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文
導讀:蔬菜供應不足、價格居高不下,是池州市蔬菜生產和供應的最大問題,通過推廣夏季設施抗逆栽培、優(yōu)化布局、合理安排茬口、推廣無公害栽培技術等措施,可有效保障當?shù)亍胺逼凇笔卟耸袌龉瑯O大提高菜農種植效益。
池州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溫度16.1℃,無霜期243天。光、熱、水資源豐富,十分適宜蔬菜的生長,是華東地區(qū)蔬菜主作區(qū)之一。
1 池州市蔬菜生產和供應的主要特點
一年兩旺兩淡是我市蔬菜生產和供應的主要特點。1月平均氣溫接近 0℃,除春秋兩季外,冬季還可栽培一茬越冬菜,但越冬茬植株生長緩慢,產量較低,從而形成1~2月的冬淡;7~8月,月均溫在28℃左右,不僅喜溫菜生長不適,耐熱的瓜類、豆類也會生長不良,造成8~9月的夏淡。其他各月適于蔬菜生長,而形成旺季。其中的夏淡,即所謂的“伏缺期”,天氣持續(xù)高溫,光照過強,病蟲害易發(fā),加之雷雨、臺風等天氣,給蔬菜生產造成不利的影響,導致市場蔬菜供應不足,價格居高不下,是多年來一直困擾我市蔬菜生產和供應的最大問題。
2 當前我市“伏缺期”蔬菜生產現(xiàn)狀及問題
2.1 耐熱栽培蔬菜品種少,市場供應自給率低
目前我市7~9月生產和供應市場的蔬菜種類以豆類和瓜類為主,葉類菜和果類菜偏少。尤其是8月,能夠自給供應的僅有豇豆、毛豆、黃瓜、空心菜等為數(shù)不多的幾種,整個“伏缺期”市場自給供應率僅達到30%,基本上以外調為主。
2.2 夏季反季節(jié)栽培設施和技術落后
目前我市蔬菜常年播種面積2.1萬hm2,其中標準化專業(yè)菜地僅2 000 hm2,能夠開展夏季抗逆栽培的保護地面積不足666.7 hm2。由于遮陽網、防蟲網等夏季反季節(jié)栽培設施應用較少,現(xiàn)有的保護地主要用來開展越冬和早春栽培,用于夏季抗逆栽培的很少。加之近年來城市建設需要,許多以前建設的專業(yè)菜地被征用,菜農紛紛轉行,新發(fā)展菜地的菜農多用傳統(tǒng)方式生產,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應用面積減少。
2.3 受天氣和自然災害影響大
我市降雨主要集中在6~7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4,且多為暴雨;8~9月以伏旱和高溫天氣為主。極端的天氣本身對蔬菜生長極為不利,加大了蔬菜生產的管理難度和生產成本,同時頻發(fā)的洪災、臺風、旱災也對蔬菜生產造成損失。
2.4 病蟲害高發(fā),蔬菜安全生產監(jiān)管難度大
伏缺期由于氣候以高溫高濕為主,易誘發(fā)病蟲害,且蔬菜本身抗逆性差。在此期間,多種真菌性、細菌性、生理性病害齊發(fā),鱗翅目害蟲、螨類害蟲為害嚴重,菜農用藥頻繁,蔬菜產品質量安全不能保障。
3 生產對策
圍繞保障“伏缺期”蔬菜供應,我們可以通過優(yōu)化不同種類蔬菜布局、合理安排茬口、推廣夏季設施蔬菜抗逆栽培等措施,有效保障夏季“伏缺期”蔬菜市場供應,極大地提高菜農的種植效益。
3.1 加快建設大棚設施,推廣夏季設施抗逆栽培
結合蔬菜基地建設,選擇土壤條件好、三溝配套、排灌通暢、交通便利的菜地建設鋼架大棚等保護地設施,大力推廣遮陽網降溫護苗、棚膜防雨沖刷、防蟲網控制蟲害等夏季設施抗逆栽培技術。
3.2 優(yōu)化不同類型蔬菜布局,搞好品種配套
一是擴大耐高溫蔬菜種植面積。必須選用耐熱、抗病蟲、優(yōu)質、豐產、適應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以葉菜類為主,如華冠青菜、白玉春蘿卜、早熟5號大白菜、翡翠生菜、抗熱 605、木耳菜等。二是發(fā)展高山反季節(jié)蔬菜。利用石臺、貴池等縣區(qū)海拔在800 m左右的山區(qū),發(fā)展以茄果類為主的反季節(jié)高山蔬菜生產,將播期安排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基本在7~8月收獲,可以彌補伏缺期間本地茄果類蔬菜供應不足的問題。三是發(fā)展沿江水生蔬菜。利用貴池、東至沿江一帶池塘、河流等水域面積大的優(yōu)勢,發(fā)展菱角(莖用)、蓮藕、芡實(莖用)、水芹等水生蔬菜生產,作為夏季蔬菜供應的補充品種。
3.3 合理安排茬口,增加淡季蔬菜生產和供應
通過合理安排保護地栽培茬口,能將大多數(shù)蔬菜安排在不同季節(jié)種植,達到四季生產,以解決伏缺期蔬菜供應。我市保護地蔬菜生產可采用以下茬口安排。
①瓜類蔬菜(西葫蘆等)―小白菜―茄果類蔬菜 瓜類蔬菜(西葫蘆等)于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利用電熱絲播種育苗,1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定植,7月上旬前采收結束。小白菜可隨時播種,采用遮陽網或涂料遮陽并加自動噴淋設備生產,一般每茬生長周期25~30天。茄果類蔬菜秋季栽培于7月上中旬播種育苗,8月中旬左右定植,12月采收結束。
②瓜類蔬菜(西葫蘆等)―60天花菜―萵苣 瓜類蔬菜(西葫蘆等)于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利用電熱絲播種育苗,1月中旬至3月中上旬定植,7月上旬前采收結束。60天花菜于6月中下旬進行遮陽降溫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9~10月采收。萵苣于10月上旬播種育苗,11月上旬定植,翌年2月上市。
③蘿卜―西芹―茄果類蔬菜 春蘿卜可于1月中下旬播種,5月下旬采收結束。西芹于6月上旬播種育苗,7月下旬定植,9月開始采收。茄果類蔬菜可于9月上旬播種育苗,10月上旬定植,翌年1月采收。
④豆類蔬菜―小白菜―茄果類(青花菜) 豆類蔬菜于2月中旬播種育苗,6月采收結束。小白菜可隨時播種,生長周期為30天左右。茄果類蔬菜7月中旬播種育苗,8月中旬定植,12月采收結束;青花菜于7月中旬播種,8月中旬定植,12月采收結束。
⑤瓜類—早花菜(甘藍或小白菜)—青蒜 瓜類以12月中旬至翌年7月上旬播種育苗。早花菜(甘藍或小白菜)于6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播種。青蒜于8月中旬至12月播種。
⑥冬瓜—小白萊—芫荽—萵苣 冬瓜于1月底2月初育苗,3月中旬定植,三層覆蓋,6月上中旬上市,8月上旬拉秧。小白菜于冬瓜定植時撒播,4月中旬上市。芫荽于8月上中旬播種,覆蓋遮陽網,肥水猛促,10月上中旬上市。萵苣于9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下旬上市。
3.4 推廣無公害栽培技術,加強安全生產監(jiān)管
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具體見表1)和有機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并注意安全間隔期,以保證蔬菜食用安全;在蔬菜基地實行產品質量溯源制度,完善生產檔案記錄,做好農業(yè)投入品使用管理;在基地和菜市場加大農殘檢測制度,確保市民的菜籃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