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兒
2014年伊始,深圳詩人劉美松的新書《欠條》忽然火了。書中記錄著他的一段冒險經(jīng)歷:分文不帶,自駕100天游遍中國,在2.8萬多公里的旅程中,他寫下了222張欠條,向陌生人賒賬近5萬元,最大一筆欠款金額5742元,最小一筆10元……在這個我們不斷被告誡“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時代,這位金領(lǐng)儒商為何要發(fā)起一場有關(guān)人心的賭博?這段險象環(huán)生的“誠信之旅”,給他的人生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挑戰(zhàn)“誠信缺失”,深圳詩人“裸”游中國
“您好!我正在做一項呼喚社會誠信的活動,就是身無分文游遍中國。您先幫我把汽車油箱加滿,我打個欠條給您,回頭再匯款給您,可以嗎?”當(dāng)劉美松對沿途加油站的工作人員講出這段話時,得到的回復(fù)往往是:“有病吧?”“不好意思,我愛莫能助!”更有人翻看著他遞上來的名片說:“我就不信,一個公司老總會跑遍全國玩這種冒險游戲,不怕餓死在路上?”
今年46歲的劉美松皮膚白凈,笑起來很和善,他不僅是深圳文博精品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還是一位詩人,曾出版《梔子花開》、《左右》等多部詩集。劉美松于1996年離開家鄉(xiāng)湖北赤壁,艱辛打拼十多年,終于在深圳擁有了“金領(lǐng)”光環(huán)和幸福家庭。但令親友們吃驚的是,剛過上幾年安穩(wěn)日子,他就踏上了這段前途未卜的冒險之旅。他之所以產(chǎn)生這個奇特的想法,源于一次“意外的驚喜”。
2010年4月28日,劉美松急匆匆地驅(qū)車去自己的公司,經(jīng)過一條高速公路的收費站時,突然發(fā)現(xiàn)忘記帶錢包了。無奈之下,他把名片拿給女收費員看,承諾半小時后把6元錢送回來。收費員想了想,便答應(yīng)了。他也沒有食言,不到半小時就送回了過路費。
這次偶然的經(jīng)歷既讓劉美松有些興奮,也引發(fā)了他的思考。有人說中國經(jīng)濟日好,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卻日漸式微,這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但他的經(jīng)歷又分明在說,信任仍在人間!不過,今天的過路費只是6元錢,那如果是一兩百元呢,她還會相信我嗎?骨子里不乏英雄主義的劉美松,當(dāng)即產(chǎn)生一個大膽念頭:何不到陌生人群中,去挑戰(zhàn)一下當(dāng)今的“社會誠信度”!
聽說劉美松要不帶一分錢,驅(qū)車游遍全國呼喚誠信,妻子和朋友們紛紛勸阻,說他這個想法太瘋狂太不靠譜,分明就是自討苦吃。但劉美松不服氣,2010年8月25日早晨,他獨自駕車出發(fā)了。他在越野車上印了一行標(biāo)語:“一人一車,身無分文,100天游遍中國”。除了修車工具、帳篷和換洗衣服,他果真分文沒帶就踏上了征程。
都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何況劉美松駕車游遍全國,不僅要解決食宿問題,還要過高速路收費口,給座駕加油……其花費和風(fēng)險指數(shù)比搭順風(fēng)車的“窮游族”更大。然而,所有問題到了劉美松口中就簡單了:打欠條唄!一個夢想家,必須用行動來證明。
但出門第一天,劉美松就遭受了最大的打擊。25日晚,他駕車抵達(dá)廣東湛江的海安碼頭,并計劃從這里乘船前往??谑?。但連人帶車,需要買452元的船票。一文不名的他,無論怎么宣講此行的意義,輪渡一方從收費員到領(lǐng)導(dǎo)都只當(dāng)沒聽見。劉美松又試圖向旅客借錢,但大家都對他敬而遠(yuǎn)之。再找民警,也表示“愛莫能助”。兩個多小時的努力說服,劉美松一無所獲。疲憊、失望、饑餓一股腦兒向他襲來,劉美松禁不住想,這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就來個下馬威,前方漫長的幾萬公里路程可怎么走?那一刻,他差點打了退堂鼓。
無奈,劉美松想方設(shè)法先去酒店賒賬住了一晚。當(dāng)晚他前思后想了一番,不由豁然開朗:“跟熟人借錢的成功率如果能達(dá)到50%,陌生人的成功率連1%都不到是很正常的!”可是,第二天的船票怎么解決呢?劉美松想到了所住酒店的經(jīng)理,既然他能讓自己賒賬入住,為什么不能再找他借一張船票錢?最終,酒店經(jīng)理把他送上了輪渡。當(dāng)然,劉美松也給對方寫下了欠條。
出發(fā)前,他專門做了一個特制的欠條:左邊填寫所欠對象與金額,右邊是他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身份證復(fù)印件。借到錢后,他會馬上把信息發(fā)給妻子,她會在3天內(nèi)把錢匯出,并給債主郵寄一個小臺歷,以示感謝。
尋找人性之美,驚險與感動相伴的旅程
踏上“誠信之旅”的第4天,劉美松又一次遭遇困境:途經(jīng)廣西境內(nèi)的第一個高速收費站時,他應(yīng)交費25元,沒有錢收費員不放行。費了1小時口舌毫無結(jié)果,劉美松實在沒轍了,就打開汽車后備箱說:“你自己找,看什么東西能抵這個過路費吧?!弊詈?,收費員真在他的后備箱里拿走一件價值200多元的水壺,抵了那25塊錢。這是劉美松整個行程中,唯一一次以物相抵過收費站的經(jīng)歷,此后他一遇到收費站就莫名地害怕起來。但一路上最艱難的并不是過收費站,而是“賒賬加油”。
“我叫劉美松,來自深圳,我想通過不帶一分錢走遍中國的形式呼喚關(guān)注誠信,尊重誠信。今天到了您這里,您看能不能給我加些油。當(dāng)然這油不是白加,我會給你打一張欠條,上面有我的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博客網(wǎng)址等等,3天后,我就把錢打到您的賬上。不知道您是否能夠支持我?”在南寧,劉美松先后找到3家加油站,一遍遍向加油站員工和老板介紹自己,試圖賒賬加油,均未成功。來到第4家加油站時,他的車子已經(jīng)耗盡燃油,再也挪不動一步了,但得到的回復(fù)仍然是“恕我無能為力,我們這里不允許打欠條”。
沒辦法,劉美松準(zhǔn)備把“彈盡糧絕”的車放在加油站,自己去別處找油。但就在這時,站長聞訊從辦公室走出來,說他看到廣西電視臺播了劉美松的消息,可以賒給他一箱汽油!絕處逢生,老劉激動得當(dāng)場跳了起來。
但最難的加油經(jīng)歷,還在前方考驗這位深圳詩人的毅力和恒心。通過打欠條的方式,劉美松一路賒賬加油來到黑龍江,剛到漠河,汽油已消耗過半,但是他的加油請求卻一次又一次被拒絕。進入內(nèi)蒙古,劉美松見到油站就進,還是沒有成功?!澳憬裉鞜o論如何也挑戰(zhàn)不了我,因為我上的當(dāng)太多了!”一位加油站站長對他說。這也是他沿途聽到最多的平民心聲。endprint
“正是因為一些人,根本不把自己的誠信當(dāng)做一回事,導(dǎo)致太多的好心人受到傷害,從而也就不管真假一律以‘遠(yuǎn)離陌生人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的確是一件可悲的事。”劉美松在當(dāng)天的博客中寫道。
后來,直到遇上第9個加油站的員工王小明,以個人名義借給劉美松300元錢,他才加滿了一箱油。王小明那一句“我也要挑戰(zhàn)一下自己,看看是否看錯了人”,令劉美松感動不已。
一路上,類似的感動還有很多:在寧夏的一個加油站,當(dāng)被問及愿不愿意幫助一個陌生人加100元的油時,小伙子呂杰干脆的一句“我愿意”,令劉美松眼眶濕潤;在蘭州收費站,幾經(jīng)努力,站領(lǐng)導(dǎo)還是不同意他通過,為難之時,收費站工作人員將幾個人一起湊的70元過路費,塞到了劉美松的手中,道謝時他已經(jīng)聲音哽咽。
梳理一路上的經(jīng)歷,最讓劉美松感動的熱心人是寇總。他在去貴陽的路上偶然結(jié)識寇總,當(dāng)時老劉正蹲在路邊吃泡面??芸傄恍腥肆私獾剿诵心康暮?,很感興趣,主動提出幫他一些忙??蓜⒚浪傻能嚠?dāng)時剛加滿油,便婉拒了他的好意。
告別寇總走了200多公里后,劉美松因為沒錢交過路費,被“卡”在了一個高速公路出口處。任他說得天花亂墜,工作人員就是不放行。為難之時,忽然有人敲劉美松的車窗,竟是寇總的司機!“我們老總說了,既然您不要捐款,就尾隨您走一段,也算是向您致敬!沒想到還真幫上忙了?!痹瓉硭麄円恢备鴦⒚浪伞_@時,寇總親自下車替他交了過路費,并邀請劉美松共進午餐,還給他的汽車加滿了油。
劉美松沿途不僅收獲了喜悅和感動,也不乏驚險遭遇。9月15日下午,越野車的兩個輪胎同時爆裂,他被定格在了新疆哈密128公里處。打了一通救援電話后,他開始了苦苦的等待。茫茫大漠,天罩地托,唯有他一人一車孤零零地拋錨在天地之間……直到晚上10點多,在劉美松被困5個多小時后,救援人員才趕到。而換輪胎的錢,依然是他向人家打欠條。
啟程兩個多月后,劉美松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其間遭遇過火災(zāi)、沼澤地、搶劫,幸而都是有驚無險。與此同時,他也飽覽了漠河的晨曦之美,北大倉的滿目金黃,西藏蒼茫的雪山、新疆黃沙紛飛的大漠……
分享冒險成果,新書《欠條》閃耀誠信光芒
劉美松將這次旅程看成是一場關(guān)于人心的賭博。他因此還設(shè)定了一個三不原則:不乞討、不打工、不多要一分錢。100天的“冒險之旅”中,他一共經(jīng)過163個收費站,成功“挑戰(zhàn)”了156個加油站,53個酒店,成功率大約30%。
創(chuàng)造溝通紀(jì)錄的是在山海關(guān),從晚上8點到11點半,三個半小時里,無論是國營酒店,還是私人小店,總共11家全都拒絕他欠賬入住。劉美松最終把車子停在一家四星級酒店的停車場里,第一次打開了他的睡袋,準(zhǔn)備就在車?yán)镞^夜了??粗男羌壘频甑娜A麗背景,他簡直有一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涼。
可剛睡下不久,就有保安來敲車窗,告訴他:領(lǐng)導(dǎo)同意了,邀請他回酒店住。終于成功了,但劉美松沒有感到一絲驚喜,“大概是這種反復(fù)考量后的信任,讓人覺得已經(jīng)不單純了吧?!?/p>
劉美松路上借錢只用于三個方面,一個是高速路費,一個是加油,一個是住宿。吃的方面主要靠“蹭”,沿途的朋友有接風(fēng)的,有送方便食品的,他吃方便面吃到吐。但路上沒有吃的也是常事,出發(fā)時他130多斤,中途就瘦了20多斤。而就算再苦再累,劉美松也沒有忘記做公益——他在博客上貼出了一份份倡議書,為云貴和青藏山區(qū)的孩子們募集課外讀物和衣服。
“每一天,我都早早起來,奔向下一個目標(biāo);每一天,我都在經(jīng)過,在尋找,在感動;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風(fēng)景,像是日歷中的每一天,但每一頁不是撕下,而是溫暖的珍藏。無數(shù)個寒夜,我也會佇立異鄉(xiāng),狠狠地想我的妻兒和友人,是你們的支持,讓一個夢想踐行者走得更遠(yuǎn)……”整個行程中,劉美松只寫下了這一首名為《每一天》的詩。那是在藏北無人區(qū),倒車時陷在了泥潭中,進退不得,他一下子悲從中來,第一次有種將要崩潰的感覺,“身心已經(jīng)到了一個極限,感覺可能會犧牲掉,或者瘋掉”。劉美松說,他是通過想念親友,想念那些旅途中遇到的善良的人們,才在人跡罕至的絕境中堅持了一天一夜,終于等到了救援車輛的出現(xiàn)。
2010年12月2日,劉美松安全結(jié)束行程,回到了出發(fā)地深圳,他用100天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一個身無分文的人,靠誠信支撐,游遍了中國!其間他北至漠河、南至三亞,東抵山海關(guān),西經(jīng)嘉峪關(guān),總行程28510公里,共打下欠條222張,金額達(dá)48272元。最少的一筆是10元,最大的一筆是那次車子的兩個輪胎在戈壁灘上爆掉了,要換胎,打下的一張5742元的“巨額”欠條。
至此,劉美松圓了他的夢想——用自己的冒險之旅,來證明我們的社會誠信仍在,并去傳遞它。他決定與世人分享自己的“旅行成果”,此后的3年里,他一邊工作,一邊將這段旅行經(jīng)歷整理成書。
2013年8月25日,全書完稿,劉美松為它取名《欠條》。在新書發(fā)布儀式上,他特意請來了包括王小明、寇總在內(nèi)的十個“債主”。當(dāng)天,劉美松激動地說:“沿途所借的錢早已還清,可這一路的感動,讓我如何歸還得了?我會銘記一輩子,并將這222份欠條背后的信任與善意,傳遞給更多的人?!?/p>
《欠條》一書載滿了感動,也承載著整個社會的希望。而劉美松的“壯舉”,更贏得了中央電視臺的稱頌:一位堪稱“金領(lǐng)階層”的深圳老總,甘愿放下生意和大都市的品質(zhì)生活,風(fēng)餐露宿100天,先后游說上千人,憑借一路打欠條走遍錦繡中華,在各地播下了誠信的種子……這是何等勇氣可嘉、鼓舞人心的一件事!經(jīng)央視報道后,《欠條》一書在2014年初成了暢銷讀物。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主人,在抱怨“這是個冷漠的時代”之前,我們是否該捫心自問:面對那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時,自己夠真誠嗎?哪怕露出一個陽光燦爛的笑容,也會讓世界多一份溫煦啊。
編輯/劉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