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正值兒童玩具的銷售旺季。為更好地保障兒童玩具的安全與質量,保護兒童的人身健康安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fā)布4項玩具安全強制性國家標準。
該標準計劃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新版玩具安全系列國家標準擴大了標準適用范圍,同時提高了對聲響、機械部件、燃燒性能等安全指標的要求。對于公眾關注的增塑劑,新標準也明確將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6種增塑劑列為限用物質,限量要求與歐盟相同。
有業(yè)內專家表示,“新國標”對于規(guī)范玩具市場,提高玩具的質量安全無疑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它將有利于讓不達標的玩具盡快退出市場,使兒童玩具無毒、安全,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玩具暗藏安全隱患
據(jù)統(tǒng)計,6歲以下兒童約有1.5萬個小時是和玩具一起度過的。很多父母會選擇送玩具給孩子作為禮物,然而玩具在帶給孩子們無限歡樂的同時,也隱藏著潛在的安全隱患。
6月初,吉林省工商局在長春市內抽查的兒童玩具樣品中,不合格率達32%。2014年廣東省兒童玩具產品質量專項監(jiān)督抽查檢驗結果顯示,有17批次兒童玩具產品不合格。山東省質監(jiān)局對省內兒童玩具進行抽檢的結果顯示,在15個兒童玩具樣品中,有8個樣品被檢測為不合格……作為世界第一的玩具生產大國,我國玩具產量約占全球總量的70%,但以貼牌加工型為主的生產結構,使得我國玩具整體質量水平較低,這是導致玩具傷害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數(shù)據(jù)顯示,在家庭事故中,有70%的受害者是兒童,而在這些事故中,半數(shù)以上是由玩具引起的。
專家習慣將玩具傷害分為四大類型。一是易燃性傷害,指玩具接觸火源易造成燒傷或燙傷。二是毒性傷害,是指玩具上的腐蝕性、刺激性、放射性、過敏性等物質傷害身體、刺激眼睛或引起皮膚過敏等,比如塑料玩具中的DBP,能令聚氯乙烯由硬塑膠變?yōu)橛袕椥缘乃苣z,起到增塑劑的作用。它被普遍應用于玩具、食品包裝材料、醫(yī)用血袋和膠管、乙烯地板和壁紙、清潔劑、潤滑油、個人護理用品等數(shù)百種產品中。研究表明DBP在人體和動物體內發(fā)揮著類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干擾內分泌,危害兒童肝臟和腎臟,甚至導致兒童性早熟。三是化學性傷害,指玩具表面涂料含有毒性,經口鼻進入體內,逐漸累積導致器官受損,產生頭痛、頭昏、食欲不振等癥狀。四是物理性傷害,又稱機械性傷害。具體指玩具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刺傷、刮傷、撞傷、音量過大使孩子耳膜受傷或誤食小配件。例如一些帶磁性的兒童玩具,由于體積小,易被兒童吞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艷芬表示,國外就曾有一例小男孩吃了帶小磁粒的玩具,然后兩個小磁粒在消化道里粘接到一起導致死亡的案例。張艷芬說,3歲以下兒童自主能力較差,發(fā)生玩具傷害幾率高,尤以吞食玩具小零件為多見。3歲以上兒童多見的玩具傷害是割傷、刺傷、夾傷或因踩在亂丟的玩具上摔傷等。
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超過10萬名兒童因為玩玩具而發(fā)生事故。在玩具傷害事故中,物理性傷害約占50%,化學性傷害占30%,易燃性傷害和毒性傷害共占20%。
家長商家安全意識缺失
在兒童玩具傷害事故頻發(fā)的背后,不僅有質量不達標、設計不合理的劣質玩具,還有家長們以及商家對兒童玩具安全意識的缺失。
每年“六一”前后,都是兒童玩具的旺銷期,但今年5月31日在天津市質監(jiān)系統(tǒng)舉辦的兒童玩具3C認證(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咨詢現(xiàn)場,有八成家長在購買玩具時表現(xiàn)出缺乏應有的安全意識。質監(jiān)工作人員在向咨詢現(xiàn)場的幼兒園內的58名兒童家長講解兒童玩具3C認證常識時發(fā)現(xiàn),有48名家長并不了解相關知識,平時在給孩子購買玩具時,也不能運用3C認證知識辨別玩具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其中有20余名家長甚至不能說出3C認證的中文全稱。
家長邢女士表示,她平時在購買玩具時,主要是靠氣味和外形等感觀確定玩具是否安全,無異味、無尖銳細小部件是她判斷玩具合格的全部方法,但對于哪些玩具屬3C認證范疇、3C認證對于保障兒童玩具安全的意義等問題,她知之甚少。這種情況不僅在現(xiàn)場的家長中廣泛存在,在全國范圍內來看也是如此。
對此,天津市質監(jiān)局認證認可處工作人員表示,家長依靠氣味和外形等感觀手段僅能辨別出極少部分的不合格玩具,而對于絕大多數(shù)不合格玩具并不適用,在3C認證范圍內卻未獲認證的兒童玩具可能存在漏電、有害物質析出超標等隱患,這些隱患是家長通過感觀手段無法辨別的。
也有家長選擇兒童玩具時較為小心謹慎。華女士的孩子剛剛一歲多,她認為,孩子有可能吃到嘴里的玩具,一定要仔細咨詢銷售人員后再購買。華女士還提到了網(wǎng)購玩具:“有一些產品我覺得不是特別貼身,孩子不是明顯要進嘴的,我會在商店里看好,然后到網(wǎng)上去買。”
的確,現(xiàn)在有很多家長都會從網(wǎng)上給孩子購買玩具。不過,在網(wǎng)上售賣的玩具更容易存在安全風險。一家有金冠信譽的網(wǎng)店店員直言,他們的商品全是地攤貨,根本沒有合格證。
一般來說,正規(guī)大型商場里的玩具店比較有質量保證。然而,這些玩具店的銷售人員也并不一定具備玩具安全相關知識。很多大型商場里的玩具商店銷售人員雖然不斷強調質量沒問題,但他們自己并不清楚玩具的質量標準究竟是什么。
現(xiàn)實與標準仍有距離
新版玩具安全系列國家標準以安全為核心目標,擴大了標準適用范圍,標準既適用于設計或預定供14歲以下兒童玩耍時使用的玩具及材料,也適用于不是專門設計供玩耍、但具有玩耍功能的供14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為保護兒童尤其是嬰兒的聽力,其中將聲響要求列為強制性要求,要求可以連續(xù)發(fā)出聲響的玩具,聲音限量值為85分貝。對于公眾最為憂心的玩具增塑劑問題,新標準也做出了積極回應,明確將DBP等6種增塑劑列為限用物質,限量要求與歐盟相同。
中國消費者律師團律師胡鋼認為,這樣的標準有助于提高玩具的安全性。他表示,1988年,歐盟專門制定了玩具安全指令,2009年又新出臺了新版的玩具安全指令,而且針對中國,還特別推出了安全指令的中文版,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產國,“這次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出臺有關玩具的國家標準,應該說也借鑒或者吸收了歐盟標準相關的規(guī)定?!?/p>
胡鋼還介紹:“歐盟的玩具安全指令本身是一部法律,不僅限于有關的技術性指標,更多的還有相關法律制度上的要求,比如說生產商的責任、經營者的責任,以及相關的召回制度、通知制度等等,是非常完善的。在有關玩具安全的法律制度方面,我國目前確實存在空白,應當汲取全人類先進的文化法律制度為我所用,切實維護廣大兒童的健康和快樂。”
經濟之聲評論員潘園認為,現(xiàn)實距離法律所要求的標準還相當遙遠?!皩τ谠鏊軇瑸槭裁磿岬?016年實行呢?可能就是考慮到現(xiàn)實的可行性?!迸藞@說:“一方面,家長們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加強監(jiān)管,督促生產企業(yè)達到相關的標準。另外從國家的角度來講,既然劣質玩具對兒童的健康會產生這么大影響,這個標準的實施時間能不能往前提一提?要讓企業(yè)跑起來,盡快達到這個標準,以便更好地保護孩子的權益?!?/p>
購買玩具認準3C
保障兒童玩具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針對國內玩具市場的現(xiàn)狀,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區(qū)首席代表崔民彥提醒家長:“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是用口來探索世界的,他無論拿到什么東西,首先就放到口里,因此這個階段給寶寶的玩具在材質上非常重要。從表面上來說,材質本身必須無毒,其次它的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太小,小孩就有可能誤食誤吞。另外,因為兒童要不斷用手去摸,或是用口含,所以材質的光滑性也非常重要?!?/p>
目前,我國對童車、電玩具、彈射玩具、金屬玩具、娃娃玩具、塑料玩具6類共16種玩具產品實施強制性3C認證,要求這些產品包裝上必須加貼認證標志。因此,家長們在購買玩具時,一定要注意有無3C標志,并查看產品主要材質、成分、合格證、廠名、廠址、電話以及售后服務保證等內容標注是否齊全,如果買到無3C認證的產品,可以撥打12365舉報電話。
同時,專家提醒,玩具買回來后安全使用也很重要。家長最好先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并示范正確玩法。在孩子玩玩具的過程中,父母要擔負起監(jiān)護責任,定期檢查玩具有無損壞、部件散落等情況,并定期清潔。同時,處理好玩具包裝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應注意去除塑料袋以避免造成窒息,妥善處理泡沫塑料以避免吞食,包裝紙板上的鐵釘以及其他尖銳包裝材料也要及時扔掉。(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