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
第八屆華語文學創(chuàng)作筆會要在陜西洋縣舉行,主辦方蔣建偉先生邀請我作為頒獎嘉賓參加。我知道,這樣的活動多半是半天的會議,加上參觀參觀當地的企業(yè),再加上兩三天的旅游。對于我這種無組織無紀律散漫慣了的人來說,還真得看那兒有什么好玩的。蔣建偉先生于是告訴我,洋縣除了有好山好水,還能看到國寶大熊貓。
年過半百,卻還沒看到過大熊貓,這事充分證明了我沒有見識,但如果千里迢迢跑到洋縣去,就是為了能夠瞅一眼大熊貓,大概只能更加證明我沒出息。猶豫片刻,便應承下來。
就像建偉說的,洋縣確實有著很好的山和水,甚至還有著他沒有說的深厚歷史和文化底蘊。我看到了金絲猴和朱鹮,卻愣是沒有看到大熊貓。不是因為大熊貓害羞不愿見人,而是據說他老人家貴體欠安,感冒了,得上醫(yī)院打抗生素。我暗想,任何一種需要保護的動物都是弱勢的,不管它是東北大老虎還是毫無攻擊性的大熊貓。
幸虧我見到了羚牛。
那是與我們常見的水牛、奶牛完全不同的品種。
它的身軀大小介于牛和羊之間,像一匹健壯的小馬駒。它的犄角形狀也介于牛和羊之間,像一對鋒利的向上彎曲的刀劍。它的四肢和蹄更是介于牛和羊之間,蘊藏著穩(wěn)健與奔跑的潛力。它有著成熟的麥稈麥穗似的皮毛,一邊像黃土地一樣地質樸著,一邊閃爍著獅子老虎般的雄風與高貴之氣。它沒有尾巴,被圈養(yǎng)在三四米高的鐵欄與圍墻圍成的院子里。
院子不大,四五十平方米的樣子,一邊是山地斜坡,另一邊是一座淺淺的水池。那是它(確切地說是它們,兩頭大的一頭小的,不知道是不是一家子)此生棲息的地方,它們將在此地老死一生。
偶爾會有人來參觀它們,像這一次的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它們并不配合,懶洋洋地待在院子的中央,真正地旁若無人。同行的人群中有人和它們打招呼,說你前男友(或前女友)來看你了,它們瞟都不瞟一眼,真正地充耳不聞。人是不能忍受被忽略的動物,于是有人從羚牛院子外面的山坡上折下了一小把樹枝樹葉,扔到院子里去勾引它們。竟很快上鉤,它們快步過來,開始爭搶食物。所謂的爭搶其實是恃強凌弱,基本上沒有那頭小羚牛的什么份兒。那頭成年的羚牛腦袋一擺嘴巴里一噴,氣一吼,就把那頭小羚牛給嚇跑了,以致人群中有人用人類的道德觀念來警告它,說你今天不愛幼,他明天必不尊老。
說話間,又有人從羚牛院子外面的山坡上折下了更大一把樹枝,這次不是直接扔到院子里,而是趴在山坡上高高的墻頭,把樹枝樹葉伸到離它們頭一米左右的上空。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那頭成年羚牛凌空一躍,竟用兩只前蹄趴在筆直的圍墻上,把整個身體繃成了一字似的直線,以便撕咬頭頂上的樹枝樹葉。無論如何,這種動作是水牛和奶牛想都不敢想的。不,豈止是水牛和奶牛?那繃緊如弓箭的身軀,飽含了掙脫一切束縛的野性的渴望與力量,足以讓圍觀的人群發(fā)出小小的驚嘆。
雖然,它之所為,不過是為幾把樹枝樹葉。
后來,我在百度百科上查到了關于羚牛的更多知識,知道這是一種分布在喜馬拉雅山東麓密林地區(qū)的大型??剖巢輨游铮灿兴膫€亞種。頭如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驢,其體型介于牛和羊之間,但在牙齒、角、蹄子等更接近羊,可以說是超大型的野羊,活脫脫是個“六不像”。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的地區(qū)與大熊貓相似,數量稀少,被視為“國寶”。它更是一種古老的動物,《漢書》稱之為貓牛。它善奔跑,在陡峭的山岡上如履平地。它好斗,一般的豺狼虎豹不敢惹它,否則,鹿死誰手還真不敢說。它的角是珍貴的藥材,性寒,可入藥,能平肝氣,清熱鎮(zhèn)驚解毒,亦可治內熱、頭痛、眩暈、狂躁等疾病。
這不是我這篇小文的重點,我想說的是,我們這些在圍墻外面觀賞、挑逗羚牛的人們,何嘗不是被自己的欲望禁錮與圈養(yǎng)的動物?我們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包括夢想,有多少不是被升官發(fā)財、男歡女愛的欲望渲染以致占領了的?我們也有鋌而走險的時刻,卻不是為了令人敬畏的神靈與至高無上的神圣信仰,而僅僅是為了可以用數字或數學公式算計出來的現實利益,更或者是為了美人一笑、英雄垂顧。
當天晚上,在秦嶺深處的大山里,我意外地失眠了,腦子亂麻似的混成一團,一會兒是我自己當下的生活,一會兒是關于羚牛的林林總總。直到將近拂曉的時候,我的身心終于疲憊不堪,意識這才逐漸模糊起來。即便如此,我還是沒有能夠分清楚,我是已經入夢還是只是在想象——我白天看到的那頭羚牛,一躍之間翻爬過高高的圍墻,以奔跑的蹄聲的速度,飛快地消逝在了秦嶺的崇山峻嶺之中……
責任編輯:子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