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鈞
最近人們都在熱議家風(fēng)家訓(xùn),我突然想起了他——大衛(wèi)·科波菲爾,想起了他的姨婆諄諄告誡他的一段話:永不卑賤,永不虛偽,永不殘忍。不知這段話能否算作大衛(wèi)·科波菲爾的“家訓(xùn)”。
這段話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次跟一個女生交流寫作體會,我提到了這段話。她瞪大眼睛肯定地說:“老師,我們的書上沒有這段話!”我說有的。她堅持說沒有。后來,還是教材站出來說話,證明我是對的。我不是那個女生的語文老師,但我可以想見,她的語文老師沒有注意到這段話;而那個女生也不大可能去注意到這段話,因為既然老師不講,就不會考,不考的東西,學(xué)它干嗎?
但這是多么好的一段話呀!每一個孩子都應(yīng)該讀到它、思考它、踐行它。
永不卑賤
奴性十足的人,一律打著鮮明的“卑賤”戳記。以自我的卑瑣,培植他人的下賤,這幾乎是所有卑賤者的拿手好戲。魯迅在他的《孤獨者》中塑造了一個名叫魏連殳的形象,他的人生際遇頗像坐“過山車”,忽而低到塵埃里,忽而高到云頭上。在他低到塵埃里時,那些世故的小孩子都嫌棄他,連他的花生米都不肯吃;當(dāng)他高到云頭上時,他給小孩子送禮物,前提竟然是要小孩子“裝一聲狗叫,或者磕一個響頭”。這樣的故事居然還有“現(xiàn)實版”,在饑餓的年代里,莫言就曾被糧食管理員用一塊豆餅誘著,被迫學(xué)狗叫。你可能覺得學(xué)狗叫的人卑賤,其實,迫人學(xué)狗叫者的卑賤程度比學(xué)狗叫者更甚一萬倍。越是卑賤,越是囂張,一個人的囂張指數(shù)與其卑賤指數(shù)成正比。
永不虛偽
有誰能清醒地意識到,其實,“虛偽”天天都跟我們膩在一起,“皇帝的新裝”在我們身邊長演不衰?我們見慣了虛偽,漸漸喪失了說出真相的勇氣與熱忱。我想,這樣的道理不會有人不明白——我們可以叫醒一個深睡的人,但是,我們休想叫醒一個裝睡的人。裝睡的人,以刻意營造睡的假象為使命,呼喚、撼動、鞭打都不足以讓他醒過來。網(wǎng)友說:“虛偽的最高境界乃是把虛偽讀作真誠?!彬_天、騙地、騙人、騙鬼,這虛偽的“道行”還不夠深,那稱得上“虛偽九段”的,是連自己都可以騙過。侯寶林有個著名的相聲段子《買佛龕》,有人問老太太:“您這個佛龕是新買的?”老太太一聽不樂意了:“去,哪有這么說話的?!”那人趕緊改口:“那您這個佛龕是花多少錢‘請來的?”老太太憤然答道:“哼,就這么個玩意兒,八毛!”——老太太充其量是個“虛偽三段”。
永不殘忍
看到獅子追捕、撕食羚羊,有人大叫“殘忍”。嘻嘻,這哪叫殘忍!上帝沒有把獅子設(shè)定成食草動物,為了活命,它必須這么干。真正的殘忍,是來自人類的“精致的殘忍”——在熊身上打開一個永遠膿血交流的傷口,令其源源不斷地為人類提供珍貴的膽汁;當(dāng)街“活殺驢”“活殺猴”,邊殺邊亢奮地叫賣鮮嫩的紅肉或雪白的腦漿;麻利地割下鯊魚的背鰭、胸鰭、尾鰭,然后再將鯊魚拋入大海,讓它慢慢地痛苦地死去……你以為這些殘忍就登峰造極了嗎?沒有。我最近又見識了一種“極品殘忍”,那是一個叫林森浩的研究生提供給我的。他那么淡定地向董倩講述毒死室友的過程,就像講述怎么毒死一只小白鼠一樣;在二審的庭審現(xiàn)場,他自始至終沒有看過父親一眼,甚至當(dāng)法庭宣布判處他“死刑”后,失態(tài)的老父親飛身撲向法官時,他都冷眼相對……選擇用化學(xué)物質(zhì)殺人的林森浩,生命中確乎少了一張不該少的“人性元素表”。
卑賤,虛偽,殘忍,我們來向這個世界報到時都不曾攜帶這些東西,但是走著走著,這些東西就像塵埃一樣撲向我們。怎樣拂去這些惱人的塵埃?怎樣守住人性的底線?怎樣讓“永不卑賤,永不虛偽,永不殘忍”成為我們乃至我們家族成員鮮明的戳記?讓我們想想,讓我們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