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順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8生活學(xué)”是在日本和臺灣地區(qū)流行的生活哲學(xué),它講究不必每件事都做到十成滿,盡80%的力氣就好了,剩下20%的力氣權(quán)當(dāng)回旋的余地和養(yǎng)精蓄銳的本錢,其口號是:生活需要沖,更需要緩沖?!?.8生活學(xué)”受到不少白領(lǐng)的追捧,但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給自己的人生找各種理由罷了。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點撥】
這是一個具有思辨性的作文材料,對于“0.8生活學(xué)”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可以贊成“0.8生活學(xué)”的觀點,也可以反對“0.8生活學(xué)”的觀點,還可以對“0.8生活學(xué)”的觀點進行辯證分析。寫作時,我們不妨聯(lián)想到與材料內(nèi)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xiàn)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為此寫作時以下角度可供思考:(1)給人生留一點空白。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xué)習(xí)中,給自己留一點空白,也給他人留一點空白,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是那么有滋有味、豐富多彩,在遺憾中體味人生的道理,明白人生的意義。(2)要學(xué)會取舍。舍與得就像導(dǎo)體與絕緣體,它們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得到有時會變成失去,甚至得到很少卻失去很多。相反,舍棄有時也會變成得到,失去很少卻獲得很多。(3)過程與結(jié)果。生活不光是奮斗、拼搏,或是受苦受難,生活還應(yīng)該是一種享受——自然的享受,愛的享受,藝術(shù)的享受。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就是不做毫無意義的揮霍。珍惜人生的現(xiàn)在式,就是要讓生活歡快一些,明麗一些,瀟灑一些。(4)珍惜不完美的人生。如果你的人生是完美的,你會覺得有意義么?有時人生就是一個發(fā)現(xiàn)缺陷然后去填補的過程,只有在這個填補缺陷的過程中你才會得到成長,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太過完美的人生,你不覺得無趣么?(5)放慢生活的腳步。雖然前行的道路上風(fēng)光旖旎,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擁有一份心境來駐足欣賞這景致。也許只是朝著某一目標(biāo)奮力追趕,卻忘記了最初想要去的方向,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即使自己竭盡了全力,也只得到了理想的一角。(6)為自己留有余地?,F(xiàn)代社會復(fù)雜多變,只有為自己留有余地才能為成功多辟幾條道路,給生活空間的拓展留下希望和生機。留有余地并不是畏縮不前,在必要的時候我們也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魄力。(7)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做任何事情想好退路,這確實是一種生活的智慧。但也因為有了退路的存在,人們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惰性,這種惰性有時反而會影響你前進的腳步,阻礙你尋找出路。只有斬斷退路,才能激起殊死奮斗之心。(8)做事應(yīng)竭盡全力。每個人的潛能都很大,可是卻一直沒有被開發(fā)。在遇到很多困難、挫折時,人們只是鼓勵自己盡力而為就足夠了。其實,有很多事情只要我們竭盡全力就能改變結(jié)果,化不可能為可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而這僅僅在于一念之間。(9)適合自己。0.2的留白是不進取,還是給自己留退路,這都不好下定論。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有評估,是否能接受不顧一切之后的任何后果,如果不能接受,那么還是別和自己太較勁了。等等。
【佳作示例】
放慢生活的腳步
王紫潤
想那瑩瑩雪花漫漫飛舞,帶著初臨人間的驚喜,在空中旋轉(zhuǎn),盡情欣賞著沿途美麗的風(fēng)景。
雖說世事輪回,但有些東西錯過即是永恒,永難再續(xù)。所以,有時我們應(yīng)放慢生活的腳步,讓身邊的美好盡收眼底并銘于心底,所謂“0.8生活學(xué)”即是如此。有時,我們可能會抱怨生活太乏味,那是我們把自己局限于一個狹小的空間里,日復(fù)一日地做著同一件事。何不敞開心扉去看看周圍的世界、沿途的風(fēng)景?時光分分秒秒永不停息地流逝,十幾年風(fēng)雨已如過眼煙云飄然遠逝,轉(zhuǎn)身回顧,數(shù)不盡的日日夜夜在歲月的流轉(zhuǎn)中黯然消逝,沒有任何印記。是我們腳步太快,與那些細微的美好擦肩而過,還是我們太過執(zhí)著,忽略了除夢想以外的所有所有?
“生活需要沖,更需要緩沖”。生活猶如一個競技場,如果在第一回合,我們便竭盡全力,雖然贏得了所有榮光,但接下來的比賽卻實難想象。因為我們已經(jīng)無力對抗,結(jié)果便可想而知。生活中處處是哲學(xué),但如何應(yīng)用,全在自己?!?.8生活學(xué)”并不是告訴我們可以悠閑懶散地生活,無所事事,而是在我們執(zhí)著的追夢途中去抓住沿途的美好,防止因錯過而遺憾終生;是讓我們留有回旋的余地和養(yǎng)精蓄銳的本錢,不讓我們在享受了瞬間的繁華過后經(jīng)歷難耐的凄風(fēng)苦雨。
這是一種凡事盡八分力留有余地的生活姿態(tài),真正深刻的人不會把它當(dāng)成一種失敗懶散的借口。他知道何時該拼盡全力,超越自己;他知道何時該放慢腳步,享受生活。這是一種智者的姿態(tài)。他在追夢途中也享受了生命的美好,捕獲了那幸福的精彩瞬間,沒有太多的錯過,沒有太少的獲得,可謂恰如其分,恰到好處。這樣的一生于穩(wěn)中求勝,沒有跌宕起伏的激躍,卻不失為一種滿載的人生。
放慢生活的腳步,并非視光陰為虛無,任意揮霍,讓千金韶華肆意流淌于指間而無所獲。我們應(yīng)該正確審視自己,光陰不虛度,歲月不空添,在追尋夢想的途中,放慢生活的腳步,不讓迎面而來的美好與自己擦間而過。人生是一次單程的旅行,走過的路不可能再重返而行,錯過即是永恒,歲月流轉(zhuǎn),沒有什么會在原地等待千年萬年。不讓韶光白白流淌,不錯過,不放過。
雪花漫天,它沒有錯過沿途的風(fēng)景……
[點評]這是一篇對“0.8生活學(xué)”持贊成態(tài)度且構(gòu)思較為巧妙的文章。文章巧妙地將作文材料與生活中的雪花飛舞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并由此出發(fā),提出了“有時我們應(yīng)放慢生活的腳步”的觀點。文章的主體部分,作者緊緊圍繞中心論點,從生活乏味的原因、“0.8生活學(xué)”蘊含的道理、如何理解“0.8生活學(xué)”幾個不同的方面,聯(lián)系生活現(xiàn)實,對材料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分析。文章最后再次呼應(yīng)文首,強化文章觀點。文章運思大膽,思路清晰。
拼搏方能輝煌
鄧 陽
“0.8生活學(xué)”的核心在于前行需要緩沖,做事留有余地。而在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如果你一次次省下自己的力氣,只會讓成功漸行漸遠,因為沒有省出的成功,只有拼出的輝煌。endprint
我并不贊同“0.8生活學(xué)”的觀點,我認為這只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做事便要竭盡全力,放手一搏。既然有100%的力氣,為什么只用80%?既然可以做到完美,為什么還要留有缺口?人的力量從某種角度看可以說是無窮無盡,人的大腦也遠比想象中的強大,不要認為自己用完就會精疲力竭,只要愿意付出,你的能量就會超乎你的想象。在竭盡全力向前行進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釋放更多的能量,這是存在緩沖意識的人中所不曾出現(xiàn)的。
也許在多次的蓄力之后,我們的人生會更加一帆風(fēng)順。為何非要竭盡全力呢?在我看來,每次做事留有余力,它就會逐漸成為一種習(xí)慣,讓人放棄竭盡全力去拼去搏的心,安于現(xiàn)狀,只顧享受眼前安逸的生活而不顧追求曾經(jīng)閃光的夢想。李開復(fù)在創(chuàng)辦“創(chuàng)新工場”初期每天只睡四小時,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在武漢大學(xué)就讀時便戒掉午睡,新東方CEO俞敏洪在大學(xué)期間讀完800本書……他們竭盡全力追逐夢想,創(chuàng)下了生命的傳奇,書寫了人生的輝煌。如果他們做事只用80%的力氣,也許根本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一同努力,一同為了夢想而拼搏吧!既然在前進的路上,我們就要用100%的力氣向前沖刺。追夢的旅途不是馬拉松的賽場,而是百米沖刺的跑道。不要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在你用盡全力都不一定會贏得冠軍的情況下,若你只用80%的力氣,冠軍會像餡餅一樣掉進你的口袋嗎?生活中,工作中,學(xué)習(xí)中,機會往往只有一次,它就像沒有耐心的客人,你若不竭盡全力留住它,它就會悄悄溜之大吉。從某種角度來說,能量不會越省越多,而是在拼搏中釋放。當(dāng)你竭盡全力追逐夢想時,全世界都會給你讓路。讓我們一起在拼搏中奮起,竭盡全力打造屬于自己的帝國傳奇。
充滿0.8的人生只能贏得80分的基本分數(shù),充滿1的人生才能獲得百分的尊重。讓我們一同協(xié)手,竭盡全力去抒寫華美篇章吧!這一次,讓我們?yōu)閴粝攵鴳?zhàn)!
[點評]這是一篇對“0.8生活學(xué)”持反對態(tài)度且分析較為透徹的議論文。文章緊扣論點,采用對比論證的手法,對“0.8生活學(xué)”的危害及竭盡全力的益處進行了鮮明的對照,令人信服地完成了文章的論證。文章中的李開復(fù)、雷軍等用例精當(dāng),筆端含情,行文紆徐從容,卻又節(jié)奏分明。
我的張弛我做主
黃艾嬌
“0.8生活學(xué)”的風(fēng)括著,吹來新視角的同時也吹來了新一輪的口舌之戰(zhàn)。對于“沖”與“緩沖”之間該怎么平衡的辯論,我覺得若能從中找到一條無敵的生活理論,必值得自喜一番。
兵刀聲在耳邊鏗鏘作響,細細聽之,各自有所立足;密密思之,卻似各有不足。我只能停止對某一“金科玉律”的尋找,擺一擺手:“隨它去吧。”
你去瞧這些理論各自的立足點,都是歸納者自身的體驗,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寸造理想。我們所處環(huán)境不同,感受也并不統(tǒng)一,生活方式哪能彼此套用?就跟喝稀飯一樣,大米小米,稀稠涼燙,各有所愛,沒法非做硬性規(guī)定,都得自己感覺。
所以概論沒法做,尤其當(dāng)涉及生活方式的時候。而讓所有人的生活都緊湊或悠閑起來,從而制造一個完美世界的愿望,也總有點兒無知者無畏的天真。畢竟實踐在理論的標(biāo)準上浮動,再挺“0.8生活學(xué)”的人,到緊要關(guān)頭也是著急的。所以張弛之道沒有定規(guī),順應(yīng)事物的發(fā)展取向才好,尤其要順應(yīng)自己的內(nèi)心。
生活的支點是自己,只有感知并跟隨自己的節(jié)律與需求,你才能流暢自然地生活。面對窘境時,本能地反抗困難的擺布,然后帶上所有全力以赴;身心倦怠時,聽從身體的直覺,最大限度地放空靈魂??炫c慢的調(diào)和,建立在自己感觸變動的基礎(chǔ)之上,因勢利導(dǎo),終將得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
而相對自我的表達,理論的表達則是另外一種東西。猶如一根拐杖,生活理論存在的目的,是我們最終不需要理論也能有力地生存,最終你還是要離開倚仗獨自生存,但那一天你將能智慧地面對這一切而積極行動。多好!簡化掉的是一堆堆大可不必的苦惱,“沖”和“緩沖”都已成為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接下來,認真活著就是了。
無論如何,還是要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倚靠,堅定到腳下生了根穩(wěn)穩(wěn)地扎在土地上,勇敢到心靈擁著翅膀所向披靡。何必四處尋找什么萬能之規(guī),你明明早就懂得這一切了。
本來自己就是自己的士兵,自己的城堡得自己來守衛(wèi)。最期望見到的是,在自己的心的指引下,步調(diào)能快能慢,心緒能密能疏,興奮時能到沸點,深沉?xí)r能安靜凝結(jié)。窗外的風(fēng)已奔向最熱烈的征途,就讓我自由自在,無畏于斯。
[點評]這是一篇立意新穎的議論性散文。一般的文章往往圍繞著“0.8生活學(xué)”的觀點或是贊成或是反對來做文章,而本文卻獨辟蹊徑,將文章的重點放在“我做主”上,從而得出了應(yīng)“張弛之道要順應(yīng)自己的內(nèi)心”的觀點,并圍繞著這個觀點從贊成或否定的各有不足、張弛之道沒有定規(guī)、理論與生存的關(guān)系等幾方面進行有理有據(jù)的分析,這就使得這篇文章既符合作文材料的要求,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另外文章的比喻新鮮獨特,語言富有文采,而且相當(dāng)多的文句很有意蘊,耐人品味。
[作者單位:河北辛集中學(xu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