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爾
今年滿七周歲的設計博物館年度設計展,似乎比往年更熱鬧,有來自世界各地的76件設計作品入圍,英國超模凱特·莫斯最喜歡的手機應用程序“愚蠢的死法”(Dumb Ways To Die)、可以跟人對話的路燈(Hello Lamp Post),以及一個可伸縮變形的山地自行車擋泥板(Plume Mudguard)只是眾多精彩作品中的幾件。今年參觀者們在參觀結束后還可以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設計。另外,今年展覽還在網上新增了“社交投票平臺”,使設計博物館在Twitter和Facebook上超過百萬的跟隨者們也可以參與投票。
建筑類:以人為本
今年建筑類共有13件設計入圍,大部分還是美術館、藝術中心或圖書館等服務于社區(qū)的建筑。其中建筑設計大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為阿塞拜疆共和國設計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Heydar Aliyev Cultural Center)、法國當紅的建筑師組合雅各布與麥克法蘭(Jakob + MacFarlane)在巴黎西南部城市奧爾良的舊軍事中心的基礎上改造的美術館,以及英國著名建筑師大衛(wèi)·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為墨西哥城設計的美術館“建筑群島”(The Museo Jumex)都以各自獨特的外觀造型大放異彩。另外,設計師安妮·拉卡東與讓·飛利浦·瓦薩(Anne Lacaton & JeanPhilippe Vassal)在法國加萊港口將1949年的舊船倉庫改建為法國北加萊當代藝術基金會的新會址(Frac Nord-Pas de Calais)、墨西哥青年建筑師弗里達·埃斯科貝多(Frida Escobeda)用畫家大衛(wèi)·阿爾法羅·西凱羅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的工作室改造成的公共畫廊、英國建筑師約翰·帕森(John Pawson)為德國奧格斯堡的圣莫里茨教堂(St. Moritz Church)做的內部裝潢翻修,都是通過新設計為老建筑注入新生命力的極佳范例。
不過在所有入圍的設計中,有兩件作品完美地結合了建筑對“人性化”和“功能性”的要求。第一件是由手冢貴晴與手冢由比(Tezuka Architects)這對日本夫妻檔建筑師為日本大阪設計的兒童化療中心(Child Chemo House)。在日本,類似的項目一般都會請熟悉醫(yī)療保健的設計師來設計,不過這類設計師往往專注設計的功能性而無法在設計中體現(xiàn)人性化。手冢夫婦一反傳統(tǒng)化療中心將需要化療的小朋友與其家人分離的設計,設計了能讓小病號和家人共同短期入住的公寓。每間公寓面積不大,但內有基本的廚衛(wèi)和臥室空間,外有綠色植被將其與其他小公寓隔開,小病號們在治療期間有家人的陪伴,也為家長減少了奔波的麻煩和壓力。另一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設計,是由尼日利亞出生的荷蘭建筑師昆勒·阿德耶米(Kunle Adeyemi)為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的馬科科區(qū)設計的“馬科科漂浮學?!保∕akoko Floating School)。因為馬科科周圍的泥土非常松軟,利用漂浮裝置意味著建筑不必依賴泥土。建筑結構極為簡單,即由木條搭成的大寫字母A形架構,中間隔出三層,有教室和玩耍的區(qū)域。阿德耶米希望他的設計能為非洲沿海城市提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他的漂浮城市最終可能取代整個馬科科地區(qū)現(xiàn)在的建筑。
數(shù)碼類:實用應用及游戲
今年數(shù)碼類入選的11件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碼設計如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英國的阿茲馬特·尤瑟夫(Azmat Yusuf)和吉爾伯特·韋達姆(Gilbert Wedam)等設計師聯(lián)合設計的Citymapper手機應用,通過數(shù)據(jù)分享,可以準確地告訴你你所需要的公車幾分鐘后會到達離你最近的公車站,選擇哪種交通工具前往你所選的目的地最快最便宜等等;由英國PAN工作室聯(lián)合湯姆·阿米蒂奇(Tom Armitage)、郭奇·賈里克(Gyorgyi Galik)共同設計的“你好,路燈”(Hello Lamp Post)手機應用,是一個可以讓人們與路燈、郵筒等公共設施展開短信對話的趣味應用。這個應用讓我們看到數(shù)碼發(fā)展的未來,即現(xiàn)實世界與數(shù)碼世界的界限只會越來越模糊,我們身邊的實物也將逐漸被數(shù)碼賦予生命和思想;還有英國的保健專家安德魯·巴斯托羅斯(Andrew Bastawrous)與PeekVision聯(lián)合設計的“便攜眼科檢查裝置”(Portable Eye Examination Kit – PEEK),通過PeekVision應用以及一個外接小硬件,手機便能拍攝、儲存眼疾患者眼睛的圖片,并將圖片傳輸回倫敦的莫菲爾德眼科醫(yī)院進行分析和診斷,這個應用將大大提高在環(huán)境惡劣、條件有限的地方行醫(yī)的眼科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除了實用應用,游戲應用的設計也十分出彩。對于游戲迷來說,游戲里的積分和壽命值千金,不過當Game Over的時候,通過各種努力、花費大量時間換來的游戲積分或壽命也隨之消逝。要怎么才能保住游戲里的財富呢?有一個辦法,就是永遠不要Game Over。法國的一群設計師就設計了一個可以傳代的游戲“Generations Game”。顧名思義,這個游戲永遠不會結束,永遠有一條性命保留,游戲者可以把游戲傳給自己的接班人,世代玩下去。另外,通過眾籌基金籌款研發(fā)的虛擬游戲工具Oculus Rift把游戲虛擬仿真提高到了另一個境界。雖然還處在研發(fā)階段,游戲者只要帶上Oculus的虛擬仿真眼鏡,就能進入一個高度3D的視聽世界,眼鏡可以探測游戲者頭部的運動并對影像做相應調整,使觀者始終看到最清晰穩(wěn)定的圖像。有了它,要放下游戲機恐怕就更難啦。
時尚類:大師新人同登臺
今年時尚類只有8件設計入圍,有大師,也不乏新人面孔。迪奧(Dior)新掌門拉夫·西蒙(Raf Simons) 不負眾望,他設計的2013春夏季高級成衣通過現(xiàn)代的審美重現(xiàn)了迪奧40年代的經典風格,他的作品完美地表達了對迪奧過去設計的尊重和欣賞,卻毫無守舊、重復之感。而普拉達(Prada)的第三代傳人繆西婭·普拉達(Miuccia Prada) 以女性藝術家為靈感設計的2014春夏季系列更是擁有一個經典時裝系列應有的一切元素,充滿夢幻感。該系列的推薦人皮特·杰森(Peter Jensen)坦言,如果自己是女性,那這一系列的作品絕對是這季的必備。另外,來自巴西的設計師羅納爾多·弗拉加(Ronaldo Fraga)以巴西傳統(tǒng)文化和手工藝技術為靈感創(chuàng)造的系列服裝,色彩的選擇讓人立刻聯(lián)想到巴西內陸紅色的大地、金色的陽光、蔚藍的天空和墨綠的仙人掌;來自英國的新人薩蒂·威廉姆斯(Sadie Williams)展出了自己在中央圣馬丁研究生課程設計的“圖騰系列”(Totemic Collection),一款用經過壓花處理的金銀閃光紗打造出的充滿上世紀80年代 disco范兒的系列長裙,廣受好評。
不過在所有入圍作品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要數(shù)美國設計師瑞奇·歐文(Rick Owens)2014春夏季的巴黎時裝發(fā)布會,該春夏系列保持了歐文經典的有強烈?guī)缀胃?、充滿懸垂裝飾的盔甲式設計,不過該季最大的亮點是在發(fā)布會本身。一反時尚界使用零號模特的常規(guī),歐文邀請來自美國四個不同舞團、身形健碩、膚色各異、體型不一的演員們經過5個月的訓練,完成了一套殺氣騰騰的舞蹈套路,再次喚起時尚界對使用零號模特的思考和爭議。
家具類:環(huán)保節(jié)材,舊樓新物
今年家具類入圍的作品也僅有6件。和往年一樣,入圍設計還是很注重研發(fā)和使用環(huán)保材料。比如來自英國的設計師本杰明·休伯特(Benjamin Hubert)設計的波紋餐桌(Ripple Table)系列,其中一張2.4米長、1米寬的餐桌重量只有12.5公斤,比類似設計的普通實木餐桌節(jié)省了80%的原材料。波紋餐桌使用經過波紋壓制處理的北美云杉,又叫西特卡云杉(Sitka spruce)層板,不僅堅固、美觀、易組裝,而且大大減少了餐桌的炭足跡;由英國的另一名設計師飛利浦·馬龍(Philippe Malouin)設計的“簡單系列”家具(Simple Collection),沒有對MDF層板進行過多處理,而是讓設計充分體現(xiàn)層板邊緣的壓紋,為造型簡單的家具創(chuàng)造了極富幾何感的外觀,這個項目讓家具設計界看到使用MDF層板設計之美,以及通過設計來降低對實木的需求和使用的可能性。
入圍作品中另一個趨勢就是為舊的建筑設計新家具。英國的愛德華·巴伯(Edward Barber)和杰·奧斯杰比(Jay Osgerby)共同為牛津大學的波德林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設計了新的三腳椅,這個設計簡單的線條充滿現(xiàn)代感,而極富質感的橡木也使其完美地融合到歷史悠久的圖書館中。另外,以通過使用新材料和家具來改變舊空間而出名的荷蘭設計師海拉·讓格里斯(Hella Jongerius),帶領一支荷蘭設計師團隊為聯(lián)合國北代表休息廳(UN North DelegatesLounge)設計了新的內部裝修和家具,為其注入了新的生機。
平面設計類:競爭最激烈
由于參選作品涉及的形式、種類和行業(yè)非常廣泛,平面設計類每年都是競爭最為激烈的類別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入圍的13件作品中有插畫、雜志、字體、品牌標識設計等。其中由英國設計師安東尼·謝瑞特(Anthony Sheret)等為英國東薩賽克斯郡的卡斯丹小學(Castledown Primary School)設計并以其名字命名的新英文字體,字母的每個筆畫上都標有指明書寫方向的箭頭來幫助有閱讀障礙的學生學習書寫和閱讀。另外一個使語言學習變簡單的設計是來自出生在臺灣、現(xiàn)居倫敦的年輕企業(yè)家、發(fā)明家薛曉蘭為學習復雜的中文而設計的。她的“Chineasy”通過把復雜的中文書寫與簡單有趣的圖像結合起來,讓人很容易記住文字的書寫和意思。
其它一些作品則是為品牌設計新的標識。比利時的Morden Practice為內衣品牌Escuyer設計的品牌標識,將歐洲古代盾牌紋章設計通過現(xiàn)代的設計語言表達出來;由設計師瑪麗娜·維勒(Marina Willer)帶領的英國設計師團隊為倫敦的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以及它旗下新開的賽克勒畫廊(Sackler Gallery)設計了新的品牌標識,這一標識根據(jù)美術館不同的展覽和活動安排,在英文Serpentine中插入相應的圖片,創(chuàng)造了兩個美術館被分隔開的視覺效果,同時保持了整體設計的和諧性;另外,美國的惠特尼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與荷蘭的Experimental Jetset合作,在字母W上作文章,設計了一系列圍繞字母W延伸出的品牌標識。
產品設計類:以舊生新
今年產品設計類有20件設計入圍,是入圍作品最多的一個類別。入圍的設計中有些側重新材料研發(fā),有些注重提升使用者的體驗,不過以環(huán)保引導設計的作品還是占大多數(shù)。比如由巴西的卡勞迪亞·帕特里克·沃勒斯(Claudio Patrick Vollers)和亨利·鈴木(Henry Suzuki)設計,Clever Pack生產的“聰明瓶蓋”(Clever Caps)就果然聰明。該設計在普通瓶蓋上加上了如樂高玩具一般的凹凸鉚釘,使瓶蓋搖身變?yōu)榭梢越M裝的玩具。荷蘭的巴斯·范·阿貝爾(Bas van Abel)試圖通過對原料和加工的控制減少手機生產中的血汗供應和環(huán)境危害,他通過國際公平貿易途徑,找到并使用毫無利益沖突的原材料,制造了一款名為“Fairphone”的手機。該產品還沒上市,其理念就引來大批跟隨者和潛在客戶,阿貝爾現(xiàn)已接到25000個產品訂單。西班牙的阿爾瓦諾·卡特蘭·迪·沃肯(Alvaro Catalan de Ocon)用從哥倫比亞河被沖進大海的塑料瓶為原材料,設計制作了一系列造型美觀、色彩鮮艷的PET吊燈。雖然吊燈的設計制作原理簡單,而且沃肯的項目也無法徹底解決塑料瓶被沖進大海的問題,不過這個項目再次提醒人們,我們完全有辦法在“廢物”變成“廢物”之前就對其進行再利用。
另外一些產品則是對現(xiàn)在市場上已有的設計進行更合理的改造。美國Nest公司就對市場上現(xiàn)有的家庭煙霧報警裝置進行了改良?,F(xiàn)在市場上的煙霧報警器只能按煙霧強弱區(qū)分是否要報警,因此有時只是做飯的煙霧大了點兒也會引發(fā)警報器響個不停。而Nest的新設計在煙霧過強時還是會自動報警,不過如果不是真的火警,只要在警報器前一揮手便能停止警報;如果是真的火警,那警報器還能測定到并告知煙霧的來源和方位。
交通類:環(huán)保節(jié)能訴求不變
環(huán)保節(jié)能依舊是交通類今年最大的主題。臺灣的太平洋自行車(Pacific Cycle)設計的IFMove折疊自行車,不到兩秒就能完成折疊,據(jù)說是現(xiàn)在市場上最易折疊的自行車,而且總重不超過12.5公斤。這樣的設計一定能引發(fā)更多人使用方便、環(huán)保的自行車。最近幾年每年都有新款電動自行車參展,今年來自英國的A2B設計的Hybrid/24電動自行車簡化了以往電動自行車笨重的外觀,雖然安有電池盒,但看起來卻和普通自行車一樣輕便。
今年交通類最炫目的一項設計是由擁有空中客車A340設計經驗的航空工程師吉奧托·卡斯特里(Giotto Castelli)帶領英國設計師團隊設計的e-Go單座飛機。e-Go造型優(yōu)雅別致,內置30hp汪克爾轉子發(fā)動機,在以每小時185公里的時速航行時,每100公里只需燃料3.5升,而且其5萬英鎊的價格標簽也大受私人飛行愛好者的歡迎。這款設計不禁讓人憶起英國當年飛黃騰達的航空業(yè)。
從今年各個門類的入圍作品來看,設計師們對環(huán)保的關注度還是很高,而且設計的趨勢也不只是投入大把時間和經歷去尋找下一個好主意,同樣也有設計師對市場上已有設計所進行的反思和翻新,不再是“以舊換新”,而更像是“以舊生新”。而且今年我們也看到,與數(shù)碼有關的設計繼續(xù)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并不斷滲入和影響著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以及我們對數(shù)碼未來的想象。另外,以往只有通過政府或私人投資才能實現(xiàn)的設計項目,現(xiàn)在可以通過眾籌網站籌集資金開展設計和生產。眾籌網站這一新的籌款形式無疑將為設計界注入新鮮的血液,為諸多新興設計師和設計項目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