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興
廚房里來了不速之客。
用“蟑螂粘板”待客。
我在,客人很羞澀。
后來,客人很狼狽。
“引誘蟑螂信息素”在粘板中央。蟑螂個頭越大,離誘惑點越近,小蟑螂踏上粘板就被黏住了。小蟑螂數(shù)量遠(yuǎn)遠(yuǎn)多于大蟑螂。共同點是:一口都沒吃上,一個都沒走成。
想起《狐貍寓言》里的狐貍,畢竟鉆進(jìn)去吃了個肚圓,享受了,消化完了,走掉了。
可憐的蟑螂,犧牲在奔赴誘惑的途中。
前方,是吃不到的美味。腳下,是退不出的粘板。
望著、聞著、想著、悔著美味,餓死了,掙扎死了。
其情可悲,可以想象。
現(xiàn)實中的動物,大多不是寓言中還算幸運的狐貍。
絕大多數(shù),犧牲在奔赴誘惑的途中。
絕大多數(shù),犧牲在回不去的后悔中。
所謂沉淀成本,大多成為沉沒之舟。
誘惑之大,與陷阱之深、競爭之烈、傷亡之眾,成正比。
即使吃到“誘惑素”的蟑螂,也必死于“斯”。
呵呵,粘板上的蟑螂,我們應(yīng)該不陌生。
面對誘惑,不粘為上。
(編輯 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