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
在南洞庭湖畔的沅江市,有一位愛鳥、護鳥、拍鳥的環(huán)保志愿者。他從1999年起,堅持利用寒暑假、雙休日,風餐露宿,晝行夜出,風雨無阻,行程萬里,用鏡頭記錄鳥兒,被當?shù)馗刹咳罕姺Q為“洞庭護鳥衛(wèi)士”。他,就是湖南省益陽市政協(xié)委員、市職業(yè)中專的李劍志老師。
李劍志很早就與鳥兒結下不解之緣,童年時常和小伙伴以彈弓打鳥為樂;參加工作后又經常邀上一群朋友背著獵槍到林子里或蘆葦蕩里打鳥。1996年4月,沅江市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收槍運動,李劍志的槍也被收繳了。盡管心里有些不服,但到1999年8月,沅江一位農民拒絕重金收買、將撿到的猴面鷹無償交給林業(yè)主管部門的報道,讓李劍志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震撼:一個普通的農民尚且懂得護鳥,我雖然不打鳥了,但作為一名育人的人民教師應該為洞庭湖鳥類作點什么?于是,他操起相機,開始拍攝洞庭湖區(qū)的鳥,關注鳥類的生存環(huán)境,并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自己拍攝的作品喚醒更多的人來愛鳥、護鳥,保護好生態(tài)環(huán)境。
李劍志一邊研讀有關鳥類生存的資料,一邊進行野外拍攝。拍鳥是一件艱辛的事,遠了,拍不到;近了,會驚跑。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他摸索到了一套方法。有個冬天,為了拍天鵝、小白額雁等珍禽,他冒著嚴寒來到東洞庭湖的最南端。白天,躲在洲灘上守候大雁游近,晚上則借住在老鄉(xiāng)的鴨棚里。為了拍到成群大雁在水中嬉戲的鏡頭,李劍志獨自駕船到湖心,守候了6個鐘頭,直到手腳凍僵、鼻涕直流,才如愿成功。他的6000多幅攝影作品,就是這樣吃盡苦頭拍出來的。盡管家里經濟拮據,他省了又省平時的開銷,先后花了近20萬元,添置了4臺照相機和相關器材。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護鳥情結,他還牽頭成立攝影愛好小組,利用節(jié)假日帶領學生野外拍攝、作調查。他指導學生所作的《洞庭湖鳥類生存環(huán)境調查》,在湖南省中小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拍鳥是為了護鳥。護鳥最重要的途徑是宣傳。近10年來,李劍志先后在學校、企業(yè)、機關、公園、商業(yè)中心免費舉辦攝影展130多場。2013年11月,他還到北京清華大學和北京林業(yè)大學舉辦了李劍志“愛鳥·識鳥·護鳥”攝影展。2005年9月,他著的《洞庭百鳥圖》一書成為廣大鳥迷朋友和環(huán)保人士的珍藏品、學校生態(tài)教育的教科書。在益陽、沅江兩級人大、政協(xié)會議召開期間,他又將此圖集贈送給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引起了強烈共鳴。2011年12月,他又出版了《洞庭湖鳥類圖譜》一書,該書較為全面的介紹了目前洞庭湖記錄到的鳥類。李劍志的宣傳工作,開始被社會廣泛接納,贏得了人們的贊譽。他的事跡相繼被報刊、網站、電視臺、電臺等媒體報道。
如今,李劍志已拍攝東方白鸛、灰鶴、貓頭鷹、天鵝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及其它鳥類300余種,撰寫拍鳥日記20多萬字,發(fā)表在《中國綠色時報》、《科技導報》、《湖南日報》、《益陽日報》、《散文詩》等報刊雜志上的鳥類攝影佳作有400多幅。他現(xiàn)在的腳步跨得更加快捷、更加堅實,立志用自己的相機對著鳥兒,用一幅幅生動的圖片盡情地感染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