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
好學術(shù),天馬行空……
在日本一橋大學的課堂里,我們常常歪著頭,爆出一句好大聲的“哈?”不過我們的潛臺詞不是聽不懂,而是沒想到老師要講的內(nèi)容是這么的出乎意料。
一門叫作“日本現(xiàn)代社會”的課,老師開始對“為什么女生結(jié)婚越來越晚”這件事感興趣,他問我們:“你們覺得,對方的什么特質(zhì)會引起你想要組建家庭的興趣?”這下班上可炸開鍋了。最開始從后排女生那里蹦出來的單詞是“face”。得,原來外貌協(xié)會都開到國外去了。接下來的一堆關(guān)鍵詞則是稀奇古怪,什么“會做家務”啦,“會把收入交給老婆”啦,“會修家電”啦,簡直不是在找對象,而是在找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都教授。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中規(guī)中矩的答案,比如“忠誠”“耐心”“收入”等等。
到誰也想不出來新詞的時候,老師非常驚訝地提醒我們:“為什么你們都沒有想到愛情?難道愛不是婚姻最基本的要素嗎?”我們一拍腦袋,別說,還真忘了!看來如今對于婚姻的定義,已經(jīng)和傳統(tǒng)觀念有了很大不同,社會的現(xiàn)實讓我們這些年輕人變得對物質(zhì)斤斤計較。如果不是老師這樣一問,也許我們都忘記了,最簡單的感情,才是維系最牢固感情的紐帶。
“專門日語表現(xiàn)技法”會是一門無聊的課吧,但怪題目來了:世界上哪種動物最厲害?對于要決出最強動物的背景,老師給出了非常詳細的規(guī)定,比如“把所有動物都設(shè)定成1米”,“提供一個水陸空任何一種動物都能自由呼吸和活動的場所”,“戰(zhàn)斗時間為24小時,如果沒有勝負,則堅持到最后者為勝”。這下更是把我愁壞了。我連著兩天狂刷維基百科,還跑到圖書館去借百科全書,閱讀其中有關(guān)動物的章節(jié),在找了不下20種動物的資料之后,最后才選出了我心目中最強的動物——河馬。
為什么選擇河馬呢?我給出了一組比較數(shù)據(jù),證明它在同樣體長的動物里面,皮厚耐打,咬力又大,不管怎么都不會輸。我本以為大家應該和我選的差不離吧,結(jié)果開始上課才知道,選了大型動物的就我一個人,其他人選了蜜獾、蚊子之類的偏門動物,甚至還有選考拉熊的。選蜜獾是因為它毛厚抗抓咬,還有毒;而選蚊子是因為如果把蚊子想象成1米的話,只要1~2秒就能把對方吸到失血致死。
當然,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挑日語寫作中的語法錯誤,而是培養(yǎng)我們寫論文的邏輯思維能力。別說,光是研究“最強動物”,我又是做圖表又是算數(shù)據(jù)的,猛一看,還真像那么回事兒!
“博物館教育”的授課地點在全東京各個不同的博物館里。作業(yè)是去博物館“看人”。是的,不是看展品,而是看人??慈藗?nèi)绾斡斡[,走的什么路線,在每個展品前停留的時間以及同行的人們之間聊些什么。老師希望我們從個人因素、社交因素、環(huán)境因素三點結(jié)合,研究人的鑒賞過程是如何被影響的。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研究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