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藝術學院 650500)
縱觀中國畫的發(fā)展史,馬的形象最早出現(xiàn)是在甲骨文中,并且在巖畫、壁畫、青銅器、玉器、雕刻等方面,處處也有馬的身影。據(jù)記載,在遠古的石器時代,馬已作為繪畫題材入畫。橫亙于內蒙古中部的陰山巖畫、云南省西南部的滄源巖畫就鑿刻或繪有馬的形象 。史載,晉史道碩作有《火駿圖》《三馬圖》,且“馬勢盡善”,謝稚作《三馬伯樂圖》 饒有情趣。南齊毛惠遠、北齊楊子華、隋代孫尚子、展子虔、董伯仁也擅長畫鞍馬、車馬而聞名。據(jù)說楊子華畫馬于壁,夜能聽見其馬蹄踏長鳴,可見其畫馬之神奇,栩栩如生 。這些都說明了當時畫馬的高超技術。繪馬藝術真正盛行是在唐代,唐代畫家韋偃、曹霸、韓幹等以畫馬著稱,而以獨立馬為題材的畫作,在唐代已處于萌芽初期。唐代畫家所繪的馬驃悍強壯,神態(tài)俊逸。宋代將中國繪畫推向了一個高峰,畫馬最著名的當屬李公麟,所繪馬身形矯健,渾厚柔韌。而元代的趙孟頫也是畫馬能手,畫筆下的馬細致含蓄,秀潤柔媚??v使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仍有人恪守水墨畫馬的傳統(tǒng),且能自出新意,別拘一格,宋末元初時期的畫家龔開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
龔開,字圣予,號翠巖,淮陰人。生活在政權風雨飄搖的南宋時期,曾做過南宋政治家趙葵和李庭芝的幕僚以及兩淮制粉司監(jiān)當官。南宋政權滅亡后,并沒有應征入元為官,當起隱逸之士,從此以詩書圖畫為樂,寄情山林,不再過問政事,潛心畫藝并賣畫自給。 從歷代著錄的畫目中來看,龔開的繪畫題材十分廣泛,花鳥、山水、人物均能。畫山水,師二米;畫人馬,師曹霸。尤擅作墨鬼鐘馗及瘦馬,其畫風獨特,奇思異想。對待作品態(tài)度嚴謹,不隨意落筆,故傳世作品較少。只能從現(xiàn)存的文字和作品中尋找他的畫跡。其代表作有《百馬圖》《中山出游圖》(現(xiàn)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瘦馬圖》(現(xiàn)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天馬圖》《唐馬圖》等。
縱然歷代畫馬的畫家舉不勝舉,其畫馬的風格和題材豐富多變。但能以水墨寫意的手法另辟門路,借以寄托遺民思故國之情,表達亡國之痛,當屬宋末遺民畫家龔開筆下所畫馬的形象。
在歷史上,唐代是繪馬藝術最為盛行的時期,畫馬名家有韋偃、曹霸、韓幹等,因要契合唐代統(tǒng)治華麗風尚審美的要求,此時畫家所畫的馬一般是以肥壯為美,強壯彪悍。例如韓幹所作《照夜白》,畫中馬昂首長鳴,鼻孔張大,四蹄蹬踏,似欲掙脫羈絆。畫家繪出了馬的膘肥肌健,杰騖不馴的雄駿神采。用筆簡練,線條纖細而道勁,渲染不多而體積感、質感強。杜甫評價韓幹“畫肉不畫骨”“毫端有神” ,可見畫肉是當時習尚。而宋代時期李公麟畫馬,呈現(xiàn)的是渾厚柔韌超俗的另一片景象。從其名作《五馬圖》可看出,所畫五馬神氣十足,神采奕奕,體格健壯。雖毛色不一,姿態(tài)各異,但顯得馴養(yǎng)有素,十分溫順。用筆在白描的基礎上微施淡墨渲染,雖是白描,卻非常具有質感。黃庭堅詩評其“李侯畫骨亦畫肉,下筆生馬如破竹”,蘇軾贊其“畫肉兼畫骨” 。元代的大畫家趙孟頫也熱衷于畫馬,其筆下所畫的馬在形態(tài)、特征、筆墨等方面,較前代都有所突破。在構圖上更加嚴謹,設色更鮮艷。從現(xiàn)存《秋郊飲馬圖》中,可看出趙孟頫所畫的馬大多數(shù)是細致含蓄,秀潤柔美。作者將書法用筆融入進繪畫之中,線描工細勁健,嚴謹中蘊雋秀,色不掩筆,淳厚而富于韻致,可以看出作者繼承了唐人的遺風。圖中人馬雖小,但意態(tài)生動,形神兼?zhèn)?,不失為妙逸并具的佳作。而龔開所繪《瘦馬圖》,畫中馬伸頸低首似沉思,鬃毛隨風拂揚,顯得十分凄楚,勾勒有如中鋒寫筆,凝重圓渾。畫家運用積墨法,以淡墨層層干擦馬的肌膚,皴出陰陽和質感。為體現(xiàn)千里馬有十五肋的特征,畫家用墨筆勾勒,線條挺勁。特別是肋骨與背部線條剛勁有力,具有一種較強的質感,體現(xiàn)出馬剛正不屈的特征。畫家通過細勁挺立的用筆,將馬兒長鬃未梳和跟隨著風飄動的動態(tài)感展現(xiàn)出來,然后再經過淡墨的染和擦,讓畫面更生動。在處理馬的身體部分和腿足關系時,畫家采用濃墨的渲染手法體現(xiàn)出了馬的瘦骨相和滄桑感?!妒蓠R圖》在用筆上略粗,拋棄歷代畫家在用筆上細線描繪的手法??赡茉诋嫾铱磥?,用筆細繪不能夠畫出馬內在的筋骨和神韻,所以在繪畫時采取略粗來作畫??梢婟忛_的描法略粗的手法,是一種特意而為之的做法,能更好的與歷代畫馬畫家區(qū)別開來,更能說明自身的與眾不同。龔開水墨的粗放,將馬千里之志的神采呈現(xiàn)的形容盡致,實為自身精神和情感的寫照,在古代繪畫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放射出異樣的光彩。
龔開筆下所繪之馬,不是韋、韓筆下的強壯彪悍的馬,也不是李氏的畫骨兼畫肉的馬,更不是趙氏筆下柔媚的馬,而是風馳舞動、豪骨勁筋的瘦馬,改變了歷代畫家的審美表現(xiàn)。龔開所作《瘦馬圖》創(chuàng)造出的“描法頗粗”的寫意畫法,體現(xiàn)出了其灑脫簡練的線條和豪放的繪畫風格,突出了馬的精神和氣勢,抒發(fā)了收復河山的愿望,并且從主題的深度、意境方面有別于前代各朝畫馬的前輩,畫面的主題和藝術技巧得到了高度完美的統(tǒng)一,在中國畫史上具有其獨特的地位。
龔開作為宋末元初的遺民畫家,用寄予深意地風格和獨創(chuàng)水墨寫意畫馬的繪畫技法,引領當時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風尚。在龔開之后,明清兩代的不少畫家都畫過有關馬的畫作,其筆下馬的形象、神韻,多多少少受到龔開的影響。在以肥馬為美的歷代畫卷中,龔開的瘦馬獨辟蹊徑,令人有種“開卷如聞嘶風聲”“逝電追風莫可蹤”之嘆。即使龔開是遺民畫家,終生隱逸,但其對中國畫史的貢獻以及他在寫意畫馬的先驅地位終將為后人所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