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
摘要:
在近百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中國動畫電影經歷了從恪守傳統(tǒng)進而形成傳統(tǒng)美學風格,到傳統(tǒng)美學風格日漸式微的演變過程。文章探討中國動畫電影傳統(tǒng)美學風格的具體表現,并從文化層面分析中國傳統(tǒng)美學風格生成與式微的多重原因。文章認為,中國動畫電影生產應恪守傳統(tǒng)與現代的結合,使傳統(tǒng)文藝形式與精神真正變成中國動畫電影生產的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動畫電影 傳統(tǒng) 美學風格 文化
自1926年萬氏兄弟與長城影業(yè)公司拍攝《大鬧畫室》至今,中國的動畫電影走過了近百年的發(fā)展歷程,產生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動畫電影作品,如《大鬧天宮》、《哪吒鬧?!?、《神筆》、《我為歌狂》、《葫蘆娃》、《小蝌蚪找媽媽》等。在近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中國動畫電影經歷了從簡單拿來、單一模仿到汲取傳統(tǒng)、回歸本土,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學派”,再到被動接受外來動畫電影“影響的焦慮”而改變傳統(tǒng)美學風格,最終匯入大眾化、消費化、世俗化、同質化與產業(yè)化的國際動畫電影制作模式之中的歷史演變過程。本文從文化層面入思,分析探討中國動畫電影傳統(tǒng)美學風格的形成及其在大眾消費文化時代的解構與式微,呼吁中國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理性面對娛樂化與消費化的價值趨向,在追求動畫電影“眼球經濟學”的同時,也要繼承傳統(tǒng)美學風格,努力實現傳統(tǒng)文藝資源與審美風格的現代性轉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中國學派”。
作為一種現代藝術類型,中國動畫片是在歐美動畫電影的影響之下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如《大鬧畫室》就是受到美國動畫電影《從墨水瓶跳出來》的啟示和影響,在題材上選擇了雜耍和游戲作為表現內容,劇情簡單,人物造型較為單一,審美風格表現為單純的打趣和娛樂。新中國成立后,隨著一些電影制片廠的成立與動畫制作的逐步成熟,中國動畫電影開始擺脫歐美動畫電影制作模式的桎梏,開始立足民族化和本土化的立場,通過對傳統(tǒng)文藝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來構建有中國美學風格的動畫電影,最終形成所謂的“中國學派”。
中國動畫電影的內容與題材,多數來自于中國傳統(tǒng)的經典文藝作品。中國瑰麗而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殿堂,成為中國動畫電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相當多的中國動畫電影,題材和人物形象均來自傳統(tǒng)的文藝作品,如《大鬧天宮》就取材于《西游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該動畫片以小說為基礎,同時運用視覺藝術的創(chuàng)作技法,成功塑造了一個嫉惡如仇、懲惡揚善的英雄形象?!赌倪隔[?!犯鶕诺湫≌f《封神演義》中的故事情節(jié)改編,動畫片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哪吒”形象作了創(chuàng)造性表現,其間融入了新時代的道德元素與美學精神?!杜畫z補天》改編自中國神話《山海經》,《神筆》取材于中國民間故事《神筆馬良》,《真假李逵》取材于古典小說《水滸傳》。從傳統(tǒng)文藝經典中汲取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的素材,一方面使中國傳統(tǒng)的文藝形式能夠通過新的藝術樣式獲得傳播與接受,另一方面也使中國的動畫電影凝聚了濃郁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實現了傳統(tǒng)文藝與現代動畫藝術的審美融合,既有利于中國動畫電影的民族化,也實現了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現代轉化。
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中國動畫電影大量應用傳統(tǒng)文藝形式,表現出強烈的民族審美風格。中國動畫電影在人物造型、動作、音樂等方面都非常注重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藝術元素?!洞篝[天宮》在造型上化用京劇臉譜和民間版畫中的人物造型,在色彩上充分借鑒傳統(tǒng)繪畫的裝飾風格,在動作設計上則充分吸收京劇的表演方式?!渡窆P》中官府老爺夸張的胡子是對京劇臉譜造型的漫畫處理,差役們的形象則像京劇里的武生?!厄湴恋膶④姟分?,創(chuàng)作者從古代的繪畫、雕塑、建筑、民間工藝美術以及京劇中汲取大量的創(chuàng)作靈感。如將軍的造型就是京劇中的花臉,奸臣則用尖嘴、小眼睛、八字眉來刻畫其形象。《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運用傳統(tǒng)水墨畫的藝術手法,呈現出虛實相生的藝術意境。《豬八戒吃西瓜》中豬八戒的形象采用了典型的豫北剪紙風格?!督鹕暮B荨分腥宋锏乃茉靹t采用了窗花、皮影等多種傳統(tǒng)藝術表現方式?!栋胍闺u叫》通過木偶人物的各種動作,展示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放映時,法新社的評論是:“人民中國把中國豐富的民間藝術之一的木偶搬上了銀幕,戛納電影節(jié)觀眾極為贊賞,并表示歡迎。”[1]正是源于對傳統(tǒng)文藝形式的借鑒與轉化,形成了頗具中國特色的水墨動畫片、剪紙動畫片和木偶動畫片類型。大量傳統(tǒng)文藝形式的運用,既使中國動畫電影具有了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和民族特色,同時也讓中國乃至于世界的觀眾通過動畫電影這一藝術形式熟悉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藝形式,很好地做到了古今文藝形式與審美精神的融合。
中國動畫電影在畫面和場景的設計上注重意境美的營造,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文藝的審美風格。中國動畫電影的意境之美,主要靠構圖形式和場景設計來實現。構圖形式主要是汲取了傳統(tǒng)繪畫藝術中的構圖技巧,做到畫中有畫、境中有境,讓人感受到動中有靜、動靜相濟,實中有虛、虛實相生的意境之美?!洞篝[天宮》的畫面構圖就采用了中國古典工筆重彩繪畫的技法,山上雨霧飄渺、水中碧波蕩漾、樓閣金碧輝煌,構造出了光怪陸離、千變萬化的神話景象。此外,一些動畫電影在畫面與場景的營構方面充分運用傳統(tǒng)水墨畫的藝術方法,給人獨特的審美感受。60年代的動畫電影《小蝌蚪找媽媽》將齊白石筆下的蝦、雞、蝌蚪、青蛙等放在具有水墨特色的背景中,整個畫面栩栩如生、意境深遠,特別是小蝌蚪的形象,寥寥數筆,卻勾勒出了小蝌蚪的靈動潤滑,活潑通透。[2]《牧笛》中的水牛,簡練而樸實的造型,顯得生機勃勃,虛實相生的意境,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中國動畫電影除了在形式上廣泛借鑒和吸收傳統(tǒng)文藝的審美風格之外,在藝術精神方面也承擔起同傳統(tǒng)文藝較為一致的道德教化功能。如《哪吒鬧?!肪秃霌P了哪吒為百姓利益而舍生取義的犧牲精神?!洞篝[天宮》中孫悟空性格正直善良、有勇有謀、追求自由,其形象負載了較多的道德文化內涵。《黑貓警長》中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以及正義最終戰(zhàn)勝邪惡的模式,也使這部風靡80年代的動畫片具有了強烈的道德力量?!逗J兄弟》中七個本領超群的葫蘆兄弟之間的友情傳遞出古代的孝悌之道,而他們勇于戰(zhàn)勝邪惡妖精的行為又負載了正義的道德精神??傊袊鴦赢嬰娪霸诰駜群献非蟮赖掠栒]和倫理說教。90年代以來,日本動畫片風靡中國大陸,中國動畫電影界在追隨日本動畫電影的過程中,也逐步從道德訓誡與說教的模式中突圍出來,轉而開始追求輕松的娛樂精神與視覺快感,如《秦時明月》、《夢回金沙城》、《魁拔》等,這種轉型意味著中國動畫電影最終放棄主流化的宏大敘事,轉而追求娛樂與輕松的美學風格。
中國動畫電影傳統(tǒng)審美風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時代文化的原因,也有藝術家個體美學追求的影響,還有讀者接受的制約。作為一門嶄新的藝術類型,中國動畫電影起步較晚,不論是就電影編劇還是制片技術等,都較為貧乏和落后。這種后發(fā)性的發(fā)展態(tài)勢決定了中國動畫電影在編劇與制作方面,首先要考慮到動畫電影生產的便利和效益,而從家喻戶曉、廣為人知的傳統(tǒng)文藝故事中取材,既方便快捷,又能夠滿足廣大觀眾、特別是兒童的審美趣味。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前提之下,中國動畫電影一開始就致力于從傳統(tǒng)文藝題材中攝取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資源。豐富的傳統(tǒng)文藝資源,也便成為中國動畫電影創(chuàng)作的根基。中國動畫電影的制作者立足文藝傳統(tǒng)資源的同時,又深受傳統(tǒng)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技巧的啟發(fā)和影響,使其在借鑒西方動畫技術的同時,更加專注于對古典文藝形式技巧的利用和創(chuàng)新。藝術家和電影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是中國動畫電影傳統(tǒng)審美風格形成的關鍵因素。許多動畫電影的創(chuàng)造者都對傳統(tǒng)文化較為熟稔和熱愛,他們希望通過動畫電影的藝術形式,傳承民族文化和道德精神。本土動畫電影技術的落后也促使他們將目光聚焦在傳統(tǒng)文藝的形式技巧上,通過對傳統(tǒng)文藝形式技巧的媒介轉化和視像創(chuàng)新,使之變成中國動畫電影獨特的民族審美風格。新中國成立到80年代,中國動畫電影受到總體政治文化的影響,電影編劇和制作者更多從政治文化、道德規(guī)訓與審美教育等層面來考慮動畫電影的藝術功能,這也使中國動畫電影更多地通過回歸傳統(tǒng)文化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的正義價值,進而實現其寓教于樂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此外,受眾群體也是導致中國動畫電影傳統(tǒng)審美風格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動畫電影的接受者主要是青少年和兒童,同時也有部分的成年人。兒童的內心比較單純,對美好與正義的事物充滿渴望,他們相信好人有好報,正義必然戰(zhàn)勝邪惡,動畫世界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既能吸引他們的關注,同時還能讓他們從小就形成善惡分明的道德觀念。另外,兒童的生活閱歷與文化修養(yǎng)不深,對圖像的感受能力遠遠超過語言,這使得兒童更容易受畫面的影響。這就要求動畫電影要有畫面的美感特質,要在構圖形式、色彩與聲音等方面盡量貼近兒童的審美趣味與審美心理。我國動畫電影非常注重從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汲取美的元素,以多姿多彩的畫面造型、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來吸引少年兒童。之所以如此,正在于動畫電影的制造者充分考慮到了廣大青少年兒童的審美接受。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文化的全球化與動漫產業(yè)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日本與歐洲的動畫電影相繼涌入中國大陸,深刻影響了中國動畫電影的生產與接受,最終改變了中國動畫電影的藝術表達樣式和審美精神,曾經蘊藉于動畫電影中的傳統(tǒng)審美風格,日益走向式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大眾消費社會的來臨,文化的商品化與產業(yè)化成為歷史的必然趨勢。動畫電影的制作開始從“傳者本位”進入到“受眾本位”階段,其審美風格日益走向多元化。動畫電影要想被大眾接受,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大眾的接受層理,考慮到接受者多元化的審美消費需求。隨著總體性社會的瓦解,大眾文化所帶來的文化接受的民主化與淺表化趨勢,日本與歐美動畫電影所帶來的新異的視覺沖擊和美學趣味,給中國動畫電影界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面對日新月異的動畫電影市場和動畫電影美學,他們不得不從傳統(tǒng)美學風格的桎梏中走出來,轉而以多元化的藝術生產方式來面對中國的動畫電影。其次,大眾消費主義時代的泛審美文化與娛樂至死的文化精神,使動畫電影開始放棄道德規(guī)訓與文化啟蒙,轉而追求畫面的絢麗,審美的輕盈和娛樂的快感。有的動畫電影為了獲得成人觀眾的眼球,甚至不惜在動畫電影敘事中植入情色與暴力的元素。消費主義時代的娛樂精神,必然會沖擊甚至解構中國動畫電影恪守傳統(tǒng)倫理意識教化功能的價值取向,像《喜洋洋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動畫片,已徹底放棄了道德的規(guī)訓與說教,輕松詼諧的搞笑場景,帶來的是文化的平面化、審美的娛樂化與精神的世俗化。最后,隨著新的動畫技術的不斷開發(fā),中國動畫電影也不得不從傳統(tǒng)美學精神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開始運用新的動畫設計技術來實現動畫制作的革命性發(fā)展。事實上,20世紀90年代之后,中國的動畫電影已經很難看到傳統(tǒng)動畫技術的運用,打開電視,我們看到的是大量電腦制作的二維、三維動畫,先進數字技術的引入,讓中國動畫片的產量大大提高了,但傳統(tǒng)手工動畫的個性與美感也被批量化生產的雷同與粗糙所代替。
面對中國動畫電影的現狀與未來,我們認為,不應過分摒棄傳統(tǒng),而是要采取兼收并蓄、兼容并包、辯證揚棄的方法。既要看到傳統(tǒng)文藝形式與文化精神給中國動畫電影帶來的積極影響,也要理性審視其不足;既要充分借鑒和吸收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資源,又要敢于大膽運用新的動畫制作技術,實現傳統(tǒng)與現代的交融。像《花木蘭》、《功夫熊貓》等動畫電影,充分體現出了動畫電影制作過程中傳統(tǒng)與現代的結合,傳統(tǒng)的水墨動畫技術同現代三維技術的綜合運用,給觀眾帶來了審美視覺的震驚效果。在此,我們也向中國的動畫電影界呼吁,要想生產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動畫電影,要想創(chuàng)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學派”,就必須尊重傳統(tǒng),理解傳統(tǒng)并最終在運用中激活傳統(tǒng)。要讓傳統(tǒng)的文藝資源、藝術形式和美學精神同現代結合起來,真正成為中國動畫電影生產的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顏慧,索亞斌.中國動畫電影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2]肖路.國產動畫電影的傳統(tǒng)美學風格極其文化探源[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