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橘頌》非屈原的絕命辭及其創(chuàng)作時間再探討

2014-07-19 02:53李欣欣王娜
文教資料 2014年6期

李欣欣+王娜

摘 要: 《橘頌》是屈原作品中唯一以“頌”體創(chuàng)作的作品,從作品中描繪的橘生長特點看,其所描繪的橘樹應該是長滿成熟的橘子,該篇的創(chuàng)作時間為秋冬之際,而不是屈原投江的五月,《橘頌》并非屈原的絕命辭;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看,屈原創(chuàng)作《橘頌》時應該是直面橘樹,而不是眼前沒有橘樹地想象,《橘頌》是“物感說”的典范之作;從作品暗示的時代環(huán)境看,《橘頌》的創(chuàng)作期約在楚懷王三十年武關之會至頃襄王三年再放江南之間,也就是公元前299年至前297年之間。

關鍵詞: 《橘頌》 絕命辭 創(chuàng)作時間

《橘頌》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關于這一篇的創(chuàng)作時間,學術界有諸多看法,有主張是屈原青年時期行冠禮的作品,[1]P110也有學者主張作于左徒任上,[2]P28-34這些研究都從不同角度對《橘頌》的創(chuàng)作時間作了探索,為進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礎。有學者主張《橘頌》是屈原晚年的絕命辭。[3]筆者近來研讀《楚辭》,對這種觀點進行了思考,認為這種觀點不符合創(chuàng)作實際。下面就此問題作出辨析,并對《橘頌》的創(chuàng)作時間進行探討。

一、從《橘頌》描述的橘子生長特征看,《橘頌》并非屈原的絕命辭。

學術界提出《橘頌》是屈原的絕命辭說法的是曹大中先生。他在《〈橘頌〉確是屈原絕筆》一文中提出這種看法。曹氏主要從兩個方面論定《橘頌》非屈原青年時期的創(chuàng)作。其一,將《橘頌》的精神風貌與屈原青年時代的精神風貌相比較,認為創(chuàng)作風格有明顯差異;其二,將《橘頌》與多數人認定為屈原絕筆辭的《懷沙》相比較,認為《懷沙》作于“滔滔孟夏”時,離五月尚有一段時間,這期間正是橘樹開花將要結果的時候,進而確定了《橘頌》乃是后于《懷沙》所作。他說:“但在多次反復之后,他的思想終于安定下來,所以最后借頌橘以見志,即這至死不離楚國的決心與感情,以平靜的筆調,高度凝練地表現在這篇短賦中。可以說,《橘頌》是屈原一生主要精神矛盾——去留矛盾的最終總結?!盵3]由于此時屈原的去留矛盾早已解決,生死的決定,已由感情上的激憤進入成熟的平靜,因觸景生情,將一生思索的重大去留問題寄寓于橘樹的形象之中。屈原寫《橘頌》,用橘樹的受命不遷和深固難徙表達決不離開宗國的思想感情,期望它能傳于后世,這就是屈原寫作《橘頌》的用意。[3]

曹氏的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屈原投江的日子是確定的,那就是農歷的五月初五,這個時期,橘樹開花結果與屈原在《橘頌》中所描述的并不相符。

《橘頌》說:“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白,類可任兮?!睆摹堕夙灐访枋龅那闆r看,詩人所看到的橘子已經是“圓果摶兮”,橘子已經結成扁圓形的果實了。“精色類白”,蔣驥曰:“內白,兼皮里瓤子三者言?!盵4]P137說明里面的果肉已經成形。“青黃雜糅”,洪興祖補注云:“橘實初青,既熟則黃?!备涕俚纳L期從掛果到成熟時間非常長,而橘子成熟時會發(fā)生變色。洪興祖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王夫之說:“青黃雜糅者、當橘熟時?;蚯嗷螯S,相雜陸離。”[5]P92“青黃雜糅”的現象,說明橘子已經成熟了。橘子成熟就可以采收了。橘子的采收,“應在九成熟,果面有2/3轉黃時采收”。[6]P243農業(yè)專家指出:“有些柑橘產區(qū)的某些柑橘種類和品種,即使果實已充分成熟,但果皮仍是青綠不轉色。這是因為果實果皮轉色需要一定的條件,既要果實充分長大,又要保持一定時間的20℃以下的氣溫條件。海南島種植的溫州蜜柑,因豐富的熱量,8月下旬至9月就成熟,但因其溫度高于20℃而不能轉色。”[7]P18因此,橘子由青轉黃是必須有溫度持續(xù)低于20℃這個條件的,很顯然一年當中只有10月份以后才適合。

據現代農業(yè)技術人員的研究,無論是橘類的哪一個品種,也無論是橘子的哪一個產地,橘子的成熟采收都要到每年10月以后,也就是農歷九月以后。就古楚國地域的湖南來說,溫州蜜橘10月上旬、椪柑11月下旬開始采收;江西南豐蜜橘10月下旬、新余蜜橘11月上中旬開始采收;四川紅橘11月上中旬、廣東的砂糖橘11月上旬開始采收。[6]P244農歷五、六月份,也就是公歷6、7月份的時候,南方的楚國的溫度只可能是越來越高,橘子不可能轉色。因此,說《橘頌》是絕命辭的說法與屈原投江的時間是農歷五月初五相矛盾,因而是不成立的?!堕夙灐返膭?chuàng)作時間應該是某一年的秋冬季節(jié),而不是屈原投江的春夏之交。

二、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理論看,屈原寫《橘頌》應當是即物感興進行的創(chuàng)作。

或許有學者會問,屈原在寫《橘頌》時并不直接面對橘子,而是為滿足抒情的需要,根據想象來寫。因為橘子在楚國很常見,屈原對橘子各個時期的生長都很熟悉,他憑記憶也可完成《橘頌》,所以詩人創(chuàng)作本篇的時間、季節(jié)實際上無法判定。誠然,屈原作為一個詩人,其想象能力十分強,這在《離騷》等詩中是可以看出來的。這種疑問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如果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看,具體到《橘頌》這一篇,這種懷疑就是不必要的。

《橘頌》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屬于比興手法中的自比之作,王逸在“后皇嘉樹,橘來服兮”后注:“屈原自喻才德如橘樹,亦異于眾也。”屈原以橘自比,這已成為學術界的共識。故明代的汪瑗說:“篇內之語,皆形容橘之盛德,故屈子以《橘頌》題之。后世詠物之作,其昉于此乎?夫屈子之作《離騷》,其所取草木多矣,而獨于橘焉頌之,何也?蓋物之受命不遷,誠無有如橘者,故取以為喻,而自托也,非泛然感物而賦者比也。”[8]P227汪瑗指出,《橘頌》的創(chuàng)作是“感物而賦”,從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角度看,屬于“物感說”。

所謂“物感說”,陸機在《文賦》中有較為詳細的論述:“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慨投篇而援筆,聊宣乎斯文?!币簿褪钦f,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由于感受到自然萬物的物候變遷而引發(fā)內心的感慨,于是拿起筆創(chuàng)作。自然萬物是外在之“物”,由于外在之物的觸發(fā)而引起內心的感受稱作“感”。外物在先,感受在后,稱作“物感說”。劉勰對“物感說”也有精辟的論述。《文心雕龍·物色》篇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一年四季的變化,連微小的蟲子都能感受到,更何況人呢?“是以獻歲發(fā)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情”是隨著“物”而不斷變化的?!笆且栽娙烁形?,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qū);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因“感物”而創(chuàng)作,作家的感情“隨物宛轉”,即“以物為主,以心服從于物。換言之,亦即以作為客體的自然對象為主,而以作為主體的作家思想活動服從于客體”。[9]P95endprint

物感,也可稱作“興”?!对娊洝分谐S玫氖址ǎc“比”合稱“比興”。朱熹解釋“興”說:“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币馑际怯赏馕锒鴥雀?。因此,物感也可以稱作“感興”,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普遍使用的創(chuàng)作手法?!段男牡颀垺吩谠u價《詩經》時說:“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出日之容,瀌瀌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并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薄对娊洝肥俏锔姓f的創(chuàng)作典范,不僅如此,劉勰指出:“及《離騷》代興,觸類而長,物貌難盡,故重沓舒狀,于是嵯峨之類聚,葳蕤之群積矣?!边@里的“《離騷》”應是屈原作品的代稱,也是說屈原的作品用了“物感說”。

“在每一具體的文學創(chuàng)造發(fā)生階段,創(chuàng)作動機的觸發(fā)與外在機緣有密切關系。外在機緣即外在刺激物,它能使作家的內在蘊藉和奔突的熱情找到傾瀉的渠道,使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驅力變?yōu)槊鞔_而堅定的意圖,并把現實生活中獲得的有用材料和藝術發(fā)現貫串起來,使文學創(chuàng)造由意圖變?yōu)樾袆印?。[10]P122具體就《橘頌》而言,“橘”就是“外在機緣”,“橘”是觸發(fā)本篇的創(chuàng)作動機。從篇中描述的橘的葉、枝、果等外形來看,細膩逼真,如在眼前,屈原應是直接面對“橘樹”這個“物”而創(chuàng)作的。由眼前之橘聯想到橘之獨立不遷,由此而感,創(chuàng)作本篇。這在理論上是解釋得通的。

詩人面橘而作,還可以從詩人采用“頌”這種文體看出。研究《橘頌》的創(chuàng)作動機,不能離開文體。最早指出《橘頌》屬于“頌”體的是南北朝時的文藝理論家劉勰。他在《文心雕龍·頌贊》中說:“及三閭《橘頌》,情采芬芳,比類喻意,又覃及細物矣。”指出《橘頌》屬于“頌”體。至于“頌”體的特點,《文心雕龍·頌贊》說:“四始之至,頌居其極。頌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薄胺蚧纫粐^之風,風正四方謂之雅,雅容告神謂之頌。風雅序人,故事兼變正;頌主告神,故義必純美?!薄绊灐钡墓δ茉谟凇案嫔瘛?,因此文體風格莊嚴肅穆,這由《詩經》中的“頌”可以看出。屈原作“橘”之“頌”,可見橘樹在楚國的地位并不一般。有學者認為,“橘”是楚國的社樹、神樹?!霸诔说男哪恐虚贅浔臼巧琊⒌南笳?,這值得一說的。據《論語·八佾》載:‘哀公問社。宰我對曰: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都狻芬资显唬骸步ò盍⑸?,各以其土所宜之木。楚地所宜之木為橘,橘樹即楚社之木,故《橘頌》譽為‘后皇嘉樹??梢韵胍?,在當時的楚國宗廟社稷中一定遍植橘樹,且為楚人歌頌的對象”。[11]“《橘頌》所頌的‘受命不遷的‘后皇嘉樹,即楚人社樹”。[12]既然“橘”在楚國人民心目中有這么高的地位,那么,屈原在創(chuàng)作《橘頌》時就不可能是一般性的創(chuàng)作,而是在諸如某種“頌”“社樹”的儀式下進行的。如果這種說法不錯,那么詩人創(chuàng)作時就不能不面對橘樹。如《橘頌》篇所說,“綠葉素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精色內白”等應當都是現場看到的景象。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心理動機看,屈原作《橘頌》應該就是面對橘樹,這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三、屈原寫作《橘頌》的年代。

上文已云,《橘頌》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某一年的秋冬之際,但具體在哪一年,還要進一步考定。

《橘頌》的創(chuàng)作時間事實上是可以從文中找到蛛絲馬跡的。文中說:“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标P于伯夷,“決非堯時名臣伯夷”,[13]P18據《史記·伯夷列傳》中記載,伯夷、叔齊,乃孤竹君之二子。其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彼焯尤?。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后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遂餓死于首陽山。伯夷乃是隱士守節(jié)的典型,屈原以伯夷為典范,實際上也說出了屈原的身份與此類似。

屈原有隱居守節(jié)的心態(tài),《橘頌》應該寫在《離騷》之后。因為在《離騷》中,詩人說“回朕車以復路兮”,又說“退將服修吾初服”,表示出退出朝政的意愿。退出之后,詩人表白“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這與《橘頌》說的“蘇世獨立”相似。又說“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與伯夷隱居守節(jié)相映成趣。不難看出,《橘頌》是寫于《離騷》之后的作品。對于《離騷》的創(chuàng)作時間,學術界也有不同意見,但金開誠先生作出的在楚懷王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前305-前303年)這三年之中的判斷,[14]大致是不錯的。

楚懷王二十六年之后,秦、楚兩國連連交戰(zhàn),但郢都相對比較平靜。楚懷王三十年屈原尚諫武關之會,彼時屈原尚未離開郢都,生活比較平靜,這與《橘頌》中的情緒平緩相一致。到了頃襄王三年,子蘭為令尹,“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列傳》)。此后,屈原作品里的情感一直頗為激烈?!堕夙灐返淖髌趹摬粫碛陧曄逋跞?。這樣,《橘頌》的作期范圍就可大致確定,即楚懷王二十六至頃襄王三年之間。

至于具體在哪一年,有一件事應該值得注意,那就是楚懷王三十年的武關之會?!妒酚洝こ兰摇份d楚懷王三十年,秦昭王約楚懷王會于武關。懷王對此猶豫不決,“欲往,恐見欺;無往,恐秦怒”,反復權衡之下,懷王決定赴武關之會?!肚袀鳌份d:“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但是“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懷王遂行。結果,“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楚懷王上當,屈原是盡了責的,所以在這件事上是沒有過錯的?!堕夙灐菲f“不終失過”,或許指的就是這件事。這樣看來,《橘頌》當作于懷王三十年之后。

綜合起來判斷,《橘頌》的創(chuàng)作時間應該在懷王三十年至頃襄王三年之間,即公元前299年至前297年之間。彼時,屈原已知得罪令尹子蘭,心中流露出隱居的意向,同時堅持獨立不遷的個性,故而準備效仿伯夷,隱居而守節(jié)。這應是《橘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參考文獻:

[1]趙逵夫.屈原與他的時代[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2]陳子展.橘頌解[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2):28-34.

[3]曹大中.〈橘頌〉確是屈原絕筆[J].貴州文史叢刊,1987(3):103-108;82.

[4]蔣驥.山帶閣注楚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王夫之.楚辭通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6]徐建國.柑橘生產配套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3.

[7]沈兆敏,劉煥東.柑橘營養(yǎng)與施肥[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3.

[8]汪瑗.楚辭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9]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0]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吳郁芳.《橘頌》作者為伯庸考[J].江漢論壇,1985(4):58-60.

[12]吳郁芳.楚社樹及荊、楚國名考[J].求索,1987(3):118-120.

[13]周建忠.楚辭論稿[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4]金開誠.《離騷》創(chuàng)作年代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3):77-83;76.

指導老師:許富宏endprint