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本色
帶二娃去圖書館,正趕上一個動物組織給孩子們講解面對惡狗保護自己的技巧,便饒有興趣地聽了聽。老師講的簡單實用,孩子們也容易理解。現(xiàn)在城市里養(yǎng)狗的家庭非常多,媒體也不時報導狗攻擊小孩的惡性事件,所以我將講座的內(nèi)容整理了一下,希望更多的家長能受益。
孩子更容易被狗襲擊
孩子比起成年人來說,更容易被狗襲擊,因為孩子體格較小,對狗沒有什么威懾力,而且孩子喜歡盯著狗的眼睛看,這會讓狗覺得受到了威脅,更糟糕的是,由于孩子個子矮,很多被狗咬傷的小孩都傷在頭面部,慘不忍睹。
友善的狗狗是什么樣的
有些狗天性比較溫馴或者經(jīng)過主人的長期訓練,對人類比較友善,我們可以通過讀懂它們的身體語言來判斷。
舌頭伸在嘴外面,尾巴放松或搖擺。
尾巴輕微擺動,前半身低、后半身高,有時會興奮地叫幾聲。
仰面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
心情不好的狗狗要遠離
狗也有情緒,當它心情不好時,攻擊別人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如果看到狗尾巴僵直且抬起來,眼睛盯著你,呲牙咧嘴,并不時咆哮、怒吼,那么千萬不要去逗弄它。
如果發(fā)現(xiàn)狗兩條后腿夾著尾巴,頭低垂,身體略微蹲伏,準備跳起攻擊,那么情況已經(jīng)非常危險了,必要時要先護住臉面。
拔腿就跑更危險
當孩子發(fā)現(xiàn)情況危險時,可能會本能地拔腿就跑,或者揮動手臂趕狗。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因為突然的動作很有可能被看成是挑釁或者威脅,引起狗的攻擊。
正確的做法是:距離狗至少兩米,像樹一樣站著;不要跑不要叫,保持安靜;不要盯著狗,眼睛看別處。
家長應從小示范如何與狗狗相處
當孩子學會走路后,就可以給他們示范如何與狗相處。紐約市的犬類行為研究專家蕾妮·佩恩建議說:“拉起他們的手,讓他們把手展開,這樣他們就不會去抓小狗,讓他們看看怎么用張開的手去撫摸小狗?!?/p>
當孩子能說話、能聽懂你的話的時候,就該告訴孩子見到陌生狗時的原則——如果狗的主人不在旁邊,一定要躲開;在摸陌生狗之前,一定要征求主人的同意;如果主人同意了,慢慢地、安靜地走近狗,并且將自己的手伸到狗的鼻子前,讓狗聞聞自己的味兒;如果想要表達自己的善意,可以用手輕輕撓狗的下巴。
保證安全的十條紀律
孩子天性好奇,且沒有危險意識,對待小動物總是熱情有余,友善不足,家長有必要從小給孩子灌輸一些安全措施。
反復告訴孩子,狗也有自己的情緒和空間。
在狗面前,不要跑。
不要在狗面前大聲喊叫。
不要朝狗揮動胳膊。
當狗在吃東西時不要靠近它。
不要拽狗的耳朵和尾巴。
不要挖狗的眼睛。
不要一開始就站在狗的對面,拍它的頭。
不要接近帶著小狗的狗媽媽。
不要逗弄別人車里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