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君
孟旸,1983年出生,自幼隨祖父、父親學習繪畫基礎。2012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作品入展首屆最具市場投資潛力藝術家提名展、“中國未來”新興藝術家作品展、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藝博宋莊”繪畫展、北京國際當代藝術展、第五屆中韓藝術巡回展。
孟旸從小在藝術大家庭中生長,祖父從事繪畫教師職業(yè),父親為職業(yè)畫家。良好的藝術家庭氛圍,使其耳濡目染。年僅幾歲她就已展現(xiàn)出了骨子里對藝術的繼承與迸發(fā)。父母評價她說:“從小就乖巧可人,喜愛做各種針線手工和畫畫,一坐就廢寢忘食。有時候跑到院子里的墻壁上去畫,引來其他的小朋友競相效仿她的創(chuàng)作?!?/p>
由于這份對繪畫的熱情,她選擇了首都求學,父母對她非常支持,為了她,索性定居在畫家村宋莊。她不負眾望,畫藝日精。故宮師父郭文林對她亦贊賞有佳,第一次見她臨摹宋代李公麟的白描長卷就評價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年輕人愿意像她一樣靜下來畫畫了?!?在當今社會有著諸多的誘惑,還能見到如此心境的畫者,實屬我們這么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心靈畫者。
隨著她從幼年就萌發(fā)出的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衷到學習和對中國古書畫的研習和研究,在她的繪畫作品中,我們不單單看到了技法的純熟,更能品味到高古,清新雅意的格調,從她純熟與傳統(tǒng)的筆墨技法中我們不難看出她有前至唐宋四大家的臨習研究。后至可以看到她對明清畫家作品的臨習亦可達亂真的地步。從她的臨摹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她是一位臨摹功底極強的年輕人。所謂的前師古人,后師造化,在她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所謂只有大量臨摹過古人的精美畫作遺存,才可能行之有效地從各名家的杰出作品里學習和吸取到那些藝術的規(guī)定性和美的規(guī)律。而對這些作品的臨摹學習,是一個后來的藝術家必須掌握的基本藝術技巧并進而從精神上理解繪畫藝術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石濤題畫時也認為:“古人雖善一家,不知臨摹皆備,不然,何有法度淵泥?”所以說,臨摹就是要使自己盡快地擺脫固有的習慣,在一種符合法度的技法上盡快掌握,從而使自己技法可以沿著確定的、正確的、符合法度的方向發(fā)展,這樣才有可能使自己在書法、繪畫的藝術海洋中乘風破浪地前進,取得不斷的進步。所以從她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我們看到了她有宋元文人畫筆墨清逸和高古,也能看出她對中國古代文人生活的了解和研究。在我們閑談中,她告訴我們說:“傳統(tǒng)意義的工筆繪畫代表著遠古時期人文的生活記錄,現(xiàn)今這個花花世界,有太多的精神思想被物質與欲望所誘惑,這種‘精神在漸漸蔓延,他們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不論古文人的文玩雅集、今人的浮浮眾物,僅僅代表著他們所處的時代。我的繪畫作品中有古今穿梭,有人物也有玩物,古人玩的是文化,既是文化也是奢華,今人玩的奢華卻是一種浮躁之氣,不論玩的是什么,總之在佛法里萬物皆空。他們出現(xiàn)在我的畫面中,僅僅代表了我對他們的理解和記錄。我通過對傳統(tǒng)繪畫的臨摹和研習,學習前人用線造型的經(jīng)驗,運用傳統(tǒng)筆墨的技法,用干凈純粹的色彩形式來表現(xiàn),表達我對她們的理解與詮釋,從中感悟中國畫的神韻和魅力,通過對中國古代繪畫深入的理解,使我們洗掉浮華與造作之氣。在我的繪畫創(chuàng)作當中去追求清新雅意,在畫面當中去粉飾,少造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