏的杰作,無窮的后人年年傾訴禮贊,無限地書寫金光的名字。但可曾想過這20字的成功是否太偶然、太僥幸呢?孤篇一首。身份、事業(yè)渺如云煙……若非蓋氏慧眼識珠,薦之于玄宗,則本詩定能能鴻運疾卷、火到天邊嗎?假設全靠原創(chuàng)者推廣傳唱本詩,則是否也有遭遇明珠暗投之凄涼、或被遺忘之命運的可能性?我們隨便舉個例子——盛唐的王之渙與王昌齡,生卒年極相仿,享年皆56~7歲;絕句造詣也相仿。王之渙僅存精品絕句6首!如此高才,怎么可能這般低產量?無論如何,他都應當如王昌齡一樣,至少寫過幾百首!其實,這種‘湮沒古詩的現象,是相當普遍的。詩和詩人在當今被邊緣化了,甚至被‘蟄居化了……在唐代,雖然是詩的王國,但是,在3600多位詩人,5.5萬多首現存詩篇所構成的浩瀚的花園里,時不時少了幾百朵花似乎也難免被看做沒什么大不了的?當然,戰(zhàn)亂,社會動蕩與變遷,傳播手段落后等因素,是‘湮沒珍品的根本原因。(*)另據記載,李白去世后,其族叔李陽冰為他編輯的十卷文集,加上55年之后范傳正為他編輯的20卷文集都失傳了?。?5)另據網上資料,岑參的《岑嘉州集》,實屬邊塞詩的瑰寶;但是從唐代流傳到宋代,8卷本就變成了7卷本。再從中唐人鄭谷《讀李白詩》的“高吟大醉三千首”一句來看,(*6)今人所得到的僅僅相當于三分之一的李白遺產!無論怎么估量,李白詩文至少都有相當數量的散佚、失傳,這一點是足以確認的吧。

詩仙尚且飽嘗如此的后續(xù)的冷遇,更何況“煢煢孑立”的金昌緒呢?

這樣說來,金氏詩得以享有千秋萬祀,能不引來‘文化何幸一類感慨嗎?能不激發(fā)諸如愛屋及烏!吃水不忘打井人!以及‘伯樂、比千里馬更有功勞一類的古道熱腸嗎?

因此,世代的人們有理由感念于推崇引薦之功,而樂于將蓋氏與原創(chuàng)者等量齊觀。這對于文化的傳承、弘揚,何嘗不是價值獨到的褒揚和意義深遠的嘉許呢.

參考書:

1. 《舊唐書》列傳三十八~四十八,17頁

2. 硬筆書家李放鳴的《絕句精華字帖》,(遠方出版社。2001.3月版)其中的《春怨》一詩系金氏所作。

3. 清代蘅塘退士編的《唐詩三百首》,(187頁。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其中《春怨》系金氏所作。

4. 《全唐詩》768卷、036首《春怨》系金氏所作。

5. 《唐詩故事》第一集。地質出版社,1983.3版,158~159頁

6. 上書160頁《讀李白詩》

7. 張培恒、駱玉明的《中國文學史》,第4編12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3月版)

8.《千家詩》系李翰文主編,萬卷出版公司,2009年一月版,29頁,題作《伊州歌》,作者:蓋嘉運

鄢陵县| 雅安市| 鞍山市| 保靖县| 常德市| 姚安县| 定边县| 大姚县| 蒲城县| 宣威市| 柘荣县| 浏阳市| 福清市| 甘南县| 醴陵市| 扶风县| 东宁县| 丽江市| 尚义县| 衡南县| 察哈| 方山县| 岑巩县| 镇安县| 富蕴县| 黑山县| 盘山县| 宁蒗| 环江| 赫章县| 正安县| 新余市| 通辽市| 府谷县| 望城县| 霍山县| 轮台县| 恩施市| 沙田区| 清水河县|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