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敏++戴刻芹
4月14日清晨,道坪鎮(zhèn)高坪司村,這個中國西南地區(qū)最普通的一個農(nóng)村里,微風輕輕地拂過,帶著一絲泥土的氣息。89歲的李景惠拄著用樹枝做成的拐杖,倚在家門前望著遠處,默默的等待著。這是我的“窮親戚”,他在等我。
今天并不是我們第一次見面,見到我和同事的到來,李景惠依然很激動,緊緊握著我們的手,不斷說著“感謝,感謝!”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愧疚。
李景惠家的床上,躺著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的男人,48歲,憔悴極了,衣食起居都靠89歲的李景惠照顧,這就是李景惠因病常年臥床的小兒子。我意識到,這也是我的“親戚”,我的“窮親戚”。
聽李景惠講述了家里的狀況和困難,我和同事完善了手中的民情日記,臨走時,我塞給李景惠200塊錢讓他買點油鹽。我這個“窮親戚”還挺倔,怎么都不肯收。我告訴他,“你是我的親戚,我該幫你,我會幫你的,相信我?!崩罹盎莺芨袆?,要留我們吃飯,我說沒辦法,我們得去下一戶人家了。
走出李景惠家,我回過頭向他招手,示意他別送了。他點點頭,一直望著我,在他的眼中,我仿佛看到了什么,是淚花,還是希望?我沒來得及多想,就到了李景利家。
李景利家是二女結(jié)扎戶,頂梁柱李景利一直在外打工,只有妻子樊永秀在家?guī)Ш⒆?。四歲半的小女兒看到我們的到來有點羞澀,躲在樊永秀的身后,探出小腦袋望著我們,時不時沖我們一笑。四歲的小女孩都天真可愛,李家小女兒也不例外,唯一不太一樣的是,她患有癲癇病。
聽到這個消息時,我和同事都有點難過,我們填寫完民情日記后,向樊永秀發(fā)放了“聯(lián)系卡”。從李家走出來,李家小女兒一直跟在我們后面,當我回頭要去跟她說話時,她又一溜煙地逃走了。
走在村里,我們遇到了倪興開。上次來村里時,我們了解到倪興開和李家貴兩家在春耕生產(chǎn)中存在困難,我和局里的同事就捐資為他們購買了4包化肥送到家里。倪興開拿著農(nóng)具,剛從地里干活回來,聽到他說農(nóng)作物長得越來越好,我的心里不知有多欣慰。
看到和我們笑得一樣開心的倪興開,我突然想起了眼里含淚的李景惠和一溜煙逃走的李家小女兒。我在想,什么時候,什么時候才能讓她們也開心地笑?而我自己,我和同事們,又能為這些“親戚”真正做點啥呢?
很多很多的人都在說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卻很少有人記得,我們還有一些“窮親戚”,在某個村寨里,默默地等待著我們。
一個高坪司村,僅10戶人家,我和同事采取“掛幫聯(lián)系、個人結(jié)窮親”等措施進行幫扶。每一戶人家,都是我們的“窮親戚”。每次踏上高坪司村,我都感到一種責任感,每次離開的時候,我也在內(nèi)心問自己:“我能做點什么?”
從高坪司村回來已有好幾日了,日子會一天天的過去,然而,每當我感受到和煦的春風,我都會想起我的“窮親戚”,拄著樹枝做的拐杖,倚在門邊默默等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