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利
(河北省行唐縣人民醫(yī)院 河北行唐 050600)
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在骨關節(jié)病變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范國利
(河北省行唐縣人民醫(yī)院 河北行唐 050600)
目的:分析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在骨關節(jié)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3例骨關節(jié)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并觀察X線片和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診斷的價值。結果:螺旋CT二維重建和三維重建檢出率為95.3%,而X線片檢出率為69.8%,經過比較發(fā)現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x2=12.23)。結論: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在骨關節(jié)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檢出率,減少漏診,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螺旋CT;三維重建;二維重建;骨關節(jié)病變
引言:臨床通過螺旋CT掃描的方式,可以較為清晰的觀察到出現骨關節(jié)病變患者的病變部位和范圍,但單純的通過掃描方式,仍然無法全面的了解病變情況[1,2]。此時,可以利用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技術,從而更加全面、直觀的了解到骨關節(jié)病變的具體情況,更好的指導臨床質量治療[3]。本研究中,筆者從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骨關節(jié)病變患者中隨機選擇43例進行研究,探討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在骨關節(jié)病變中的應用效果?,F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骨關節(jié)病變患者中隨機選擇43例進行研究,男24例,女19例,年齡17~81歲,平均年齡(39.12± 2.3)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或手術病理確診,患者臨床大多表現為局部腫脹和疼痛、畸形。其中骨折18例;骨關節(jié)感染性病變12例;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變9例;缺血壞死4例。
1.2 方法
對本組患者臨床診斷時,首先行X線平片檢查,然后利用螺旋CT掃描機進行檢查,儀器為多排螺旋CT機(飛利浦公司,K MX-8000),在HQ(高質量)掃描模式下進行軟組織重建和骨重建,得到容積數據,并將數據傳至工作站。然后,由2名醫(yī)師進行二維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Reconstlll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formation,CPR),以及三維表面遮蓋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容積再現技術(Volume Rending ,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仿真內窺鏡(Vitural Endoscopy,VE),并由3名資深醫(yī)師負責進行分析[4]。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利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一的錄入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若P<0.05,則代表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不同的檢查發(fā)現臨床螺旋CT二維重建和三維重建檢出率為95.3%,而X線片檢出率為69.8%,經過比較發(fā)現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3,x2=12.23)。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檢出情況分析(例,%)
骨關節(jié)需要承擔人體各種負重和運動,較易受到損傷,出現各種骨關節(jié)病變[5]。以往在進行診斷的時候,大多采用的是X線平片等,以了解骨關節(jié)周圍是否出現了脫位和骨折等,以更好的指導下一步治療[6]。但是,實踐表明,X線平片大多診斷效果不佳,只能反映出較大的骨折斷端,或者對骨關節(jié)的損傷情況予以初步的反映,較易出現漏診等,無法對臨床治療等提供較多的參考依據。
近些年來,螺旋CT開始被廣泛的應用于臨床對各種骨關節(jié)病變的檢查。并結合二維和三維重建技術,可以更加清晰、直觀地展示出骨關節(jié)的病變情況,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多準確的依據。湯文[7]等對46例骨關節(jié)外傷患者的病變中心部位行雙排螺旋CT掃描,掃描完成后進行三維成像重建。并最終得出結論,骨關節(jié)雙排螺旋CT三維成像立體、直觀、逼真,能為臨床診治提供準確的依據。本研究中,對43例患者采用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先利用螺旋CT掃描機在掃描模式下進行軟組織重建和骨重建,然后利用工作站進行二維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以及三維表面遮蓋法SSD)、容積再現技術(VR)、最大密度投影(MIP)、仿真內窺鏡(VE)[8]。其中,二維重建是在多個連續(xù)的橫斷面圖像相互疊加的基礎之上進行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的,并經過相應的處理,可以實現對選定平面的圖像重組。而三維重建技術則是在工作站,利用特殊的軟件,對獲得的容積數據進行圖像重建。利用三維技術,可以得到十分立體、直觀的圖像,從而幫助醫(yī)師更清晰的觀察到患者骨關節(jié)周圍的病變情況和空間關系,有利于進行骨折分型和關節(jié)功能預測,更好的對臨床治療進行指導。本研究最終結果顯示,螺旋CT檢出率為95.3%,而X線片檢出率為69.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提示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可以顯著提高檢出率,減少漏診情況的出現。
綜上所述,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在骨關節(jié)病變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可以提高檢出率,減少漏診,更好的指導臨床治療,值得推廣。
[1]丁煥文,沈健堅.計算機輔助技術在骨關節(jié)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7):79-80.
[2]王應強.螺旋CT二維重建及三維重建在骨關節(jié)病變中的價值和應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24-125.
[3]吳昊,韓旭,徐東風.螺旋CT三維重建在骨關節(jié)創(chuàng)傷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31):96-97.
R816.8
A
1009-6019(2014)07-0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