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黛晶
【摘 要】在災難新聞報道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深度報道。新聞周刊以深度報道見長,本文通過比較分析《中國新聞周刊》和《三聯(lián)生活周刊》對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的報道,來闡釋在災難報道中新聞周刊應堅守的陣地——深度報道。
【關鍵詞】雅安地震 災難報道 新聞周刊 深度報道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而這一天,距汶川地震5周年只有十來天,汶川的傷痕還未撫平,雅安再次牽動人心。
在紙媒報道中,《南方都市報》和《三聯(lián)生活周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試以《中國新聞周刊》和《三聯(lián)生活周刊》為出發(fā)點,通過比較分析兩者在此次雅安地震中的報道,探討新聞周刊在災難報道中應堅守的陣地——深度報道。
一、什么是深度報道
回想美國,20世紀20年代時,報紙先面臨著無線廣播的挑戰(zhàn),到二戰(zhàn)中,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又首創(chuàng)戰(zhàn)地新聞的現(xiàn)場報道,電視受眾不僅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新聞信息,還可以親眼目睹新聞現(xiàn)場,當時許多人斷言,紙媒會消失。美國報人在此危境下,找到了突圍的利器,那就是“深度報道”。在新聞五要素中,前四個已被廣播電視占盡,而報紙的深度報道抓住了最后一個要素“why”來做文章,調查與解釋性報道由此而來。
在《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一文中,對深度報道有著這樣的定義:“所謂深度報道就是圍繞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把新聞事件呈現(xiàn)在一種可以表現(xiàn)真正意義的脈絡中?!备鐐惐葋喰侣剬W院認為,新聞報道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事實性的直截了當?shù)膱蟮?,第二層是發(fā)掘表象背后實質的調查性報道,第三層是在前兩項的基礎上所作的解釋性和分析性的報道。
可見相比動態(tài)報道,深度報道既有廣度,又具深度,通過系統(tǒng)地提供新聞事件的背景、用客觀的解釋和分析來拓展和延伸新聞領域,它不滿足于一事一報和動態(tài)跟蹤,而是盡一切可能立足現(xiàn)在追溯以往并預測將來,也就是全方位立體化地深入報道事實。
2013年初,美國《新聞周刊》放棄深度和國際報道,雖然其主編強調《新聞周刊》不是??侨孓D向數(shù)字出版,但許多同行和讀者都認為,“作為紙媒黃金時代的黃金媒體,《新聞周刊》放棄印刷版,就像一個靈魂出竅的巨人,埋葬了自己的身體”。①在退出紙媒市場一年多后,《新聞周刊》對外宣布2014年年初將重新出版印刷版,回歸傳統(tǒng)紙媒市場。這也間接說明,在電子媒介時代,紙媒不會消逝,而深度報道對于紙媒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二、《中國新聞周刊》、《三聯(lián)生活周刊》雅安地震報道比較分析
雅安地震后,新聞周刊大多都以雅安地震作了專題報道,如《中國新聞周刊》、《新周刊》、《新民周刊》、《三聯(lián)生活周刊》、《東方周刊》等,筆者在比較這些周刊關于同一題材的報道時,發(fā)現(xiàn)《中國新聞周刊》和《三聯(lián)生活周刊》在雅安地震報道上,從封面故事到內容的選擇都最為突出,因此,本文選擇這兩種周刊為代表分析新聞周刊在災難報道中的堅守。
1、封面故事
封面報道是《時代》周刊的創(chuàng)舉,即雜志內頁進行詳細報道和論述的主要文章在封面上用照片、圖片或者標題加以突出。雜志的封面報道相當于報紙的頭條新聞。周刊類新聞雜志將編輯部著重策劃和選取的新聞事件、新聞題材以封面故事、封面報道的方式顯著的推陳出來已經(jīng)成為新聞周刊的辦刊共識。
兩份周刊的主打欄目都是“封面故事”,力求追蹤社會熱點,做深入詳盡的評述,從不同的角度采寫新聞,以引起人們從不同層面理解社會熱點。在這次雅安地震報道中,兩者都將蘆山地震放在了封面故事中,同在2013年4月29日出版,封面都是地震中所拍攝的圖片。比較兩者,封面上就有了明顯不同:《中國新聞周刊》的封面是一支身穿黃色制服的救援隊在山上碎石中行走的情景,背后就是綿延的青山,封面主題赫然印在這片山色中,題為“蘆山地震—改變的和不變的”,且位于視覺中心,整個封面簡潔有力,標題富有深意,有股極強的讓人翻開深入閱讀的欲望。《三聯(lián)生活周刊》映入眼簾的是一幅航空俯拍蘆山地震的畫面,標題位于下方“龍門山斷裂帶—蘆山地震的地質演進”,俯拍的畫面容括的內容比較豐富,卻也有種凌亂之感,從主題的選擇上看,筆者認為不及《中國新聞周刊》上的“變與不變”。
2、整體內容
再從內容整體上看,《中國新聞周刊》這一期共96版,雅安地震報道共29版,占總版30%;共9篇深度報道,且封2是一篇特約評論,共10篇;配圖共11幅(不含封面)。《三聯(lián)生活周刊》共180版,雅安地震報道共40版,占總版22%;共4篇深度報道,沒有評論;配圖共24幅(不含封面)(見表1)。
在這期的雅安地震報道中,《中國新聞周刊》在深度報道選取上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條理清晰,主題為“蘆山地震—改變的和不變的”,九篇報道也按著這條思路一步步闡釋,前面4篇以受災中的居民為出發(fā)點,講述普通人背后的故事,以質樸又復雜的人性來反映這場地震;后面4篇以進入者的角度,講述各方救援隊進入災區(qū)的所作所為;最后是一篇總結性的報道,與封面主題首尾呼應。封2的一篇評論《救災中的理性精神》,也為這期的整個地震報道增加了深度。
《三聯(lián)生活周刊》在這期地震報道中,從主題到內容都不是最突出的,以“龍門山斷裂帶—蘆山地震的地質演進”為主題,奠定了這期報道的基調,前2篇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解析這次地震,分析發(fā)生的原因,解釋是地震還是余震,以后是否會再震等百姓關注的敏感話題,將報道提升到一個專業(yè)的角度。第3篇以一個記者進入災區(qū)后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從側面陳述地震進行時。第4篇重點講了地震中被“遺忘”的山區(qū),遭受嚴重的破壞卻遲遲等不來救援隊,寫這里的人們在此“孤島”下的復雜心態(tài)。(見表2)
可以看出,《中國新聞周刊》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策劃思路,從封面到詳細報道,都按著主題一步步深入,突出人的主體位置,以組合式的報道方式,將新聞事件的各個側面的報道及素材組合在一起,從方方面面對新聞事件進行透視。
而《三聯(lián)生活周刊》在這期地震報道中,筆者認為從某一程度上說她舍棄了最擅長的文化新聞的路線,以專業(yè)角度來解析地震,后面又匆匆回到人文上,因此前后聯(lián)系不是太緊密,四篇報道仿佛是硬湊在一個專題里,不夠深刻,沒有突出深度報道的整體效應,但就探析深層次原因來說,要比《中國新聞周刊》做得好。
在筆者看來,相比《中國新聞周刊》的雅安地震報道,《三聯(lián)生活周刊》唯一占有突出優(yōu)勢的是圖片,每篇文章都有配圖,且有三張占據(jù)整整兩個版面的大幅照片,而且相比《中國新聞周刊》,每張圖片所占據(jù)的版面都比較大。在災難報道中,圖片所詮釋的內容很多時候比文字要珍貴,因為這是現(xiàn)場的記錄,時代的記錄。
三、災難報道中新聞周刊應有的堅守
新聞周刊,其一周的出版周期限制了自身在動態(tài)新聞中的時效性和競爭優(yōu)勢,只有將目光瞄準讀者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解析的閱讀需求,利用其相對充裕的時間與比較多的篇幅對新聞事件進行更深入、詳盡的報道,通過理性的梳理更多地提供事件的延伸性信息才能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西方學者在研究西方媒體在災難中的表現(xiàn)時指出,在災難事件中媒體的功能有:告知、守望、監(jiān)督、教育、服務、回饋,甚至媒體也在積極的參與救災。臺灣“9·21”地震后,臺灣學者就受眾對媒體滿意度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人對臺灣媒體的告知災情和動員救災表示滿意;對提供防震知識、分析原因的教育功能尚滿意,但認為需要加強;而多數(shù)人認為媒體過于強調災情而未能進行多角度的深入報道,特別是對于重建中涉及的政府策略、作為的分析報道不夠。②可見新聞周刊一旦堅守住深度報道這個利器,在災難新聞報道中仍有不可小覷的地位。
災難的發(fā)生有一個前兆、爆發(fā)、持續(xù)、衰減、消失的規(guī)律性過程,西方媒體研究者將這一災難的客觀過程,對應媒體的作為,發(fā)現(xiàn)媒體的報道也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災難新聞就是大眾媒體對災難事件的系列報道或重新建構,媒體的報道也呈現(xiàn)警告、災難的描述、復原努力的敘述、重建與恢復、反思與修復等階段性特征。③
相對于這個過程,可以看到,《中國新聞周刊》和《三聯(lián)生活周刊》在深度報道的采寫和選取上都遵循了這個規(guī)律?!吨袊侣勚芸芬越M合式的報道呈現(xiàn)了災難現(xiàn)場,在這一呈現(xiàn)中又不斷提示、暗示讀者在這兩次地震中的變與不變,吸取前車之鑒,不斷的努力進取?!度?lián)生活周刊》側重解釋性報道,《四川的地震之殤》聯(lián)系5年前的汶川地震,解析雅安地震的原因。相比汶川地震報道中,媒體更多的是關注“現(xiàn)在”,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過去”和“未來”,在雅安地震報道中我們看到,解釋性的報道增多了,“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有全方位的探析,而深度報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可以看到,從汶川地震報道到雅安地震報道及未來的災難報道中,媒體的告知、教育、監(jiān)督、服務等功能都會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認可和發(fā)揮,而深度報道幾乎可以涵蓋這些功能。在災難報道搶時間拼速度的競爭中,堅持深度報道是媒體的一種責任,一種品質,一種情懷。災難中的一切都不應是新聞的盲點,從災后余生者在家園的廢墟旁點燃的第一堆炊火,到城市、鄉(xiāng)村的重建;從災難中失去親人的痛楚到失去肢體的傷殘者怎樣走出自己殘缺的第一步,那些絕望的心靈怎樣再次感受到生命的珍貴,生命的脆弱與堅韌,人性的無助與力度,心靈對血淚的承載……這些復雜深刻的人性故事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我們不應忘記,媒體在這方面也不應缺席,這也是深度報道必須堅守的意義,而這也是新聞周刊必須堅守的陣地?!?/p>
參考文獻
①新浪財經(jīng)網(wǎng),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30107/015214199105.shtml
②③南香紅:《巨災時代的媒體操作》[M].南方日出版社,2009:207、208
(作者: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2級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