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祥
遠(yuǎn)離了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灶臺,卻每每閃現(xiàn)于腦海中。
小時候,我很調(diào)皮。從早到晚,一刻也不消停。家里人看不見我的人影更是家常便飯。我常常偷偷跑出去玩。每次回家,我渾身上下都跟泥猴似的。
到了外婆家,依然如此。外婆總是滿村莊地找我,而好多時候,我都在玩泥巴造房子。對于外婆的呼喊,我常常聽而不聞,置之不理。但是,只要外婆喊一句:“家里著火喲?!保〒P(yáng)州方言)我總會嗖地丟下我的“工地”,像脫韁的野馬般奔回家。
奔到外婆家,外婆已在廚房準(zhǔn)備做晚飯。見我滿頭大汗地跑回來,總是輕輕拍著我的屁股,笑笑說:“燒火沒出息?!蔽铱倳_著外婆吐吐舌頭,我對外婆家的那口老灶情有獨(dú)鐘。
外婆先讓我到草堆旁抱些柴火。在夕陽的映照下,麥秸金亮亮的,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被陽光曬脆了的麥秸味道,聞著這味道,也能讓我興奮一會兒。
外婆擦著一根火柴,點燃廢報紙,伸進(jìn)灶洞,黑漆漆的灶洞里面,剎那被這火光照亮開來,一溜兒輕煙從里頭忽地漏了出來。似到了云霧之境,我揚(yáng)起小鼻子,鼓動著嘴巴,半瞇著眼睛,小手不時地扇扇,享受著這流淌出來的煙味。破報紙的火苗與麥秸熱烈擁抱,點點火星刷地著成一撮焰苗,跳躍著涌了出來。外婆又往灶里塞了些濕的柴木,它們的味道相互交融,那種鄉(xiāng)村的煙草味真是奇妙極了。
灶肚里的火漸漸旺起來,外婆才放心把這個任務(wù)轉(zhuǎn)交給我,自己去忙些別的事了。我端坐在灶前,面對著煙味中透出的既神圣又神奇的火光,又喜又怕,儼然覺得自己化身為火中的英雄。我撿起根濕柴,伸入灶臺里,木柴熱乎乎的感覺有些酥麻,瞧著那火越大起來,凱旋一般,內(nèi)心漾著喜悅。外公走進(jìn)廚房瞧見我樂呵呵的,轉(zhuǎn)身同外婆相視一笑,我們祖孫三人一起樂了,煙囪里飄出歡樂的味道,裊裊向著天空飄去。
外公幫著外婆擇菜,外婆洗著菜,我一邊看他們,一邊燒火煮飯??粗鹈缭谠钆_里幸福的跳動,一閃一閃的。一家老小的開心都圍繞著這口灶,空氣里蕩漾著柴米油鹽的幸福味道。
如今,一人在外求學(xué),晚上獨(dú)自躺在床上,我常常會想起外公外婆,想念家中的那口灶臺。在灶邊的煙火味道,不會一聞而過。生命里總會有一份歸屬,那一份愜意,承載我的思戀,永世芬芳。
點評:文章以灶臺為線索,串連全文。運(yùn)用景物、動作、心理等細(xì)節(jié)描寫,再現(xiàn)少時場景。通過對童年時代農(nóng)村生活的追憶,表現(xiàn)出祖孫其樂融融的溫情,給讀者一種溫暖的感覺。
(指導(dǎo)老師:何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