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著名導演努里·比格·錫蘭曾經兩度獲得戛納評審團大獎(《遠方》、《安納托利亞往事》),一次獲得最佳導演獎(《三只猴子》),擁有“塔可夫斯基接班人”的稱號,也是今年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無數影迷希望這位“千年老二”能夠登頂成功。他的電影就好像他曾經的御用男主角穆扎菲·奧德默的臉一樣,樸實、敏感、有風霜,而且每一部都在不同方面有個性與創(chuàng)意。
《冬眠》片長196分鐘,不僅是今年戛納競賽片之最,也是錫蘭個人作品之最。而在這部電影中,錫蘭結合了自己的兩大創(chuàng)作特點,首先,在形式上,除了他標志性的壯麗遠景、環(huán)境音效與長鏡頭之外,他回歸到創(chuàng)作初期的原生態(tài)表現形式,和其處女長片《小鎮(zhèn)》一樣,他用“海聊與辯論”等人物對話直觀地展現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矛盾,并且漸入佳境,使觀眾對于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有了逐步深入的理解,一些金句和爭論點還能引發(fā)共鳴,片中夫妻間的爭吵內容其實非常普遍地存在于現實中。
第二,在主題上,錫蘭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究過向外闖蕩和固守家鄉(xiāng)的矛盾(《小鎮(zhèn)》《五月碧云天》《遠方》),也探討過婚姻保鮮的問題(《適合分手的季節(jié)》),并兩次以兇殺案為切入點,挖掘百樣人性中的光明與陰暗(《三只猴子》《安納托利亞往事》)。這一次的《冬眠》堪稱他在人過中年之后對生命的全面反思,涉及晚年生活、婚姻、孤獨、道德困境與貧富差異等,這些內容,不僅擁有東方式的細膩情感,還展現了人類的多重脆弱與無奈,讓錫蘭的電影不僅屬于土耳其,也屬于世界。
主人公艾登是一個總是夢想扮演上帝的人物,作為一個有一定名望的退休演員,他在丈夫、作家、哲學家、地主幾個身份中來回轉換,面對窮人,他冷漠而又小氣,面對親人,他傲慢而又自私,還憤世嫉俗,無法兼容其他人的負面情緒。他時常熱情地拉著旅店的住客聊天,而實際上,有的住客酷愛探險,并不愛聽他諸如“表演在于真誠”的喋喋不休,有的住客即使與他聊的來,也總有離開的一天,這讓他的失落感此起彼伏。他如同很多看似成功的中產者一樣,與親人都難以達到情感交融,妻子無法忍受他的控制欲,姐姐無法忍受他的攻擊性,都想遠離他,他只能陷入孤獨苦悶之中。
錫蘭在本片中涵蓋伯格曼電影的經典主題與契科夫式的婚姻悲劇,力圖探究道德與責任的關系,但另一方面,他在故事方面的力度不及伯格曼,簡潔又不及契科夫,此時,他沉郁、深邃的鏡頭便起到了關鍵作用。盡管此次的自然展現少于他過去的作品,但開場冒著熱氣的枯草叢、結尾打字聲中無垠的雪野,以及狂野難馴的白馬,獨只的狗與鳥,造型奇異的山石墳場,都有著油畫般的詩意與蒼茫感。
更多的空間被錫蘭留在了室內:艾登在書房寫作,背后的沙發(fā)上躺著幫其看專欄的姐姐;住客在旅店的大堂吃飯喝茶,艾登趁機上前閑聊;妻子獨居已久,兩人隔著一張鏡子,在屋內爭吵……可以說,在聲畫空間的表現上,錫蘭獨特的審美情趣無須多言,他缺乏的只是縝密的劇本,《冬眠》依舊存在劇本薄弱的問題,長段的對話始終傷害著電影的觀賞性,這也是他久未封神的原因。
摘自【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